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天子门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零八章 败落的安化县衙() 


第一百零九章 庙小自然妖风大() 
“自熙宁元年至今,崇宁户自一千七百余户,降至一千五百户。钱粮亏空,至今余钱不足两千贯,仓中存粮不过数百石。我说的可对,蒋知县?”

    沈耘的目光直射自己这位前任,安化县真不知道在这位手里是怎么撑到如今的。府库余钱就这么点,这蒋知县居然还敢拿六两银子吃喝,不知道是要说心大呢,还是要说尸位素餐。

    听到沈耘的话,蒋知县心里便是一惊。

    他从来没有想到,居然有人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将这些数据梳理的这么清楚。那账目虽然不太可信,可是每年户曹和仓曹都能弄出一大堆名目来,就连他花好几天时间都看的眼花缭乱,这个年轻的后辈怎么可能?

    而沈耘说的这些,如果呈报吏部考功司,绝对会让他原本调任的打算彻底断绝。甚至这个知县都有可能做不成。

    钱粮亏空都是小可,主要这崇宁户流失近七分之一,哪怕他后头站着当今官家,一样吃罪不起。

    “这,这……”蒋知县想要找个理由,可是怎么想都找不到,浑身颤抖着,勉强站立在沈耘和吴通判身前。而这个时候,沈耘却忽然目光看向吴通判:“吴通判,庆州连年战乱,求一时安定,由崇宁户变为佃户的,不在少数,这个我可以理解。但是交接的公文上,我希望吴通判能够注明这一点。我可以全盘接过来,但不希望前任捅下的娄子变成我的罪责。”

    沈耘的意思很清楚,交接,照常,但是府衙必须要备案。

    吴通判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难缠的新任知县。

    往常哪一个知县不是默默接收前任的烂摊子,其实当年蒋知县接任的时候,人口照样从一千六百多户下降到一千五百户。虽然心里有些不自在,但为了安化县能够安定下来,吴通判还是点了点头。

    蒋知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带着近乎谄媚的眼神看着沈耘在交接的文书上面签了字,这才放下心来。先前那些站在旁边的六曹吏员,被吴通判喝了一声:“还不过来拜见你们的新知县。”这才慌忙站到沈耘面前,躬身行礼后一一自我介绍。

    被沈耘来了这么一出,蒋知县先前说的接风洗尘,也被按下不提。

    正好沈耘也不喜欢在这个时候吃吃喝喝,索性便先去了县中馆驿,只等蒋知县收拾好东西离开,自己便直接搬进来。

    说是等待,实则也就一天时间。安化县这个地方蒋知县已经整整待了七年,巴不得马上离开这个鬼地方。当日吏部的公文下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做准备,到现在便只剩下将一干东西装上马车,然后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官场便是如此,人走茶凉。前脚蒋知县离开安化县城,后脚安化县衙上下官吏便找到了馆驿里来。

    五月底也不是农忙的时候,县城中不少闲散百姓看到这一群当官的气势汹汹过来,当真吓了一跳,随即抱着十分的好奇,站在不远处,静静围观这些人究竟要做什么。

    沈耘来的平静,许多人还不知道新来了一个知县,只是看到当日的蒋知县在十来辆马车的簇拥下离开县城,这才纷纷起疑:“莫不是,咱们来了个新知县?”

    全然没有欣喜,围观的百姓纷纷哀叹起来:“前头那个姓蒋的,七年知县做的只知道饮宴,告个状子半年审不下来,而且糊涂透顶。这个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唉,咱们安化人怎么这么命苦,外头成天有西夏番子打过来,官家又接连派来些不顶事的县官。这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是啊,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也不知道这新知县又要烧到什么地方去。”

    “要烧啊,就烧那些官老爷差老爷去,你看这一个个吃的满脑肥肠,咱们安化县的百姓在这些家伙身上遭了这么多罪,就该让他们尝厉害。”

    当沈耘走出馆驿的一刹那,安化县的百姓们瞬间惊呆了。随即便是一阵哀叹。

    百姓们哀叹不是没有道理的,都说嘴上没毛说话不牢,二十出头的沈耘如今才开始有胡子萌芽,站远了看压根就是个小白脸。所以在百姓们眼中,这种人压根就是多少年来一直读书,根本不问世事的家伙,能不被县里的县尉和其他小吏欺压就已经是好事了。指望他给百姓们带来些实惠,想都别想。

    虽然极为小声,距离沈耘等人也很远,然而这议论的人多了,难免有一句两句会钻到沈耘的耳朵里去。

    而恭迎沈耘的县丞金长岭并没有差人去呵斥一番,而是面色如常地将沈耘引到备好的马车前。

    沈耘明白,这是要借百姓之后,告诉自己接下来最好安生一点,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坐在马车里,沈耘的脑子已经开始飞速地转动,看来安化县还不止是一个烂摊子那么简单,庙小妖风大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特别合适。

    马车在安化县的大街上游走了一圈,似乎是在告诉百姓们新任知县到了。不过作用也仅只限于此,你不能寄望遮着帘子坐在里头的人主动伸出头来让百姓观看。所以象征意义更大一些,似乎也在昭示百姓,即便来了新知县,这安化县的天,依旧这般。

    差不多到了巳时过,马车才驶入县衙后门。下了马车,沈耘走下车来。被金长岭带到后衙坐定,一干官吏这才拜道:“我等拜见知县。”

    “县中诸官吏都来了?”沈耘并没有让这些官吏第一时间起身,而是忽然问出这么一句来。中县的官吏最少也在二十五人左右,但是沈耘刚才数过,前来迎接他的仅有十七人,县中连户曹仓曹下边的小吏都来了,没理由才这么几个人。

    沈耘本有打算摆架子,然后他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敢无视官场的规则。

    县丞金长岭上前一步:“回禀知县,县尉许嵩普,以及几个差役,前往县中巡视去了。他说今日闹得这么大,城中必然会有人趁机作乱。”

    沈耘是半点也不相信这种鬼话。安化县是什么地方,府衙所在地。城里驻守着至少上百厢兵,平常治安根本就用不到安化县的差役,这许嵩普压根就是想用这个来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而且,效果似乎还不错,因为他拉出去的差役占了县衙的一半。

    就在金长岭汇报完毕退后,忽然从前衙传来一个大嗓门:“金县丞,新任知县可到了?哎呀,累死我老许了,今天又抓住几个小蟊贼,居然趁着百姓们去看知县车驾的时候行窃,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咱老许是干什么的,能让这些小兔崽子得逞?”

    乡间妇人争吵时最喜欢使用的套路,指桑骂槐。许嵩普明着是说几个小蟊贼,但是骂几个蟊贼,用得着说天高地厚?

    沈耘心里暗自冷笑着,面上却带着笑容,不一时看到一个三十来岁满面虬须的男子转进后衙来。这男子正是许嵩普,看到一干官吏躬身在一个毛头小子面前,他的内心便是一阵冷笑。明明都准备欺压这个新来的小子了,面上还装这么恭敬,当真是为娼者求牌坊。

    阔步走上前来,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沈耘居然会绕过公案,走过这一群官吏,迎到他面前,笑眯眯地说道:“这便是许县尉吧,哈哈。沈某正等着你来,带诸位一道去那个什么平安酒家饮宴一番。不想许县尉操劳公事,却是让沈某汗颜,既然如此,那沈某还是向许县尉学习,先公后私,来呀,升堂,先将那几个小蟊贼带到前堂审问,我倒是要看看,他等有多大胆子,居然赶在沈某人就任的时候闹事。”

    前一时沈耘还笑眯眯地,可是说到后头,却声色俱厉起来。

    既然你敢搞事,我也不妨将事情搞大。你想在我面前摆谱,那我也敢用手中的砖头打脸。沈耘不想用示弱的办法来处理与这些人的关系,这等老油条哪个不是欺软怕硬的主,要么就以雷霆之势将之镇压,要么就服软到底,想要先示弱再逞强,那都是妄想。

    沈耘有命,站在后衙的差役们自然得遵从。他们不是许嵩普的铁杆,这会儿也有些依附的意思,因此纷纷应诺:“遵命。”

    许嵩普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精彩起来,沈耘不理会他,转身冲金长岭等人一拱手:“诸位,需要操持本案的,且随我到前衙,其余人等,便回去吧。等过些时日,沈某再请诸位饮宴,到时候好好认识一番。”

    转身走出后衙,快要到前衙的时候,忽然间转过头来:“许县尉,如果我记得没错,你是皇祐五年明法科的进士对吧,此次审案,不妨前来与本县参详一番。”

    说完之后,沈耘便走进了前衙,留下金长岭等人一脸震惊。沈耘之前一直没有表露过认识自己等任何一个人,然而此时一口叫破许嵩普的底细,不得不说,这位只怕早就做足了功课。

    想要欺压这个后辈,恐怕有些难。

    金长岭与六曹相视一眼,心里同时冒出这句话来。

第一百一十章 雷声挺大雨点小() 
“说吧,拿了什么东西?”

    看着跪在堂下那个面黄肌瘦的小家伙,沈耘全然没有了与许嵩普说话时的刚硬。

    被带上来的第一个小蟊贼,仅仅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被捉来的途中就已经吃了不少苦头,现在跪倒在沈耘面前,眼神中充满了畏惧。

    “县尊,这小贼趁着人家卖炊饼的不注意,拿了炊饼就跑……”依附于许嵩普的一个差役还没等小孩开口,便擅自插言。

    沈耘有心树立威严,冷冷盯着这差役厉声喝道:“住口,我让你说话了么?”沈耘分明看到,小孩刚要说话,被这差役一番插嘴,瞬间变得有些惊慌,看向沈耘的眼神也更将惶恐。出言的差役悻悻地归班,沈耘这才看着小孩闻言说道:

    “家里的大人呢?”

    “我,我家里没大人。都死了。”沈耘的言行让小孩子对他的印象稍微改观,怔了一会儿,忽然就说出这一句话来。

    沈耘顿时了然。当年庆州饥荒,逃出去了不少人,有许多都饿死在了来回的路上。这小家伙的父母多半也是如此。回到庆州这么大的人也无力耕种,或许田产都早就被人侵占了,只能混迹在县城,靠小偷小摸生活。

    或许再过几年侥幸不死,便会参加厢军混口饭吃。

    “你家原来是哪里人?家中现在可还有土地?”为了验证心中所想,沈耘继续追问,这使得一干差役非常奇怪,明明是偷窃,不问责反倒是问起这些来,好生奇怪。

    如闲聊一般的对话,让沈耘家小孩的遭遇彻底梳理清楚,果然如自己先前所想,这孩子家在业乐镇下一个小村子,逃荒数月只有他孤身回来,家里数十亩田产如今早已被业乐镇的大地主邝家霸占。小家伙无有生计,只能在城中混生活。

    而这件事情,早已经过去了整整数年。

    “去,将吏曹唤来,让他带上业乐镇的田亩籍册。”沈耘了解到了这些事情,二话没说,让差役到后衙去找吏曹。一县的土地田亩以及人口,都由吏曹掌管,沈耘要问个清楚,这邝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吏曹匆匆前来,怀里抱着的正是沈耘要求带来的籍册,带着几分惶恐送到沈耘案头,便站在在侧。此时前衙外有不少好奇的百姓为了过来,都想看看这个新来的知县到底会怎么审理这个小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