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唐天下-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回到绛州城,只要他能拿下绛州城,以后绛州刺史就是他的!”

    刘大猛摸了摸头,说道:“不是俺不去,大帅您也知道,王奎就那点本事怎么可能拿得下绛州城。”

    李思钰忍不住踢了刘大猛一脚,骂道:“让你去你就去,废什么话!一会就去,与突突一起过去,突突你带着带一千陌刀军随同,万事听王奎将军的安排!”

    突突无所谓抱拳领命,杨复恭却皱眉道:“那王奎行不行?”

    李思钰想了一下说道:“王奎人还算不错,在孩儿刚见到他之时,他就猜了出来孩儿的出身,想来也是精明之人,只不过他是王家旁系不受重视而已。”

    “从孙档头话语里来看,王奎已经对王家有了逆反之意,要不然三万兵马也不会变成不足两万了。”

    杨复恭轻轻点了点头。

    “你觉得可行就行。”

    这时裴仲德插嘴道:“王家既然把王奎赶出来送死,若再想回去可不容易”

    李思钰点头说道:“在我从河北翻山进入翼城时,王奎是第一个猜测出我的身份,之后不知为何又一再帮助,想来是为了以后将来之事。”

    “王奎很精明,甚至不弱于我所见之人,现今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病死,其子王珙与王珂内争不断退一步,就算没有内争,咱们与晋王李克用、朱温无论谁胜出,都不会允许王家继续担任河中节度使,小子绝对不信王奎会看不到这些。”

    李思钰说道:“聪明人有聪明人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会衡量,一旦衡量起来,王奎肯定会选择一方作为盟友。”

    “在小子看来,王奎有九成会选择咱们,若再加上绛州刺史,如此大的好处,想来是很难有人会拒绝的。”

    杨复恭开口说道:“陌刀军身量太高,若是前去王奎军中,会不会太明显了?”

    李思钰突然想到自己的确想的太简单了,陌刀军藏在王奎军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一眼就可看出明显的不同来,这会让他人警觉注意。

    皱着眉头的李思钰看向杨复恭说道:“阿父可有良策?”

    杨复恭想了一下说道:“不如用其他普通些的军卒,人数多一点也无碍。”

    李思钰手持着马鞭一起一落,不断轻轻拍打着手心,众人也不打扰,静等着李思钰作最后决定。

    “从军中抽调五千兵马阿父,这是不是太多了,五千人动静很大,很难”

    杨复恭也觉得太多了,感觉很麻烦,就在他也不知该不该同意时,孙叔度却开口了。

    只见孙叔度低头说道:“大帅,晋军和宣武军退军了,向猗氏后退,咱们若是派遣一万兵马杀向猗氏,半途再转向‘击败’河中军,乘机把五千兵马加入河中军,这样是不是妥当些?”

    “什么?”

    众人大惊,李思钰忙看向孙叔度急声问道:“李克用退军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孙叔度忙说:“今日雪刚停,他们就离开,看他们的离开方向,应该是返回猗氏,属下需要确认他们是不是在故布疑阵,这才晚了些。”

    裴仲德急忙问道:“可知他们为何突然撤军?”

    孙叔度说道:“属下在他们离开后,检查了一下他们的营地,应该是因为天气太寒冷,他们准备不足的原因,他们营地内有不少冻死之人,还有一些快死残废之人。”

    李思钰点了点头,他知道必然是他们询问过了那些将死之人,果然孙叔度继续说道:“据那些人所说,遮虏军发生了变乱,这才迫使晋军和宣武军后撤。”

    杨复恭皱眉看向李思钰,轻声道:“行乾,看样子有些不妙啊!”

    李思钰能够明白杨复恭为何这般说,裴仲德也皱眉说道:“杜相前往晋军大营,若是发现一只眼已经返回猗氏,必然会认为机会难得,必然会北上猗氏,到时候就该是争论了。”

    李思钰有些焦躁头疼了,不知道杜让能会如何与他们进行利益交换,会不会坑了他,这种事情很难判断。

    李思钰犹豫了起来,一面汴州援军向这里赶来,另一方面,李克用和朱温后撤返回猗氏,看样子是准备退兵了。

    李思钰狠狠揉了一下自己脑袋,咬牙切齿道:“就算要谈,也该老子来谈!”

    裴仲德想要说什么,杨复恭却看向他,把他话语堵在嘴里。

    大雪天是很难出兵厮杀的,就算偷袭也不容易,发挥出来的战力至少要降低一半,这些李思钰很清楚,手里兵卒与辽东军本部军卒不大一样,辽东人更抗寒,与草原蛮子厮杀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早已习惯冬日厮杀,可是关内人不同。

    就在众将暗想李思钰会不会出兵时,命令却意外下达了。

    与杨复恭建议不大一样,李思钰完全舍去了虞乡,更不是前往猗氏,而是直接统兵三万北上,北上绛州城。

    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辽东军有拉雪橇习惯,在关外,一旦大雪封路,唯一运输工具就是雪橇,这对于辽东军并不很难,这个时代的大车都是沉重的四轮、两轮马车的,改成雪橇就需要卸下轮子,在马车底部安装木板,这些并不是很难,在李思钰决定出兵与他们决战时,就已经调集手里所有兵马,把从河北带过来物资一半拉了出来。

    大雪天最重要的一个是人,另一个就是粮食、衣物这些物资,没有这些,谁也无法在大雪天行军作战,更何况是数万人的作战。

    李思钰知道,这场争夺战很艰苦,也很重要,是今后能否在关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战,为此不惜压上全部老本。

第358章 父与子() 
杜让能一路迎向晋军,却未想到看到的是一地冰雕和几个辽东军探子,看着一地的冰雕,杜让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与他一般表情的还有徐彦若和一干朝廷之人。

    徐彦若弯腰用手扫去一座冰雕脸上的积雪,仔细看了一下,这才直起身子说道:“看来晋王他们情况不大好啊。”

    杜让能点了点头,突然笑道:“这不挺好吗,本想着可能会很难让他们让步,没想到会成了这般模样。”

    杜让能指着一地的冰雕,笑道:“这一地冻死之人,说明了晋王很难再去找那小子麻烦了,至少冰雪未消融前是不大可能得了,这对朝廷很有利。”

    “不过晋王也不会轻易退去的。”徐彦若担忧模样。

    杜让能点了点头叹气道:“是啊!不过既然他们退走了,基本上已经做出了让步,应该容易了许多。”

    这点徐彦若也清楚,情况很明显,晋军和宣武军已经无力再对付辽东军,再耗下去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只需要给了他们足够的颜面,估计此事就算定了下来。

    杜让能他们只是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时辰,等他们来到猗氏时,朱温和李克用还在争吵。自从李存瑁狠狠打击了李克用,李克用突然发现,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合格的成为了一个“节度使”。

    李克用现在已经不再是愤怒,而是突然发觉自己真的很危险,正如儿子所说,同样是壮丁,那些分了土地的壮丁远远不是他人的壮丁。

    李思钰分田土改之事闹得纷纷扬扬,李克用就是不想知道也不行。这个时代战乱频繁,很容易家破人亡,能活下来的很多都是孤身,李克用也不是没考虑过分给手里兵卒土地,可是当他回头一看时,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手里兵卒不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抢夺,不提他们已经不愿意耕种了,就是他们愿意,也无法与辽东军手里的壮丁一样。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战乱频繁,这些兵卒基本上都是独苗一个,家人可能早不知道死了多久,相对来说李思钰要更占便宜些。

    李思钰手里新卒大多都是盐工,而盐工要远比其他农民要稳定得多,谢县、安邑两县盐田自古就存在,每一个得到这些盐田之人都会尽量保存手里的这个“金娃娃”,如何才能让“金娃娃”吐出金银来?

    盐工,盐工可以!

    所以这些盐工相对他人,在混乱之时,他们尽管也很苦,可要好的多,至少家人损失的要少的多。

    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兵卒和一个要为一家老小肚子担心的兵卒相比,他们是不同的,同样是拼命,一个是“人死鸟朝天”,一个是肩负这家人性命,他们同样是不同的。

    李思钰手里兵卒有家人,家人分了土地,随着他们杀敌越多,战功越显赫,他们家人土地就越多,生活和地位就越高,这就是府兵,这就是“大秦兵”!

    晋军和宣武军兵还不大一样,或许宣武军兵卒可以与李思钰一样,但是晋军不行。

    晋军主体是胡兵,或是半胡兵,这些兵卒才是晋军的主体,晋军本是防御北方胡蛮重地,纵然是太平之时,也会时不时出现兵灾,在加上晋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已经不太适合种地,最致病的,太原最好的土地全在世家豪门手里,这些豪门就包括他李克用李家,这是无法触动的。

    晋军战力很强,毕竟他们也算是边军,边军战力都要强大许多,可晋军一再参战,从诸侯围攻晋地开始,紧接着就是河北之战,现在又是河中之地的争夺,短短一两年时间,这种大战就进行了三次,小规模争夺就不提了,如此强度的争斗,晋军兵卒更替的太过频繁,早已需要修养生息,需要时间来恢复战力。

    就是没有李存瑁的爆发,没有痛哭流涕说出那些话语,李克用自己也感到晋军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只不过一向刚硬的李克用不愿意低头罢了,这才强忍着心中担忧也要攻打李思钰。

    就在李克用与朱温两人争吵几天,谁也不想理谁时,竟然得到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杜让能和徐彦若正前来调和,坏消息是辽东军数万大军全部出城了,带着无数物资北上。

    这个消息让李存瑁很担忧,他人更多的是讨论朝廷前来调和,自己该如何抬高价码,可他知道,朝廷这些人根本算不得什么,李存瑁担心的是辽东军。

    李存瑁自从“小宇宙”爆发后,他就不去李克用那里商议任何事情,只是留在遮虏军军中,处理遮虏军动乱之事。

    遮虏军很强,是晋军精锐中的精锐,遮虏军是边军中的边军,军中基本上都是胡兵和半胡兵组成,这支军队动乱让李存瑁极为重视。

    李存瑁对于动乱之人没有军法处置,反而很宽和的赦免了所有人,他这种态度让遮虏军迅速稳定了下来,更何况李存瑁那日突然爆发,把所有大将,包括晋王都骂了个遍,这才迫使李克用撤回猗氏城内,避免了他们冻死在野外,这让包括遮虏军在内的所有晋军上下充满了感激。

    现在的李存瑁或许比李克用威信还要高,哪怕这些日从不出席李克用的军议。

    李克用生性刚强,尽管认可了儿子言语,可李存瑁让他有些下不了台,所以这些日子也从不去召见李存瑁,父子两人好像一下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一般。

    可今日不同,探子送来的一好一坏两则消息,众将讨论过后也未有让李克用满意的说法。

    众将都散去后,厅堂内只有盖寓一人,李克用看向有些担忧的盖寓,突然说道:“仁则,你觉得如何?”

    盖寓皱眉道:“朝廷那里还好说,可李悍虎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