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唐天下-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钰放回葛从周等将领,也需要些借口和台阶,而张言正是这个台阶,当然了,关键是张言这些日表现的很不错,不但钱粮拿出来的最多,在小棒头面前也不假辞色。
朱温对张言这番话也很是满意,点头道:“张大人所言甚是,不过李悍虎终究是个祸害,张大人若前往洛阳,还要莫忘了你我恩情啊!”
张言心下一松,知道自己算是渡过了危险,忙又趴在地上,大声说道:“王爷多次救下官性命,下官岂会不知恩义?还请王爷放心,下官定不负王爷恩情!”
朱温嘴角扯了扯,他可不怎么信这些,当年在黄巢军中,他不知见识过多少次眼前之事,甚至他自己都做过许多,可最后又如何,一个个还不是背后捅了刀子,若是可能,他更愿意把一个死的张言给李思钰送过去。
朱温有些怕李思钰了,一败再败,已经不能再招惹这头关外悍虎了,他急需休养生息,甚至有很大可能会在开春与朱家兄弟和时溥厮杀一场,他的兵卒损失太大,已经很困难了。
洛阳没准备好,把李悍虎引到了河南之地,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李悍虎现在还是把目光放在关中,这是他唯一庆幸的,所以绝不能再刺激李悍虎。
想到这里朱温笑道:“听说你家侄儿与李悍虎关系很不错,今后张大人也必然被李悍虎重用,今后你我两家还要多走动走动才是啊!”
朱温说这些话语,自己也觉得有些怪异,更何况一旁的蒋玄晖和趴在地上的张言,谁也不会真的认为一个不足十岁的孩童会与关外猛虎有何交情,可事实就是这样。
当然谁也不会想到李思钰为何对小棒头这么好,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另一个王朝开国皇帝的老子。
该说的都说了,钱粮最终还得给李思钰送去,现在李思钰在洛阳州县游荡,等他回去后,发现朱温还敢拖着不给他送钱粮,谁也无法保证大怒的李思钰会不会再次起兵。
张言走了,带着钱粮和小棒头离开了,这次是汴州出的民壮,宣武军怕了,他们不是想要再用开封百姓阻拦,而是担心关中百姓会主动与开封百姓惹事打架,到时候会再次造成洛阳之事。
或许看客会嗤之以鼻,可事实确实很可能会如此,李思钰不想再斗,他的兵卒需要大休整,关中运粮百姓也想安安稳稳运回粮食,但是朝廷的人呢?其他暗中之人呢?他们希望不希望李思钰再与朱温争斗一番?这些人若在中间挑拨百姓争斗呢?
朱温和宣武军这些不知经历过多少阴谋算计之人,很清楚,这个时候,哪怕多费些力气,也要把李思钰送去关中,他们不能再战了,一马平川的开封是无法应对跑的更快的营州骑军的。
第467章 大总督()
自从李思钰带着营州军入关后,李思钰就成了长安闲暇话题中的主角,他人都是占了多少多少地盘,他倒好,一再获胜,最后地盘却还是那么丁点,非但不见增长,而且看起来还向着减少的趋势发展。
长安人很敏感,甚至远比其余地方更加敏感,自安禄山叛乱后,长安就成了动乱之地,你来我往,这方唱罢又一人粉墨登场,无数次节度使们杀入长安,掠夺京畿之地,长安就开始变得极为敏感,无法信任任何人。
可李思钰很另类,一再吃亏,好像不把自己折腾成废人不罢休的样子,可说来也奇怪,李思钰越是折腾,反而京畿之地百姓越是喜欢上了这位关外胡子。
李思钰打了河北诸侯,那离的远,跟长安人没关系,他们还没怎么在意,但是当听说营州军要戍守长安,长安百姓就紧张了起来,很是不愿这位大爷前来长安。
这种心态李思钰是理解的,作为朝廷来说,朝廷更愿意把关中节度使们全干掉,可是朝廷无力解决这些节度使,那就只能借助外人,哪怕最后借助不了,最后选择一步险棋,增加更多的节度使,把大节度使分成更多的小节度使,让关中局势趋于平衡。
这也是为何会有向天下借兵的一个原因。
朝廷和民间百姓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正如这种事情。朝廷期望增加外来势力来限制关中诸侯,可是盘子就这么大,关中百姓就这么多钱粮,京畿之地百姓供养神策军和朝廷就已经很吃力了,再让他们供养外来军卒,京畿之地的百姓自是不愿的。
在李思钰决定入长安戍守后,民间就有传言说李思钰是如何如何暴戾可恶,是如何如何贪婪,而营州军在河北抢了不少粮食也像是验证了这个流言。
随着营州军逼近关中,负面流言也越来越盛,但是在李思钰夺了同州、华州后,脚步戛然而止,并且给两州百姓分地,制定了更低的税收,这让京畿百姓突然羡慕了起来,虽然同、华两州还未真正过上好日子,可毕竟有了那么一丁点希望。
接着就是河中之争,夺了两地盐池。
蜀中盐巴道路受阻,青海盐被吐蕃人占着,河中盐巴虽然可得到些,可盐巴价格高的吓人,谁让那些盐巴不是朝廷的呢,现在盐巴被李思钰夺了回来,而且还给了朝廷,盐巴价格甚至还未真正大规模开采供应呢,关中盐巴价格就掉了。
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百姓还未刚刚高兴起来,就听说数万关中百姓前往洛阳运粮,而且是五斛得一斛的高价,京畿百姓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嫉妒华州百姓占了老大便宜。
嫉妒没几日,就听说洛阳朱温扣住了这数万百姓,所有关中百姓都紧张起来,更加注目李思钰会如何,结果没让他们失望,朱温逃了,洛阳被夺了下来,粮食也开始运了过来,当关中百姓见到第一辆牛车通过潼关后,所有人都欢呼尖叫。
无数人在讨论这个关外“傻瓜”,却不再是冷言冷语,变成了他们嘴里的“李帅”。
这些日,不知是从哪里得知的,有一个流言疯狂在长安流传,甚至蔓延到了整个关中,而且还在向外疯狂蔓延。
李悍虎要立大总督!
一个管理河中五州、陕虢、河右、东都的大总督!
立大总督就立大总督好了,反正李帅啥事干不出来,反正与俺们小老百姓无关。
可惜,所有这么想的人都错了!
这“大总督”权利之大难以想象,几乎等同于又一个强势节度使,而且还是面相整个关中征召,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能最后胜出,你就是这个“大总督”!
或许,你说你的才能不足,那也没关系,除了李帅亲定的韩都、高思继两位将军外,还有八位将军可争夺。
若是这八位将军还争夺不下来,那还有数十、数百旅、团、排长可争夺,这些可都是面向整个关中百姓的。
唯一要求就是你要有本事。
所有人都在疯传这个消息,朝堂上诸公和皇帝肺都气炸了,李晔在朝堂上指着诸多大臣怒骂,怒骂是谁放出的消息。
李思钰打算用李昭为河右节度使、东都留守,同时给他一份“答卷”。
这份“答卷”只有两道题,不对,也算是一道选择题,即“把兵权置于东面总督府名下,还是另立都督府”,这道题很难,朝堂上争执不下,答案不一,皇帝更倾向于把河右、东都全部置于皇权之下,可是李思钰的担忧也不能不考虑进去,毕竟这地方要时时面对宣武军的威胁。
可正当诸臣争执不下呢,不知是谁竟然把“东面总督”变成了“大总督”,名称变了就变了好了,可气人的是同时也放出了李思钰想要演武拜将的念头。
这如何不让朝廷震怒,想要揪出是谁放出的消息,查了两日也未能查出是何人,最后看到消息满天,也只能暗自摔板凳生闷气。
李晔生了一肚子气,把一干大臣赶走后,自己独自坐在房中不愿见人,贵妃何氏带着女官李渐荣进来时,李晔正阴沉着脸坐在桌案前一动不动。
“陛下”
“哼!”
何氏见到他这般,就知心情很差,心下叹息一声,她不知该如何劝解,只是把一碗汤水轻轻放在桌案上,轻声说道:“天下百姓都在看着陛下呢,若陛下不珍惜龙体,如何治理好天下。”
李晔沉默片刻,伸手接过汤碗,一口喝尽,重重把汤碗扔在桌案上。
何氏叹息一声,坐在李晔身旁,抓起李晔手掌放在自己手心里,轻声说道:“李悍虎既然让云倬去选,自然不可能是李悍虎”
“哼!自然不是李悍虎!”
李晔怒起,在屋内转起了圈子,一脸怒气。
“大总督,大总督,演武拜将,这么多实权将领,觊觎之人能是谁?还不是满京城那些大大小小家族!”
不说还好,一提此事,李晔怒火蹭蹭直冒。
“杜家欲行那关外三院,大总督又夺了兵权,他们想做什么?还要朕有何用!”
“李悍虎”
李晔一开口,刚刚把李思钰名字怒吼出来,却又不知该吼什么了,李思钰至今最多住进了洛阳行宫,最多不愿理朝廷,不愿理他李晔,可其他事情却从未有过亏待朝廷,盐池给了他们,河中、陕虢、河右、洛阳等大片土地表面上也都送给了朝廷,而看样子人家也无想要久留关中意思,还能吼李思钰什么呢?
李晔发现,除了骂骂李思钰逾越朝廷规矩外,还真无可骂的,可这些规矩天下数十节度使谁鸟你朝廷。
发现在李思钰身上无可骂的,又转而骂起满朝诸公起来。
指天骂地骂了一通,最后又气喘吁吁坐在龙椅上阴沉着脸,一动不动,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他知道“大总督”代表了多大的利益,在他表现出想要独吞河右、东都后,河中利益又不足以让数十上百家族分润时,“大总督”就成了最佳选择,“大总督”足以让所有人满意,而“东面总督”被他人改了“大总督”,这也意味着今后还将包括关中之地,甚至可能还要更多,利益也更大,这是满京城各家族不愿轻易放手的。
李晔之前并未想到这些,他的目光盯在了洛阳上面,等流言一夜间传的人人皆知,这才发觉忽略了什么,想要弥补,却发现已经无法制止了。
李晔无论多么不甘,最后也只能独自生闷气,不过他可不会如此轻易放手,在生过闷气后,看向一直静立不语的昭仪李渐荣。
“十六王宅那些宗室子弟是不行的,在城内暗中选拔出忠心于朕之勇士,要尽快办好。”
李渐荣轻轻福了下身,正色道:“陛下放心,臣妾定会办妥此事。”
李晔可能觉得还是有些不妥,再次说道:“不仅仅是长安,整个天下都可。想来没人会愿意尽快演武吧!”
“哼!”
李晔冷哼一声,这事太过突然,之前满京城欲争夺河中总督一职,现今又要加上河右、东都,甚至还要算上今后的关中,这种关乎几十年后各家族命运大事,自然会越稳妥越好,需要准备时间越长越好。
李晔为皇族谋划,各家族同样为各家族谋划,而整个关中可不仅仅是只有长安京畿一地,就是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同样心动不已。
李思钰表现的太强势了,刚入关中就夺了同州节度使王行约、华州节度使韩建的地盘,王行约和李茂贞正犹豫着是否冒着严寒出兵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