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唐天下-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璇微微笑道:“鄂尔斯将军纵然不能明言,本王妃也知将军担忧何事,不知若是本王妃代我家王爷,许鄂尔斯将军一节度使之地,不知可否?”

    “什么?”

    鄂尔斯和刘之孝豁然站起,一脸不可思议看向李璇,最后却缓缓坐下,刘之孝郑重说道:“王妃之言可虚?”

    李璇说道:“我家王爷如今身体有恙,两位将军疑虑本王妃之言,本王妃也身同感受。”

    “不若,两位将军竭力约束军卒,过些时日,本王妃亲自带来我家王爷之诺,可否?”

    鄂尔斯再无疑虑,起身拱手道:“不是小将不信王妃之言,而是而是”

    “罢了,俺啥都不说了,从明日起,俺必严加约束军卒,为百姓耕田种地!”

    李璇点了点头,语气温和。

    “大哥能以百姓为重,弟妹代相公谢过鄂尔斯大哥。”

    “呵呵”

    “一家人不说二家话,呵呵”

    鄂尔斯闻李璇自称弟妹,自己却成了李思钰之兄长,大喜!嘴也咧的老大,刘之孝看到鄂尔斯咧嘴呵呵大笑,心下又是嫉妒,又是高兴,他知道两人算是彻底结了心中之忧。

    刘之孝突然想起一事来,说道:“军中仅存五日之粮,若无粮食,兄兄长也很难约束军卒啊!”

    刘之孝见到鄂尔斯都成了“兄长”,厚着脸皮也占起李思钰便宜来。

    李璇好像也认可了刘之孝“兄长”之言,点头道:“兄长莫要焦急,太仓尚还有些余粮,应够军卒们食用一月,小妹不日将前往潼关调集粮食。”

    刘之孝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弟妹这么说,为兄就放下心来了。”

    李璇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兄长尚未进食吧?弟妹已经让人备下了酒食,两位兄长先去填填肚子,小妹与这些老大人们商议一下军卒安置之事,随后再向两位兄长敬一杯。”

    鄂尔斯、刘之孝相视一眼,知道厅堂中这些老家伙们,必然是为了分出的一万军卒归属而争吵一番,齐齐起身大笑。

    “哈哈行乾别的不咋地,就是那烈酒由是美味,甚合我营州之人!”

    “弟妹,为兄先去一步。”

    “两位兄长先请。”

    “哈哈”

    看着两人大笑离去,在李璇与两人商谈之时,他人皆是闭眼不语,静等结果,等到刘之孝、鄂尔斯两人远去,沉默寂静的厅堂,瞬间成了菜市场,谁也不愿后退一步,纷纷争夺起这一万军卒的归属来。

    之前他们已经为此争吵了起来,但未分出胜负,而且事情并未最终确定下来,所以还未刺刀见红,而此时已经再无悬念,本来枢密院和政事堂均可得一万军卒,而此时却只有一万军卒,谁都不愿放弃自己存身之本,争吵愈发激烈。

    刘景瑄一把推开韦邕,怒道:“太仓粮食是咱家的,咱家付出了粮食,凭什么要让着你们?”

    韦邕须发怒张,怒吼道:“太仓钱粮何时成了尔等宦官私人之物了?那是我等长安之人供奉的赋税!”

    “混账!北衙乃皇宫宿卫,若无兵卒,如何护佑帝宫?如何护佑大唐社稷江山?”宋道弼也恼火了,怒吼不断。

    崔昇之冷哼一声,说道:“哼!护佑宫廷,老夫难道就不能么?非得由尔等宦官老奴把守宫门?”

    “混蛋!若非尔等文臣欲纳北地王之女为妃,岂能招惹出如此惊天灾祸?还敢觊觎兵马之权,我呸!”景务修大怒,指着一群老头大骂。

    “哼!此乃前相韦昭度肆意妄为,我等并不知此事,若知此事,岂能坐视不理?”卢仁琦冷哼一声。

    这里的老头个个都是一方世家家主,或是族众顶梁之家老,韦昭度虽是相国,别说是前相,就是现任之相,在这些人面前,还真没平起平坐的资格。

    争吵之声根本就停不下来,小德子和李裕站在李璇身后,偷偷看着这些随意扔出一个都能砸死人的老家伙争吵,不由露出好奇来。

    “混蛋!”

    刘景瑄一指正偷眼观战的小德子,大声说道:“杨守国乃北地王之弟,又为其首徒,见识和本事都得北地王真传,让杨守国说句公道话!”

    小德子吓一跳,哪里还敢偷看,忙低头躲在李璇身后,欲躲过战火烧到自己身上。

    王璞不由嗤笑一声。

    “切,一小娃纵然偶得一良言,又岂能担当天下之重之事?”

    一直未开口的西门君遂开口了,再不开口,估计一再暗示他的刘景瑄就该动手了。

    “诸位老大人是否忘了一件事,杨守国虽年幼,却被北地王力荐为数千罪卒之置田使!何人又敢质疑北地王之能?既然北地王如此看中此子,必有其能,听一听此子之言又有何妨?”

    “难道诸位老大人是担心此子偏向我等还是怕了此子之言?”

    韦邕皱眉道:“笑话,我等岂会怕了一娃娃?”

    “啪!”

    “好!韦老大人果然爽快!”

    西门君遂看向小德子,笑道:“杨守国。”

    “当何如?”

第594章 刘景瑄的激动() 
“当如何?”

    小德子更是低着头,缩着身子,藏身在李璇背后,期望所有人都看不到。或许李璇也觉得此事不宜拖延时间太久,担心久则生变,回头看向小德子,闻言说道:“小德子,可有话说?”

    小德子抬头,看到李璇鼓励眼神,轻轻点头。

    李璇点头笑道:“既然如此,就告诉诸位老大人好了。”

    小德子点了点头,来到李璇身前,先是似模似样向堂下诸多家主、家老和宦官们行了一礼。

    “小德子是偏向枢密院的”

    “哼!”

    韦邕冷哼一声,小德子不由后退一步,毕竟年岁太小,又久居于宫中,哪里能挡得住韦邕这种言出法随的威严冷哼。

    刘景瑄对此极为不满,说道:“韦老头,你是何意?欺负个孩子没你年岁大吗?”

    “哼!”

    韦邕冷哼一声,好像很厌恶刘景瑄一般,闭眼看都不看一眼,不过心下却对小德子警惕了起来。

    小德子看到无人再吓唬他,轻声说道:“小德子倾向枢密院,不是因为小德子也是个公公,而是因为枢密院刘公公和西门君遂公公,两位公公曾是神策军左右中尉,在军中素有威望,军卒置于公公门下,军卒不至于恐惧而生变,还有还有就是南衙各位老大人精于文事,却疏于军略。”

    “城外两万军卒由刘将军和鄂尔斯将军统领,两位将军于营州就多与秃头蛮交手,虽不知统兵军略如何,也应不输于原神策军左右都头。”

    “现今一分为二,公主和诸位大人的本意是获得一种平衡,若无法平衡,甚至还要弱于城外之军,诸位老大人也是不希望如此的吧?”

    “还有就是就是因何城外之军会以刘将军和鄂尔斯将军为首?小德子觉得是因那些军卒畏惧老师,两位将军于老师有旧,故而才因此以两位将军为首,避开老师怒火。”

    “而而造成眼前之之困境,皆因阿蛮姐姐为妃之故,纵然韦大人不是有意为之,可事情已经如此,那些军卒也会私下担忧,若置于诸位大人门下,军卒会担忧老师因怒用兵,军卒担忧殃及池鱼而致使军中不满,会造成京师更加动荡不安。”

    “所以所以”

    “哼!”

    “听到没?听到没?”

    小德子越说,声音越低,最后低头不言语,但所有人都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刘景瑄在小德子说着这些话语,心中激动万分,等到最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动,指着一群沉思不语的老头冷哼。

    “哼!韦老头,可还有话说?”

    “你”

    “唉”

    “此子此子可惜了啊!”

    刘景瑄指着刚刚还和他掐架的韦邕,得意洋洋问他可是服气,韦邕又能如何?小德子把老底都说透了,他纵然再不服气,也不能睁眼说瞎话。

    听到这老头说着“可惜”话语,西门君遂很是不满。

    “什么叫可惜了?若非此子不凡,你韦老头以为,北地王为何会以此子为诸子之首?”

    “唉”

    “罢了罢了,此事就随你们!”

    卢仁琦看向他人,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争夺,只能另想他法。

    众多老头摇头苦笑不已,没想到一群从政几十年的老家伙竟然输给了一个未满十岁的娃娃,这要是传扬出去,还不成了天下笑资?

    可事实已经造成,只是唉声叹气,而刘景瑄等人却欣喜若狂,没想到自己急匆匆跑来,竟然获得如此惊天之喜。

    刘景瑄起身向李璇行礼,急切道:“王妃,此事宜速决,长安动荡,王行瑜、李茂贞那里不知会不会趁机入侵京畿之地。”

    李璇点了点头,他也觉得此事不应再拖,以防夜长梦多。

    “刘公公所言甚是,此事就这么定了,等一会让小德子随公公前往城外,先把此事处置了,以免再出变故。”

    李璇犹豫了一下,说道:“公公所得军卒,最好还依王爷之政,还应为百姓耕田种地,如此不但可稳固军心,更可获得长安之民感激。”

    “老奴听王妃之言,必行王爷之政!”

    李璇想了想,也无什么可嘱咐得了,点了点头,说道:“既是如此,诸位就都回府吧准备吧,长安不宜动荡,诸位当以百姓之利而行之。”

    众家主无奈,不得不一一离开,杜承崴张了张嘴,很想说及第三步军之事,既然从南衙已经得不到丁点兵马,就只能寄望第三步军之事,可此时新丰县那里还未得到丁点消息,他也没法开口,只有等李思钰与朝廷关系缓和之后才可确立下来。

    杜承崴暗自下定决心,一旦两者缓和,立即就把第三步军搭建起来,经过此次突变,让他警惕了起来,他绝不愿再出现此等关键时刻,突然出现意外的变故。

第595章 王行瑜之虑(上)() 
马车一一离去,驸马府逐渐清净下来,离开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满意而归,尽管那些家主、家老未能获得任何兵马,但至少长安城危机解决了大半。

    人群一一离去,驸马府再次恢复了平静,随着刘之孝、鄂尔斯醉醺醺返回城外军营,随着各家主、家老返回各府,长安动荡也逐渐平稳,但是皇宫内却紧张起来。

    在驸马府中,刘景瑄等一干宦官获得了一万军卒大权,但是之前北衙总督应是太子李裕,尽管这只是一种象征,可也承认了皇室为北衙最高掌权者,此次驸马府之行,宦官得了军卒大权后,回宫后立即召集宦官,把这一万军卒逐一分配下去,至于得到消息的皇帝李晔和一干宗室们则被完全排挤在外。

    这让李晔极为恼怒,欲召集众臣商议此事,结果除却韦昭度、孔玮、张浚三人外,无一人前来商议,这让李晔又惊又恐。

    “陛下,臣请致仕还乡。”

    韦昭度默默跪在地上,他在城外见到阿蛮训斥无数军卒,一时冲动,欲用阿蛮为妃,彻底捆住李思钰,结果造成如此大难,差一点毁了整个长安,无论朝堂上下大臣,就是家族族老、子侄也皆对他充满怨言,这对韦昭度打击很大。

    看着韦昭度萎靡不振模样,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李晔心下不由凄苦起来,叹气道:“岐国公,若你也离朕而去,朕可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