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唐天下-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也未给他好脸色。

    “你那几个混账义兄又来信了,说是王建正准备攻打剑州,你看着办!”

    “哼!”

    “尽是一群废物!”

    听了杨复恭话语,不由愣了一下。

    “剑州?”

    李思钰脸色有些郑重起来,不由看向冷着脸的杨复恭,说道:“以阿爹的意思,孩儿当如何?”

    “哼!”

    “你自己看着办!”

    杨复恭心中火气不小,肩头一抖,抖掉李思钰手臂,冷哼一声,也懒得理会他,自顾自大步离去,留下皱眉不已的李思钰。

第625章 汉中杨家诸子【奉上。】() 
杨复恭养子,甚至还要加上杨复光这位叔伯养子,他们养子虽不少,可是真正有些实力地盘的,也就只有成了残废的商州防御使、玉山营指挥使杨守信、龙剑节度使杨守贞、洋州节度使杨守忠、绵州刺史杨守厚,以及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五人,这些以守字辈的当属杨守忠为大,而实力最强的却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这五人中,除了杨守亮是杨复光养子外,绵州刺史杨守厚却是唯一一个不是孤儿出身的养子,而是吃人魔王秦宗权的部将。

    杨守亮因是忠武八都缔造者杨复光的养子,在平定黄巢之乱中立下大功,故此为李思钰这些诸多义兄中实力最强之人。而杨复恭之所以认下秦宗权部将常厚为养子,并改其名为杨守厚,主要还是因常厚手里还有一些军卒,又不用杨复恭花费一毛钱,只给个名头即可,而且杨复恭与田令孜不合,常厚地盘又靠近西川,认下此人,不但可与杨守亮、杨守贞、杨守忠三人成守望之势应付田令孜,更是避免常厚一旦从杨复恭得不到好处,返身投向田令孜一系,对他自己反非好事,故此才认下了常厚为养子,改其名为杨守厚。

    要说川蜀之地,其实还是杨复恭和田令孜之间的争夺,是其养子间的争夺!

    川蜀大的节度使,在当下一共三个,其一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其二为剑南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其三就是剑南西川节度使王建!

    这三人中,杨守亮与其义兄义弟们,他们占据了剑南东、西川北部,而顾彦晖算是夹在杨守亮与王建之间的,而与杨家兄弟与另一个杨姓结盟之人威戎节度使杨晟,杨晟的地盘彭州却紧紧贴着王建老巢益州。

    杨守亮这些兄弟就不提了,都是杨复恭的养子,而威戎节度使杨晟却是田令孜养子,王建亦是田令孜养子。

    最后就是顾彦晖这个东川节度使了。

    顾彦晖的兄长是顾彦朗,而顾彦朗原为天德军都头,后来作战有功,为右卫大将军,后为东川节度使。

    顾彦朗在与黄巢叛军作战过程中,与王建结拜为兄弟,所以王建和顾家兄弟关系很好。

    杨晟、王建同为田令孜养子,后来又为何反目成仇了呢,主要还是因王建砍了田令孜,夺了益州后,竟然未给他足够好处,依然还是一个小小的彭州,这让杨晟极为不满,于是就与杨守亮等人结为兄弟。

    这么一看,杨家兄弟为一派,王建、顾彦晖为一派,其实还是杨复恭和田令孜两人争斗的延续。

    王建其人本为舞阳王氏无赖子,后投入杨复光名下,为忠武八都名下大将,排行老八,故此就有了“贼王八”的诨号。

    杨复光意外身死,忠武八都人心浮动,军卒皆有自散,但王建、韩建、张造、晋晖、李师泰五人军卒保存大部,此五人属部成了伴随僖宗逃亡益州成都的“随驾五都”,此五人本为忠武八都都头,本该亲近杨复恭才是,可王建、晋晖皆投了田令孜门下,王建更是成了田令孜养子。

    最后田令孜更是死在王建之手,由此可见,反复之人皆不可信,只要背叛一次,只要在关键时背叛一次,此人就绝不可信!

    别说王建、顾彦晖两人联手了,就是王建一人,李思钰就是用屁股去想,他也知道这些义兄们最终结果是什么。果然,夹在王建和顾彦晖之间的杨晟感到生死之时,主动出兵攻打汉州,希望拓展战略空间,联系杨守亮兄弟在外围牵制住顾彦晖,结果杨晟不但兵败被困彭州城中,杨守亮几个养子更是带着军队投降了王建,其余义兄义弟亦是损失惨重,不得不躲在城中恐慌不已,唯恐王建杀上门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越是害怕,坏事越是找上门来,这不,又送求救信来了。

    杨复恭冷哼一声,把难题甩给了李思钰,自己却跑回屋内悠哉悠哉喝起了茶水,李思钰可就惨了。

    山南西道、山南东道都是极为重要的地方,这两道虽多山川峻岭,可是位置却极为关键,山南西道,差不多就是汉中之地,掌控着入川重要的四条栈道,即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四条入川道。

    而山南东道则是由关中直入荆襄之地,进而入江南之地。

    故此山南东、西两道皆是连接、控制川黔、江南重要之地。

    李思钰这些义兄其实挺惨的,北面有李茂贞、南面有王建,如同夹心饼干,而且李茂贞和王建还是儿女亲家,无论是从散关,或是褒斜谷入川,那都是想也别想的事情,唯有一处可入川,那就是子午谷,由京畿之地通过子午谷栈道进入山南西道,可这条栈道却是最为险要的一处道路。

    杨复恭成了甩手大掌柜,从他把这问题甩给李思钰时,李思钰就知道杨复恭很想救助这些义兄,尽管这些日从未给被李思钰俘虏的那些义兄好脸色,但杨守亮这些义兄却不同。

    杨复恭做了甩手大掌柜,李思钰自己把自己关在书房中,对着川蜀地图看了许久,直至大丫、李璇两人端着火烛前来为他掌灯,李思钰才发觉外面已经黑了下来。

    “少爷,益王小少爷已经来了,正与孟才人在前厅等着少爷呢。”

    李思钰点了点头,看着地图,轻声道:“朝中谁最待民亲善仁和?”

    “这”

    李璇与大丫相视一眼,不明李思钰是何意,大丫自是不了解朝廷,李璇想了一下,轻声说道:“刑部尚书裴贽裴相待民如子。”

    裴贽身为刑部尚书,管刑法之事,虽看起来应该更威严些,可却是持刀佛心之人。

    李思钰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什么也未说,眉头却紧皱不已,对着大丫吩咐道:“调牛存节、刘寻前来潼关。”

    “诺!”

    “去信给刘之孝、鄂尔斯,令其领兵一万,昭义节度使许他们!”

    “啊?”

    “诺!”

    “调同州独孤战三万军卒前来,同州由马屿为同州防御使。”

    “诺诺!”

    李思钰皱着眉头,思虑一会,想要开口直接调杨守亮等人回潼关,可这事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还需让杨复恭去做,想了一下,叹气道:“就这些了,你们先去安排一下,为夫去阿父那里蹭吃蹭喝,璇算了,你们别跟着去了,老爷子估计有几日气生。”

    李思钰看向李璇,见她犹豫模样,上前拥了她肩头一下,轻声说道:“昨夜是为夫的不是,以后不会了,你先委屈几日,为夫自会与阿父解释。”

    说着李思钰就要前去杨复恭那里,却被李璇拉了一下,看着他双眼,轻声说道:“妾身愿意,若是钰郎能去除心中阴郁,妾身死都愿意。”

    “唉都是傻子啊!”

    李思钰叹气一声,推门离去,只留下痴愣愣看着他远去的两人。

第626章 汉中王【】() 
李思钰缓步走在黑暗中,一路上尽管通往前厅的阁廊灯火通明,李思钰却不愿行走,而是更愿意行走在黑暗中小道,好像只有如此他才能更集中注意力去思索一些事情。

    一路来到前厅,站在门外,看着门内孟才人领着四个孩子全都站了起来,李思钰轻笑一声,向孟才人拱手温和说道:“让五姐久等了。”

    孟才人忙摆手道:“行乾事务繁忙,五五姐等一会也无碍的,更何况也未有多久。”

    看着孟才人还是有些拘谨,轻笑道:“五姐莫要担忧,小弟找你们前来,主要是想询问五姐意见。”

    李思钰示意孟才人和四个孩子坐下,孟才人每次见到李思钰都有些紧张,四个孩子算是他的学生,更是不敢随意就坐,也只是站在孟才人身后,不敢随意言语。

    孟才人听到李思钰这么说,有些坐立不安,见她如此,李思钰心下叹息,面上却微笑道:“想来五姐也是知道了川蜀之事。”

    “如今,小弟那些义兄们朝不保夕,遣人前来向阿父求救,尽管那些义兄们亦非良善之人,但终究是阿父之亲,小弟也不能不理会,但那些义兄们小弟以为已经不适合留在川蜀了,升儿为益王,所以小弟想询问一下五姐的意思。”

    孟才人心中狂跳,杨复恭今早与李思钰置气,所说话语几乎府中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李思钰让人把她们寻来,孟才人就有所猜测,心下更是忐忑不已,如今从眼前瘦了不少的男人嘴里得出这一句,心脏更是如雷轰鸣。

    “行行乾,全凭行乾做主!”

    李思钰向李升招了招手,李升忙跑到李思钰面前跪下,却被李思钰弯腰拉了起来,轻声道:“为师不喜欢他人随意跪人,跪的久了,脊梁也就弯了。”

    “老师,升儿记住了。”

    李思钰拍了拍身旁桌椅,温和道:“坐吧。”

    “升儿升儿不敢。”

    “呵呵,无碍,又是不是课讲之上,莫要太过拘谨。”

    李升这才坐在李思钰身边,看的李震一震羡慕,却站在孟才人身后不敢乱动。

    李思钰看向李震,笑道:“你们也坐吧。”

    “谢老师!”

    李震和两个妹妹忙出来躬身一礼,这才一一坐在孟才人身边。

    见他们一一坐下,李思钰看向李升,他并未觉得李升是自己学生,是一孩童就会轻视不理,而是给他们如同成年人一般的尊重。

    “你们也是见过川蜀沙盘,应该知道川蜀之地道路艰难,想要短时间内夺下王建占据的益州很难,王建起于微末,又历经数十年征战,虽狡诈,却非易与之辈,若要拿下此人,非数年之功不可,甚至更久时日。”

    看着李升似懂非懂,李思钰不由微笑揉了揉李升脑袋,说道:“你小子,虽益州王,可为师也不能一时间帮升儿夺回益州,主要因川蜀非关中,亦非中原一马平川之地,需缓缓图之,但升儿可先为‘汉中王’,为师让他人协助于你,进而帮助升儿夺回益州之地。”

    “老师,升儿升儿不想做王,升儿想想跟着老师学习,老师不要赶升儿离开好不好?”

    李升低头不住啜泣,他听了出来,一旦成为什么益王,他就要离开老师,这些日是他最开心日子,可以跟着阿蛮大帅肆意玩耍,老师也从未与宫中学讲一般动辄训斥。

    李思钰又使劲揉了揉这小子脑袋,笑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小子若不承认为师,为师那才会生气呢!”

    “王不王的,对咱们爷们来说还真不算个事,不过呢,为师的弟子可非只读书的书呆子,正如为师带着你们上殿听政,正如为师以你们为将与神策军对赌,还有在长安城外看守那些降卒,以及你们跑去同州,那些都是历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边学边历练,人才能更快成熟起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