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故宋帆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漕粮积贮是天下命脉所系,元庭在河北营建大都,京城供给全赖大运河从南方转运。而漕渠中贯于山东,每年江淮数百万漕粮都取道于此,可谓南北咽喉所在,一旦截断就是元庭的一个噩梦。唐末,王仙芝起于濮州,黄巢起于冤句,都是从山东进取四方,搅扰天下,乃至于唐朝因之以亡。

    元都在故幽燕之地,自古能为幽燕患者,必于山东,张镝就是要让山东成为元庭的肘腋之患。

    将陈闵作为北上山东的主将人选是看中他数次战斗中屡立功勋,可以独当一面,尤其在水战中表现突出,若以水军进据登、莱,距蒙元大都不过五百里,扬帆出海顷刻间就可到达,能在关键时候有效的威慑元庭。

    山东重地,敌人必然强大,以自守则易弱以亡,以攻人则可以自强而集事。所以北上之前,张镝再次嘱咐陈闵等人务必采取游击战术,绝不可僵守一地。

    分兵之际,张镝又对全军做了一次整编,番号未变,还是大宋忠胜军前军。兵力则再一次增加,在原有四千人的基础上从百姓中选择青壮入伍,又吸收了部分民夫乃至俘虏后,人数达到了五千之众。编制上维持三正两翼的五个营不变,除连岛、海州两个独立营人数较少,相加起来约五六百人。三个正兵营都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原本的配置是第一营为精锐,第二营为中坚,第三营为基础,但在多次作战以后,三个营都得到了很大历练,精锐与不精锐的差异已经缩小,甚至在水上等局部战场,第三营可能比第一营还更为出彩。所以此次分兵并未对原有兵员做太多调整,而是三个营整建制的划分出来,每个营各加入数百新兵。

    稍稍整编完毕,三个营都出了海州,往各自的目标而去。胡隶率第一营回去复命,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张镝率第二营押解俘虏、护送民众随船南下流求、吕宋,稳固好中兴社的外岛基地。陈闵率第三营北上山东,去开辟新的敌后战场。

第82章 胡隶回师 忠胜军移镇出关() 
张镝与胡隶一同南下,在钱塘江口海域分别。张镝将两千余战马全部给与胡隶,战马这东西对于去外岛的张镝而言并不是急需,但对于即将上岸西进的胡隶而言却有重要意义,就算无法用以武装真正的骑兵,至少也能用来装载物资,改善后勤,更可以加快行军速度。

    除了战马,胡隶还带上了海州缴获的大量军资,只要能给士兵们装备上的都使劲往身上装备,一千五百人几乎人人有甲,兵器也是选最精良的。这不仅是因为第一营代表着精锐,更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要比北上游击的第三营和南下经营的第二营都要严峻的多。加上又要受一群猪队友的牵制,如不能表现的精强一些,如何自保呢。

    张、胡手中的实力其实早就已经比他们名义上的长官赵孟传要强得多,不算流求、吕宋千里之地的开发前景,也不算中兴社的强大经营组织能力,甚至不算数万百姓的潜在兵力,单单正规部队就已有五千之众,人数上已经多于赵孟传所依仗的三千中军,甚至加上袁镛的三千后军也彼此相当。在战力上就更不用说,胡隶的前军本就比周进、袁镛两军都要强了不止一星半点,经过实战历练更是突飞猛进,别说忠胜军这样的义军部队了,就是在最精强的禁兵当中也不遑多让。

    赵孟传对此也基本心中有数,他让前军做炮灰孤军深入,前军却带给他一个大功劳,那时他就不敢再对前军等闲视之。当然前军带给他功劳的同时,也带给他烦恼,那便是吸引了朝廷的目光,要将他推上前台。距陈宜中下令忠胜军移防独松关已经过去近一月,期间赵孟传三番五次急令张、胡回援,但前军就是置若罔闻,更无一兵一卒回来,赵孟传对此无计可施。因为这年头兵强马壮就是大爷,连朝廷都约束不住那群军头了,月前朝廷曾令淮东、淮西的领兵主帅李庭芝和夏贵等将对调,并要求李庭芝回朝觐见,不过李庭芝鸟都没鸟朝廷的命令,陈宜中也只能灰溜溜的收回成命,让两淮保持原状。

    同理,忠胜军虽然以赵孟传为主帅,但他自己也清楚,部下最大的实力掌握在张镝和胡隶的手中,一开始他还能用周进的中军作为掣肘,玩他的政治平衡的把戏。但后来他忽悠完朝廷后就按兵不动,每日置酒高会、莺歌燕舞,其本来面目就被张、胡乃至袁镛看清了,在庆元府歃血为盟、誓师勤王的那点上下情分也就消磨殆尽了。等他更不仗义的将前军扔到敌后去自生自灭后,张、胡、袁与他的裂隙更深了,只差没有当面撕破脸而已。

    但只怪前军打的太好,赵孟传丢卒保车的算计反而将了自己一军,朝廷忽然想到要用忠胜军,这可真是赶鸭子上架。独松关虽然还不是前线,但离敌人越来越近,沿江的元军骑兵两日就可突至关下,这让赵孟传怎能不怕!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再次依靠前军,偏偏前军久久不至。更要命的是前线的平江、常州等地告急,陈宜中又有新命令传来,将他加衔为淮东总领使,命他尽速带忠胜军移往镇江、江阴一带,与新任平江知府文天祥合兵北上配合行动,收拾长江下游的烂摊子。

    江阴、镇江可就是前线中的前线了,赵孟传都快疯了,他知道中军周进的手下都是些什么货,根本是没法用的。难道只能用袁镛的那些秀才兵了吗,但也实在不稳妥。他有些后悔当初脑子进水被张镝三言两语说动,现在看来勤王根本就是火中取栗、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完全不是当初设想的那样可以轻巧博取些政治资本而已。

    赵孟传不缺官场的油滑,也不缺见风使舵的小聪明,但要临敌作战却是真的无胆也无谋,而陈宜中已经再次令他领军移镇,文天祥也来文询问,实则是催促,赵孟传一直赖着不走,但拖得一时又拖不得一世,总赖在独松关也不是事,正在骑虎难下之时,胡隶带着前军的百战精兵来了。

    赵孟传顾不得披衣,倒穿了鞋就迎了出去,这个时候胡隶就是他的胆、他的盔甲、他的命,根本无从去计较这个部下的迟来之罪,这迟来反而恰恰凸显了其重要性。

    “末将参见相公!”胡隶一振衣甲,锵锵有声,单膝跪地行一个军礼。

    “快起来,不必拘礼!”赵孟传原以为前军已经如风筝断了线,不听他的了,没想到在最危急的时候还是回来了。这老奸巨猾的老油条半是做戏半是真情流露,对胡隶变现出来无比的亲切和器重。胡隶也有些感动,往日的知遇之恩又浮上心头,之前的那点裂隙也弥合了不少。这人呐,有时候就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尤其是赵孟传这样的人,只有危机的时候才不会算计你。

    “咦,怎不见砺锋同来?”赵孟传与胡隶略一寒暄,却发现亲如一体的师徒俩只来了胡隶一个,所以疑惑的问了一句。

    “镝哥儿送伤亡将士回籍去了,这番我昌国子弟折损惨重啊,二千人只剩一千五百了!”这是师徒俩商量好的说辞,既掩饰过张镝的去处,又点出了前军的兵力变化,却把实际的力量盖了起来。

    “要得!要得!可将伤亡将士名籍统计上来,本府必呈请朝廷嘉奖!”

    “末将替全军将士谢过相公恩德!”

    “何谢之有,将士们在前方流血,我等岂能安心在后方坐视!?”赵孟传说的大义凛然,仿佛当初篡改捷报夺取功劳的根本不是他一样。

    这一回随着胡隶到来的又有一个大功劳,比之上一回光复四城歼敌五千更为惊人,光首级就有四五千颗,包括了上千蒙古真鞑在内,甚至还有蒙古人的一个右卫亲军都指挥使。俘虏的真鞑也有上千,另外还抓了蒙古达鲁花赤一人,州总管一人,千户、百户等各级军官则达到数十人,歼敌如此之多,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脑袋,这在近十年内都属罕见了,更不用说是这两年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真实战果还不止于此,因汉军俘虏都被张镝运走,未记在内,否则更甚。

    赵孟传闻此,整个人愣在当地,已经不能单单用惊讶两个字形容,他不知该喜该忧,咽了咽口水,结结巴巴重复胡隶的话:“杀右卫亲军都……都指挥使秃……秃蛮带!?斩首……四千七百余级!?”

    “俘虏和首级都在船上,相公若不信可以派人验看。”

    赵孟传没理由不信,而这一次的斩获全都真材实料的掌握在胡隶手中,所以谢昌元之流也没办法做的太过,即便还是给赵孟传分润了一大块定策之功,但张镝和胡隶的大功是没办法轻易抹杀的了。

    宋庭的情报滞后,此前对海州的情势竟无察觉,更不论利用机会有所作为了,这里面当然也有赵孟传瞒报真实军情的缘故,故而当朝廷得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捷报,满朝的讶异绝不亚于赵孟传刚得知消息之时。接着枢密院一番勘验过后发现这些首级和战功竟连一丝的水分也没有,按照惯例的话将领报功总是要夸大一点,至少也要表示一下战场统计遗漏,实际杀伤敌人数量还有若干之类的。这年头如此诚实的将领,又能有如此巨大斩获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下来了,加赵孟传宁国军节度使职衔,赐金五百两。加胡隶致果校尉、忠胜军前军都统制,加张镝翊麾校尉、忠胜军前军正将,各赐金一百两,其余将官也各有升赏。

    胡隶带来的捷报似乎稍稍冲淡了笼罩在大宋朝头上的阴霾,但前线的危机之态并未改观多少,光靠一个小小的忠胜军,或者说只是忠胜军前军,还会有力挽狂澜的希望吗?

第83章 救援常州 战陈墅生擒二将() 
德祐元年十月,常州危急。

    常州不得不救,不仅因为它是临安的门户,还因为它是眼下大宋一片灰败之中难得的亮色,是沿江州郡纷纷望风投降之时敢于逆流而上直面敌锋的一条标杆。

    年初,伯颜统率元军沿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常州知州赵汝鉴贪生怕死一溜烟跑了,城中留守的安抚戴之泰勾结屡试不中流落常州的失意秀才王良臣等人做了汉奸,开门揖贼,卖国求荣,投降了元兵。元兵入城后**掳掠,掠人户为奴,元兵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仇恨。

    这时有两位义士勇敢的站了出来,一位是宜兴的姚訔,一位是无锡的陈炤。两人志同道合,又都因母亲去世归丧在家,听闻常州之事义愤填膺,墨衰而出,分头在常州四乡奔波,号召人民保卫家园抗击元军,不久就组织了二万多人参加义军。

    他们又派人去和张世杰联络,约定联合攻城。这时,焦山败后的张世杰正退守在江阴,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派了都统刘师勇率军来援。

    宋军与义军配合夜袭常州,两军内外夹攻,元兵还在梦中,就成了刀下之鬼。接着一鼓作气,又攻下常州西面屏障吕城,并派将领张彦守御。

    常州收复的消息传到临安,南宋朝廷下诏,授姚訔为常州知州,陈炤为通判,又派副统制王安节带兵到常州协助守。

    常州得而复失的消息传到元兵统帅伯颜那里,伯颜立即派元帅唆都带兵来攻,镇守吕城的宋将张彦,在作战时马陷泥中,被俘投敌,引元兵包围常州。吕城失守,常州势孤,但守城义兵并不气馁,相持几个月,元兵受到很大伤亡,却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