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如何才能活下去,为乌桓人保留最后的火种,最后的希望。

    见到楼班默不作声,蹋顿伸出双脚,费力地踢向附近其他人,“我知道你们都在听着,不要装死。”

    这时候,十余丈外走过来两名汉军士卒,不耐烦地叱责起来,“看你们叨咕半天了,是在盘算着怎样逃跑?”

    “大人莫怪,大人莫怪,我这些弟弟妹妹们一天没有进食,饿得发慌,求大人给些吃的,或是给些水喝也行。”蹋顿费力地点头哈腰,脸上尽力堆出笑容,谄媚地乞求起来。

    楼班见蹋顿为了自己这些人,竟然如此奴颜婢膝,不禁悲从心来,低声哭泣起来。

    “老实待着。”这两名汉军士卒厌恶地看了地上的乌桓人,转身回到自己的岗位。

    见汉军士卒离开,蹋顿马上板起脸来,对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要你们发誓,在我死后效忠楼班,绝无二心。”

    几名靠的近的年轻乌桓贵族互相看看,然后低声用乌桓语说起话来,另外诸人则似乎有些犹豫。

    楼班才十三岁,开不得硬弓骑不得骏马,若是没有丘力居和蹋顿庇护,谁愿意认他这个大单于?

    “好啊,你们不肯发誓,那大家都别活了,我这就把实情告诉汉人!”蹋顿怒笑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作势便要仰头高喊。

    这下可把其他乌桓人给吓坏了,他们连忙低声发誓,誓死效忠楼班大单于,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蹋顿见众人都发下毒誓,终于放下心来,他心愿已了,只觉得浑身轻松,只等天亮赴死了。

    又过了不知多久,东方亮起一抹鱼肚白,一干汉军将领也在小憩之后醒来,片刻之后人头攒动,开始埋锅做饭,营寨之中再次变得熙熙攘攘。

    “报——”几名风尘仆仆、满身寒霜的斥候回到营寨,大步来到主帐附近,几乎是怒吼着说出军令,“关将军有令,所有乌桓人即刻斩首,一个不留。”

    “将军且慢,我是乌桓人新的大单于,杀我一个就好,这些人都是被我胁迫而来,他们是无罪的!”蹋顿一听这条命令,顿时心中大急,他不顾自己被捆得牢牢实实,连滚带爬地越出人群,嘶声喊道。

    黄忠无视了蹋顿的喊叫,而是皱起眉头,向一名精神状态有些不对劲的斥候问道:“怎么回事?”

    “乌桓人出战之前,杀害了所有被掳掠而来的汉人,还把他们手臂和腿上的肉都割下来吃了。”这名斥候双眼通红,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掩面痛哭起来。

    “狗贼纳命来!”还没等斥候说完,颜良便抄起手中大刀高高跃起,伴随着他的怒吼,一道冷艳无比的光芒闪过,蹋顿刚刚仰起的身子就变成了两片。

    片刻之后,汉军营寨就变成了一座修罗场。

第218章 岂曰无衣() 
在亲眼看到城中某个角落,堆积得密密麻麻的汉人尸首,再看见他们那破衣烂衫下瘦骨嶙峋、残缺不全的身体,甚至还有不少女人身上刚刚被侮辱并虐待的痕迹之后,即便是第一次踏上战场,尚未真正理解战争残酷性的士卒也愤怒了。

    包括黄忠在内,再也没有人说什么杀俘不祥,反倒是不少士卒自发地组织起来,瞪着血红的双眼在柳城周边展开搜索,将一些趁夜逃亡到附近荒野之中的乌桓人从藏身处揪出来,毫不留情地剥夺他们的性命。

    此战过后,东部乌桓被彻底抹去,不复存在。

    经过三天时间的休整和清剿,柳城,这座乌桓人的大本营,彻底变成了一座死城,周边十几里的原野上遍布乌桓人的尸体,但汉军将士根本没有心思将其掩埋,而是任由他们曝尸荒野。

    “放着这些尸体不处理,开春之后或许会爆发瘟疫,短期之内没办法放牧了。”接到班师命令之后,颜良环顾四周,不禁惋惜地慨叹起来。

    这么好的牧场,以颜良看来,至少能养活十万头牛羊,若是用于军用,也是极为优良的战马基地,就这样放荒,实在太可惜了。

    “开春之后野兽就会过来清扫,等它们吃得膘肥体壮,我们再过来狩猎,收获大量毛皮,顺便让草场修养一年,之后就是上等的牧场了。”太史慈无所谓地说道,“当年高句丽王城的死人比这里还多,不到两年时间就见不到痕迹了,如今成了辽东猎户发财的好去处。”

    黄忠没有参加那场奔袭千里的灭国之战,好奇地凑过来询问,当他听完国内城中发生的一切之后,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关羽等人这些天来发布任何杀人的命令都毫不犹豫,原来他们早在长白山中就做过类似的事,而且规模更大。

    作为一名武人,黄忠自然不会像某些腐儒那样,宣扬什么杀生有违天和,相反的,他倒觉得这种丝毫不拖泥带水的雷霆手段很好,既能震慑不安分的胡人,又能极大程度减少以后的麻烦。

    “使君经常跟我们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还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觉得一点都没错。狼就是狼,即便被人拔去獠牙和利爪也还是狼,改不掉吃人的习惯,留在身边只会害人。”太史慈继续说道。

    只是这套理论,永远不会被某些高居庙堂之人接受,他们早已习惯了在外敌入侵时躲在后方,让军人流血牺牲保护自己,等到胜利之后,再抛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狗屁逻辑来宽恕敌人,用他人的血汗为满足自己可笑的虚荣心。

    这些人只管放虎归山,等到敌人养精蓄锐,卷土重来之时,他们就重复一遍以上的流程,反正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都天生高贵,根本不会出现在危险的地区,至于百姓和军人牺牲多少,他们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乎。

    当年凉州三明之首,汉家名将段颎的遭遇就是典型。

    段颎是武威姑臧人,西域都护段会宗的从曾孙,他自幼练习骑射,学习兵法,为国戍边数十载,在辽东全歼入寇的鲜卑人,在泰山剿灭起义军,到了凉州之后更是十年未曾停歇,先后与羌人作战一百八十多次,单单斩首数就有四万多,俘获迫降羌人上万个部落,马牛羊近千万头。

    对待敌人像是秋风扫落叶,对待将士,段颎却像春风一般和煦,他作战勇猛无畏,屡屡身先士卒,行军以仁爱为本,与将士同甘共苦,凉州边军都愿意为他赴死。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威震西土的汉家守护神,在凉州作战期间,被朝廷上下疯狂弹劾、恶意攻讦,据说单单是弹劾他的奏章就塞满了一间房屋。

    从这样一个典型就能看出来,东汉王朝花费百年时间,无数人力物力财力都没办法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祸患,主要问题不是出在军队战斗力,而是有无数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王八蛋在专门扯后腿。

    幸运的是,幽州现在是刘备的一言堂,没有这种王八蛋滋生的土壤,军队可以尽情施展,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为边地百姓搏来宝贵的和平。

    班师之日,天空上飘飘洒洒地下起了雪,洁白的雪花包裹大地,将所有杀戮的痕迹掩盖起来。

    “二哥,多多保重。”往日里形影相随的兄弟,如今为了共同的理想,不得不各自镇守一方,一年多的时间里,张飞和关羽只是在刘备的婚礼上见了一面,加上这次,也不过短短数日。

    如今又要离别,张飞心中难舍,拉着关羽的双手好一阵嘱咐。

    关羽同样心中难受,眼圈微微发红,好在他天生一副红脸膛,也没人看得出来,“翼德,你如今身负重任,平日里切莫贪杯,免得误事。”

    其余人同样依依不舍。

    “但愿幽州再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

    “但愿早日澄清天下,尽扫世上奸邪。”

    “但愿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但愿”

    “但愿”

    他们在但愿声中互道珍重。

    他们在风雪之中分手。

    他们都不会忘记彼此的期许和厚望,以及并肩作战的义气和交情。

    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场场的战斗只是开始,乱世才刚刚拉开序幕。

    除了将领们之间相互嘱托,两路大军之中的士卒们也有不少是原本的老战友,燕赵之地本就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值此分别之际,不知是何人开头,两万多名士卒纷纷唱起了经久不衰的战歌,为彼此壮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片洁白之中,两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唱着慷慨激昂的战歌挥手告别,像是两条黑色巨龙一般游弋在广袤大地,朝着不同的方向蜿蜒而去。

第219章 善后() 
广阳郡,幽州州府。

    “我军伤亡这么惨重?”听了赵云和太史慈的汇报之后,刘备不禁皱起眉头。

    两万多名将士出征,光是重伤员就占了一成,更有五百多名士卒为国牺牲,虽说他们歼灭了十几万乌桓人,战果极为辉煌,战损比也极其夸张,放到哪里都值得大书特书,可是刘备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谁都没有想到,乌桓人第一天就选择了倾巢出动,并且是不惜任何代价地拼命进攻,我军之前的部属完全被打乱了。”太史慈重重叹了口气,柳城一战,正是他和张飞的部队硬扛下乌桓人亡命突击,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重伤和死亡数量,令人痛心不已。

    十倍的兵力差距过于巨大,若不是汉军占据山坡居高临下,又位于上风位置,装备占优,还有两员顶尖猛将压阵,恐怕他们还真顶不住背水一战的丘力居。

    刘备有些懊悔,但又立刻振作起来,“等回去之后,把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姓名编成册,每人补贴两年俸禄,派出专人负责,务必将抚恤的钱财交到他们家人手中。”

    “是!”赵云和太史慈齐齐应道。

    “还有受伤的,让他们好生休养,养伤期间发双俸,伤重不能继续从军者,不要急着遣返回乡,都送到蓟城来,我另有安排。”刘备继续说道。

    “必不负使君所托!”二人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他们亲身经历了整个战争过程,深知在这种寒冷天气下行军作战是多么艰苦,士卒们有多么不容易。

    按照这个时代的军队规定,士卒为国捐躯,安葬费仅仅是三千多钱,只够买口普通棺材,外加一身麻布衣服的。

    至于负伤,军队能继续让你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其余的想都别想。

    之前的几次作战,汉军士卒也有伤亡,那时候刘备就是按照远高于朝廷标准的金额进行抚恤,但这次伤亡数量有些大,将领们并不确定州府还会这样慷慨。

    就在回师的这段时日里,赵云和太史慈等人还商量过,若是刘备给了赏赐,将领们一文钱都不留,全部分发给麾下士卒,作为他们英勇奋战的褒奖呢。

    却没想到刘备毫不吝啬,大手一挥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另外,将士们披坚执锐,力战凶顽,彻底扫清辽西,为幽州百姓赢得安宁,全军上下,每人赏赐三个月俸禄。”没等赵云和太史慈反应过来,刘备再次发话,定下了全军的赏赐。

    有道是财大气粗,凭借着商队的四处奔走,刘备的坑蒙拐骗,如今幽州财政极度宽裕,库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