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想要坑我?”董卓喃喃自语起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儒起身在帐中踱步,将他的分析一条条娓娓道来。

    挑动何进与十常侍争斗,直到让他们双方不死不休,这是袁绍计划的核心,与此同时,如何翦除与何进走得近的,并且拥有实权的人,也在他的考虑之中。

    如今何进调集各路人马进京,却又拿不出正式的旨意,只能通过书信这种见不得光,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若是董卓傻乎乎地提兵前去,一旦朝廷较真,追查起来,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袁绍想要借外部之势,加剧洛阳城中的紧张气氛,逼十常侍与何进火拼,最好是两败俱伤,之后再找借口把响应何进之人贬斥,以达到独揽朝政的目的。”李儒最后说道。

    董卓听得目瞪口呆,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汝南袁氏累世为官,近百年来更是达到了四世三公的显赫地位,其富贵尊崇,在世家之中都是独树一帜,高出其他所有家族不止一筹。

    更别说现在的朝堂之上,袁隗担任太傅,录尚书事;袁绍任司隶校尉,负责洛阳周边防务;袁术任虎贲中郎将,负责宫中宿卫。

    一旦何进倒台,外部的实力派再遭贬斥,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大汉朝廷将会毫无悬念地落在袁家手上。

    “老夫也是袁氏故吏啊,袁绍为何要这样对我?”董卓难以置信,不住地自言自语。

    “袁绍一介庶子,向来与袁隗不和,使君当初拜在袁隗门下,恐怕早就被他视为眼中钉了。”李儒说道:“那王芬也是袁氏故吏,不也被袁绍设计坑死了吗?”

    这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一举出来,董卓就再也没什么怀疑了,他浓眉紧缩,双目露出凶光,满脸横肉更是忍不住地轻轻抽搐,“那老夫就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看他袁绍能搞出什么名堂。”

    李儒再次摇头,“这么好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董卓性子暴躁,见李儒说话来来回回,云里雾里的,只觉得心中烦躁,恨不得一拳砸爆他的脑袋,但考虑如今还要依靠这人的才智,只得忍住怒气,缓缓问道:“文优有何妙计,还请速速教我。”

    “以儒愚见,使君不但要进京,还要大张旗鼓,让天下人都知道。”李儒对董卓的态度十分满意,微微颔首之后说道:“使君可差人上表,痛斥十常侍败坏纲常扰乱朝政,愿提兵入京铲除凶顽,如此一来名正言顺,则大事可图。”

    “好,真是妙计,堂堂正正,谁都说不出话来。”董卓开怀大笑。

    第二天,并州牧董卓亲率五千骑兵离开位于河东郡的驻地,以都尉李傕郭汜二人为先锋,浩浩荡荡向洛阳而去。

    与此同时,洛阳东边的广袤原野上,也出现了两支规模庞大的军队,这三支部队就像是黑色的巨蛇一般,缓慢而又坚定地,一步步向大汉帝国的核心地带逼近。

第238章 铁打的硬骨头() 
被何进寄予厚望的外部援军很快就有了动作,光熹元年六月,东郡太守桥瑁率军进驻成皋县虎牢关,卡住了洛阳东边的咽喉要道;武猛校尉丁原率并州军从河内郡南下,渡过黄河之后一把火烧了孟津。

    孟津是洛阳北边最重要的渡口,囤积有大量物资,结果被丁原能搬走的全搬了,搬不走的全烧了,当天夜里火光冲天,连数十里外的洛阳城都看得清清楚楚,百姓惶恐万分,传言四起,纷纷说大将军要诛杀宦官了。

    对于任何一个朝廷来说,外兵入京都是极为危险的信号,满朝文武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得炸锅了,何进却还在得意洋洋,直到宫中来人,说是太后相召,这位当朝大将军才穿戴整齐,施施然来到皇宫之中。

    “外兵入京,火烧孟津,都是你暗中下令他们做的吧?”何太后铁青着脸,劈头盖脸地逼问自己兄长,“董卓也是你召来的吧?”

    “我不知道啊,董卓怎么了?”何进一向拿这个性情强横的妹妹没什么办法,此时见她面色不善,便想着装疯卖傻,搪塞过去。

    何太后见何进这副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回身从御榻上抓起一卷黄绢就向他砸了过去,“天下人都知道了,你这个大将军不知道?”

    何进捡起黄绢展开一看,原来是董卓派人送来的奏折,他顿时叫苦不迭,心中暗想这个董卓可害苦我了。

    “中常侍张让等窃幸承宠,浊乱海内。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癕虽痛,胜于内食。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人。今臣辄鸣钟鼓如雒阳,请收让等,以清奸秽。”

    在这封奏折之中,董卓挑明了自己要带兵来洛阳,就是为了铲除祸乱天下的十常侍,尤其是张让。还说什么长痛不如短痛,明显就是要搞事情出来,这么明显的威胁意味,怪不得何太后会如此恼怒了。

    “张让和我们何家什么关系,把他满门斩了,我那刚刚过门的妹妹岂不是成了寡妇?”何太后指着何进不住嘴地骂着,当初为了拉拢与十常侍的关系,让最小的妹妹嫁给张让义子的是他,如今跳着闹着,不惜借外部力量施压,要杀市场是的也是他,这个哥哥到底想做什么?

    何进也是急得捶胸捣足,“我们何家想要保住荣华富贵,就必须把这些根深蒂固的宦官铲一铲,再换上我们自己的人,就算不杀他们,至少也要罢免。”

    “你先让董卓退兵!”何太后吼叫起来。

    被自己妹妹喷了一顿之后,何进灰头土脸地回到府中,他仔细咂摸着何太后的话,感觉若是自己先退一步表示诚意,她未必就会死保十常侍,应该能够接受将十常侍罢免的提议。

    心中有了主意之后,何进派出使者,连夜向西进发,务必要拦阻董卓的大军。

    在洛阳城西一百四十里外的渑池,使者终于见到了董卓的大军,只见大军首尾连绵不绝,战马嘶鸣旌旗如云,尘土遮天蔽日,俨然是要真刀真枪地打上一仗才肯罢休。

    董卓也远远瞧见了使者一行,还以为对方是受了何进的命令,前来迎接自己的,谁曾想得到的却是返回驻地的命令,这让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汝等何人,竟敢阻拦我大军前行?”董卓瞪起铜铃般的大眼,企图用气势吓住对面的使者。

    没想到这名使者文质彬彬,性子却硬得像是石头,“我乃谏议大夫种邵是也。”

    种邵?

    董卓还在记忆中搜索,身侧的李儒却已经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介绍起来,“这是世家子弟,他祖父应该是前度辽将军,司徒种暠。”

    “种暠种景伯的孙子?”董卓听说对方大有来头,心中不禁犹豫起来。

    可是转头想想,自己这五千人马都快要断粮了,管他什么世家不世家的,不能让自己吃饱肚子,又有个鸟用处?

    于是乎,在钟邵愤怒的斥责声中,大军丝毫不停,继续向洛阳挺近,两天之后,董卓进驻洛阳城西二十里的夕照亭。

    “董卓,太后已经下诏罢免十常侍,你却不依不饶执意进京,是想造反吗?”钟邵再一次出现在董卓大军前方,他这一路快马加鞭,从洛阳到渑池,从渑池到洛阳,又从洛阳赶到夕照亭,已经是尘土满身,面容憔悴,但脸上仍然满是坚定的神色。

    “造反?老夫的部队为国除奸而来,你却说是造反?信不信我砍了你?”董卓勃然大怒,大手一挥,十几名亲兵便抽刀出鞘,向着钟邵步步逼近,片刻之后,几口雪亮的钢刀就架上了他的脖子。

    “董卓目无法纪,犯上作乱,如今还想滥杀朝臣?”谁都想不到的是,这个钟邵居然是铁打的硬骨头,面对明晃晃架在脖子上的钢刀,非但丝毫不惧,反而提步上前,一步步向董卓走去,“本官倒要看看,谁敢杀我?”

    这一下士卒们可都吓坏了,他们虽然听命于董卓,可是内心深处都知道自己是大汉朝廷的官军,哪敢落下个杀朝官的罪名,连忙步步后退,生怕自己的刀刃碰到钟邵。

    就这样,钟邵毫无阻拦地走到距离董卓仅有一丈远的地方,与董卓对视起来。

    凉州民风彪悍,最佩服英雄豪杰,虽然钟邵不是武人,可他身上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却把包括董卓在内的所有人都给镇住了。

    沉默良久之后,董卓终于长长呼出一口气,“好汉子,不愧是种家人,老夫就给你一个面子,在夕照亭待上几日,等到十常侍被逐出京城,我便退兵。”

    听得此言,钟邵也明显放松了,紧绷的脸庞也露出一抹笑容,“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董卓傲然说道:“只是我军中缺粮,还望朝廷及时拨发,以免军士扰民。”

    能够将董卓拦在洛阳城外就是胜利,至于这种小要求,钟邵自然不会拒绝,他点头应诺之后,再次跨上骏马,飞快地向洛阳方向奔驰而去。

    “大汉英豪何其多也!”望着钟邵不断远去的背影,董卓不禁长叹一声。

    这个时候,李儒也走到他的身边,若有所思地说道:“以在下看来,洛阳城中必定有变,使君万万不可轻易退军。”

    “那是自然。”董卓笑了起来,“等到粮草充足,那时候任凭谁来,老夫都一步不退。”

第239章 零号玉牌() 
“完了,全完了。”张让双目无神地坐在堂屋之中喃喃自语,心中满是无尽的悲凉。

    在诸多压力之下,何太后终于不再坚持,而是履行了当初的承诺,按照何进的建议,罢免了所有在皇宫中侍奉自己的中常侍、大小黄门,并将他们遣送(押解)出宫,各自回到自己的宅邸,只留下那些年龄尚小,被何进认为是容易控制的宦官在宫中。

    这些往日里威风八面,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宦官回到家中,回想起自己往日里做下的坏事,每个人心中都惶惶不安。

    不管做什么行当,能够爬到行业巅峰的,无不是具备运气和能力的强人,宦官也一样,他们很聪明,知道天下之人无不对其恨之入骨,只要他们敢走出洛阳城,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不甘心束手待毙,却又毫无反抗余地,赵忠、郭胜等十常侍成员便偷偷跑到张让家中,希望他能够出面,凭借与何进的亲戚关系,为众人谋得一条活路。

    “太后说了,这次只是罢免,而不是直接诛杀我们,已经是何进网开一面,念在他妹妹的情分了,老夫也是无能为力。”面对众人的哀求,张让苦笑连连,“郭胜,之前让我们下定决心干掉蹇硕是你,自称与何进有旧的也是你,如今我等遭此大难,你就没一句话说?”

    郭胜一愣,随即便见到众人都转头怒目望着自己,连忙叫起冤来,“老大人明鉴,那何进翻脸无情,乃是猪狗不如的忘恩负义之人,小人也是被他蒙蔽的啊。”

    “好了好了,不要再争论这些没用的,还是想想怎样度过难关吧。”赵忠不耐烦地打断郭胜的话头,继续闭目沉思,琢磨着该怎样翻盘。

    众人沉默片刻,突然间,高望开口了,“若是当初我们站在刘使君那边,怎会落得如今的田地?”

    “嗯?”张让眉头一动,没有理会高望的抱怨,反倒是想起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全部身家都投在了幽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