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昭烈帝-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怎么来了这么多学子,他们都学成出师了?”刘备见田畴也起身想走,连忙把他叫住,开始询问那百余名年轻学子的来意。
“这些学子精于算学、头脑机敏、办事麻利又能吃苦耐劳,每一个都是子干先生和康成先生精心挑选,并且询问过志向的。”一说起那些小师弟,田畴的脸上就挂满了自豪,“先生说了,如今朝廷衰败,与其让他们在书卷中蹉跎时日等待察举,还不如早早跟随师兄,为天下苍生做些实事。”
合着两个老先生把优等生全塞给了自己,天下还有这么好的事?
“那挑剩下的呢?”刘备狐疑地问道。
田畴叹了口气,“皓首书卷,做做学问,或者读上几年书,去当个教书先生,也就这样了。”
第330章 不成功,便成仁()
“等我回到幽州,可得好好感谢谢两位先生。”刘备笑着说道,让田畴去忙自己的事了。
最优秀的门徒送来自己这里当差,挑剩下的留着钻研学问,呵呵,谁信谁傻。
反过来还差不多。
只不过,即便这些学子只是老先生们看不上的中人之姿,放眼天下,能够一下子拉出一百多这样水准的,除了他刘备,没有任何诸侯能做到。
这就是巨大且难以逾越的差距。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那些学子用自己的行动向刘备表明,他们确实当得起田畴的称赞。
似乎是在出发前就已经定下了计划,这些吏员和学子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们三人一组,分散到连绵数十里的队伍各处,将幽州摸索出来的安置经验施展得有条不紊。
先是筛选出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将其按照手艺门类分别编队,然后是缺少劳动能力的老人、失去家人庇佑的孤儿
短短几天时间下来,这支臃肿的队伍就面貌一新,老弱病孺被集中起来,借助车辆驶向北方,剩下的青壮年没了后顾之忧,行进速度也提高了许多。
“真不愧是幽州培养出来的人才,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夜里还要互相交流经验心得。”简雍肩头的担子轻了许多,整个人的心情也变好了,此时看着那些胡子拉碴、眼中布满血丝、脚下却仍然虎虎生风的吏员和学子,不禁心中钦佩。
刘备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或许这一次屯田,他麾下就能涌现出一批足以担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而等待这些人才施展才华的,就不再是区区一个幽州,而是广袤的万里江山。
不知不觉,刘备等人已经来到常山真定,这里是赵云的家乡,如今他看着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心中难过不已。
“正是农忙的时节,豪强们却还在不停地修筑坞堡。”田畴看着远处一座正在修缮的坞堡,叹息着说道:“有那份精力,还不如多开垦几百亩农田。”
“他们的粮食够吃了。”刘备往那边瞥了一眼,便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心思。
屁大点一个土圈子,估摸着也就大几百人,应该是结社自保的乡党。
为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活下去,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组织,百姓们以宗族或是乡邻为纽带,在粮食生产可以维生的情况下,将更多的精力和劳动力都用来修筑防御设施,希望借助深沟高垒保护自己以及家人。
据说在豫州和兖州那边,已经出现了可以容纳数万人,拥有庄园、桑田、磨坊、酒坊、足以自给自足的超级坞堡。
许多诸侯也看上了那些坞堡里面堆积如山的财富,以及数以千计的乡勇士卒,纷纷向其示好,并不惜用官职诱惑,尽力拉拢那些实力派。
毕竟现在官职不值钱,用来骗乡巴佬的钱,正合诸侯们的意。
“出来看了一圈,还是觉得幽州好,官府想做什么事都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田畴回想起在幽州的所见所闻,不禁又是长长叹息一声。
“那是你师兄用自己的名声换来的,现在天下那些世家豪强,估计没几个愿意支持我们的。”刘备笑着说道。
他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令那些在东汉王朝的政治框架下,享受了一百多年好日子的世家豪强恨之入骨。
当初在辽东,刘备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肉体消灭,把当地豪强连根拔起,这才得到发展需要的财力、土地和人力。
后来刘备当上幽州牧,有了数年积累下来的钱财,再加上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他也就用不上过于激烈的手段,只是用技术和商路,从豪强那里换取了土地,以及最重要的,被束缚在豪强土地上的劳动力。
手段不一样,但这些年来,刘备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同一个目的——剥夺大地主阶级对民众的人身依附,使他们空有钱财,却不能像以往那样,组建起自己的势力,拥有对抗朝廷的实力。
这是任何一个王朝统治者都想要做的。
也是任何一个世家都极力避免的。
田畴疑惑地问道:“我看幽州那些豪强们很开心啊,不但唯师兄马首是瞻,还经常主动出钱,为各地修桥补路,兴建学堂呢。”
“那是因为他们缺少进一步上升的门路,需要用钱财给子孙铺路,而不是嫌自己钱多了烧手,非要花出去才开心。”刘备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在他看来,这个师弟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涉世未深,加上心思太正,和好人打交道自然是如鱼得水,可要是被扔到坏人堆里,只怕是要被人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好人想要做事,就要比坏人更聪明,更懂得各方面的门门道道。
见田畴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刘备继续说道:“但是对于冀州和更南边的地界来说,在幽州施行的这一套就不适用了,那边多得是几百年的世家,他们什么都不缺,整天想的就是怎样维持自己家族已经得到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只要能保住荣华富贵,谁当皇帝都是一个样。”
“这种人就难对付了。”田畴皱起眉头,苦苦思索起来。
刘备所描述的那些世家豪门,只要是读书人就都有所耳闻,他们有钱有势,声望仅次于统治了天下四百年的刘氏,想要用利益交换,从他们手中剥夺土地和人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为兄要在幽州不计成本地建学堂、培养学子了吗?”刘备饶有兴趣地看着田畴问道。
经过这么多的铺垫,就算田畴再心思单纯,也已经能够想明白了,他不假思索,答案脱口而出。
“师兄是想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填补那些人消失之后,在政坛上留下的空余位置。”由于过于兴奋,田畴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那就是说——”
“那就是说,跟着我走,就要做好拼命甚至是没命的准备。”刘备接下了田畴不敢说出口的话,“我们和世家豪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只有一方能活下去的战争,不成功,便成仁!”
第331章 错了()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刘备面色平静,仿佛不是在决定无数人的归宿,而是在说今晚要吃些什么。
可是听了这番杀气腾腾的话语,田畴脸上经过片刻震惊之后,却是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喜悦。
每个人都有野心,像田畴、田豫这样出身于小地主阶级,有文化,有一定社会地位,但是想要再进一步就难比登天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野心,就是通过为明主效力,取得与世家大族平起平坐的地位,甚至再进一步,将绝大多数盘踞在高位太久,已经退化成猪的世家子弟赶下去,取而代之。
总有人要站在那些常人难以企及的位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政治理想。
为什么不能是我?
“小弟愿誓死追随师兄,建立不世之伟业,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田畴再不犹豫,当即单膝跪地,向刘备行了一礼。
“贤弟快快请起。”刘备连忙扶起田畴,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自从田畴投到卢植门下,便被老先生青眼有加,认为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几年下来,他非但没有半点出仕的意思,与刘备日常交往,也是礼数周到,却刻意保持着一定距离。
如今终于收服田畴,对于刘备来说,比起炎炎夏日喝上掺着冰块的果酒还要舒坦。
在这个装逼不犯法的年代,适当的嘴炮还是有必要的嘛!
刘备心中得意,脸上却还是保持着平静,他扶起田畴,呵呵笑着问道:“贤弟,当年我多次相邀,你却始终拒绝,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初年少无知,觉得刘伯安为人清正简朴,宽抚百姓,是不可多得的贤人,师兄与他势同水火,所以我心中多有误解,故而拒绝了师兄的初次相召。”说起往事,田畴有点不好意思,“到了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师兄的施政之道才是正途,再想助师兄一臂之力,就怎么也张不开口了。”
田豫这一番话把刘备说得脸色有些不好看,但他心中知道,对方所言,句句属实。
当初刘备用巨款买通十常侍,赶走了素有清名的刘虞,并将其投入牢狱,放在任何一个外人眼中,都会认为他是个奸佞之徒,别说出仕,就算提起刘备刘玄德的名字,不先往地上吐吐沫,都是很给他面子了。
直到两年时间过去,幽州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州牧不需要穿破衣服,顿顿吃野菜,也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原来不用刻意安抚胡人,给他们送去钱粮布匹,也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保得一方太平。
有粮吃、有房住、大人有活做、孩童有书念,这种生活,是幽州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短短几年,都变成了现实。
刘备的名声和风评,就是靠着实干、苦干,才一点点扭转过来,被不明真相的人们接受、敬仰。
包括田畴在内的许多士子,他们的思想,也是这样一步步转变的。
一个幽州、一个刘虞,就可以造成如此巨大、如此深远的影响,想要在全天下推广他的为政措施,难度可想而知。
“子泰,你完全可以在闲暇时间写写文章,把自己以往的误解,现在的感悟都写下来,汇聚成文,印刷成书,传播到天下去。”刘备诚恳地说道。
在这一刻,他终于真正地理解了当年红军为什么每到一处,首先都要满墙写标语,召开群众大会,揭露敌人恶行,宣传己方政策。
思想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要占领。
“这也要写?”田畴一愣,“如果照实去写,恐怕会有歌功颂德之嫌,师兄不会介意吧?”
你这小子也太不懂事了。
这有什么介意的,我最喜欢别人歌功颂德了好吗?
刘备心中疯狂吐槽,口中说出的话,却还是无比诚恳,“多写写个人感悟,多写写各项举措的好处,多写写百姓的生活,至于为兄,该淡化就淡化,懂了吗?”
“好主意!”田畴一拍大腿,“师兄虚怀若谷,真乃我辈楷模。”
说完之后,田豫拔腿就走,似乎是要去召集关系好的学子,看着他充满干劲的背影,刘备却有些发愣。
这个家伙,该不会真要把我的光辉事迹全给抹了吧?
就这样插曲不断,又过几天,幽州军踏入中山国,在那里,刘备遇到了正在招募士卒,走村串乡讨要粮草的鞠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