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匠感慨地说道。

    在这个时代,限制船只尺寸的最大因素就是材料,如果没有贯穿首尾,承载起整艘船的粗壮龙骨,不用下水,船身的重量就能把自己压垮。

    眼前这艘巨舰不单单拥有粗壮的龙骨,而且龙骨还是由巨木为主体,通体有大量钢制件进行加固,更为奢侈的是,就连数量众多的肋材,都是最顶级的木料和钢制件组成的。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是一千多年后,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也只有少数舰船能够达到这样的船身强度,放到现今这个时代,更是地球上独一无二,且远远超过第二名的怪物。

    “这是韩州下的订单吧,张子元一直扭扭捏捏,不肯告诉我花了多少钱,李大匠,你给我透个底吧。”刘备缓步向船尾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压低声音向李大匠询问道。

    “到下水为止是五千万钱,单单一条龙骨就花了快有一千万。”李大匠说着话,还在用余光不住地打量刘备的脸色,生怕他被这样巨大的数额吓到,“等到下水之后再安装桅杆帆索,调试船舵,配平船身重量,再加上雇佣船工水手的钱,只怕要八千多万。”

    出乎他意料的是,听了不断攀升的数字之后,刘备脸上不安的神色却骤然消失不见,转而换上了轻松的神态。

    “区区八千万钱就把他吓成这样,这张子元真是越混越回去了。”刘备想了一阵,不由得失笑起来,“李大匠,辽东的木料储备还够吗?州府也想造两艘这样的。”

    李大匠皱起了眉头,“启禀使君,这种巨舰对木料要求太高,只怕三两年内只能再造一艘,而且船只需要养护,最多两年就要进坞大修,清理船底,花费又要在千万钱上下。”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这些钱对于一艘船来说,确实是有些多了,但是,对于我们整个的造船行业来说,却是一点都不多,划算得很呢。”

    抛开这艘船可以军商两用,是赚钱的利器不说,单是从建造这一艘巨舰身上,辽东培养出多少工匠,积累了多少经验,为此后建造其他船型奠定多少理论基础,这种无形的财富,就已经把成本给赚回来了。

    见到刘备心情大好,沓县县令刘政也来了兴致,他挥舞双臂,示意所有人肃静,然后大声向刘备建议道:“使君既然来了,就给这艘巨舰起个名字,再提个词吧。”

    众人轰然叫好,片刻之后,就有人把案桌和笔墨纸砚等物都搬过来了,刘备心情正好,也不推辞,当即蘸墨挥毫,在偌大的白纸上写下两个大字——天鲲。

    鲲乃是传说中生活在北冥的一种大鱼,刘政向众人解释了其中典故,人群中顿时再度爆发出如雷般的欢呼。

    但这还没完,刘备笔锋一转,又在两个大字下面写下四行稍小的字。

    “汉家艨艟,碧海之主,目所及处,皆为我土!”

第502章 装模作样() 
在场所有人在咂摸了一番之后,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欢呼声,不少工匠甚至热泪盈眶,声音也带上了哭腔。

    哪一个大汉子民心中没有梦想?谁不想效仿定远侯班超,将大汉的荣光播撒到四方?

    即便不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扬威异域,踏遍万里江山,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成为这伟大事业的一部分。

    汉家艨艟,碧海之主。

    短短八个字,道尽了刘备对这艘巨舰,对这些工匠们的满意和期许,堪称最高的赞誉。

    目所及处,皆为我土。

    能够喊出这种口号,并将其付诸行动的,才是真正的汉家男儿。

    如雷般的欢呼声中,刘政端起布满字迹的纸张,小心翼翼地吹干墨迹,转头对刘备问道:“使君,可否将这十六个字拓印成碑,永远树立在船厂门口,以供后人观瞻?”

    “这么正式?”面对这种热情,刘备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略略一想,最终还是摆了摆手,矜持地推辞道:“我这字写得太一般,就不献丑了,这样,等我回到蓟城,请伯喈先生作一副墨宝,再派人送过来吧。”

    “那可真是太好了!”刘政一听,顿时大喜过望,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纸张,再也不去看它,把刘备气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哪怕我的字写得丑,你也不能这么不加掩饰地嫌弃啊!

    太不给人留面子了!

    刘政却恍然不觉,而是热情地拉着刘备向船厂外走去,似乎是还有什么好东西要给刘备看。

    “咱们这是去哪里啊?”刘备有些不明所以,但看到越来越接近居民区,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疑惑,开口问道。

    “辽东两个月前又来了几位大儒,有志向学的年轻人和孩童们纷纷前去求学,使君不妨见见。”刘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唐突,连忙轻咳一声,正色说道。

    刘备眉头皱得更紧了,“哪有那么多的大儒,刘县令,你可要睁大眼睛,别被人骗了。”

    “这几位大儒绝对是货真价实,使君可曾听说过北海一龙?”刘政见对方质疑,连忙开口辩解起来。

    北海一龙?

    刘备想了想,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几个名字和几个故事,这让他来了兴趣。

    所谓“一龙”,不是后世那个少林武僧,而是三名才学过人的北海名士,分别是龙头华歆、龙身管宁和龙尾邴原。

    三人之中,尤以龙身管宁最为出名,他自幼家贫却品行高洁,淡泊名利,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据说管宁与华歆曾经在田中躬耕,无意间挖出一块金子,管宁顺手就扔到脚边继续耕地,片刻之后,华歆也看到了这块金子,他拿起来看了又看,最后才恋恋不舍地将其扔回原处。

    又有一次,二人在屋内读书,外边的街道上突有贵人车马经过,声势极为浩大,管宁眼皮都不抬一下,而华歆却扔下书本,跑到街上跟别人一起围观起来。

    等到华歆过足了眼瘾,回到屋内的时候,管宁却掏出一把短刀,将二人共坐的茅草席割为两截,不再与华歆来往,这就是著名的典故——割席绝交。

    严格地说起来,华歆曾经师从太尉陈球,和卢植郑玄有同门之谊,若是见到此人,刘备还得以子侄自称呢。

    “一龙之名,我素有耳闻,不知渡海而来的是哪位先生?”想到这里,刘备开口问道。

    “是管幼安和邴根矩两位,另外还有平原名士王烈王彦方。”刘政有些骄傲地答道,他和管宁、邴原而是都是北海郡人,早年也有些交情,此次管宁等人渡海前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听说刘政这个老乡在辽东做官,并且政绩斐然,这才前来投奔的。

    刘备点点头,“这几位都是品行高洁,为人正派的贤者,若是能够安心居住下来,教化此地百姓,倒也是一桩美事。”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一片居民区,一座简陋但崭新的茅草屋跃入眼帘,显得极为突兀。

    隔着老远,都有读书声朗朗传来。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沓县连座像样的住所或是学舍都腾不出来,居然要让几位先生住在茅屋之中?”刘备顿时冷下脸来,不悦地扫了刘政两眼。

    如今可不是夏天,而是北风呼啸的冬季,区区一座茅屋,顶得住风雪的侵袭吗?

    大名鼎鼎的学者都只能得到这种待遇,逃难而来的其他百姓又该如何,是不是在野外露宿?

    刘备声音不高,语气却非常严厉,刘政瞬间大汗淋漓,忙不迭地解释起来,“使君误会了,这是幼安先生执意要求的,至于邴根矩、王彦方和其他百姓,早已被妥善安置在各个居民区了。”

    “执意要求?”刘备疑惑地问道。

    “是啊,幼安先生坚持说不愿过分叨扰,只求茅舍两间寄居便可,附近百姓这才都来帮忙,盖起了几间茅庐。”刘政无奈地说道。

    “装模作样。”刘备冷笑起来,大步流星,朝着人声喧哗的茅庐走去。

    刘政和裴元绍等人担心他脾气上来,再跟管宁闹出什么矛盾,连忙紧跟上来,口中连声劝解不休。

    这时代的名士不需要学问多高,但必须得脾气大、脾气坏、脾气怪、喷人技术高超,走到哪里都被当地执政者忌惮三分,不得不以礼相待。

    如果刘备出言不逊惹恼了管宁,对方甩袖子走了,再到处添油加醋地一说,刘备的名声可就要臭了。

    最起码的,一个“庸俗粗鲁,无容人之量”的屎盆子,肯定会扣在刘备和幽州各地官员脑袋上。

    “不用你们提醒,我自有分寸。”刘备不耐烦地摆摆手,几个大步就走上茅舍门外的青石小径,推开柴门,站在台阶下扬声叫道:“卢子干门下不肖弟子刘备,拜见幼安先生。”

    此言一出,屋内读书声骤然停止,紧接着就是一阵骚动,片刻之后,两名二十来岁的士子打开茅屋门,垂手站到两侧,恭恭敬敬地对刘备行礼道:“幼安先生听闻使君莅临,心中喜不自胜,请使君进屋说话。”

第503章 罗贯中弄错了() 
刘备昂然走入茅庐,一进门,他就毫不惊讶地发现,偌大的厅堂之内坐得满满当当,年轻人们不分年龄大小,面前都摊着一本书,从刚才断断续续听到的语句之中可以知道,管宁此时正在为人们讲解诗经。

    与众多学子相对的,是一张造型简洁大方、未经刷漆精饰的木桌,木桌旁边,一位身高八尺、相貌俊朗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那里,对刘备投来友善的微笑。

    这应该就是那位北海名士,管宁管幼安了。

    看起来跟我年龄差不多啊,凭什么他都混成先生了?

    刘备心中暗暗嘀咕起来,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必要的恭谨,主动向管宁作揖道:“听闻幼安先生前来辽东,备喜不自胜,特来拜访,如有唐突之处,还望先生多多见谅。”

    见到这位辽东乃至于幽州的最高统治者如此礼贤下士,管宁也不端架子,连忙快步上前回礼,然后抓起刘备双手,请他来到自己的坐席,此时早有一名坐得靠前的学子端着自己的座椅过来放下,然后退回原处,跟旁边的师兄弟挤着坐下了。

    管宁见这张座椅有些破旧,担心刘备嫌弃,便想要与他交换,却没想到刘备根本没怎么介意,还对那名送来椅子的学子点头执意,轻声道谢才坐下,心中不由得暗自赞赏。

    于此同时,刘备也偷摸打量了管宁几眼,只见此人面色白皙,双眼明亮,双眉斜飞入鬓,两撇八字胡平添男子气概,再加上颌下一缕黑髯,将他原本就平静恬淡的气质衬托得飘飘欲仙,放到任何时代,任何标准下,都是个绝对意义上的美男子。

    刘备自认相貌平平无奇,跟这样的人物一比,更是有自惭形秽之感,好在他脸皮极厚,短短片刻之后,就把心态调整得平和了。

    “我等在北海之时就久闻辽东富庶,使君治民有方,本以为多是溢美之语,直到亲眼见过之后方才知道,辽东真乃人间乐土。”众目睽睽之下,管宁率先开启吹捧模式,上来就是一记先抑后扬,听得众人眉开眼笑。

    “先生此言极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刘备没有进行常规的谦虚,比如什么谬赞谬赞,岂敢岂敢,而是大大咧咧地接受了夸赞,而且看他的表情,似乎还有些不太满意。

    管宁也稍稍一愣,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