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角逐天下,本就是把自己投身于注定只能有一个胜利者的战场之中,我肩负千万人的希望,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哪里讲得了什么私情?”

    “等到我荡平四海,让天下重回正轨,到那时候曹孟德若还活着,我们自当把酒言欢,重叙旧日之谊,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是敌人。”

    卢植这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起身背着手向外走去,“既然你明白,老夫也就不用多说了。”

    可是刚走到门口,老先生似乎又想起什么事情,转过头望着刘备问道:“听说你那义弟又手痒了?”

    “闲了一年,也该练练兵了。”刘备答道。

    ******

    冀州,邺城。

    百余斤重的石弹不断划过长空,然后重重砸向城墙,纵使邺城是冀州治所所在,城墙坚固高大远胜别处,但石弹与夯土城墙发出的沉重轰鸣和剧烈颤动,还是让所有人心中忐忑。

    在石弹的掩护下,一支支黑甲红袍的幽州军步卒高举大盾,顶着城头上倾泻而下的箭雨,掩护高大的井阑和云梯车靠近城墙。

    城头上的冀州军士卒同样不甘示弱,他们不断向逼近己方的攻城器械发射火箭,城墙背后同样有一架架投石机在不停地发射石弹,虽然依靠人力拉动,准头和力度都比不上幽州军的配重式投石机,但用来对付行动缓慢的攻城器械还是足够了。

    距离城墙三里远的一处高台上,关羽正负手而立,注视着远方战场上的风吹草动,从他紧皱的眉头和紧握的双手就可以看出,这场战斗,并不像刘备口中轻描淡写的练练兵。

    这是一场总攻。

    对盘踞在冀州已经有三年之久的袁绍发起的总攻。

    “邺城是河北第一大城,城墙厚达两丈,只怕这样轰是轰不塌的。”沮授站在关羽身边,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是冀州本地人,又在邺城里做了几年官,对这座城池的坚固程度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不如换成碎石,压到五百步远,把城头守军赶下去?”

    “还不行,城内的投石机同样能达到六七百步的射程,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利用第一波攻城作为诱饵,找出城内投石机的位置,然后集中攻击将其毁掉。”关羽沉声答道。

    沮授轻叹一声,将视线转向右前方一里远的另一处高台,在那里,数十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正在手忙脚乱地观察和计算着什么。

    “城门左侧的城墙下至少有三架,具体位置还要进一步观察。”一名年轻人头也不回地高声说道。

    “收到,城门左侧三架。”另一名年轻人头也不抬地在纸上几下这条信息。

第594章 攻城() 
石弹撞击城墙发出的沉重轰鸣声、巨大的机械部件发出的摩擦声、漫天羽箭撕破空气发出的呼啸声、往来于城头和城下,遍布整个战场的喧嚣人声,种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令双方一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们彼此说话都得扯着嗓子高声喊叫。

    然而,就在距离城墙不到三里,位于邺城中心位置的州牧府,却呈现出一片诡异的宁静。

    这里同样有各类装扮的文官武将在进进出出,他们行色匆匆,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各种事务,但所有人的眉头都仿佛被阴云笼罩,整座州府的气氛都无比压抑。

    “还是出不去吗?”在一处屋檐下,荀彧见到了灰头土脸的淳于琼,当即拉住他低声询问起来。

    幽州军出现得太突然,推进速度太快,在袁绍一方刚刚完成秋收还没有多久,丰收的喜悦还没有散去的时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他们费尽心血才重新组建的防线,三天时间不到,就实现了对邺城的三面合围。

    袁绍等人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没有敌军出现的城南,派出好几批使者出去寻求魏郡本土豪强的援助,但他们没有走出多远,就遭到了迅猛的打击,原来赵云和文丑两支骑兵部队早已穿插而来,潜伏在邺城周边。

    算上昨天出去,今天铩羽而归的淳于琼,这已经是第七批了。

    “城南二十里,至少有五千铁骑,逆贼文丑亲自带队。”淳于琼侧过头,往地下吐了一口吐沫,恨声恨气地说道。

    荀谌失望地闭上了双眼,连淳于琼这样的勇将都无法突破敌人看似毫无防备的南部地区,那岂不是说明,邺城已经完全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成为孤岛。

    “当务之急就是加固城防,眼下已是十月,只要支撑到寒冬来临,幽州军就只有退兵了。”淳于琼目光炯炯地望着荀谌,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等武人会死战到底,军师也要劝说同僚,让他们不要再内斗,同心协力击退敌军。”

    荀谌默不作声,只是重重点了点头,便转身向前堂走去。

    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淳于琼叹息一声,瞬间没了面见袁绍的心情,掉头离开州府。

    袁绍帐下文臣主要来自三地:汝南、颍川、冀州本地,并以此分为三个派系。

    其中汝南派系以逢纪许攸为首,他们与袁绍是同乡,又是最早聚集在他麾下的,历来以心腹自居,对其他派系施以不遗余力的打压。

    颍川派系以荀谌郭图为首,在帮助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并且本事要稍稍高于汝南派系,一直在努力谋求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柄。

    相比起前两派,冀州本地派系就弱势不少,他们原本实力雄厚,无奈带头人刘惠被韩馥气死,田丰沮授审配这三个本事最大的负气出走,耿武闵纯几个又死在那场冀州易主的变故之中,如此大规模的人才断档,一时间缓不过来。

    本来冀州本土派还有掌握着冀州军主力的三员大将作为倚仗,用军方实力换取发言权和决策权,但随着这三员大将先后投敌,大片领土沦陷,本土派大受打击,基本没了争权夺利的心思。

    再说了,短短两三年时间,坐拥三郡六国九十九县的天下第一大州,就变成了魏郡这么巴掌大一块地盘,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都到这份上了,那些外来的汝南人和颍川人还在争个什么劲?

    所以,袁绍麾下的明争暗斗,就彻底成了两个外来派系的厮杀。

    随着荀谌这个名义上的首席军师回归,逢纪和郭图之间短暂的和睦荡然无存,许攸开始抓着荀谌被半道截击的败仗说事,郭图毫不示弱,马上把许攸倒卖军粮军械的事情捅了出来,逢纪卷起袖子下场,跟郭图大吵一番,袁绍最为器重的四名谋士,如今只剩下荀谌一个人挑起迎战幽州军的重担。

    敌人大军压境,自己人还在内斗不休,可想而知,他心里是多么郁闷。

    “幽州军在冀州南部的骑兵部队数量超过两万,如今正是战马体能最为充沛的时节,他们却只有五千骑兵布置在邺城,其余的都到哪里去了?”荀谌缓缓踱步,不断思考着各种可能性。

    他不知道的是,幽州军的骑兵部队已经遍布整个魏郡,将遍布于原野之上的坞堡完全变成与世隔绝的坞堡,虽然坞堡的尺寸和人口根本比不上正规城池,但这些地方正在爆发的战争,却丝毫不亚于邺城周边。

    “传我命令,第一个杀进吴家的,赏五万钱!”

    距离某处坞堡数百步远的地方,审荣正挥舞着手中的环首刀,趾高气昂地叫喊着,在他的高声呼喊下,那些顶盔贯甲拿着盾牌的、扛着云梯准备冲锋的军士们纷纷嬉笑起来。

    这已经是他们攻打的第六个坞堡了,每一次进攻之前,审都尉都要发布五万钱的悬赏,而且每次都是全额支付,不拖不欠,极有信誉。

    五万钱用来换一条命,自然是价钱太低,但对于这些城墙低矮的坞堡来说倒也说得过去,这不,几名之前拿到了赏钱的先登死士正在跃跃欲试,准备角逐这一次的首功呢。

    世家豪强们耗费人力物力修筑坞堡,本是为了对抗四处流窜、缺乏远程武器和攻城器械的黄巾军,对上正规军就显得没什么抵抗力了,不消片刻,幽州军猛烈的箭雨攻击就完全压倒了坞堡内部豪强私兵的士气,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十几架云梯几乎同时抵达坞堡之下,身穿两层皮甲的勇士们将盾牌举在头顶,迅速沿着云梯登上墙头,挥刀杀散守军。

    正午时分,坞堡大门打开,几名衣着华丽的豪强在幽州军士卒的押解下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

    “兄长,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处置?”一名与审荣相貌相似的年轻人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问道。

    “负隅顽抗者,男丁全部处死,女人送往后军统一安置,这话我说了六遍了。”审荣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去盯着点,一定要约束军纪,谁敢乱来就砍谁的脑袋。”

第595章 鹰犬() 
打扫战场,清理坞堡内人口财产,审荣是从来不会去做的,军中有专门的文职来处理这种事情,他只管拿着地图,盘算下一个猎物。

    没过片刻,另一名和审荣相貌相仿的年轻人快步来到审荣面前,言语中似乎有压抑不住的怒气,“兄长还是要滥杀无辜吗?”

    “审仁,在我面前说话注意点。”审荣双眼一番,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你说那些人无辜,意思就是我们都是坏人?”

    审仁话声一窒,然后不甘心地说道:“他们已经投降了。”

    “那是因为我的兵卒攻进去了!”审荣喝道:“做你自己的事去,不要在这里指手画脚。”

    把自家兄弟骂跑之后,审荣也没了战胜之后的好心情,他气哼哼地背着手,一个人在原野上兜起了圈子。

    审仁是审荣的亲弟弟,自幼聪慧、善于读书,比审荣这个榆木疙瘩脑袋要强上许多,更加受到家中长辈的青睐,但审荣从小就长得孔武有力,只要这个弟弟敢得意忘形就要痛揍他一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兄弟二人的感情也就一直不怎么和睦。

    如今审荣来到军中效力,家中老父又把两个弟弟指派到他身边,时不时地发表一下看法,审荣心里清楚,这二人是秉承父亲的意志前来监视自己的。

    不管是之前清算田产、对某些激起民怨的豪强进行公审,还是如今攻打遍布于魏郡的大小坞堡,遇见据不投降的就格杀勿论,审荣的种种行径,都要遭到两个兄弟的指责。

    而他们的言论,还是跟审荣老爹此前信中所写的一模一样——

    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啦,什么担任别人后代报复啦。

    说实在的,若不是还要问家族伸手要钱,审荣早就翻脸,把这两个不识时务的家伙赶回渤海了。

    他今天攻下的这座坞堡属于魏郡吴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财雄势大,坞堡内更藏了数千隐户,算是近些天来实力最强的对手,因此在获胜之后,清点工作也比往日要繁重一些。

    夕阳西下,仍有一箱箱财货被络绎不绝地搬上马车,运往位于邺城的关羽大营,与之同行的,还有那些原本依附于吴家,如今重归自由的民众。

    这时,审仁和审威两个又找到审荣帐中,屏退左右之后,对他低声劝说起来。

    “兄长今日没见,几十口男丁齐齐惨死,血流得像是小河一样,那场面,啧啧”审威胆子小,不敢正面劝说,便刻意描述起死者的惨状,希望激起自家兄长的同情心。

    审荣冷笑一声,抬起头来说道:“你们两个有话直说,不要遮遮掩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