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不可能的。

    卫氏族人四散逃亡之后,分别藏匿在白波军中就是证据。

    如果前去清剿白波军,只要抓到那么三两个卫氏族人,或是一些白波军头目,不但可以顺藤摸瓜,得到更多世家与贼寇勾结的证据,还可以打草惊蛇,进一步让裴潜那些人惊慌失措,诱发他们内讧。

    就像瓷器一样,看似坚固光洁,但只要敲破一处,整个物件就离破碎不远了。

    郭嘉琢磨了半晌,觉得此事相当有可行性,顿时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用力地拍打起王烈宽厚的肩膀,“还说你不是坏人?”

    “有道是近朱者赤,我这样天性纯良之人跟你们厮混得久了,自然而然也会学到一些。”王烈嘿嘿一笑,“先去歇息吧,我不能抛头露面,这些事情还得你亲力亲为呢。”

第683章 以诚相待() 
虽然制定下了策略,但找王邑调拨人马、征集粮草这些事,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勉强足够,若是有人从中推脱延误,只怕耗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如今已是深秋,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入冬,郭嘉自从当年雪夜伏击荀谌的一战中受了寒,之后就变得特别怕冷,想要让他在冬季带兵四处奔波,也是有些强人所难。

    考虑到各方面条件之后,郭嘉和王烈还是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把这边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汇报给简雍,让他继续与王邑建立友谊,尽量说服王邑暗中调集人马,筹备物资,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做准备。

    “最好是能够说服王文都,允许屯驻在河内的我军部队进入河东,协助剿匪。”郭嘉缓缓说道,特意将协助两个字咬得很重。

    自从击败张扬,占据了河内全境之后,关羽和赵云等人并没有闲着,他们兵分数路,北上进军上党,兵锋一直推进到毗邻太原郡的涅县,并且占据了太原盆地和上党盆地之间的咽喉要地羊头山。

    正是由于失去了地理屏障,与简雍牵招二人消极对抗了数年的太原世家才低下了头,开始低声下气地寻求合作了。

    北上一切顺利,南下部队的脚步也相当迅捷,如今洛阳周边已经被刘备占领,开始聚拢民众重建家园了,白马义从的脚步遍布洛阳周边,为幽州商会提供了再度南下,拓展商路的保障。

    关羽的主力部队屯驻在河内郡的几处战略要地,随时可以挥师西进,进到河东地界,在河内、河东两郡交接的王屋山东麓,就有三千多名擅长攻坚战的步卒在枕戈待旦,等待着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

    “如果我军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河东,逐渐施加影响,不出一年,河东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改换门庭。”王烈点点头,觉得郭嘉的想法不错,但他又有些担忧,“这王文都毕竟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如今我方还没有给他任何保证,他能心甘情愿地让出主导权吗?”

    “这种事情就得使君出马了,我们说什么都没用。”郭嘉笑道。

    河东,安邑。

    冀州牧刘备的特使前来河东,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数百名随行人员,跟随他的脚步,当年名动天下的幽州商会也再次出现了。

    浩浩荡荡的车队犹如一条条长龙,将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运往河东,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疯狂追捧,作为一郡的父母官,河东太守王邑也不甘落后,为全家老小购买了产自辽东的皮毛大氅,也算是做表率了。

    除了衣服和瓷器外,王邑最喜欢的,就是装在精美瓷瓶之中的各种美酒了。

    桂花酒、青梅酒、塞外烧刀子

    在一起享用了各种口味、各种风格的美酒之后,王邑与简雍的交情更是深厚,从初识到现在还没到两个月,两人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这一天,简雍再次造访郡守府。

    “文都兄——”简雍满脸带笑,隔着老远就扬声高叫,等走到王邑近前,他便从怀中摸出一封薄薄的信函,双手递给了王邑。

    “这是?”王邑有些疑惑,但还是接过这封信,端详起封口的火漆印鉴。

    “刘使君的亲笔信。”简雍压低声音说道。

    王邑再不犹豫,当即从袖口里摸出一柄精美的小刀,细细切开信封,将其中的信函取了出来。

    文都吾兄,见信如晤,弟虽居边僻之地,然久闻兄之大名

    这是一封来自刘备的亲笔信,措辞谨慎,态度诚恳,充分表达了刘备对王邑的钦佩和景仰,对王邑执政河东期间的政绩给予肯定,希望王邑继续在现有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再攀高峰。

    除了吹捧之外,刘备还略有隐晦地表达了将河东纳入自己麾下的愿望,毕竟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河东虽然富庶,但毕竟只是一郡之地,难以独立对抗其他势力。当今天下大势正是合则成,分则败,王邑若是能让河东平稳交接,来日必不失封侯之位。

    “唔”王邑将信件阅罢,仰头沉吟起来,心中是又惊又喜。

    刘备这封信,几乎就是一封招降书,要王邑将河东拱手相送,然而,由于刘备把姿态放得很低,语气也很诚恳,使得王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羞辱,相反的,“必不失封侯之位”这句,实际上就是刘备以自己的信誉做背书,给他保证了后半生的富贵。

    刘备手中有四个州、而且已经把手伸进了并州,兵强马壮,实力冠绝天下;王邑只不过是个太守,在河东还不能做到一手遮天,与刘备相比根本不是同一个等级的。

    然而,在碾压级别的实力差距下,刘备仍然没有任何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姿态,这让王邑觉得心里很舒坦,恨不得当即挥毫泼墨修书一封,倾诉自己对刘备的仰慕。

    “这真是刘使君亲笔所写?”王邑极力压抑着心中喜悦,转头对简雍问道。

    “自然是使君亲笔,文都兄看看这笔迹——”简雍大咧咧地答道,顺手指了指王邑手中的信件,“若是哪位幕僚长史把字写成这样,怕不是要被上官下令拖出去喂狗?”

    王邑尴尬地笑了。

    他从第一眼就发现了这封信的字迹相当丑陋,只是因为内容相当诱人,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他才能无视了歪歪扭扭的字迹,用心阅读下来。

    如今回头一看,实在是不堪入目。

    正如简雍所说,如果有哪个幕僚把字写成这样,不用主家开口,自己就应该识趣地收拾行囊辞职回家了。

    “刘使君一片诚心,我王邑又有什么可犹豫的?”王邑下定决心,对简雍慨然说道:“河东愿为刘使君前驱!”

    简雍仰天大笑,许久之后才收敛笑容,握住了王邑伸过来的双手,“能与文都兄同心戮力,共创大业,简雍无憾矣。”

    然后,简雍就抛出了王烈与郭嘉商议,又被自己做了细微修订的计划。

    “借兵剿匪?”王邑略一思索,当即拍板,“就听贤弟的。”

第684章 分裂() 
“你们听说了吗,王文都借口河东毗邻关中,担心李傕郭汜与关中诸将前来攻打,向冀州刘玄德发出信函,请求他出兵相助,帮河东镇守黄河一线。”

    “这哪里是担心李傕郭汜,明显是想要把河东献于刘玄德,借以保住自己的官途和荣华富贵!”

    “河东堂堂帝乡,尧舜禹建都之所,居然被这等边地匹夫拿来作为本钱,用以向他人示好,真是悲哀!”

    闻喜城外,裴家庄园,一群年轻士人聚在一起,愤愤不平地讨论着最近在河东广为流传的小道消息。

    看似是年轻人正常的聚会,但若是有人能够认出这些人的身份,就会知道,他们所说的话,所表述的意思,其实就是他们身后那些世家豪强的态度。

    河东世家很不爽!

    生逢乱世,本就是要用出卖来换取家族延续和富贵荣华,河东这块富庶之地,对于在这边土地上扎根了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世家来说,更是最大的本钱。

    要卖,也应该是他们来卖。

    王邑,区区一个边地蛮子,机缘巧合才来到这里担任太守的家伙,他有什么资格把河东当成自己的东西?

    有道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世家子弟越说越激动,仿佛真要把王邑碎尸万段,才能解除心中的愤怒。

    还有不甘。

    作为这些人默认的首领,裴潜独自一人坐在厚厚的锦垫上,面色阴沉地端着酒杯一语不发。

    产自冀州的桂花美酒,搭配冀州幽州出产的瓷杯,不但香气扑鼻,隔着老远都能令人沉醉,单单是望上几眼,那琥珀色的酒液搭配洁白无暇的杯壁,都能带给人无比的享受。

    但裴潜此时是一点心情也没有。

    “留人不留地,留底不留人。”

    这是总结了刘备以往对待世家豪强们的行事作风之后,河东世家之间流传的一句俗话。

    刘备所到之处,不管是多么势大财雄、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们都得老老实实地听话,毫无反抗余地,让交出土地就得交出土地,让交出隐匿的丁口就得交出隐匿的丁口,一旦有人违抗,无论是住在城里还是蹲在高大的坞堡之中,都难逃身死族灭的命运。

    老老实实给刘备当狗的也有,有几个家族还别出蹊径,打出了一片广阔天地,但归根结底,没了土地和人口,即便积累下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被圈养在围栏里的猪羊,人家什么时候想宰就宰了。

    平心而论,裴潜这些人是痛恨刘备,希望他败在袁绍、袁术这种顶级世家子弟的手中,让天下回到之前二百年的正道上继续运转。

    既然刘备越战越强,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现出北方霸主的姿态,以裴家为首的河东世家见风使舵,将河东作为进献之礼,换取安全甚至是富贵,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刘备不是那种会主动俯下身子,对世家豪强示好的人,裴潜也无所谓,自己上门去示好也行啊,但是,他们却死活找不到通向刘备的门路。

    之前来了个燎原先生,自称是刘使君麾下某位重臣的心腹,裴潜他们以为可以顺势搭上关系,铆足了劲去买燎原先生的货,还有意无意地透露一些其他家族的消息。

    结果闹出事情,燎原先生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令人欲哭无泪。

    现在又来了个郭嘉郭奉孝,顶着颍川世家的名头、刘使君身边红人的风头,在闻喜一带大张旗鼓地查案办事,裴潜这些人又觉得有机可乘,用尽各种解数去示好。

    结果这个郭嘉脾气又臭又怪,活像茅厕里的石头,看谁都是用鼻孔对着,压根没把久负盛名的河东世家放在眼里。

    人都是有自尊的!

    “惹恼了我,河东世家就跟刘使君麾下那些边地人结盟,共同对付颍川世家,看谁斗得过谁?”裴潜越想越憋屈,一字一句,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不就是地嘛,拿去!人也拿去!

    只要能够挤进刘使君麾下,趁着他还只有河北之地的时候占个位置,熬上十几年或是几十年,裴家就会以从龙功臣重新崛起。

    如今刘使君在打天下,需要把田地和人口集中起来养兵,等到天下一统,他坐稳了宝座,治理天下还是要依靠各大家族的人才。

    到那时候,失去的东西就会翻倍回来。

    “一群只会空谈,把家中长辈们的话语重复给别人听的蠢材。”看着不远处仍然在慷慨陈词的“伙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