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难倒赤辉等人的,是刘备提出的新要求——

    他要一种新机器,这机器要用多股线制造,要能纺织出极为牢固、耐磨、紧密厚实的棉布。

    这就把人给难坏了。

    在刘备眼中,这才是真正的大事,比区区一个荆州什么时候拿下要重得多。

第839章 蓄势,待发() 
认清形势之后,贾诩不再寻求置身事外、坐享其成的可能,而是通过郭嘉向刘备表示,宛城上下愿为陛下前驱,陛下的手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陛下要怎么打,他们就怎么打,绝不拖泥带水。

    对方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刘备也不小气,当即承诺,只要张绣诚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并能够在接下来平定荆州的战争中立下足够的功劳,一个杂号将军,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这是跑不了的。

    至于贾诩自己,刘备也早已给他想好了去处,就在郭嘉手下当一个廷尉正,这个官职是六百石,主管决断疑狱,若是郭嘉因公不在岗,他便负责主持整个部门的事务。

    贾诩是个明白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是边地人出身,之前的履历也不好,在朝中没有什么亲朋故旧,真要去地方担任官员,或是在朝中其他部门任职,开展工作是很困难的。

    廷尉的职责是管理天下刑狱,主管修订律令,需要公正不阿,与朝堂各方势力都没有太多瓜葛牵连的人,也就是孤臣来掌管,眼下来看,郭嘉出身于律学世家,祖辈有七人担任过廷尉一职,看起来是最佳人选,但他的性情和心志并不在此,与军政各方大佬交情匪浅,其实并不适合。

    按照贾诩的推断,平定荆州之后,自己就会成为廷尉正,过不了一两年,郭嘉高升或者平调到其他职位,自己就将接过廷尉这个职位,成为直属于天子、且只属于天子的恶犬,为其监督和警告所有人。

    不用考虑自己的出身、履历,不用考虑跟其他人打好关系,对天子负责就好。

    挺好,挺适合自己。

    得到承诺之后,贾诩没有纠结或是欢喜,而是跟郭嘉等人聚在一起,商议起征讨荆州的战略规划来,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原兖州牧曹操手下的谋主,颍川人荀攸。

    “我军军势如日中天,区区荆州覆手可灭,陛下何必委曲求全,对他人许以高官厚禄,还要让他们分了自家将士的功劳?”之前因为刘备给张绣和贾诩许下了承诺,郭嘉就有些心中不快,后来又见到荀攸参与谋划,意思是兖州曹军余部也要插进来,终于按捺不住,前来找刘备理论了。

    “什么叫委曲求全?”刘备倒是满脸的无所谓,“中原乱了十几年,荆州却基本上保持着安定的局面,四方流民多有前往投奔的,这局面实属不易,对不对?”

    “对。”郭嘉点点头。

    “若是能够保全一个相对完整、不被战火毁坏的荆州,我们就能在战后重建这一块省下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起省下来的,区区几个杂号将军的俸禄又算什么?”刘备继续说道:“曹军余部兵力是不多,但文臣武将颇有才智出众、勇力绝伦之人,给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顺理成章地吸纳进来,怎么也比继续僵着强。”

    郭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陛下所言句句在理,臣也明白,但这种几乎是白捡功劳的事都给了外人,却不留给跟随陛下多年的旧部,他们心中会作何感想?陛下更应该考虑这一点。”

    “朕知道。”刘备起身来到地图前方,指着尚未被涂上浅黄色的区域说道:“江东、交州、汉中、益州、凉州、北疆,这么多用兵之地,足够让有能力的忠臣建功立业,来日方长,区区一个荆州的功劳算不得什么。”

    郭嘉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刘备,对视半晌之后,他才有些颓然地垂下了脑袋,“既然陛下心中早有定夺,那臣也不多言了。”

    “奉孝,你我相识多年,既是君臣,也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更是并肩奋战的战友,你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这个天子,我心里很清楚,只不过——”见到郭嘉如此沮丧失落,刘备心里也不好受,不由得出言宽慰起来,连称呼也改了,甚至没有用已经渐渐习惯的“朕”来自称。

    他的话说了一半就止住了,但郭嘉完全领会得到,那本欲出口,却又不能明言的话语。

    郭嘉的意思是,以军功集团的利益优先,毕竟那些跟随刘备多年的文臣将领们才是他最主要也是最忠实的支持者;刘备的意思是,不用凡事都想着帮自己巩固权力,自己手中有足够的利益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臣告退了。”郭嘉心中暗叹,深深一躬之后便转身离去。

    ******

    转眼之间,又是秋意盎然,或许是借着新皇登基的喜气,这一年来,整个北方大地风调雨顺,各地都迎来了数年未见的大丰收。作为北方最主要的产量地,冀州南部数郡甚至出现了谷贱伤农的情况,张焕当机立断,动用库存钱财,平价收购了海量的粮食,又为刘备刷了一大波的民望,其余各地纷纷效仿,喜报频传,民众欢欣鼓舞。

    与此同时,经过了几个月的休整,关羽的大军也已经恢复了巅峰状态,除了在沿江重镇布置下充足兵力之外,他的主力部队和吕布军主力,已经全员折返北上,屯兵汝南,为征讨荆州做起了准备。

    张飞、臧霸二人则是用几个月的时间,与率部南下支援的太史慈一起,接连攻破了被吴景占据的江都、广陵、海陵等城,驱逐了孙氏势力,将淮南、江北各地完全纳入己方治下,并将重兵屯驻于广陵,摆出一副要渡江作战的姿态,吸引了孙策的全部注意力,为坐镇九江、兼领庐江大权的沮授减轻了不少军事压力,可以腾出手来恢复民生。

    与北方一样,荆州各地在这个秋天也迎来了丰收,但是,荆州牧刘表还没有从丰收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麻烦事就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宛城张绣来信声称,据可靠消息,朝廷已经在洛阳一带集结了数十万大军,不日便将南下,为保荆州万无一失,他必须扩军至两万人,请刘使君速速调拨足量的兵器甲胄、钱财粮秣,否则将无力抵御外敌。

    刘表一听,鼻子就快给气歪了。

第840章 师出必须有名() 
回想起几年前,刘表之所以同意接纳张绣和他的部众,并不是对外宣称的那样宽宏大度,什么“彼以穷途末路而来,我身为主人却没有以礼相待”之类的话,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他麾下任何部队,都无力在野战中击败这支凉州边军。

    即便对方缺衣少食,人不满万,他也没把握将其消灭。

    意识到麾下缺乏顶级战力,刘表才免为其难地让出宛城,使张绣成为自己的藩属势力,镇守荆州北部,自己则是将重心放在恢复生产和向南扩张势力范围上,并且利用与本地豪强蔡氏一族的联姻,将蔡瑁这个擅长水军建设的将领拉拢成自己的铁杆盟友。

    与此同时,他还重用侄儿刘磐,在荆州南部招募士卒,积极练兵,希望组建一支完全忠于自己,不被世家豪强左右,并且能够与强敌正面对抗的军队。

    两年时间下来,蔡瑁借助襄阳附近纵横交错的水网,确实建立起了一道堪称坚固的防线,又在穰县、新野、鲁阳等地增添兵力,戟与宛城遥相呼应,形成了一整套防御体系,又隐隐对宛城形成合围之势,使得荆北形势安定了许多。

    在南线,刘磐也将扩军做得有声有色,去年这个时候,长沙太守张羡勾结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叛乱,企图另立门户,正好给刘磐提供了练兵的机会,经过这一年的拉锯战,刘磐部队去芜存菁,战力明显提升,令刘表分外满意。

    如今对刘表而言,盘踞在宛城,需要自己用心提防,还隔三差五伸手讨要物资钱粮的张绣已经成了一块卡在嗓子里的骨头,令人极度厌恶。

    就这样,张绣还没有自知之明,还有脸打着拱卫荆州的旗号扩军,讨要更多的钱粮?

    真给他扩军到两万人,只怕不是荆州屏障,而是自己的心腹大患了吧!

    “张绣野性难驯,犹如豺狼鹰隼,只有饥饿时才会被使君驱驰,万万不可使其饱食。”听了刘表的讲述之后,被急召入州府的蒯越当即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使君可以置之不理,等候一段时日,看看那张绣究竟是何用心。”

    “异度此言深得吾心,就这么办。”刘表呵呵笑了起来,但他随即关注到蒯越眉眼之间深深的倦意和疲惫,神色便也凝重了起来,“话说回来,子柔的病还没好吗?”

    蒯越摇了摇头,又深吸一口气,勉强平稳心情答道:“家兄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如今已是药石难进,看样子是撑不了多久了。”

    “这么严重?”刘表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二人口中的“子柔”就是蒯越的兄长蒯良,数月之前,由于天气炎热,蒯良便约了几名好友出城游玩避暑,不料又遇了一场暴雨,骤热骤冷之下,几个人就都病倒了。

    按理说这种伤风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近些年气候反常,疫病流行频繁,尤其是荆北诸郡经常爆发大范围瘟疫和伤寒,蒯良时运不济,头昏脑涨了几天之后就开始打起了摆子,发冷发热,整个人也昏迷了。

    也就是蒯家财雄势大,四处请了名医,族人也不顾生死地照料,总算是吊住了一口气,但无论怎么拖延,摆在蒯良面前的,似乎也只有死路一条。

    过了一阵,刘表才像是想起了什么,“老夫记得南阳有个张机张仲景,此人擅长医术,尤善治疗伤寒之症,异度何不派人将他请来?”

    “找过了,但没找到,据说张仲景为了寻求良方,四处行医游历,如今身在何处,谁也不知道。”蒯越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子安也是偷偷地跑了,说是要寻得名医来救兄长,可人海茫茫,哪里去找什么名医。”

    “老夫还纳闷呢,最近怎么听不到子安的消息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刘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蒯越满脸沉痛,眼中却是寒意凛然,这刘景升果然是在襄阳等地埋下了不少眼线,居然连蒯祺淡出人们的视线都注意到了。

    幸亏自己借着兄长的病情,提前编了个合情合理的谎话,否则还真是不好搪塞过去。

    ******

    数日之后,宛城张绣就得到了回复:由于长沙战事吃紧,荆州州府财源紧张,实在是没有余力供张绣扩军。

    在回信中,刘表还不无怀疑地询问张绣,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得到了洛阳方面聚集起数十万大军的消息。

    “刘景升果然不肯调拨物资过来。”看罢回信,张绣重重哼了一声,将信函拍在案上,“先生,下一步该怎么做,是要举起大旗,引诱刘表来攻打宛城吗?”

    “现在还不行,得想办法把刘磐和他的部队拉回来,聚而歼之。”长案另一侧的贾诩悠悠说道,显得胸有成竹。

    从洛阳返回宛城之后,贾诩就开始执行既定计划,在他的主持之下,散布在周边地区就食的张绣部队逐渐收缩警戒范围,如今已经全部汇聚在宛城附近,扎下两座大营,整肃军纪、修整兵甲等事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只等时机来临。

    虽然要扳倒刘表,但即使是最苛刻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