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昭烈帝-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潜藏在不远处的敌人非常有耐心,一直在静静等待,直到这名高句丽猎手因为失血过多,体温下降,身体开始不由自主的抽搐,才从隐蔽身形的草丛中走出。
这名扶余猎手的脸上被涂成了花花绿绿的一片,身上也披着类似于蓑衣的伪装,若是观察不够仔细,根本无法分辨出他和草丛的区别。
他来到这名垂死的敌人身前,顺手从腰间抽出一柄匕首,准确地切开了对手的咽喉,彻底结束了这条生命。
做完这一切之后,扶余猎手移动脚步想要离开,就在此刻,一支利箭不知从何处飞来,斜斜贯穿了他的头颅,并将他钉在了树身上。
在这里,没有迟疑,没有怜悯,只有战斗,无尽的战斗。
残酷的战斗像是熔炉和铁砧,将战士们的心脏淬炼得无比坚硬,他们向同类痛下杀手,仿佛自己杀死的,只是一只普通的野兽。
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高句丽人和扶余人的鲜血浸透了几乎每一片土地,伤亡数量直线上升,令人触目惊心。
直到此时,从返回国内城的战士口中,拔奇和五部贵族们才光然大悟,明白了谁才是自己在山林中面对的敌人。
扶余人和汉人联合了!
“这些不知死活的扶余人,杀不完的狗贼,屡屡坏我高句丽大事还不够,这次竟然还和汉人沆瀣一气!”拔奇表情狰狞,狠狠地一拳砸在面前的案桌上,将原本摆放整齐的竹简震落一地。
“先前的一千名猎手已经折损过半,他们在山林里遇到的对手是自己的好几倍,根本无法正面对抗,我们需要派遣更多的人手进山。”一名年老贵族眼中露出凶光,咬牙切齿地提议起来。
拔奇用力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地说道:“传令下去,把最好的猎手聚集起来,我们一定要铲除这些胆大包天的扶余人。”
远处的汉军大营里,关羽和尉仇台等人也在听取扶余人的报告。
“高句丽人出动了许多猎手,他们有些是专程来和我们拼命,而还有少数则是无心恋战,似乎是有更重要的任务。”这名扶余猎手头脑机敏,是被山林中的扶余人派回来专程报信的,他说着话,从怀中又掏出一封帛书,“这是从一具尸体上搜出来的,请将军和大王过目。”
关羽伸手接过,展开之后粗略一扫,便知道高句丽人打的是什么算盘。
“高句丽人是在召唤援军,他们担心兵力不足以和我军正面对抗,所以想要召集那些在外面生活的部族前来助阵。”
尉仇台拿着关羽递过来的帛书看了又看,心中很不是滋味地陷入了沉思。
才几天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如此惨重的伤亡,若是战争还是以这样的形势进行,扶余人的精锐恐怕就都要葬送在山林里了。
又过片刻,关羽站起身来在帐篷中来回走了几圈,突地停下脚步,对这名回来报信的猎手说道:“你回去告诉其他人,让所有人都退一退,暂时避免和高句丽人发生正面冲突。”
“若是放任高句丽人召来援军,我们正面作战岂不是更困难了?”尉仇台虽然心疼自己的战士,但他也知道,战争总要有人牺牲,所以连忙出言劝阻。
关羽轻笑一声,说出的话中却是无比的自信。“来了更好,省得我们再去找他们。”
尉仇台踌躇不已,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自己的大腿,许久之后才抬起头来,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不如这样,我们再派出五千名猎手,追踪高句丽派出的信使,去往他们的领地埋伏,等到高句丽人抽调青壮前来,我们就趁虚而入,将那些部族的根基彻底铲除。”
“好主意。”关羽眼前一亮,这个釜底抽薪的计策若是能成功,高句丽人就算侥幸逃过覆灭的命运,也得元气大伤,没个几十年缓不过来。“五千人够不够?”
“绰绰有余,人多了不好,反而容易暴露行踪。”尉仇台说完之后起身走出军帐,再次去召集人手。
第100章 辽东大桥()
和国内城这边剑拔弩张的压抑气氛截然不同,数百里外的辽东郡百姓,正在迎来这片土地历史上的第一座大桥。
数万名百姓熙熙攘攘,聚集在襄平城北面的河堤之上,人们心情激动地望着河中央,在那里,一条蜿蜒的长龙正在随着水波轻轻晃动,不断变幻身形。
这是一座浮桥,横跨在大梁水之上,由八十艘长约四丈、宽约一丈的高大木船组成。
辽东本地木材资源极其丰富,工匠们也不吝啬,在他们的精心制作下,这八十艘木船虽然形制简单,但结构极其坚固。
木船以两艘为一组,每一组相隔两丈,相互之间以成年人手腕粗细的熟铁链连接,垂直于大梁水的方向延伸出去,笔直地连通了这条河流的两岸。
桥面是由松木铺成,厚度足足达到了四寸,这些厚实坚固的木板被巨大的铁钉固定在木船之上,组成了三丈宽的桥面,可以同时容纳三辆马车并肩通过。
粗壮的铁链不仅贯通了水面上的船只,还一直延伸而去,直到距离大梁水两岸数十步的堤岸之上,在那里又穿过石匠们凿出孔洞的巨大石块,以此固定住整个浮桥的位置,防止桥面被水流冲走。
用巨大石块固定住铁链还不是结束,按照设计,岸边还将建立起四座桥头堡,到那时候,任由风吹雨打,波浪冲袭,这座浮桥也不会受到半点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面上那条由船只组成的巨龙,终于渐渐地伸直了脊梁,上千名精壮的汉子喊着口号,手中不断用力,将沉重的铁链一点一点收紧。
正午时分,南岸这边的总指挥跑到刘备面前,满脸欢喜地汇报,两条铁链固定完毕。
又过了一个时辰,在遥远的河对岸,一杆红色的旗帜被高高竖起,并且迎风舞动,宣告着北岸的铁链也已经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巨石之上。
到了这时,一直在河边翘首期盼的百姓们终于安心了,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欢呼雀跃,为自己亲眼目睹了这超越人力的工程而兴奋不已。
刘备一直伫立在河岸边的高台之上,屏息静气地注视着整个过程,直到看见对岸的红色旗帜,他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神色变得轻松不少。
凭借无数人的努力奋斗,凭借海量的物资支持,辽东人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伟大工程,他们值得为自己骄傲。
“咱们这次真是动了大手笔啊,二十万斤铁、八十艘新船,再加上不计其数的木材,啧啧啧。”张焕看着浮桥,颇为肉疼地咋舌,在他眼里,这哪是桥啊,这分明是无数金灿灿的钱。
不过,第一次见到如此雄伟的人工造物,张焕心中的震撼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不消片刻,他就被吸引住目光,再也发移开。
刘备欣慰地眺望着北方广袤的土地,出言安慰张焕道:“老张,眼光长远些,格局大一些,有了这座桥连通南北,辽东和玄莵郡之间就再也没有阻隔,这一座桥节约下的人力还有时间,可要比你的二十万斤铁值钱许多。”
“我也没说这桥不值啊,要不然哪能同意如此挥霍库存的举动。”张焕眯缝起眼睛,开始畅想起未来的规划来。
辽东的农田主要都集中在大梁水沿岸,但在缺乏渡河条件的过去,人们在尽量开发南岸的同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北岸的大片土地荒废。
有了这座桥,大梁水北岸就可以获得与南岸一样的发展机会,凭借这一年来的发展经验,新来的流民可以被安置在北岸,开辟田地,兴修水利,将原本的荒地变成富庶的家园。
唯一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但只要云长这次能够狠狠地揍上高句丽人一顿,扫平隐患,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等到这一仗打完,扶余人可以被安置到玄菟郡,那边地势平坦,还有大辽水和小辽水两条大河,能够养活许多人,只是大梁水上就绝对不能修建桥梁了,至少在击败鲜卑人以前不行。”张焕眺望着远方,思绪似乎也飞到了百里之外。
大辽水和小辽水就是后世辽河的主干——西辽河和浑河,水量远远超过大梁水,并且两岸都是地势平坦的草原,极其适合放牧,若是能好好利用那块土地蓄养马匹的话,以后刘备就不用再为了战马数量不足而犯愁。
但是,汉人想要在那边生活,并且发展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大辽水西岸,就是鲜卑人的地盘。
“是啊,想要安居乐业,家门口就不能有虎豹豺狼。”
刘备一样明白这点,他对张焕点了点头,眼神同样投向了西北边的天空。
那里是神奇的蒙古高原,让汉人头疼了数千年的一块区域。
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面积约二百万平方公里。
在这块广阔的原野上,一个个剽悍狂野的游牧民族此起彼伏,像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兴起又衰落,无处不在的杀伐遍布在这里。
虽然这些民族强盛程度和生活习俗各有不同,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两千年来从未改变过:
积蓄力量,变得强大,率众南下,攻击汉人。
经过连绵不断的互相征伐、优胜劣汰,每一个能够杀出重围,在草原上生存下来,并且成为一带霸主的民族都异常强大,同时也异常残暴。
在刘备原本生活的那个世界,辽阔蒙古高原从来都不平静,一个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从那里走出来,出现在汉人面前,他们和汉人王朝之间的战争延续了两千多年,从来不曾停歇。
匈奴、东胡、鲜卑、乌桓、柔然、高车、突厥、回纥、契丹、蒙古,这些民族无不是威名赫赫。
他们在千年的时间里相继兴起,互相取代,在人类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幅员辽阔,纵横万里,控制着中亚到大兴安岭地区的广袤土地。
他们性情坚韧,吃苦耐劳,骁勇善战,来去如风,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骑兵集团。
和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相互更迭不同,在他们南边,那个沉默的邻居汉民族,始终占据着整个东亚最适宜人类生活居住的富庶土地。
和张扬的游牧民族不同,汉人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文化上,在大多数对外交往里都表现得非常和平,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建设家园和争夺中原地区的领导权上,对于北方,那片广阔但不适宜农耕的土地,他们没有兴趣。
但是,每当游牧民族的所作所为越过底线,让汉人王朝无法容忍的时候,这个庞然大物就会展现出无比暴烈的一面,而汉人的反击往往就让这些游牧民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匈奴是第一个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曾与秦国和赵国都有过交战记录,并且用他们的人头为汉人将领如蒙恬、李牧的功绩册做出了不少贡献。
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民族最辉煌的战绩是在白登山,在那里,冒顿单于率领四十万大军,击败了刚刚建国的汉朝军队,并围困汉高祖刘邦七天七夜,逼迫汉朝开启和亲政策。
然而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之后,汉王朝开始了规模巨大的反击。
在汉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