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昭烈帝-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植听得不住点头,他向西望去,黑漆漆的海岸线在视线中若隐若现。“四通八达,兵家必争之地,若是在这里设立港口,再安置一支水师,方圆数百里就都能控制住。”

    刘备笑了笑,继续向正北方向指去,“这里还是有些偏了,并且没有合适的港口,北面二百余里是辽东郡最南的沓县,和东莱隔海相对,牢牢地卡住了渤海的门户,其间有一连串的海岛。学生的计划是利用沓县的优良海港,将其建设成整个渤海的核心地带,到那时候整个青州、幽州和乐浪的沿海地带就都在控制之中了。”

    “看来玄德你早有计划,那老夫也就不多说了,等到了辽东安顿下来,老夫再乘船去广阳看看伯珪吧,这些年经常听说白马公孙,白马义从,伯珪确实没有给老夫丢脸啊。”卢植悠悠说道,他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可是真正收入门下的只有三名从涿郡老家来的孩子,除了刘德然英年早逝,剩下两名弟子公孙瓒和刘备如今都镇守在大汉的北疆保境安民,这让卢植觉得十分欣慰。

    “师兄那边可不是什么好去处,他被刘虞排挤,军饷都快接济不上了,还是学生从辽东给他送粮送铁才吃饱肚子,先生若是去了肯定没什么好酒好菜招待,还不如让他过来好好吃上一顿。”刘备嘿嘿笑着,公孙瓒都穷得快当裤子了,要是卢植去了看得心疼,自己还得再给他多支援点物资,不过辽东现在就是不缺粮食,多支援白马义从一点也无所谓。

    卢植也是乐了,他转过头来笑骂了一句:“你就好好败坏别人名声吧,刘虞那人素有贤名,为人清正守礼,怎么会克扣军饷。对了,上次朝廷征发三千乌桓骑兵去凉州,也不知道是不是伯珪率军,若他不在幽州,老夫就好好待在辽东等他。”

    “先生不要慌,等咱们回去之后,子龙就又要带一千名士卒和粮草去广阳了,到时候让他传个消息回来。”刘备伸了个懒腰。“出来这么长时间,说实话还真想辽东了。”

    由于归心似箭,刘备一行没有在东莱靠港补给,而是径直驶向了沓县,这里以后将会是辽东最大的港口,也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枢纽,刘备希望让卢植帮忙出出主意,看怎样布局会更好。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沓县广阔的港口中空空荡荡,只有几只小船孤零零地停泊在岸边,往日里热闹的人群也没了踪影,这让刘备的心中产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船队还没有靠岸,几名负责管理港口的小吏就远远跑了过来,看着他们慌慌张张的模样,刘备心里咯噔一声。

    不会是出事了吧?

    “怎么回事?”刘备伸着脑袋,大声喊叫着问道。

    为首的小吏定睛一看,认得这是太守,连忙跑到近处,带着哭腔向他汇报起来。

    “启禀太守,乌桓人反了。”

第141章 跃跃欲试() 
“什么?”刘备一边催促着船上的人赶快做好登岸的准备,另一边伸着脑袋继续大声发问:“乌桓人反叛和咱们的船有什么关系,他们攻打辽东了?”

    “启禀太守,乌桓人攻打的是渔阳、广阳和右北平,幽州边军支撑不住,派了使者来求援,关羽将军征召了所有的船只,载着我们的大军渡海去救援了。”

    这时候众人都已经走上甲板,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是无法相信,乌桓人依附汉朝已经数十年,近年来更是多次被征发入伍,和汉军并肩作战,今年还被征召了三千名精骑呢,怎么说反就反了?

    更何况,幽州边军人数并不少,即使步卒都是统属于各郡,临时不能抽调,但还有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以及驻守在代郡,护乌桓都尉邢举的精锐骑兵呢。

    这些可都是汉军中的王牌部队,面对三倍于自己的乌桓人也能打个平手,怎么会支撑不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备的右手在栏杆上飞速地敲打着,心中飞速闪过无数个念头。

    就在他沉思的工夫,船上的船工已经将缆绳紧紧地绑在岸边的木桩上,并且搭好了下船的木板。“启禀太守,船板搭好了,先下船再说吧。”

    “先生,这一路舟车劳顿,还请你先去襄平城中歇息。宁儿——”刘备回过神来,对走上前来的卢植和张宁分别说道:“你也先回家去,让老张给先生安排个安静些的院落,再让他把咱们带回来的船工安置好。”

    张宁点头应是,而卢植却有些不同意,但是他考虑到船上还有许多家眷,并且卢毓年幼,这段时间的船上生活已经让孩子的身体无法承受了,于是还是点点头,拍着刘备的肩膀嘱咐道:“自己小心,和伯珪一起打退了乌桓再说。”

    看着卢植和张宁一行踏上陆地,渐渐消失在沓县城中,刘备转向留在船上的黄忠笑道:“刚来就遇见打仗,汉升你真是运气不错,跟我去一趟广阳吧。”

    黄忠听说有仗可打,早已心痒难耐,只是他性格稳重,不爱显露,只是微微颔首,向刘备拱手笑道:“忠愿随太守共建功业。”

    “兴霸,你的人怎么办,是让他们在沓县修整,还是跟我去广阳?”刘备又走到甲板的另一端,朝着甘宁那艘船大声喊道。

    甘宁不知道正在说些什么,听到刘备的声音之后,连忙转身答道:“小弟已经安排了,老弱妇孺上岸,剩下的人全部跟随师兄一起。”

    刘备点了点头,也好,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战斗力,这些水贼就算不能上战场,熟悉了海上往来的方向之后,做个联系辽东和幽州本土的运输队总是可以的。

    刚刚靠岸的大船再次升起风帆,载着众人向西北方向而去,甘宁和他那一排锦帆船也迅速做好了重新出海的准备,紧紧跟随而去。

    不知是不是上天帮忙,这一次顺风顺水,天色刚蒙蒙黑,刘备一行就到达了广阳最南侧的海港。

    “子龙,能看见什么情况吗?”赵云站在高高的桅杆横杆上向北眺望,刘备在下面急得直跳脚,可是他又没有赵云登高望远的本事,只能仰着头时不时地叫唤两声。

    赵云定睛望了一阵,向下喊道:“岸边有人,有战旗,应该是我们的队伍,再远就看不清了。”

    岸上的人也早已看到了远远出现的这些船只,还没等船只靠港,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士卒就跑上了码头大声盘查起来。“来者何人?”

    “我乃赵云,你们这里谁管事?”没等其他人搭话,赵云从桅杆上呲溜一声就滑了下来,快步来到船头应答。

    “原来是赵都尉,我们是太史都尉的下属,奉命镇守码头。”这些士卒欢呼起来,赵云是辽东军骑兵主帅,在军士中间一直有着极高的声望,许多人也知道他护送刘备去了洛阳的事。

    在这个时候,赵云回到了幽州,那岂不是意味着辽东的主心骨刘备也回来了。

    刘备没有让这些士卒们失望,他从赵云身后闪出来,笑嘻嘻地对下面的人挥手。“你们敬爱的刘太守回来了。”

    “太守回来啦,太守回来啦。”这些士卒们欣喜若狂,连忙大声呼喊着向营地跑去,希望同袍们早一点听到这个好消息。

    太史慈正在码头北面指挥军士修筑营寨,得到士卒的禀报之后连忙扔下手中的活计,甩开长腿一路跑到了码头,刘备见他气喘吁吁又满身泥土的样子,不禁嘲笑起来,“子义啊,你这是怎么了,堂堂的先锋官干起了挖土的活计。”

    “肯定是抽签输了,只能担任守备。”对于这帮家伙的行事作风,赵云是再了解不过的,马上猜出来了。

    一群猛将,谁都想当先锋,不愿意担任后备,那怎么办?抽签呗,谁抽到什么就是什么。

    “唉,我就说不应该第一个抽的。”太史慈一提起抽签就恨得牙痒痒,可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建立港口防线,确保己方后路通畅。

    开过玩笑之后,刘备在太史慈的陪同下穿过熙熙攘攘的码头,向汉军大营走去,路上还顺便将黄忠和甘宁介绍了一下。

    仿佛是冥冥中的感应一般,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个激情似火的男人,在第一眼对视的时候就分外欣喜,有了见到知己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冒险者之间天生的好感度吧。

    见到甘宁是欣喜,见到黄忠,则让太史慈隐隐感受到了一股压力,就像是卧在不远处的沉默猛虎,虽然不声不响,却让人汗毛竖起。

    “汉升兄若是生于乱世争雄,当可为万户侯。”太史慈将黄忠打量了一番,连连赞叹起来。

    黄忠对太史慈也是赞不绝口,这个年轻汉子浑身散发着剽悍不羁的气息,而且很明显的,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强者,强者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

    “辽东究竟是什么地方,居然能有这么多年轻才俊!”黄忠这时候才真正地相信了赵云的话,辽东确实卧虎藏龙,英才众多。

第142章 焦虑() 
“诸位,差不多就行了,以后需要你们相互吹捧的地方还多着呢。”刘备笑呵呵地打断了众人,将话题拉回到眼前的战争,他把目光转向太史慈,出生问道:“我军出动了多少人,此时都在什么位置。”

    “我们此行一共出动了两万战兵,三万民夫,云长亲率主力部队,两天前已经到了渔阳郡的雍奴,大军后路不容有失,故而末将领军一千,负责镇守港口,颜良领军一千,负责护卫粮道。”太史慈收起笑容,开始禀报军情,他言语流利清晰,几句话就把辽东军的动向说得明明白白。

    刘备一边走一边点头,关羽的兵力部署没有问题,敌人是乌桓人,是来去如风并且人多势众的骑兵队伍,若是贪功冒进,被乌桓人截断了粮草输送的通道,几万汉军在地广人稀的渔阳郡就很难得到补给,想要战胜敌人更是痴人说梦了。

    突然,刘备站住脚,疑惑地问道:“咱们辽东什么时候能凑出两万战兵了?”

    直到去年秋后,关羽率领几乎全部的战力征讨高句丽,那时候辽东拉出的阵势是八千名战兵,就算加上来广阳和白马义从共同训练的两千人,也不过是一万人马。

    如今太史慈说关羽带了两万战兵,这个爆兵速度已经不是用科学能够解释的了,这是科幻。

    “嗨——”太史慈摆了摆手,解释起来,“扶余人刚好迁徙过来了一部分,尉仇台一听说幽州遇袭,坚持要派遣部队跟随我们作战,最后精挑细选,抽调了一万多名精锐。”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们的兵力再加上白马义从,可攻可守,应该有正面抗衡任何敌人的能力了。”刘备这才放心,顺口询问起来,“我师兄的部队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和云长汇合?”

    太史慈的脚步一下子停了下来。

    这让刘备有了不好的预感,他同样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瞪着太史慈,“怎么回事?”

    太史慈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声音也降低了许多,“白马义从在十几天前遭遇大败,被乌桓大军团团围困,公孙将军更是不知身在何处,这些消息是从幽州来求援的公孙将军麾下得知,具体是什么情况,末将也不清楚。”

    “十几天。”听到这样的消息,刘备之前的轻松心情完全消失殆尽,他仰头看天,深深呼吸了几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背着手,继续向前走去。“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