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冒牌小太监-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难于他,遂板着脸说道:“如果不是念在你们上山来是为了替人求医治病,贫道断不能容尔等在此逗留一刻。先前腾空既说此人到天黑时若还有气息,便能保住性命,那么贫道姑且与将军约定,今晚定更前,将军连同这几位军爷务必请离开我灵都观,如何?”

    来兴儿无颜抬头直视静虚子,只低垂着头答了声:“就依道长之言。”

    纳玉站在来兴儿身旁,趁旁人未注意,悄悄扯了扯来兴儿的衣角。来兴儿偏过头看她时,她暗地里用手指了指院内,示意来兴儿跟她到院内说话。

    纳玉的这些个小动作无一遗漏地都被静虚子看在了眼中,以他锐利的目光,自然从中瞧出纳玉与来兴儿的关系非同一般。据受到军士们欺辱的那位女道童向他报说,纳玉与她俱受到了来兴儿等人的非礼,而今看起来,似乎事情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至少纳玉不像是遭人非礼的反应。

    今日自从来兴儿等人抬着那病人来到了观前,灵都观就没有消停过。为此,静虚子大是光火,直欲把来兴儿等人早些撵下山去,可碍于面前还躺着个动弹不得的病人,出家人不能见死不救,又赶他们不得。面对着令他左右为难的形势,偏偏亲眼瞧见半月前上山来的这位姑娘与来兴儿拉拉扯扯,好似两人之间隐藏有什么秘密,静虚子再也难以忍受了。

    “留一半的人在此陪着几位军爷好生照看病人,其他人先回观中值役去吧。”静虚子向随在身后的众道士吩咐道。十几位身强力壮的道士遵命,立即上前将来兴儿带上山来的四名军士,连同躺在院门前的书生一起围在了当中。

    静虚子目视纳玉,手指院内,冲着来兴儿说道,“为免得日后给灵都观带来麻烦,贫道还有些话要向将军当面打听明白,就请将军随贫道到院内屋中一叙吧。姑娘伤势若无大碍的话,不妨也一起听听吧。”

    来兴儿和纳玉二人这才恍然意识到,刚才二人之间的小动作定是被静虚子瞧了去,对二人的关系起了疑心,这才要二人到院内,好详加盘问。

    两人情知此时无法拒绝静虚子的邀请,只得面面相觑地跟在静虚子身后走进了仙姑替人治病的小院。

    然当,当静虚子走至院中上房门前时,却停下了脚步,转身冲来兴儿和纳玉说道:“两位故人相逢,想必一定有些话要单独叙谈,贫道不便打扰,暂且就在上房中等候。等过得一时半会儿,咱们再谈也不迟。”说罢,并不等二人答话,独自走进了上房。

    来兴儿、纳玉都被静虚子这一莫测高深的举动闹愣了,及至回过神来,静虚子早已进房去了。来兴儿尚在犹豫着,要不要到上房中先告知静虚子详情,纳玉一拉他的衣角,直接将他引到了自己的宿房。(。)

第九十九章 旧恩难忘() 
“想不到你的伤恢复得这么快?你怎么会来了这王屋山灵都观?”来兴儿隐约猜到了纳玉急于单独和自己相处,多半是为了院门外躺着的那位书生的缘故。在他尚不清楚纳玉持何立场的情况下,他不愿过早地说起那书生,因此,一进门,他就抢先向纳玉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纳玉听来兴儿一再询问自己的伤势和行踪,心中感觉欣慰,脸上却不带出来,反而绷紧了面孔,语带讥讽地答道:“那还不是受你所赐?早知道你一力护着那条老阉狗,在逻些城时,我就不该带你逃出来。如今,小宦儿摇身一变,成了带兵的将军,是不是老阉狗临死前,特地卖的那个人情起了作用啊?”

    纳玉连连摆手道:“我可什么也没说,你甭瞎猜。只是我有些奇怪,为何在事发当晚的前一天,在羽林卫监舍外看守的那两名军士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被我撂倒?在晋国公府书房跨院内,最末现身,取走老阉狗首级的为何会是那日随行前来传旨的一位宫人?这么前后一想,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就清晰了许多。”

    心中的困惑一经纳玉当面帮他解开,来兴儿这才明白过来李进忠临死前为何定要说是自己杀了他,皇帝在延英殿召见他时为何对李进忠之死避而不谈,反而给自己赐婚、恩赏,原来竟是皇帝亲自差人要了李进忠的命啊!

    虽说此事的真相他多日来已隐隐约约地猜到了几分,但此时与纳玉所说一旦相互得以印证,来兴儿仍不免惊得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那晚,是那个蒙面刺客将你带离晋国公府的?”来兴儿回想起那晚先后出现在晋国公府中的三名刺客很可能只是凑巧碰到了一处,不禁猜测着问道。

    纳玉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浪费功夫,默默点了点头,随即把话扯回到了眼前。

    “门外躺着的那个人是你们的俘虏吗?你们打算怎么处置他?”

    “他本是在山下松台村中被我们无意之间在一户村民家中撞见的,一见我们要抓他,他就吓得犯了病。为救他性命,我们只得将他抬上山来求仙姑为他治病”来兴儿见纳玉问得迫切,遂半真半假地答道。

    纳玉满脸地不信,脱口质疑道:“就凭你们几个,能吓得着他?”话一旦说出口,立即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戛然止住,不安地望着来兴儿。

    “你刚才在院门外不已说破了他的身份吗?现在屋中只有你我两人,你为何不直接说明他就是颖王李舒呢?”来兴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盯着纳玉问道。

    纳玉瞬间即恢复了冷静,她听来兴儿已将此事捅破,也不再有意回避遮掩,张口应道:“不错,他就是我家王爷。如果我求你放他一条生路,你会答应吗?”。

    来兴儿已料到纳玉会同情颖王,但没想到她居然一张口就要自己放了他,一时间心中尚拿不定主意,遂迟疑着回道:“咱们那晚不是说好了嘛,李舒既已投靠了叛军,你便不再投奔于他,现在怎么又要反悔了?”

    “你是害怕私放朝廷要犯会掉脑袋呢?还是指望着将殿下押往长安,自己好请功受赏,加官晋爵?”纳玉丝毫不给来兴儿留任何情面,狠狠地刺道,“倘若换做你,全家曾受人大恩,如今见了恩人之子落难,会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吗?”。

    “你,你也知道我不是那样的人。”刹那间,来兴儿觉得今天自己窝囊透了,先是被手下的军士冷嘲热讽地奚落了一番,继而又受到纳玉的一通挖苦,急切间还无从争辩。毕竟,颖王李舒是危不全死后叛军数一数二的首领,能将他捉到已然不易,如果抓了又放,他还真的不敢预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那就好。我也不为难你,只要你肯答应放我家王爷一条生路,呆会儿怎么做,我自有分寸,断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的。”纳玉见来兴儿没有一口拒绝自己的请求,忙趁热打铁地劝说道。

    “可,可他眼下能不能活得过来还说不好啊!”来兴儿想起自己手中还紧握着仙姑交给他的那瓶苏合香丸,便欲找个借口出去,好让自己冷静下来,细想想此事究竟该怎么办,“又到了给他喂药的时辰了,你看?”

    “屋外有人没有?”纳玉像是一眼看穿了来兴儿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她既已向来兴儿明说门外躺着的就是颖王李舒,便不肯再放他离开,抬高声音喊道。

    那个女道童应声走了进来。

    纳玉从来兴儿手中夺下那瓶苏合香丸,交到女道童手中,笑着恳求道:“妹妹再帮姐姐一个忙好不好?你拿着这瓶药,去院门外守在那病人身边,每隔”说着,拿眼望向来兴儿。

    “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喂他吃一粒,还需时时地探探他的鼻息。”来兴儿拿纳玉毫无办法,只好如仙姑嘱咐下的那样叮嘱着女道童。

    “你就放心吧。我这位妹妹也算得是腾空姐姐的半个入门弟子,有她守在身边,总强似你十倍都不止咧。”纳玉笑着把女道童推出了宿房。

    “腾空姐姐?你是说那位悬壶济世的仙姑名唤腾空,好特别的名字。”来兴儿又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有意东拉西扯,拖延着时间。

    纳玉先前已亲眼看到颖王躺在地上不醒人事,又听来兴儿说即使是仙姑出手,也不一定能保得他一条性命,此刻虽然表面上依然显得从容不迫,实则好似百爪挠心,内心已是着急到了万分。(。)

第一百章 了凡三姝() 
(求订阅,求月票)“来将军,今天算是我纳玉求你了,行不行?”纳玉猛地打断来兴儿的话,竟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如果你肯答应放过我家王爷,纳玉情愿代我家王爷跟你回军营引颈受戮!”

    这一回,来兴儿是完完全全惊呆了,他闹不明白,像颖王李舒那样一言相激便能引致真心痛病发的心胸狭隘之人,纳玉为何竟会甘愿舍命相救。,

    一见纳玉跪下,来兴儿未假思索,也扑通跪了下去,与她面对面跪着,使劲儿扳起纳玉的双肩,近乎咆哮着叫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竟值得你要为他去死?!好吧,就算我答应放他走,你能带着这么个病人逃到哪儿去呢?难道要带着他跑到莫州,继续率领叛军与朝廷作对?”

    纳玉自打认出被来兴儿等人抓获的科是颖王李舒本人之后,满心满意地只想着从来兴儿等人手中解救出李舒,却还当真没想到救出他来之后,要把他安置在何处。被来兴儿此时猛然一问,倒是落了个哑口无言,答不上话来。

    “好啦。放与不放的,只有等今夜看他能否活过来,咱们才能说得着。”来兴儿见纳玉呆呆地跪在地上说不出话来,心下一软,边搀扶她起身,边放缓了语气接着劝道,“咱们不宜单独在房中呆的时间过长,道长还在上房等着咱们前去回话呢。”

    纳玉机械地随着来兴儿站起身,却仍是两眼发直,一语不发。

    来兴儿有意引开她的注意力,故作困惑不解地自言自语道:“这位主持道长说来也甚是奇怪,明明要我随他进院将事情向他叙说明白,一进院却不急了,倒先给了咱们个说话的机会,不知他肚子里打的什么盘算?”

    说着,拖起纳玉出了门便到上房去见静虚子。

    来兴儿对静虚子进院后的不寻常举动心中产生疑问是有道理的,事实上,静虚子这么做的确有着他自己不能为外人所道的用意。

    这座灵都观最初的兴建者玉真公主乃是数十年前遭杨氏兄妹构陷自尽的张氏太后的亲生女儿,与被李进忠发动宫变,强行逼死的张氏皇后以姑侄相称。玉真公主在世时与其兄(当今皇帝的祖父)感情甚笃,受到皇帝的庇护,才得以在杨氏当权之时保全自身。

    为了躲避杨氏兄妹的蓄意构陷,玉真公主以炼丹修道为名,请求其兄允准,在三山五岳广建道观别院,作为自己逃离长安后的居所。这座灵都观就是玉真公主兴建的十几座道观别院中的一座。静虚子还是个小道童的时候,就跟着师父在玉真公主跟儿前侍奉。后来玉真公主和师父相继因病故去,便把这座灵都观交传给他来主持。

    由于有了玉真公主这层关系,在静虚子的主持下,近些年来,灵都观无形之中成为了张氏一党以及曾受杨氏兄妹迫害的朝臣遗眷们在长安之外落脚的一个据点。

    那位被周围百里百姓敬称为仙姑的李腾空就是先朝吏部尚书家的千金小姐,其父由于不肯攀附杨氏兄妹,全家除她之外皆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