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立宋-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门蕃拿走了足够的粮食,这么多日子来,终于可以好好的吃一顿热饭了。

    长孙弘嗅了一下从远处飘来的大米香气,抽抽鼻子,忍不住吞了口口水。

    “咕噜。”

    “咕噜!”

    “咕噜噜!!”

    一连串吞口水的声音响了起来,长孙弘哭笑不得看着身边的一群人,没想到吞口水也能传染。

    “都坚持一下,等会就可以吃饭了。”长孙弘拿起身边的水葫芦,喝了一口:“我们还得先看看下一步怎么走,这顿饭才能吃得安心。”

    他面前摆着一张粗糙的地图,跟以往的冉氏地图比起来,这张图要粗糙好多,但高原之地人迹罕至,藏民土司又有排外的传统,汉人几乎在这里绝迹,冉璞兄弟居然也能搞到这边的地图,已经属于难得可贵了。

    冉氏出品,必属精品。

    这句本为“瑞福祥出品、必属精品”由长孙弘原创的广告词,被冉氏兄弟改了改厚着脸皮印在了自己画的地图上,让所有的石门蕃人每次查看地图时,都要膜拜一番冉氏兄弟。

    “大家看,这边已经处于大宋与吐蕃的交界线上,脚下这片山谷的那一头,就是大雪山,以往吐蕃强盛时,在这里设有砦堡,驻兵设防,但现在却看不到了。”

    长孙弘的手指在图上指指点点,一会又回头向山边指去,王夔等人循着他的手指头望,他指着哪里他们就看到哪里。

    “陵井监距离这里,已经隔了三百多里地,我们一路都是走的山路,专门寻马匹不能走的路走,蒙古人没法追上我们的,纵然他们有人能训鹰撩空,从天上看到我们,知道我们的方位,也无法追上我们。”

    王夔点点头,沉声道:“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等?”

    “只能在这条边界线上打转转了,再往前面走,就会碰上吐蕃部落,没有必要过去跟他们起冲突,况且高原地带,我们穿的都是短衣,也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

    长孙弘同意王夔的说法,他也是这么想的。

    “总的来看,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忽必烈大概被我们那几天逼得到处跑,没有奈何之下,走的南边或者西边,现在应该还在某片大山里转悠,这边的山连成片,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

    “坠在后面的探子过来报告,说大队蒙古兵出现在我们后面,起码有数万人,连成线像篦子一样压过来,细细的搜索。”

    那陀智笑起来:“看来我们把鞑子惹急了。”

    “看了京观,又丢了一个王子,谁都会急的。”长孙弘哂然:“只要吸引了塔海,就是我们的胜利。”

    他说完这句,有惋惜的神色从眼底抹过,可惜啊,没有逮住忽必烈这个元世祖,杀了他,元朝是不是就不会建立起来了?

    真是让人憧憬啊!

    摇摇头,这样的机会,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一番算计,结果连忽必烈的正脸都没有看到,不得不说,极为失策。

    每每想起,他都后悔不迭,那时如果多个心眼,派几队骑马的人在城墙外游弋,忽必烈除非插上翅膀,否则休想逃掉。

第207章 事后要争功() 
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卖,纵然遗憾,也无法可想。

    “我们需要在这片地儿坚持二十天左右,最多再过二十天,鞑子老家就会出现巨大的变故,涉及权利争夺,追在我们后面的蒙古人不得不回去。”

    长孙弘信心满满的样子,好似一个预测未来的神棍。

    石门蕃众人倒是见怪不怪了,长孙先生在没有当鬼王之前,就常常语出惊人,他的脑子里仿佛有数不尽的主意,有道不完的哲理,偏偏说的再离奇,也会得到事实的印证。

    于是他们都是一副很平静的表情,衬托着王夔等几个汉州军将的诧异。

    为什么长孙弘说得如此的笃定?

    看看身边石门蕃众将理所当然坚信不疑的样子,王夔等人又不好意思出声询问为什么。

    人家这样说,一定有原因。

    莫非大理一字并肩王在蒙古那边安插了探子?

    王夔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一条理由,这可不得了啊!

    看向长孙弘的目光,又多了一层钦佩,能在蒙古王庭金帐里安插细作,掌握第一手的情报,这是大宋朝廷都做不到的,难得可贵。

    王夔看看天,想知道是不是有飞鸽传书之类的从远方的草原上送来竹管蜡丸。

    “等蒙古人一走,我们就抓紧时间出山,以最快的速度,抢占陵井监、荣州、富顺监一带州县,而王大人,要收复成都,把这些地盘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听了长孙弘这句话,那陀智皱眉道:“鬼王,恭州的制置使彭大雅从距离上、道路的易行程度上,都比我们要占有优势,他们跟我们同时出发的话,会比我们先到啊。”

    “不会的。”长孙弘轻轻的笑道:“彭大雅一生谨慎,讲求的就是个稳字,你看看他在陈隆之阵亡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就能窥透此人的性格,这样的人,纵然蒙古人一朝退却,他也不会贸然出兵,而是会再三打探,确保稳妥,等到他搞清楚状况,我们已经得手了。”

    “哦!”

    众人大悟。

    边上的王夔却坐不住了,长孙弘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啊。

    什么抢占地盘,什么防着彭大雅,这是要造反吗?

    于是他急吼吼的开口道:“呃,长孙大人,这个,我们抢占成都等州县是对的,得手越快,越能早日收复失地嘛,但是。。。为何要防着彭大使?他乃川峡四路的封疆大吏,收复失地本是他份内的事,就算我们夺下了一些城池州县,最后也要向他禀告,由他来定夺。”

    看着一脸正气的王夔,长孙弘丝毫没有着恼,而是循循善诱,认真的向他问道:“王大人,你在朝中,后台是谁?”

    王夔没有料到长孙弘会突然问起这个,顿时面色一窒,有些愕然。

    因为这个问题,太过隐私,谁也不会当面提起,都是心照不宣的幕后交易,朋党结社、团团伙伙,是犯忌的,大家明面上都是天子门生,暗地里拜码头结师生,见不得光。

    也只有这个大理来的蛮人将领,才会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大声的问起。

    见王夔不好说,长孙弘拍拍脑袋,不好意思的道:“啊,忘记了忘记了。”

    他挥挥手,让众人退散,该干嘛干嘛去。

    然后神秘的靠近王夔低声道:“实不相瞒,王大人,本官能即在大理当王爷,又能在大宋任职,其实朝中,是有大人物撑腰的。”

    王夔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听他下文。

    “我的恩师,乃前些日子仙逝的当朝大学士魏了翁!”长孙弘把嘴几乎凑近了王夔的耳朵,压低声音道:“当年有些机缘巧合,所以得以拜如他的门下,这次我们以残兵吸引蒙古大军,保下四川一地江山,功莫大焉!魏翁虽不在了,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有人帮我说话,朝廷事后论功行赏,少不了我的,但是王大人,你呢?”

    你呢?

    这话如醍醐灌顶,让王夔顿时清明起来。

    是啊,我呢?

    这么大的功劳,怕是除了殉国的陈隆之,找不到第二个人有资格跟自己比了。

    大宋军功,向来是文臣进步的阶梯,本着武将卖命、文臣升官的原则,任何战事结束后的功劳簿上,落笔时都有一番明争暗斗,谁都想把最为浓烈的一笔,写在自己头上。

    一篇送到枢密院和官家案头的行赏奏折,向来花团锦盛,惨败都可以说成大胜,遑论这次如果真的把蒙古人生生耗走的莫大功勋。

    不认真的想一想,这次功劳,王夔不一定就能得到最大的一份,虽然赏赐升官是少不了的,不过会不会跟付出相匹配,就很难说了。

    “这个。”王夔有些犹豫:“保家卫国,浴血沙场,本是为官一方者的天职,我想,朝廷不会忘记我的”

    “糊涂!”长孙弘直接一盆冷水浇了过去,恨铁不成钢的连连摇头:“大人是文臣,难道不知道文人相轻的道理?谁看得惯别人青云直上?谁又不会嫉妒贤能?你看看往日的赵彦呐,在桂如渊手下上阵卖命有他,到了吃肉的时候,就没他,这等鲜活的例子,要多少有多少,王大人岂能不防?”

    王夔被说得心动,从本质上讲,只做事不在乎名利者也有,不过那是圣人,王夔不是。

    他也想向上爬,也想封妻荫子,也想高官显赫,这是读书人一辈子的追求,跟品行无关。

    “那长孙大人的意思是”他看着长孙弘,目光游离。

    “所以我问,大人的后面站着什么人。”长孙弘道:“你我交个底,今后也好相互扶持。”

    王夔筹措了一会,才吃吃的说:“当初进士及第,曾经拜过史嵩之大人的门第,他是明州人,与我同籍,每年逢节日喜庆,我都上门送了礼物”

    “这是极好的!”长孙弘打断他的话:“史嵩之上个月拜了枢密使,正好可以走这条关系!”

    “不过长孙大人,朝廷规制,战事的一应描写,送到枢密院的奏折,都应该由制置使司执笔,我直接向史大人写信,有些不妥。”王夔有些不安。

    “无妨,随信送上大笔金银之物,砸得他帮你说话!”长孙弘豪言道:“而且还要赶在制置使的东西递上去之前送过去,史嵩之才好帮你说话。”

    他面带笑意,道:“一定要把你包装成击退蒙古军的第一功臣,独吞这份大功,才能将你送上制置使的宝座!再不济,至少要当上制置副使!”

    王夔手里拿着把玩的一块石头,啪的一下掉在地上,人则震惊得无以复加的看着长孙弘,宛如看见了什么难以置信的事物。

第208章 压箱底的宝贝() 
“长孙大人,这可不能开玩笑。”王夔惊讶了片刻,又苦笑道:“大宋有法度,升迁有道,我不过一个知府,要当上制置使,差了好几个品级,这事想想可以,真要当真,可做不得的。”

    “王大人此言差矣,君不见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里。”长孙弘笑道,抬了头:“如今的京湖制置使,兼任着四川宣抚使,一肩挑起从四川到襄阳的重担,两三年前不也是个小小的防御使吗?”

    “你是说孟珙孟大人?”王夔苦笑得越发厉害了:“王夔何德何能,敢跟孟大人相提并论!?”

    “官家说你行,你就行!”长孙弘断然的拍了一个身边的草皮:“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否则也不会让孟珙一人挑两个方面,凭借一千多汉州残兵击退八十万蒙古大军,这份功劳震古烁今,何人能及?”

    “事实不是这样的。”王夔双手乱摇:“这是长孙大人你的功劳啊!”

    “我都让给你。”长孙弘用刚刚拍草皮的手拍拍王夔的肩膀:“你是文官,我是武将,文武殊途,大宋向来不待见武将立功。何况还有一层大理的皮披在我身上,那些功劳堆在我身上也无用,都让给你,只要王大人日后得志,不忘了我就成!”

    “写一篇夸夸其谈的文书,送一份无法拒绝的厚礼,王大人想不连升数级都不行啊!”长孙弘哈哈大笑。

    “可是我为官清廉,家中虽有一些薄田,但也不算巨室豪富,每年送礼已经耗去了家中根底,得的一些赏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