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立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暗中害人,你如做事不经头脑,毛毛躁躁,就会落入别人圈套,给人口实,甚至让人家拿住把柄。”
“官场如战场,人人自危,轻则破家,重则亡人,你看那朝堂之上,来来去去多少聪明伶俐人物,又有几多善终?几多完归?”
周夫子重重的叹口气,把戒尺掷于地下,语重心长的道:“长孙弘,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知你聪慧至极,举一反三,所以说这番话,都是为了你好,你这次动手擒下刺客,荣光无限,大人们也召见了你,得了不少好处。但侥幸之事不可长久,望你以后行事,多多思量,思而后行。正如你所说的,知行合一,做个谋而后动的君子!”
长孙弘把头抬起来,丝毫没有因为长篇大论的教训而有埋怨不削的情绪,相反的,他认真的在听。
面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与自己非亲非故,说实话,长孙弘是死是活跟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教书育人,尽到职责即可,何必这般费事苦口婆心的来劝道。
这份情谊,没齿难忘。
把头再次低下去,长孙弘郑重的向周朗鞠了一躬,道:“夫子教诲,谨记在心,长孙弘今后一定不再如此鲁莽,凡事三思而后行。”
周夫子欣慰的点头:“好,我说了这许多话,其实就是一条,希望你今后不再重蹈我的覆辙,目光短浅而遗祸长远。”
长孙弘抬起头来,面露惊讶:“夫子以前有什么故事?”
周朗面色一窒,自知失言,尴尬的摇摇手:“这个没有、没有。”
长孙弘哪里肯罢休,周夫子的过往如迷雾重重,谁也不知道,他早就好奇万分,一直企图刨根问底,今日逮着机会,当然要问个水落石出。
他纠缠起来,施展不要脸大法,极尽软磨硬泡之能事,周夫子被他磨得无奈,只得叹气服软。
“我当年,乃是庆元初年的进士,蒙官家不吝,任职朝中,累迁至谏院御史,当年我跟你现在一样,一腔热血满脑报国,觉得官家待我不薄,须肝胆涂地相报。”
“那时四境升平,八方无事,金国与我大宋已经几十年没有大仗了,虽靖康耻仍在,但朝中官吏们早已不再天天把这回事挂在嘴边,安得太平,乐得清闲,大家享福做官,最热衷于北伐的那拨人,已经老去,官家耳边也没有人在呱躁,催他严兵砺马、收复故土了。”
“你知道,庆元是宁宗的年号,他这个官家位置,是韩诧胄一批人帮他从光宗手里抢来的,自他上位,韩诧胄的宠幸就无以复加,宰相兼任枢密使的举措,就是从他身上开始的。”
“韩诧胄本是外戚,一步登天封了开府仪同三司,服不得众,又断言路、禁理学,一时得罪了几乎所有的人,虽有官家护他,他却知道,自己早晚会被别人整下台去。”
“于是他挖空心思,要做一件大事,一件能够让全天下的人都冲他竖大拇指叫好的事,长孙弘,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长孙弘眼中精光闪闪,脱口而出:“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服众,收敛人心,于大宋来说,莫过于收复北地。”
“正是如此!”周夫子一拍大腿,面泛红光,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故土丧于北虏,但凡大宋臣子,无人不蒙羞,无人不垂首,钦、徽二帝北狩数十年,至死不能归家,何等凄凉!多少年呐,许多能人志士立志光复北地,却徒劳无获,如果韩诧胄能做到这件事,岂止能服众,简直是要名垂青史啊!”
“于是他就这么做了,于开禧初年,在一日早朝上,他公开向官家上奏,提出了北伐的想法,官家自然是与他早已商量好的,立刻就应许的,要他做准备。”
“我当年任御史,排班文臣列中,在金銮殿上亲耳听到了,几乎激动得不能自己,当即出班,跪在地上咬破食指,在大殿地上写了一雪前耻几个血字。”
长孙弘有些膛目的看着周夫子,万万没想到,这位看上去快要油尽灯枯的老人,年轻时居然这么热血,动不动就要写血字,自己以前居然认为他就是一个落魄的秀才,果然低估了他。
周夫子沉浸在过往中,对长孙弘的惊讶视若无睹:“满朝文武,自然是赞同的,那日大殿上,山呼海啸般的北伐口号,如雷贯耳,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浑身发热。”
他的拳头紧捏起来,全身都紧绷着,如一头兴奋的狮子,长孙弘担心他会不会引发脑溢血,赶紧的斟了一杯凉茶,双手递给他。
周夫子接了,也口渴了,仰首喝了一口,放下茶盏,却又叹息起来:“可惜啊,这些却都是假象,事后回想,当时朝堂上的人当然会集体附和了,这是要北伐啊,替官家光宗耀祖的事情,谁敢阻拦?谁敢说半个不字?”
大概接下来的,是非常让他生气的事,双手按在桌面上,指甲几欲入肉,抬头望着房梁,周夫子沉寂了一会,方才自嘲般的低下头颅,再看向长孙弘时,已是满面悲凉。
“可是事实上,无人想北伐,军将不想,大臣不想,甚至就连百姓,也不想。”
“江南安逸,风花雪月,有钱有粮,大家都是满足。而北地呢,金人统治了近百年,金世宗有小尧舜的称号,那边同样风调雨顺,太平日子过得好。”
“没人想打仗,没人想死人,只有韩诧胄想,只有我想。”
第93章 潜藏的危机()
周夫子的眼睛闭了起来,充满自责的表情写在脸上,“我祸害了大宋”几个字仿佛浮在头顶。
看他自责,长孙弘心中不忍,插嘴道:“夫子其实也不是这样,北地盼着大宋打过去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南边一心要恢复故土、壮我河山的有识之士也是有的,只不过”
周夫子缓缓睁开眼,一边摆手,一边慢慢说道:“长孙弘,你听说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
“这个倒是听过。”长孙弘没料到温水煮青蛙的典故在宋代就有流传。
“如今的大宋,就是那只青蛙。”周夫子苦笑:“金人狡诈,明白当年辽人占据中原却无力统治后的下场,为不前蹈覆辙,故意逼而不攻,威而不慑,十几万大军压境却与官家定了叔侄之盟,既让我们知道他随时可以打过来,又对我们说,只要不再产生收复北地的想法,就可保得太平无事。”
“几十年过去,大宋从上至下,尽皆以为只要不生事端,就可保得太平,乐享安逸,纵然恶狼在侧也视而不见,自欺欺人,早已没了斗志心气。”
“这心气乃人的骨髓,没了心气等于抽了骨髓,大宋现在已经成了那只被煮熟的青蛙,还被抽了骨髓,毫无进取之心,反抗之力了。”
他停一停,又向长孙弘:“但是恶狼始终是恶狼,他不咬你,是因为他暂时不想,只要他觉得饿了,迟早会咬你一口,到那时候,什么都晚了。兵厌战将怕死,文臣无气节,除了一味求和贪生,别无他法,这却怪不得金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养成懦夫的。”
长孙弘深深的点头,他觉得,周朗对历史发展的走势看得很清楚,游牧民族逐鹿神州,是客观规律,不是中原汉人想或者不想就能改变的,农业时代对土地的渴望与争夺,贯穿了几千年,不论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化,都依赖土地生存,不然何来开疆劽土成就一世功名一说呢?
辽人如此,金人如此,包括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蒙古人,同样如此,他们纵横大漠,不懂生产,锦绣中华千里江山万代富贵早已让他们垂涎三尺,只要中原王朝一旦衰败,他们就会蜂拥而入,抢掠豪夺,甚至鹊巢鸠占,做中华之主。
往大了说,这是生产力决定的必然,是肯定会发生的血腥进程。
要么你死,要么我活。
没有第二条路。
长孙弘凝神道:“夫子说的是,光靠纳款求和,保不得万全。”
周夫子凝望着他,目光中透着满满的希冀,缓声道:“你明白这些,最好不过,省了我多少说辞。如今朝中,明白这道理的人越来越少,尸位素餐、自私自利的人却占了多数,长此以往,大宋这只青蛙,早晚会被蘸上佐料,入了他人口腹之中啊。”
他叹道:“我老了,管不了这许多,一杯黄土葬旧人,哪管身前死后事。按理,我一个半边身子入土的人,不该想这么多。”
他的手在矮几上摩挲,五指张开又捏紧,似乎内心里的激动如翻江倒海的大浪,起伏不平。
长孙弘第一次关注周夫子的手,那手枯黄而无血色,如一根老朽的树枝,树皮一样的皮肤上裂纹斑斑,这是因为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周夫子没有得到官府的职禄,被贬后没有收入,受尽了苦楚。
“但是我不甘心呐!”周朗低吼着,五指成拳:“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哪怕我吃了一颗官家给我的米,我也要尽一份臣子的责任!老朽无能,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年轻人身上。长孙弘!你一定要记着,收复故土、雪耻报仇,一时一刻都不能忘却!不管你今后能走到哪一步,能不能做官,都要把这份理念,坚持在心里,有朝一日凤翔天、我要天下尽我鸣!”
周朗站了起来,瘦削的身躯如青山横江,布袍纶巾似劲风鼓动,飘荡天地,整个人明明平常的站着,却犹如澎湃之气铺天盖地,震得长孙弘几乎张不开口来。
原以为,有骨气的宋人,就那么几个,没有料到在这蜀中小州里,也隐居着一位顶天立地般的老人。
说教、唠叨,这一刻都化为了飞沫,长孙弘完全改变了对周夫子的看法,那一个刻板的教书匠,已化为了一位值得任何人敬佩的斗士。
“长孙弘记下来,永不相忘。”长孙弘这时刻,似乎也找不到旁的话来。
周朗做了几个深呼吸,才控制住激昂的情绪,他仍然站着,背负双手,目视窗外,横眉怒目不可一世,宛如当年在金銮殿上手写血书的样子。
这一刻的凝固,让很多年后,长孙弘都记得今日的周夫子。
。
同样的天空下,川峡四路制置使驻地沔州,一样的风和日丽。
这里背靠川峡四路,前临秦岭天险,出陈仓斜谷即可进入关中平原,窥视金国长安,宋朝在这里一直往前,有五州三关,扼守巴蜀屏障,将外敌挡在秦岭一线,蜀地多山,不利骑兵,有这一道屏障在,可保蜀中无忧。
沔州地处汉中平原,周边无山,不是利于固守之地,又处于五州三关的屏障之后,故而没有修筑城墙,城池就那么散在广阔的平地上,黑压压的一片。
川峡四路安抚制置使的官邸,就在城池西南角上,占据了偌大的一块地,筑有房屋角楼,还有一个巨大的演武场,用于阅兵演习。
制置使的住处和公堂,设在官邸正中,前面三道门庭,戍兵无数,金戈铁马,俨然威武严整。
后堂私宅中,几个人正在一间花厅中议事,门窗紧闭,宛如密室。
室内共有数人,个个愁眉紧锁,状如失魂落魄,虽然大部分都是孔武有力的武将,却无一分气壮山河的气概。
坐在当中的一人,却是文官穿着,一领圆领常服,丝绸所制,显得华丽贵气。一顶飞翅幞头,表示这是一位官职很高的官员。腰带宝玉脚蹬皮靴,更是把此人的富贵衬托着跃上一个档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