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顺皇朝-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嘭!嘭!嘭!”
三段击连绵不绝的射击,让朱大光和王韶看得合不拢嘴。洪祥式步枪枪口发出的焰火,如同暴雨般倾泻而出的铅弹,和那腾升而起的黑烟,让所有没见过黑、火药的禁军、边军都吓了一跳,久久回不过神来。
而那些经历过这般火枪齐射的契丹士卒,再次听闻得这样的枪声,更是吓得两腿发抖,如同筛糠一样。耶律涅鲁古更是吓得双膝一软,倒在了草地上。
看着三百步远的契丹军营哨塔被一千多颗铅弹打中,好似炒豆一般。早就被大火包围的哨塔,此刻遭受这般狂风骤雨的攻击,终于承受不住了,轰然倒地。
三次射击不过一眨眼的事情,王韶和朱大光都没反应过来,许多禁军和边军都没反应过来。三段击他们不是没试过,弓箭之中也有三段击,对付敌人骑兵集团冲锋,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这般凶狠的三段击,他们却是平生未见。王韶更是惊讶不已,良久才回过神来,喃喃地说道:“这步枪不是只能打到八十步远吗,这些步枪怎么会不同?”
火枪队的队正并没有参与三段击,他站在王韶旁边,听到了王韶的话,笑道:“统领,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在皇家军校一个多月,军器监早已经研发出能打四百五十步远的步枪了,就是我手中这杠。要是再精细一些的步枪,甚至能打到六百步。只是五百步以后,射击的精度就没有了。这洪祥式步枪,有着装弹快,火力猛的特点,比之神臂弩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点火率还是差了点,十枪之中,能有七八枪也算是很高的点火率了。”
第九十七章:凯旋()
(每日快到九点才开始码字,赶完两章已经差不多一点了。第二日又要上班,痛并快乐着啊!看着我这么辛苦码字的份上,求几个收藏推荐,谢谢大家了!)
朱大光听了,惊讶得差点把眼珠子掉出来,不敢置信地说道:“什么,六百步远,比绞盘床弩还远?怎么可能!”
王韶听了,也不太敢置信。他是亲眼见过第一支步枪的威力,虽然比弓箭的穿透力强,装弹也很快,可射程不够,只能算是摆设。怎么才区区一个多月,便改进成这么犀利的武器了?
见朱大光不信,火枪队的队正叫人拿来木靶子,放在四百步开外。只见他把背在身后的洪祥式步枪麻利地解下,检查了一番步枪的性能,然后装填了一颗圆锥形铅弹,再倒入火药,闭气凝神。两腿分开,一前一后,稳稳地站定,将枪托结结实实地抵在肩窝处,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支点。同时左手前伸,托住了枪管下方上好桃木处,右手握紧了枪托并将食指放在扳机上,打开了保险,簧片上的燧石处于准备击发状态。准备好这些之后,彭青瞄准了远处的靶子。
这个队正名叫彭青,本来是禁军里面的第一神射手,能开三石硬弓,百步穿杨。他对于射击一道,有着天生的禀赋。
一开始他被调入这个火枪队,还是很不理解的。但凡有本事的人,脾气总是有点古怪。彭青便是这样。
调入火枪队之后,他再也碰不到弓箭,为此还闹了情绪,被狄青当做典范,全军通报批评,还关了三日禁闭。
待他出了小黑屋之后,才发现不少禁军中的弓箭好手都进入了火枪队,他开始琢磨了:“难道狄教习所说的步枪,真的要比弓箭强?不可能啊,我看过刚刚分发过来的神臂弩,能射出四百步远。这什么步枪,能比得上?”
等到他亲眼看到步枪的威力之后,这个念头被彻底推翻了。洪祥式步枪的威力,远超他的想象。神臂弩能射出四百步远是事实,可两百步后,准头几乎没有了。哪怕彭青,也不敢保证在两百步外,箭箭命中敌人要害。神臂弩能在三百步内穿透衣甲,也不是吹的。可箭枝射出三百步之后,穿透力已经不甚理想了。稍厚的甲胄,如禁军的精良锁子甲,便不能穿透。哪怕侥幸穿透了,杀伤力也有限。
而洪祥式步枪的威力,在远距离打击上面,远远超过了神臂弩。射程上面,最精良的洪祥式步枪能在六百步之内,造成有效伤害,这是神臂弩比不了的。威力上面,采用圆锥形铅弹的洪祥式步枪,精良的制造,比之历史上的原型米尼枪的威力也相差无几,能在四百步的距离内精确打击,五百步内穿甲不成问题,六百步内命中要害,一样也能造成杀伤。
这样一对比下来,彭青彻底爱上了洪祥式步枪,哪怕它不是最完美的,燧石点火率仅仅在七成左右,有时候也会因此误事。可它超越时代的无与伦比的威力,还是让彭青深深地爱上了它。在火枪队的日子里,彭青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如何打得准的问题,哪怕吃饭睡觉也在想。很快,他的射击水平成了整个火枪队第一,也因此获得了狄青亲自授予的,威力最大的一杆洪祥式步枪,就是现在他手里拿着的那把。
“嘭!!!”远处的木靶子上立即腾起了一阵白烟,而枪管里面冒出的黑烟,也同时袅袅升起。
虽然早有准备,可黑、火药点燃之后的声响还是太大,朱大光忍不住用手揉了揉耳朵。彭青对自己的枪法很有信心,打完一枪之后,清理一下火药槽和枪管,便收好了步枪。这时候,早有士卒把靶子拿了过来。
朱大光和王韶一看,登时惊讶得合不拢嘴。一指厚的木板上面,一颗变形了的铅弹,深深地嵌在了里面。如果是命中了穿着甲胄的人,恐怕也抵挡不住这一枪的威力。
彭青笑道:“这杠枪,能在五百步内破甲,但我的射击精度就只能去到四百步远,再远的话就不知道子弹飞去哪了。超过了五百步,那穿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是命中要害,对穿着甲胄的人0几乎没什么伤害。”
其实,这也是陆承启为什么大力发展炼钢术的缘故。没有了坚硬而有韧性枪管和拉出来的膛线,根本不能将火药的威力发挥出来。如果用熟铁制作枪管,恐怕十枪过后,膛线就要被磨平了,几乎没什么用。就算是用了钢,这等低质钢,也仅仅够这写洪祥式步枪发射五百发左右。一场大战过后,恐怕很多步枪都需要回炉重做枪管,毕竟不是高强度的钢铁。
朱大光感叹道:“若是给我一万支这样的步枪,我能横扫整个契丹!”王韶不似朱大光这般口直心快,却很认同这句话。但他是知道步枪制作的不易,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大量供应得上。
王韶摇了摇头,说道:“难啊,难啊!朱将军,天快亮了,我们还是回城再说吧,敌军尚有两万骑兵不知去向,若此刻冲杀出来,我军已是疲惫之师,恐怕不敌。”此刻禁军已经集合完毕,可以开拔了。
朱大光点了点头,说道:“回城!”
边军和禁军们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艳羡地看着彭青手中的步枪。从他们渴望的眼神中,看得出他们对步枪的喜爱。没办法,哪一个军人不爱威力大的武器?
边军压着那些契丹俘虏,一个个趾高气扬地牵着马,先前走着。偶尔一些俘虏不听话,这些粗鲁的边军可没有禁军那般军纪,立即就是一脚过去,把那契丹俘虏踹倒在地。一边还骂骂咧咧:“你们这些契丹狗,也算害得爷爷惨了,好几日都没睡过好觉!合该你们今日倒霉,碰到了你家爷爷,叫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打仗!不然你们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你家爷爷有多厉害!”
如此俏皮的话,直叫禁军们笑得打跌。好在禁军军纪甚严,倒也没有乱来阵形。
五里地不过几刻钟时间,便走到了。而这时候,幽州州牧刘源昌,已经穿好官服,列队欢迎这些打了胜仗的勇士凯旋归来。
第九十八章:战后总结()
(求收藏推荐啦,有支持才有动力啊!我都怕自己撑不下去,这些都是在存稿箱定时发布的,没时间立即更新,还望大家见谅……)
幽州地区最高官员刘源昌,此刻也是喜不自胜。他原以为能守得住幽州城就很不错了,从来没想过要把契丹人打败。
但这天夜里,震天的喊杀声,就连幽州城内的州牧府上都能听得见。被惊醒的刘源昌赶紧让亲卫去查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契丹人打进城里了。同时他命亲眷收拾细软,他把官印一揣,都准备潜逃了。
正当州牧府里乱成一团的时候,亲卫回报,刘源昌才放下心来。原来不是契丹人打进来了,而是有人劫了契丹大营,幽州游击朱大光已经率领两千余骑冲出城去,助友军一臂之力了。
刘源昌闻言后,突然痛哭起来。他寒窗苦读十余年,一朝金榜题名时。辗转官场,从八品小官做起,三十余年终于混到了州牧这个位置,眼看还有两年,就能调回京城,担任一部尚书或者正二品高官了。却不料契丹年年发了疯,岁岁都犯边。眼看小皇帝对他的感观越来越差,就差没有撤他职了。对于回京任高官,刘源昌已经没什么指望了,只盼能好好做完这两年,然后调离这个鬼地方,不用整日担惊受怕。他今年已经五十一了,还能做多久官?平平安安退下去,已经是奢望了。
今日这般杯弓蛇影,也是被契丹人打怕了的缘故。刘源昌一度认为自己的官途走到了尽头,悲悲戚戚。看见原配和小妾们在争家产,儿女也加入其中,更是悲从中来。
冷不丁地听亲卫说,不是契丹人打进城来,而是有人劫了契丹大营,而且都快要打赢的时候。刘源昌真的是悲喜交加,一下子痛哭出声,吓得亲卫不知所措。
哭了一阵的刘源昌,终于记起他此刻要做什么事了。他是个官场老手,自然懂的争取利益最大化的道理。
于是,便有了出城迎接这一幕。这样的话,刘源昌给陆承启的奏折上面,就能提到自己的功劳了,这是在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刘源昌堆满笑容,对着朱大光嘘寒问暖,也没有冷落了王韶。他原以为王韶只是一般的禁军统领,但看到齐整的禁军队伍之后,他立即改变了态度。问了王韶的职位之后,更是恨不得把王韶夸上天去,让一旁的边军听得老不是滋味。
王韶也听得皱了眉头,说道:“刘大人,请为末将这些士卒准备住处,如果没有,请给我们不扰民的一片空地,我们自己扎营。”
刘源昌哪里敢怠慢?幽州城里面民房不甚多,可空地多了去。他也不敢强征民房,不然潜伏在幽州城的监察士参他一本,也够他受的。刘源昌早就知道了监察士的厉害,上一次契丹犯边打草谷,他的奏折都没递到陆承启面前,监察士的报告已经呈给了陆承启,这如何不让他心惊胆战?想在陆承启眼皮子下面做手脚,他也吃到了陆承启一通训斥,直言道:“如果还敢欺君罔上,那你刘源昌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前事之鉴,让刘源昌不敢再逾雷池一步。他经过深思熟虑,把禁军安排在边军最少的东门瓮城里面,一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二来也避免某些边军不长眼,与禁军起了冲突。
安顿好王韶之后,刘源昌乐滋滋地回到了州牧府内,心道:“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快,我还以为今日必死无疑,却不料为今后平步青云捞了个够本!”
却说禁军扎了营帐之后,王韶立即召开了战后总结会议,各级军官都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