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铁骨-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有意向经略推荐故友的朱大咸立即抓住向经略推荐起屈大均来。

    “其曾得今上接见,且于我大明忠贞不渝,经略可遣其为使,前往缅甸迎回圣驾,只是这一路数千里,可谓是艰难险阻,且有清虏阻拦,这信使尚且难行,更何况是迎回圣驾,只恐这圣驾难迎啊!”

    在朱大咸提及迎回圣驾可能面对的重重险阻时,朱明忠哈哈大笑道。

    “这有何难?既然陆路不通,为何我等不走水路!”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们,了解东南亚地形的朱明忠自然非常清楚,在这个时代,相比于陆路,前往缅甸也许水路会更为便捷一些。

    “成仁所言极是,陆路不通,可改由海路!”

    对于曾数次东渡日本求援的朱之瑜来说,对于海路他自然不陌生,尽管海路亦有风险,但相比于陆上可能所面临的风险,其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成仁,虽说海路易行,但是目下既然今上与朝廷已入缅甸,如若缅王不放愿还朝廷,到时又该如何?”

    当年为给鲁王筹措粮饷,朱之瑜多次前往海外筹款,找到了一个重要落脚点:安南会安,那里是华商云集之地。通过艰难的奔走,朱之瑜多次成功筹措饷银,源源不断送回国内。同时也以会安为基地,发展抗清力量。这个小小的港口,一度成为海外明朝遗民的大本营。朱之瑜在这里的十二年,成果可谓斐然。

    但是就在他准备动身回国的时候。万没想到,意外又发生了:安南国王阮福濒打起小聪明,想收揽朱之瑜为自己所用。将其囚禁数十天,软硬兼施之下的,更不惜以性命相危。尽管最终在朱之瑜坚持下,未能如愿将其招揽的阮福濒将其放归中国,可却也让朱之瑜看清那些藩邦的嘴脸,现在皇上、朝廷在缅甸,如此奇货可居之下,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还?

    “夫子所言极是,今上、朝廷皆在缅甸,如若缅王以奇货居之,不意放今上、朝廷归国,到时候,如何是好?”

    钱磊的赞同声刚落,朱明忠便厉声说道。

    “杀!”

    朱明忠的话中不带有丝毫情感,而只是冷声说道。

    “此行如意迎回圣上,非得行以霹雳手段不可,非得派以舰队不可,如果缅人拒绝,到时候舰队可沿海直入内河,沿河直上,逢城克城,不施以霹雳手段,缅人绝不会轻易放还今上!”

    历史上的“咒水之难”,朱明忠又岂会不知,在永历进入缅甸后,缅人对其便是首鼠两端,虽然给了些许物资帮助,但是李定国屡次派人意迎回时永历,却都遭到缅人的阻拦,后来看到局势明显向着满清发展,更是直接将其献于满清。可以说,正是首鼠两端的缅甸人彻底毁掉了永历这面抗清的大旗。

    了解历史的朱明忠自然很清楚,缅人到时候肯定不愿意那么轻易的交出永历,令其还朝,但是他知道如何对付东南亚那些人。

    “那些人皆是欺软怕硬之徒,只待行以霹雳手段,其必定不敢不从!”

    “可是如此的话,岂不是置今上安危于不顾?”

    朱之瑜的话声刚落,石磊便冷笑道。

    “夫子,即便是我等纵火焚城,缅甸亦不敢有伤今上丝毫!经略方才所言甚是,非霹雳手段,缅人断不会轻易放还今上,可缅人若敢有伤今上,难道就不怕我大明霹雳手段?”

    话声微微一顿,石磊看着经略问道。

    “经略,若是意以海路迎回圣驾,非得有大海船不可,这水军海船又从何处觅得……”

第117章 忠义之士(第二更,求月票)() 
一僧一道。

    两人截然不同的身份,居然一路相伴,从北直隶一路来到清河,而更诡奇的是两人的身份,僧是大明遗民,而道则是朝鲜使节。而更让人诧异的是这位使节特殊的身世,更是让人感叹不已。

    “家父子崔孝一,本是朝鲜关西人。因清虏曾先后两次攻陷朝鲜,杀戮之惨,不下于万历年间的抗倭之战。满清得胜撤军时,掳走数十万朝鲜人,于辽东设地“人市:作牲畜般公开拍卖;家属想赎回亲人的话,则需“男黄金五蔖,女三蔖”,根本就是掳人勒赎!野蛮如此,实为禽兽所为,因此,兴凡朝鲜之人皆与满清有血海深仇。况且朝鲜以儒立国,“夷夏之辨”焉能然能改?”

    作为下国之臣的崔慕华,经讲述着这一切的时候,那神情中尽是悲愤之色,对于清虏的刻骨之恨,完全不加丝毫掩饰。

    “虽然朝鲜不得不降于清虏,然于朝鲜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但凡朝鲜之人内心皆遥尊大明为天朝、为父母之邦,以大明皇帝为天子、为皇帝。因朝鲜已然满清,割断与大明皇朝二百多年的宗藩关系,家父与朝鲜各地的志士仁人再没法在本土抗清,唯有来到父母之邦执以干戈以卫社稷。崇祯十二年,为报家仇国恨,家父举家浮海,在山东登州海边登陆,辗转投靠山海关外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后屡立战功,升至把总……”

    讲述着父亲的经历时,崔慕华的神情中带着发自内心的骄傲,似乎是为他父亲当年的选择,或者说是为其父当年的义举。

    “……先皇自缢的消息传到山海关时,当时“恸哭六军俱缟素”,而家父以及其它军中朝鲜兵卒皆是痛哭不已。后来吴三桂借口借清虏之兵报先皇之仇,家父等虽是反对,但仍拼死与闯贼厮杀,但清虏狼子野心,入关后即意夺据中华,而此时天子死社稷了!家父身为大明属国之民,还能为谁而战?何况,总兵官吴三桂已剃头降清,要当胡虏的马前卒,攻以父母之邦,家父自不能助纣为虐?因为,家父与友人皆选择了做逃兵,在回国前曾结伴前往先皇凌前。悲痛难当之余,念及大明于我朝鲜之恩,家父终自杀以为殉君……”

    泪水不受控制从目中滑落时,崔慕华的声音微颤,双肩亦不住的抽搐着。听着崔慕华的讲述,朱明忠只是默默的点点头,眼前的这个起名为“慕华”的朝鲜人,很难和后世那让人厌恶的高丽棒子重合在一起。

    这个时代的朝鲜人,对于大明是发自骨子里的敬仰。在朝鲜被迫降清之后,被迫派兵助战,结果上至总兵下至兵卒,皆是心存对大明的忠贞。他们往往只向着明军放空枪、空箭,为清军发觉后立即对其严加审讯。而朝鲜兵卒无不是大义凛然的言道:

    “我等身为小帮之人,焉能以小犯大,犯以父母之邦!”结果这些朝鲜兵卒悉数被杀,得以成为“大明鬼”。更有朝鲜士兵设法弄沉数十艘运送军米的船,以免资助建虏。

    这种匪夷所思的情感,甚至是后世韩国人自己都无法理解,甚至“引以为耻”的,但是对于身上这个时代朱明忠来说,他所感受到是却是一种骄傲,身为中华之人的骄傲!

    只可惜这一切最终都毁于满清!

    现在,这一切必然将持续下去,让朝鲜人继续心甘情愿的“甘为大明鬼”。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令尊以及朝鲜义士之忠义,实是可歌可泣。待他日我大明中兴,皇上还都京师之时,本官定会为令尊以及朝鲜忠贞义士请旨,请皇上嘉奖他们的义举。到时候自会将令尊之灵请入忠烈祠,并由国使馆为其编传……”

    别说是言语上的嘉奖,对于骨子里信仰“帝国主义”的朱明忠来说,一但天下平定的时候,非但会请旨嘉奖朝鲜的义士,甚至还会请旨在朝鲜为这些义士建“忠贞牌坊”,为他们树碑立传,入享忠烈,编入国史。

    而所有的这一切,当然是为了表彰他们的义举,而更重要的是,只有如此,才能让朝鲜人以这些义士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先大明后朝鲜的精神”,学习他们“甘为大明鬼”的觉悟,最终,让他们欢天喜地的高喊着“宁为大明狗,不为朝鲜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入忠烈祠、国使馆编传!

    这边崔慕华整个人都惊呆了,他没有想到经略居然如此厚待下邦小民,那泪水顿时便如雨下一般,更是急忙跪拜叩头道,

    “中华上邦如此厚待小邦之小吏,让小人惶恐之时,唯能效先父之法,以死报效中华,报效大明。只请经略使念小人为忠烈之后,准小人入以忠义军,以报中华上邦之恩……”

    此时的崔慕华整个人都已被朱明忠的这番话感动涕零如雨,以至于激动的甚至无法自已的想要立即成为忠义军中的马前卒,从而像父亲一样报效大明的时候,朱明忠笑道。

    “若是你想为大明效力,不一定非要效仿尔父,在朝鲜一样可以为大明效力,更何,崔使遣你南下,正是为重新取得联系,若是你不回朝鲜,又如何复命?”

    站起身,走到崔慕华的身边,伸手扶起他的时候,朱明忠看着满面尽是泪水,整个人完全沉浸于感动之中的崔慕华,又继续说道。

    “况且,本官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在朝鲜帮本官操办,此事非但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更事关能否败以清虏,不过此事操办起来,或许会有些许困难,不知你愿不愿助本官操办此事?”

    朱明忠的话声未落,崔慕华便已经连连点头说道。

    “但凡天官有所吩咐,小人即便是粉身碎骨亦一定助天官得偿所愿!”

    “粉身碎骨?”

    看着恨不得立即粉身以报的崔慕华,朱明忠笑道。

    “粉身碎骨倒是不必,留着你这大好之身,报效大明便是了,这件事虽说有些困难,可若是你办成了,便是本官送一场富贵予你,如此也能告慰尔父在天之灵。”

第118章 献策(第三更,求月票)() 
送一场富贵予你!

    这看似临时起意的一番话,实际上却有朱明忠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他希望让朝鲜上下看到,大明对于忠于大明的人绝不会吝啬丝毫,即便是对其后代也会加以照料。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而另一个根本原因是,在崔慕华的身上,朱明忠看到一个机会。

    解决海军的问题!

    当然朝鲜并没有海军,但是朝鲜有蒙古栎!不仅朝鲜北部山区分布着大量的蒙古栎,而且在鸭绿江两岸也有广泛的分布。蒙古栎是橡树的一种,其木材性能与白橡类似,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造船木材。

    只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们并不做它蒙古栎,而常被叫做柞树。柞树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养蚕。所谓的柞蚕,就是以柞树叶为食。

    “柞树!”

    看着似有不解的崔慕华,朱明忠继续笑道。

    “本官听说,在朝鲜北部山区以及鸭绿江两岸,有数量众多的柞树,其中百年老树列是比比皆是,所以本官想命你于朝鲜设木材行,代为收购百年柞树!”

    朱明忠的口吻中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海军需要柞树造船,尤其是那些百年老树,毕竟,无论是迎回圣驾也好,或是建设海军也罢,都需要柞木来建造军舰。而在收复辽东或者在远东开辟林场之前,朝鲜都是最好的木材来源,更何况现在朝鲜是送上门来的。

    “经略需要木材?”

    尽管不知眼前的这位经略使为何需要木材,但崔慕华几乎是立即应声说道。

    “若是经略需要木材,只管吩咐,但凡是大明所需,想来我朝鲜上下,必会不惜代价,以满足经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