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野战可以边打边研究边应对,可城战讲究那么多随机应变。策略定下后,最先应变的一定是被动的一方。
刘军帅帐里,校尉以上的将领齐聚。包括轻伤的黄叙等人。
武将,是参与者,是执行者。
真正作出战略决策的是刘琦和他的智囊团,以及军团的主将。
攻城,其实并不是赵云的强项。
接下来的战争,归于相持。淡如水!
纵然刘琦拥有更多更强的装备,可人家曹军这几个月的备战也不是在这儿看风景。
叶城的城墙,早就不知道被曹仁加高加固了多少,甚至在南门及东门两边比较平缓的地带增加了瓮城。
试探性地攻了两波,大军向叶城压进了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些!
曹操和他的军队并不象昨日一战表现出的那么羸弱。
没有人理会刘军的骂战,没有任何武将再出城迎战。打仗呢,没事谁特么跟你玩单挑?
你牛,你狠,你能上天不?有种你就来攻城啊!
曹仁的防御能力在城战中便真正地体验出来了。
高大坚固的叶城墙硬生生地把琦凶悍的大军阻挡在了城外。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打不进去,士气也不再那么高涨了。
战争,就是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
昨天,你赢了。并不代表你就会一直赢下去。
双方进入到斗智斗勇的新一轮战斗之中。
直到曹操再一次醒来。
野外战斗的损失带来的愤怒被打退刘琦大军进攻的战报而代替。捷报能治百病,至少曹操的头痛此时好了许多。
至少可以离开寝宫,到议事大厅主持大局了。
“荀攸!”
“臣在!”
“妙才的部队到哪里了?”
“回主公,妙才将军三天前集结大军二十万,驻扎在许都外围待命。前日,主公下令他领大军五万驰援叶城,今天妙才将军派人来传信,大军已到昆阳,明日便可到达叶城。”荀攸回答大。
曹操:“嗯,让他先别过来了!”
“嗯?”荀攸没弄明白曹操的意思。
曹操:“叶城暂时无虞,尚可守备,但刘琦兵临城下,攻击不断,我们要做好持久的准备。叶城远离我大魏本土,本就是以一个交易中心,并无太多储备;若得到不到周边城池支援,恐难以持久。而昆阳则不同,且是许都前沿,必须加强防备。”
曹操的战略眼光绝对是一流的,很多布局令荀攸这个战略大师都不得不服:“主公所言甚是!”
曹操:“对了,鲁阳被拿下了吗?”
程昱接话道:“回主公,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曹操顿时火冒三丈:“哼!李通是干什么吃的,一万大军拿不下个小小的鲁阳?鲁阳才几个守军,有一千人吗?”
“这……”
没有前方的消息呀,程昱也无法回答。
事实上,曹操很快就收到了李通传回的消息。
失败了!
是的,又一次奇袭失败。
很彻底的失败!
李通、任峻。
一万兵士。
对手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霍峻,和一座远离刘汉势力的孤单县城,以及周边加起来不过千余人马。
可偏偏就是这个曾经刘表手下都排不上号的霍峻,硬是带着千余名将士和满城的百姓,生生地挡住了十倍于他们的曹军的猛烈进攻六七个时辰。
直到鲁肃的六千精骑赶到。
鲁肃文武全才,他虽然不是一个勇猛的武将,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有鲁肃的统帅和指挥,有勇猛的公孙续和有牛角做箭头,一万曹军步骑和李通、任峻就是个笑话。
他们没有等到城内的明为商家,暗为间谍的几大内应的举火为号,只等到火箭焚营和铁蹄破阵。
任峻被公孙续重创俘虏。
李通在逼退青牛角的进攻后,引残兵退往犨县,就地组织犨县防务。一万大军,所剩不足四千。
又一次脆败!
李通的选择是对的。
因为鲁肃进城后,便以雷霆之势,在霍峻的配合下,按照临行前贾诩给他的绵襄里的名单将堵阳城内的间谍进行了清洗。
尽屠其家小,没收其财产。
征兵,布防,大军剑指犨县……
鲁肃办起来有条不紊。这便是刘琦选择他来领军的原因。
李通虽然进政堵阳失败,但并不代表他没脑子。退到犨县已是极限了。再退,叶城便被围了。
那便会令叶城四面楚歌了!
不,是三面楚歌!
不过他这么一守,确实也将了鲁肃一大军。他手上这点人守,以骑兵为主,攻城不易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犨县。
曹操知道事情的起末以后,也明白了李通的失败与当机立断无可厚非,便也不再责怪。
他知道李通的能力,下令他必须死守犨县。
skbshge
第385章 曹操的战略()
就这样。
一天。
两天。
三天。
……
七天过去,刘琦大军没有登上叶城城头。
曹军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损失的只不过是粮草军械罢了。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刘琦一方,土攻、水攻、火计、劫粮道……在荀彧、贾诩层出不究的计谋下对叶城曹军发动了数十次进攻。
但,曹操不是无能的庸才,他手中也有多名谋士和可调动应对的大将。曹军也不是不善攻守城地的异族。
叶城之战就这么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双方交战第十五日,曹操走了。
战争相持不下,前方医疗条件有限,曹操的头风病一直不见好转。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中,确实不利于他的病情。加上在他看来曹仁、夏侯惇再辅一谋士足已应对当前的情形。至少再拖住刘琦一两个月没什么问题。
所以,他带着许褚、荀攸返回了许都主持大局。
有的事,就是这样。当你觉得眼前的困难很复杂很难解决的时候,他就突然迎刃而解,变得简单得无法再简单。可当你觉得它就象喝口水那么简单的时候,它偏偏让你怎么也喝不到嘴里去。
看似刘琦一时半会也攻不破叶城。
但是刘琦却并不着急。
他在等!
堵阳被鲁肃牢牢控制的消息已经传回。但鲁肃手上的兵力实在有限,加上从堵阳新征的和本来的驻军也不过万人。
那还能等什么呢?
援军!
哪儿来的援军?
当然有!
从长安出兵前,刘琦就派出了雷公前往河套地区黑山流民聚居地征兵。
若不是刘琦要求只征两万士兵,估计雷公大手一挥,呼悠个十万八万也不是什么难事。
两万人看起来不多,但放到叶城战场却足以打破战场的平衡。
雷公的两大军没有经南阳增援刘琦大军,而是接军令从绕过X山,渡X水,直接出现在堵阳。
三万大军在手,鲁肃便充分展现出其军事方面的才华。
强攻犨县!
以李通的能力,一比三的兵力,鲁肃想轻易攻破犨县本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事实上,鲁肃能在东吴时期继周瑜过后成为大军都督,执掌大权,充分证明其统帅用兵之能乃上乘之人。
三天!
李通在犨县仅仅坚持了三天,犨县城破,守城将士降之六七,李通仅领残兵千人退回叶县。
叶县遭受刘琦、鲁肃南北夹击。
守将曹仁、夏侯惇顿时压力倍增。
本以为夏侯渊屯兵昆阳,会向叶城增援。哪想到夏侯渊大等进驻昆阳,便停止不前,在昆阳县城及周边布阵防御,根本没有一点增援的意思。
这事儿,曹仁、夏侯惇不知道,但程昱知道。
曹操的意思:反正叶城当年也是从刘琦手上骗来的,守是要守,但实在守不住也先随它去了。
犨县已失,叶县一座孤城,要守住必将耗费太多的财力、物力及兵力,不值当!
与其把精力花在叶县的攻防上,还不如早点在颖川各县加固城防,早早地布局。
叶城战役只是一个点。
可这个点让曹操看不到丝毫胜算!
不论是战将水平,还是部队成色;不论是信息,还是层出不穷的计谋;不论是后勤补给,还是钱粮储备;……
奋斗了这么多年,灭袁绍、败袁术、擒吕布……
曹操曾以为有刘琦在他就算不能那么容易地一统大汉江山,至少也在三足鼎立中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现实狠狠地抽了他一个大嘴巴。
叶城之战,刘琦一天尽破他三路大军,损兵四万余……准确的来说,还有突袭堵阳的六千损失。
这让曹操颇受打击!
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这场战争的走向和应对。
硬杠,是没有出路的!
但他却不能认输!
他输不起!
身后牵涉的不只他曹家、夏侯家,更有全天下最多最富有的士家大族。
同时,曹操也是极会捕捉机会的人。
危机?
往往与机遇同行!
如此危机,岂不是可以狠狠地从豫、衮、冀、徐各州士族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刘琦削士族的事已不是新闻,那些手握巨大财富的士族们如果不想被刘琦削弱,就只能站在他曹操的船上,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战争,打的就是财富。
曹操承认自己没有刘琦富有。可是,他身后的大家士族们有啊!有钱、有粮、有人……
刘琦怎么可能轻易胜他?
战争,是消耗!
当他发现自己正面杠不过刘琦的时候,他便与他的核心智囊荀攸、程昱定下了新的方针。
——耗!
守叶城是为了消耗刘琦,守不住就放弃,退回豫州继续耗!
西边打不赢,还有壹关战场,渔阳战场不是?他还真不信刘琦有三头六臂,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就算每一处都打不过,就跟他耗。看谁能耗得过谁!
毕竟曹操治下的人口要比刘琦多得多。
接下来,曹操治下各大小城池都进行了修葺维护,派兵驻守。他要让刘琦一座城一座城地去啃,去耗!
同时,他派出了司马懿到刘琦的后方活动,他不信刘琦治下就是铁板一块,无缝可钻。
就算不能从内部瓦解敌人,总能在刘琦的后方制造一些混乱,减轻一些直面刘琦的压力。
曹操是明智的,他的决策也是正确的!
有些东西,同样的方法曹操会用,刘琦也会用。
曹操想到了从刘琦后方给他治造混乱,刘琦一样会想着从内部打开缺口。
比如叶城!
正面攻城难度太大,什么挖地道啥地行不通。攻城不行就攻人攻心!
战争中,总有人会一鸣惊人、立功受奖,步步高升;也一定会有人一败涂地,失魂落魄!
叶城里就有这样的存在。
年轻的夏侯霸就是得意者,在多次危难时刻的临危不惧、从容应对让他得到曹仁、夏侯惇等人的一致夸赞,也得到了曹操的认可。加上他优越的家庭背景,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而失落者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