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当时刘洎刚刚获诏、辅佐太子去并州监国,当时回复皇帝说:陛下不用担心,只要有臣在,不管是谁、多大的官,只要是犯了罪,臣都能办了他.

    此时皇帝再听了褚遂良的评价,更觉着褚大人所言没有一点儿虚妄.

    褚遂良再回禀道,“陛下,按理说,西州高峻可不是这么擅权的人,微臣想,刘洎大人近日对高峻、郭孝恪的弹劾,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他近一步说,陛下你可能不知道,这次您从高丽回来,龙体欠安,臣和长孙大人等人每一想起,都夜不能寐……但刘洎却到处说,“朝延大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只要遵照伊尹、霍光的方法,诛杀那些有异心的大臣就可以了!”

    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龙书案,怒道,“太子正在当年,岂会倚赖于谁!他儿子已经做到了西州司马还不知足!长孙无忌的儿子在天山牧铲马粪,反过来还替高峻说话,人与人真是不同啊!”

    他越想越气,几乎是吼道,“看来,高峻把刘敦行带去的两人再踢回马厩去,也是恰如其分了!”

    褚遂良不由得一惊,不知皇帝这个消息是怎么得知的.

    皇帝怒不可遏,“为着私利便想毁我栋染,与蛀虫何异!褚遂良,朕命你即刻将他下到御史台狱,要从严审理!”

第833章 又至岁尾() 


    刘洎连个换洗的衣服都没带,就被褚大人押到了御史台大狱。直到此时,刘洎还抱着一线希望,因为陛下不可能不给他辩白的机会。

    一入狱,褚遂良就丢给他一份诏书——没来得及发布的。上边有个朱笔划出的大大的“叉”。

    褚遂良对他说,“刘大人,看看吧,这是陛下特别让给你看看的。”

    褚大人走后,刘洎展开诏书去看,在大红的叉子下边是抄录工整的楷书。那是升任太子中庶子刘洎为中书令的诏书。

    中书令,是正正经经的宰相……正二品。

    诏书最后的日期正好落在了十二月丙辰日。刘洎算了算,这一天与自己在朝堂上弹劾郭孝恪、高峻是同一天。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那天选择再忍一忍、不急着拿出弹劾郭孝恪和高峻的奏章,也许这份让自己升职的诏书早就生效了。

    他猜测可能是自己迫不及待挑起的这件大事,让皇帝陛下暂时收起了升职诏,但皇帝那时,大概还没有彻底改变想法,只是压一压。

    因为此时,刘洎把手在诏书上一抹,那只大红叉的颜色还能沾到手上。那么,皇帝不论是做出将他下狱的决定、还是划下这只红叉,时间都过不去今晚……

    不对,已经算是昨晚了,因为天亮了。

    今天是贞观十九年十二月戊午日,他弹劾郭都护和西州高都督的第三天。

    刘洎手捧着诏书泪如雨下,说不清的极度地懊悔。因为他昨晚曾经想到过,要不要连夜进宫,就像黔州刺史高审行那样向皇帝陛下请罪,但不知因为什么,当时他犹豫了。

    他坚信半夜里让陛下震怒的人非褚遂良莫数,因为那个时间里只有他陪着皇帝。刘洎想,若是自己恰好及时地出现在陛下和褚遂良的面前,结果会怎么样呢?

    如果次子刘敦行的加急密信晚到半天,又会怎样呢?或者送信的人半路偶感了风塞、在驿站里躺上半天,那会怎样呢?

    他想,朝中有没有人、可能在得知自己下狱后,跑到陛下的面前给自己讲情?想来想去刘洎也想不起谁,他只有等皇帝自己想起他来。

    ……

    西州。

    刘敦行自送走了给父亲的信,便翘首等待长安的消息,他想到过高峻的建议被大唐皇帝驳回,因为这太不正常。

    也许父亲已经采取了行动,把自己传递过去的情况——与郭孝恪和高峻有关的情况全都说与陛下听,那么皇帝否绝了西州都督的提议还真有可能。

    这样的可能性总能占到五成以上、甚至更多,因为太子也可能给父亲说上一两句话。

    他低头想着心事,在府衙大门外被一个人一头撞到,是罗得刀。罗大人放不下西州户曹政事,提前赶回来处理。而把夫人王氏留在旧村,由柳夫人派了仆妇们侍候。

    刘敦行被他撞得愣了半晌,随后怒道,“你忙忙叼叼地!越看越像只拉蛋的老鼠,哪有一丝官样!”

    罗得刀被他当众挖苦,户曹大人骨子里读书人的拧劲一下子被他激发出来,回敬道,“刘司马,请你尊重人,下官即便是只老鼠,猫也不是大人这样子。”

    “大胆,你敢说我是猫!?”刘敦行叫道,“别忘了,高都督不在,在这里你须给我放老实一些。”

    罗得刀躬身道,“是,大人。”说罢正正颜色走了进去。

    刘敦行气呼呼的,在府衙大门处站了好一阵子,又有赶着往牧场旧村、去送各类文函的公差从他身边经过。

    他这个西州司马,名义上在西州是除了都督之外的高最官职,但却像个闲人。大部分的公事还是一如既往地送到旧村去,交给高峻的八夫人初审。

    他暗自叹了口气,有什么办法,那就等着吧,长安的消息传到西州,至少还得五天。

    刘敦行不知道的是,此时在长安御史台狱,他的父亲刘洎并未等来辩白的机会。

    通直散骑常侍褚大人,正在刘洎的面前宣读另一份诏书:

    “太子中庶子刘洎,自朕小恙,密图他志,窥朕万一,拟皆夷戮。皇太子治,春秋鼎盛,声震四方,绝非汉昭之童幼,周成之襁褓。洎,有不轨之望、无君之心,论罪:合从屠戮,不忍枭悬,宜免家累,赐其自尽。”

    中庶子浑身瘫软无力,褚大人的手下抛来一条白练,落在刘洎的身前,但他站都站不起来了。

    褚遂良低声挖苦道,“刘大人,下官是假正直,你是真的……你真该直起腰来。”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庚申日的午时三刻,原太子中庶子刘洎府上接到了御史台狱递来的口信,让他们去狱中给刘洎收尸。

    刘洎的长子带了四名家人赶过来,看到中庶子已经绝气身亡了。他们不敢哭,将刘大人带回家中,并给远在西州的二弟刘敦行送信。

    与此同时,西州一片忙碌。

    柳玉如等人正在准备着新年,这是要好好欢度的一个年头。龟兹大捷,纥干承基被擒,还有高峻和樊莺圆满的吐蕃之行。柳玉如不但勾销了刑徒身份,还进了国夫人,其他几个进了县君。

    还有,家里添了三口人,苏殷、高雄、高壮。而高峻本人也升到了西州大都督。

    在两年前她们刚刚到这里时,柳玉如要操心的是怎么与高峻相处,至于上边提到的这些事,她简直想都不敢想。

    管家高白也是喜事将近,菊儿和雪莲居然一前一后都有了喜,再加上原管家罗得刀的喜事,不好好闹一闹是不成的了。

    因而她早就提议,要好好地过这个年,提议得到了全家一致的同意。

    高峻忙的则是另外一摊事,天山牧各牧场厩房越冬准备、牧草和马料的准备情况要检查一下,这些事他大多传令各牧场做好,由各大牧监负责。

    因为重头戏还是西州的事务。

    头一个,贞观二十年是丙午年,是个马年,高峻认为天山牧的马年正应该好好庆祝,一些鳏寡孤独必要好好安顿。

    第二个,年尾各项由州府上报、下行的诰、命、表、疏多到数不清,这件事大部分就由苏殷负责了。

    还有,贞观二十年又该轮到了普天下定户等的大事,这是户部乃至皇帝陛下都在关注的事,一点都不可延误了。

    自贞观十七年以来,西州变化太大,民户变更太多,定户之事不会轻松。高峻把罗得刀找来,让他从现在起就好好考虑这件事。

    至于刘敦行,高峻并未打算动他。他认为这个人即使做个西州司马,称不称职也要再看一看——这还是看了太子中庶子刘洎的面子。

    不然,以刘敦行前段时间的做派,司马一职也不该是他。

第834章 一语双关() 


    年前,丽容就有个想法,要让她姐姐丽蓝也把澡池子开到牧场村来。当时提起这件事时,不知怎么的让柳玉如三言两语就模糊过去了。

    那时高峻正在逻些城,丽容先把这件事压下,等高峻从逻些城回来后,丽容的这个念头就再一次冒出来了。

    凡事有相似才有比较,一旦两个人差得太多了,也就失去了比较的信心。

    丽容是看到谢金莲的两位哥哥又开牛羊肉铺子、又入了织绫场的大股份,人们一说起来时就会讲,“这是高大人二夫人谢金莲、她娘家哥哥的买卖……”无形中,谢金莲在新旧两村中的声望,好像都比自己高了。

    为什么谢广、谢大的买卖都围绕着牧场村来做,而丽蓝的温汤池子却只能越开越远?都开到龙泉馆去了!

    她看高峻每天回家的时间也比往常早了些,猜测他年前的正事也忙得差不多了,就把这件事情提了出来。

    她在新村家的院子里和高峻说起这件事,高峻从院外一步迈进来,听了她的话,也没怎么寻思,就对她说:

    “这是好事呀,你看看那些牧场中的牧子们,每天侍弄马匹,弄得一身尘土、汗水,弄个池子让人们每天洗洗……我看行!”

    得到高大人的首肯,丽容很高兴,晚上一家人围桌吃饭时,为了再确认一下、也为了在一家人、重点是在柳姐姐面前把这事挑明,丽容就对高峻道:

    “那么我就去一趟交河,与我姐姐说一下这事,让她先做些准备。过年热闹过了,就让她把这件事操办起来吧!”

    柳玉如抬眼看了一下她,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事,她不等高峻表态,便说道,“这件事不是已经说过了,不大合适!妹妹怎么又提?”

    丽容先探了高峻的口风,心里有了底,便有些硬气地回道,“怎么不合适,那些牧场中的牧子们,每天侍弄马匹,弄得一身尘土、一身汗水的。”

    柳玉如说,“我没说在旧村弄个温汤池子不行,反而以为弄一个不如弄两个,那些女织工们难道不是更需要?要弄就弄两个……我是说,丽蓝来做不合适。”

    高峻一听,就知道她话里隐含的意思。

    他有些感激地瞟了柳玉如一眼,但想想自己在院子里刚刚答应了丽容,这事不大好转弯子,他转向丽容问,“原来你们早商量过啊。”

    这话说得若无其事,但意思已经到了,“既然已商量过,为啥还提。”

    谢金莲、樊莺等人都看出这件事是在柳玉如和丽容之间顶了牛,谁都不大好说话。丽容不甘心,看了一眼坐在一边儿默默吃饭的苏殷。

    高峻也问苏氏道,“你是什么看法?”

    苏殷道,“我……我也说不大好,总之高大人你定吧。在旧村开温汤池子,那些牧子和织工们一定是支持的。”

    丽容一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就舒展开,柳玉如抿着嘴唇不吱声。

    苏氏又道,“但是……牧场村有高大人的两个亲戚买卖越开越大了,一个是高峪二哥,一个是谢氏兄弟。若是丽蓝也过来,那就是过三成势,保不住真会有人说出什么闲话来……”

    丽容问,“能有什么闲话?要有闲话早该有了,还等到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