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悍唐-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刘伟带着军队漫山遍野的扔尸体的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而现在高原上爆发瘟疫,这一点让李靖对刘伟另眼相看,虽然这一招有点狠毒,甚至可以说是找天怒人怨的阴损招数。但是却也不愧为一招妙招,只要是能够打击敌人的事情,作为军队之中的将领,就可以无所顾忌的使用。

    至于会不会影响名声?这一点李靖从未想过,甚至当初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武安公白起,虽然被冠以屠夫之名,但是在提起他的时候更多的人会胆战心惊的道一声:杀神。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对于那些所谓的爱惜羽毛的君子来讲,这样的事情可能非常的让他们难以接受。

    但是作为军中之人,怎么可能放弃这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杀掉敌人的方法?难道真的要让自己的兄弟们用性命去和敌人死战到底?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将军,那么李靖绝对是第一个将他斩首示众的人。这样的不爱护自己的兄弟袍泽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将军。

    “现在吐谷浑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必须要做更好应对狗急跳墙的吐谷浑军队的准备,所以最近必须加强防卫,派出斥候,侦查高原上的吐谷浑军队的动向。”李靖看着自己身前的一排参将副将等说道。

    作为这山南道的行军大总管,此时李靖统领着防备吐谷浑和吐蕃的所有的大唐军队,现在不仅仅是吐谷浑很可能狗急跳墙,吐蕃也有可能趁火打劫。因为吐蕃可是一直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在这个时候吐谷浑国力亏损,那么吐蕃绝对是最容易捡便宜一个国家。

    当然吐蕃在吐谷浑身后插刀子的时候,也很可能直接在另一边派出军队牵制大唐的军队,不让大唐插手吐谷浑和吐蕃之间的战争,等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之后国力大涨,到时候大唐拿他们也没有办法了。这种情况很可能出现,所以李靖不得不防。

    当然李靖的防备有可能也没有什么用,毕竟在吐蕃和大唐之间大部分的区域都隔着吐谷浑这个国度,而且吐蕃和吐谷浑又不一样,吐谷浑的海拔比起吐蕃低了很大一截,刚刚适应吐谷浑的高度的大唐军队可不一定能够在吐蕃的国土上能够发挥战斗力。

    不过不管怎样,大唐军队还是要积极备战,而且这一场战争不容有失,至少要讲吐谷浑西面的且末城到鄯善城之间的这一片区域必须拿下来,这样依靠着山下的大唐运输粮草上去,将这里变成大唐军队的一个训练营。从而训练出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军队来,这样才能为将来与吐蕃开战打下基础。

    大唐从来都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国度,汉家子孙也不是一直都是习惯忍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血性一只都在,只是在被儒学流传之中被掩盖下去了,成为了一种蕴藏在骨子里面的东西,而不是流于表面。这一点刘伟有着很深的感触,从最开始秦始皇横扫六合八荒的那种霸气,到后来渐渐地内敛。

第二十九章 兵戈入库?() 
“报……吐谷浑军队已经开始集结,并且朝着我们的方向而来,距离此地还有大约三百里的路程。”一个传讯兵跑进了李靖的帅帐,然后对着帅帐之中的这些将军们禀报。

    “看样子,吐谷浑的伏允是准备他要最后一搏了,只是不知道他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好处。”苏定方这位半月前轮换防卫区域的将军此时站在刘伟的左手前方,对着李靖说道。

    在大唐时代,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军伍之中,其实都是非常看重论资排位的,朝堂上满朝文武,文臣之中宰相绝对是站在最前面的。武将里面几位大将军的排位是轮流来的,站在最前面的却不是大将军们,而是一个文人。

    杜如晦这位贞观四年冬天就应该死去的初唐名相,现在却活得好好的,在朝堂上面被李二从尚书右仆射的位置调任到了兵部,担任兵部尚书。所以他站到了武将行列的最前方。这几年原本突厥被灭之后,朝中就掀起了一阵的兵戈入库,马放南山的言论。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现在敌国外患已经消灭的差不多了,大唐百废待兴,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休养生息。所以大唐发展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内部的建设上面,这是文臣们的地盘。

    所以无数的文官复议,就像是之前一直是带兵打仗,但是现在转到了文职的长孙无忌。他现在是中书省的中书令,外加尚书左仆射。此时他就坚定地认为需要削减军队的一部分不必要的开支,不打那些无所谓的仗,从而让国库之中的国帑能够更好的用在民生上。

    但是作为一直没有上过战场指挥战斗,此时却担任了兵部尚书的杜如晦来讲,他站在了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就要为将门这一边考虑,所以他坚定地反对这种天下太平的说法,积极地为军方谋取利益。这就是这些人的立场,在什么职位上面,就为这个职位代表的利益集团争取好处。

    哪怕这些利益集团在今后会成为他的政敌,在其位谋其政是绝对必须做到的,这是操守。所以杜如晦此时正在积极地准备着这一次应对吐谷浑的困兽犹斗的这一场战争。并且在朝堂上积极地谋取更多的军费,粮草的支持。

    “皇上……这一次是我们反攻上高原的最佳机会,吐谷浑即将覆灭在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若是不抓住的话,被吐蕃拿下了吐谷浑的土地,那么吐蕃会更加强大的,将来会成为大唐的边关大患!”杜如晦分析着这个时候的西南边疆的态势,然后对李二启奏道。

    “陛下,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吐谷浑即将覆灭?一个为患了数百年的异族会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之内覆灭掉?这样的事情臣觉得其中有诈,定然是吐谷浑和吐蕃的异族蛮子设下的圈套。”长孙无忌此时站出来说道。

    “陛下,这是今日刚刚收到的消息奏报,吐谷浑的可汗伏允已经召集了吐谷浑的军队准备朝着大唐边关进行扣关,显然他们是要进行最后的一搏,请求陛下恩准这一次的战争,代国公李靖,定远侯刘伟,琅琊县侯牛进达都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挺进高原。之前送来的捷报陛下也已经看过,显然我大唐男儿也一样能够治安高原上进行作战了,这是最好的机会了。”杜如晦说道。

    “这战争不是儿戏,并不是说陛下金口一开就能够做到的,一切都是关乎到整个大唐国体的行动,想我大唐在前年刚刚北伐突厥,现在又要和吐谷浑进行决战,国库已经空虚,根本无力支撑这样的一场战斗啊。”户部尚书此时是邢国公房玄龄,他站出来说道。

    显然除了杜如晦之外,其余的这些初唐的名相基本上都没有人愿意让这一场战争打起来,因为这样会消耗到无数的国帑,军方分去了大部分,他们就没有资金进行他们的治理地方的计划了。

    “陛下,若是错过这一次,今后的西南高原上就将崛起一个最大的边患,吐蕃原本就占据了地势的优势,再加上现在他们又出现了一个统一整个吐蕃的赞普,大唐西南不再只是一个番邦,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反噬的猛兽。”杜如晦说道,要是真的让吐蕃坐大了的话,那么大唐恐怕真的要一直被这个高原国家犯边。

    “这么说来,朕还真的必须在这个时候对吐谷浑进行一场战争,然后让我们于吐蕃的战场推进到高原上面。”李二坐在宝座上面,雄踞其上看着下方的群臣,这些人都在打国库之中的国帑的主意,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唐,这一点让李二非常的高兴。

    此时衡量了一番之后,李二觉得还是将这一次的战争打了比较好,上一次刘伟和段志玄突上高原,没有让大唐提供粮草供应,但是这一次却是不行了,因为上一次可以抢吐谷浑的牛羊于粮食,但是这一次吐谷浑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根本就没地方进行抢劫,而且就算是抢到手了,能不能吃也是一个问题,高原上还在闹瘟疫。

    所以大唐这一次必须提供自己这一方的粮草,而且上了高原之后,还要提供饮水,这完全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只要开始了,那么就不知道究竟要填多少的国帑进去,基本上就是一个无底洞。这才是满朝文武激烈争论的原因所在。当然最后的决定权在李二手中,整个天下都是他的,爱怎么搞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既然是非战不可,那么就让整个高原上的国家全都成为我大唐的国土吧。这一次朕和诸位爱卿一起就算是勒紧腰带,也支持下去。”李二站起身来,然后朝着西南的方向望了过去。

    “陛下,若是支持这场战争,那么大唐的民生恐怕要恢复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长孙无忌说道。

    “无妨,朕有的是时间,只要朕于诸位爱卿一同努力下去,那么大唐绝对会成为盛世昌隆的国度!”李二背着手然后说道。

第三十章 战争将起() 
战鼓震天,李靖站在点将台上面,此时身后旌旗招展,无数的士兵在点将台的四面八方汇聚,像是黝黑的洪流一样。秣马厉兵穿着黑色的盔甲,一面面的旗帜上面全是各自统领的旗号。在李靖的身边,苏定方,刘伟,卫孝节等众将都身披铠甲,全都在鼓点之中神色肃穆。

    这一刻终于来临,李靖深色肃穆的站着,看着眼前的军队,不由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等待,当初发现吐谷浑的异动的时候他就召集了手下的将领进行了商谈。

    “吐谷浑现在就要做最后的挣扎,全部的军队都在集结起来,伏允这一次是要和大唐拼命了。他们想要从高原上走下来,不然吐谷浑就要在高原上被瘟疫全部杀死了。”李靖此时还没有发表训话,只是对几个将领进行一番交代。

    “所以,大总管我们要做的就是死死的挡住他们,不能让他们下山。”苏定方说道。

    “这个还不行,大总管,吐谷浑正在闹瘟疫,我们现在可要做好防御措施。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卫孝节说道。瘟疫在这个时候大多数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的东西,而且因为交通和信息传递方面非常的落后,所以就算是攻克了,但是却也只能治理一地。而不能快速的全面开花让所有的地方都知道怎么应对。

    “吐谷浑站在高处,要是他们治安高山上抛下来有瘟疫传染的那些尸体,我们该怎么办?”刘伟询问道,高原上的那些瘟疫是怎么来的,这一点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要是吐谷浑也用这一招来对付他们,那么他们就完蛋了。

    “伏允不可能这么做,因为要是他们随身携带着瘟疫的感染者,那么他们的军队恐怕最先遭殃。就算是他们想要拼死一搏,无非就是想要找一个干净的地方让他们的部族能够有一片休养生息的土地。也不能让这些土地被污染掉。”李靖说道,这是他的推测,只是他皱起的眉头也在苦恼这个问题。

    这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为要是吐谷浑真的不想活了,或许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话,自己别说反攻高原,就算是保住现在的防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怎样,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下来。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吐谷浑的身上。妄求敌人怜悯或者犯错来获得胜利不是一个将军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要有应对之策。

    “将军,对于瘟疫的传播,大多数都是依靠身体接触,以及邪气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