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后面陆陆续续还有跟着跑过来的,一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之后,后面再没有跟过来的兵将,这时命人清点人数,孙可望的人马加上云南的土司兵,不管受不受伤,有一个算一个,只有5700余人了。

    而且这里面没有了智囊严锡命,手下有兵将告诉孙可望,说他亲眼看见严先生死在了乱军之中,孙可望叹了一口气。

    20万人马一天之间惨败如此,沐天波和孙可望都无语了,剩余的只有沮丧。

    附近是一座废弃的破庙,让这些残兵败将暂时在破庙附近警戒,体休整,孙可望和沐天波,艾能奇,沙定洲等这些将领进了破庙。

    这里离明军太近了,当然不敢久待,但是他们需要商议一下,下一步何去何从?

    沐天波打算重整队伍之后,与林毅决一死战,他要与林毅单挑!

    孙可望摇头不同意,不能逞匹夫之勇,其实就是变相的告诉沐天波,与林毅单挑根本不可能,即便是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也绝不是林毅的对手,这无疑于拿鸡蛋碰石头,白白送命。

    孙可望主张干老本行,因为他们是流贼出身,只要有命在,都会有办法东山再起,打算回云南再招集买马,云南如果呆不下去,他们就去缅甸。

    沐天波表示不赞同,现在他们已经元气大伤,除死战之外就是投降,他是云南王,他深知云南没有多少兵马可招了,即便再招来10万兵马,也无济于事,去缅甸更是行不通,弹丸之地的缅甸拿什么跟大明朝对抗?他们所倚仗的象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孙可望又出主意,要不然去投奔李定国,或者投奔福建的郑家军,最终沐天波都没有同意,沐天波的主张就有两个,要么就是与林毅死战,要么就是投降。

    两员主将意见出现了分歧,这天晚上三更天,沐天波拉着他的两千多云南土司兵与孙可望分道扬镳了。

    孙可望得报之后,也没有追杀沐天波,只是冷笑了一声,“既然姓沐的愿意去送死,就让他去好了!”

    只剩下3000人,孙可望更不敢在此地久留了,连夜他带着人马也离开了这座破庙,数日之后,孙可望带着人马由四川便跑进了云南境内。

    这时孙可望又得到报告说沐天波带着他的2000多人马占据了对影山当了山大王,赶紧命人拿来军用地图,在离他们几十里远的地方,果然有一座对影山。

    “占山为王,姓沐的真会找门道,老子也先去当山大王去!”孙可望在对影山附近几十里处,也找了一座地势险要的高山,名字叫做叠云峰,在哪里驻扎下来。

第424章 忠贞侯秦良玉() 
祖克勇和东胜带着两营兵将马踏叛军大营,留下东胜的无敌营控制叛军的大营,祖克勇带着标营人马在后面追击孙可望和沐天波的人马,一口气又追出20余里,直到叛军跑得无影无踪了,天色已经傍晚,祖克勇才停住兵马。

    祖克勇带着得胜之兵回去后和东胜的兵马合在一处,向20多里开外的城中的林毅报捷,此时林毅早就得到报告了,命令他们在叛军的大营临时休整,看押俘虏,原地待命,第二天,林毅又派出几万人马,到城外清扫战场。

    这次大战打得太漂亮了,一日之间便歼灭了孙可望和沐天波的叛军十几万,光俘虏叛军就超过7万之众,虽然没有抓到孙可望和沐天波,但是可以断言,他们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再与大明对抗。

    接下来处理战后事宜,救治伤员,修复城离,打理战利品,战利品太多了,堆积如山,刀枪器械、粮草马匹,锣鼓帐篷,金银绸缎,等等军用物资登记了厚厚的几本,还得了数百头战象,掉到护城河里的战象命人已经打捞上来,受伤的给治伤,得病的给治病,死的是没办法了。

    “留着这些畜生干什么?”小颖不解道。

    “放他们回家,大象也有家。”

    “放了他们?这些畜牲,罪大恶极,杀了我们多少人,应该把它们全都处死!”小颖愤然道。

    “我英勇的大明将士,死得其所,不过我们不能屠杀这些畜生们,毫无意义,它们只是被别人利用的工具,留着他们吧,将来可以换些银子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哟!”林毅笑道。

    “林大哥的意思是,将来找缅甸王算账?”小颖若有所悟道。

    “哈哈哈……颖儿可算聪明了一回。”林毅向他笑着点了点头。

    这一次,光清扫战场,掩埋尸体,处理战后事宜,数万人马就忙活了五六天。

    让军需官把各营将士有功劳的都登记到功劳薄上,接下来大肆犒赏三军,一直祝贺了三天。

    然后处理这些俘虏。对待俘虏,林毅的态度是明朗的,政策也是一贯的,以教育为主,遵循个人的意愿,愿意当兵的留下接受挑选,不愿意当兵的,登记之后可以遣散回乡,告诉他们如果再次造反被抓,有新账旧账一块算了,按照大明的例律,该砍脑袋的砍脑袋,该投入大牢的投入大牢,罪大恶及的处于极刑。

    经过教育登记之后,只留下了1万多人,进行了改编,然后补充到地方及林毅的各营以冲抵兵员的减额,剩余的大部分释放,林毅这一招叫恩威并用。

    被无罪释放的这5万多人千恩万谢,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便宜事儿,要知道在当时反对朝廷,起兵造反被抓住轻则砍头,重的就是处以极刑,甚至抄家灭门。

    而林毅对他们现在开了天恩,在经过一番教育之后,就做了个登记就无罪释放,以前的事一笔勾销,杀过多少人,犯过多大的罪行,全部既往不咎,只要他们以后做个大明的顺民,这事儿就算过去了,而且那些伤病的、残疾的、生活有困难的过不下去的,还可以得到地主官府衙门的抚恤赈济,这样的惠民力度简直比帝王改朝换代净牢大赦还给力!

    有吃有喝能过得下去,谁会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去造反呀?大人真是千古明君,有林大人在,这辈子绝对不会再反对朝廷!

    几万人感激涕零,心中暗暗发誓,今后要做一个大明的顺民。

    受林毅优待俘虏的影响,很多占山为王的山贼草寇,数不清的小股流贼,纷纷烧了山寨,各自散伙了,有的仗着胆子来向林毅他们请罪,林毅命令宋献策和李岩他们,代替自己处理这些工作。

    这几天林毅当然也派出了人马,打探孙可望和沐天波残余的情况,说他们早跑得无影无踪了,很可能是到云南一带去了。

    这次大战,影响很大,不但解了四川成都之危,使西南的半个四川又归了大明的统治,孙可望和沐天波的人马这一败走,四川各地的地方官全都来向祝贺,包括以前孙可望和沐天波他们所占地盘的那些当官的,本来有不少已经倒向了孙可望和沐天波,有的脚踩两只船还持观望态度,现在全都倒向了大明,拉着重礼来拜见林毅,那些胆小者当然不敢来了,害怕林毅找他算账,挂印封金而逃,来的当中也不乏献媚巴结之流。

    这些林毅都接受和笑纳,林毅当然清楚,他心里有一本账,现在还没有到治理官场的时候,这些事情先留给内阁这帮官员吧,将来平定了战乱,大明一统之后,再说治理天下的事,他知道治理天下比打天下更难!

    这一天有人来报,说是忠贞侯秦良玉来了。

    林毅一听这个名字,立即就站起来了,因为秦良玉的名望太大了,秦良玉和她的丈夫马千乘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秦家(马家)满门忠烈,历史上秦良玉丈夫死了以后,她带着白杆兵继续为朝廷效力,好几次千里迢迢勤王,关外的浑河畔血战满清鞑子,秦良玉的兄长战死,川中剿贼,血战襄阳他的儿子马祥麟又搭上了一只眼睛,她和她的白杆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崇祯皇上亲口加封她为忠贞侯,并赋诗数首盛赞其高风亮节,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载入史册的巾帼女将军,其他的像什么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都带着民间传说的因素,正史上没有记载。

    在穿越之前,林毅就听说过这个名字。

    穿越过来之后,更是听说过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数年前的那次京师勤王,因为林毅出奇兵杀退了皇太极,奉命勤王的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走到中途又回去了,那一次林毅与秦良玉失之交臂。

    林毅来到四川这些天,军务缠身,把这位历史名将经忘却了,没想到忠贞侯现在来了。

    林毅立即传令,召见这位巾帼英雄。

    当天的午后在成都张献忠住过的皇宫太和殿,林毅见到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巾帼女将。

    随行太监喊过之后,大殿内很快进来一位满头银发的女将军,林毅立即定眼看了起来了,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忠贞侯?只见她满脸皱纹堆垒,但是一身崭新的侯爵服仍然显得神采奕奕,步伐稳健,腰板儿挺直,紧走几步,赶紧跪倒在林毅面前。

    林毅一看,赶紧转过来,就冲秦良玉的名望,和她满头的银发,林毅忍能让她下跪,用双手相搀,“老将军免礼平身,今年贵庚啊?”

    “老臣今年七十有一,”秦良玉声音苍老,但是并没有起来,“老臣今天来拜见监国大人,主要是请罪来了。”

    “哦,老将军功高盖世,满门忠勇,何罪之有?”林毅一惊,赶紧把她拉了起来,让她坐下慢慢道来,70来岁的人了,冲她今天这一番话,再大的罪行林毅也要赦免她。

    “哎,”秦良玉轻轻叹了一口气,“起初大人监国大明,老臣实在是不服呀,实不相瞒,若非老臣上了几岁年纪,早就带兵到京师了清君侧了,老臣一直认为,大人乃窃国之人,现在老臣明白了,大人替太子临国,北驱鞑子,南下平贼,才令大明国祚方兴未艾,大人尽为师之道,乃大明之贤臣良将,老臣这些年负病练兵,今日又请罪来迟,深感罪孽深重,请大人降罪。”

    秦良玉说得非常动情,说到这里,又要起身给林毅下跪。

    林毅颇有感触,赶紧把她拦住了,不愧是忠贞侯,名不虚传,敢在自己面前直言真话,满朝文武有几人乎?百官之中,多是阿谀奉承之辈,也不乏阳奉阴违,见风使舵之徒,像忠贞侯这样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因此林毅当场赦免秦良玉无罪。

    林毅当然知道,秦良玉早不来晚不来,单单在这个时候来肯定是受成都之役的影响,因为他的儿子马祥麟和他的侄子秦冀明,皆是四川的总兵官,当年张献忠占据四川,建立大西国的时候,根本不敢惹他们马家和秦家,这就是慑于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的威名。

    而这次林毅亲征四川,按说他们秦家和马家早就该来拜见听用,但一直没来,这就对上秦良玉说的那个碴了。他林毅这些年驱赶了鞑子,他们秦家和马家装聋作哑,现在战成都他们仍然是在观望,直到把打跑了孙可望和沐天波这些流贼叛军,才算是让秦良玉彻底服气了,承认并接受了自己这个临国。

    大明是朱家的天下,自己姓林的要监国,肯定有人不服气,这当然中就包括秦良玉,现在忠贞侯秦良玉臣服了,不容易啊!

    秦良玉一看林毅丝毫没有怪罪她的意思,也很受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风。

    “监国大人,老臣有心负弩引弓为大明前驱,但年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