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这个时候,赵广听了冯永和关姬的话,惊奇地拿起一根甘蔗,恰恰是关姬挪过的那一根,说道,“这竹子般的东西,还能啃着吃?”

    “那是自然,二郎若是不信,大可以试试。”

    冯永怂恿道。

    赵广当下就跃跃欲试。

    “这根不能给你!”关姬急了,劈手就压了过来,随手又递了一根过去,“吃这根。”

    也就是赵广没见过这东西,所以没注意到上面有人咬过的痕迹,当下也没在意。只是看了看冯永,几次凑到嘴边,却又下不去嘴。

    “这……还是等会再试试?”

    赵广干笑一声,最终还是放下了甘蔗,长期以来的礼仪教育,让他过不了当众啃甘蔗这个心理关。

    “小弟觉得,还是石蜜好吃些。”

    不敢吃就是不敢吃,连甘蔗都没吃过,你从哪知道石蜜比较好吃?

    冯永撇撇嘴,说道:“差远了。这石蜜比我以前吃过的蔗糖差远了。”

    “蔗糖?”

    关姬和赵广都一齐看过来,赵广一时没想明白,关姬却是一下子听明白了。

    “兄长所说的蔗糖,也是用甘蔗所制而成的?”

    “是啊。”冯永点点头,“这制作石蜜的手艺不过关,色泽难看也就罢了,连味道也难吃,比蔗糖差远了。”

    “这甘蔗仅在交州一带有种植,没曾想兄长不但见过,竟然还见过比石蜜好吃的东西?”

    关姬觉得用甘蔗做出石蜜已经是极为难得了,毕竟是贡品呢。可没想到,竟然还有蔗糖这种东西存在。

    “三娘喜食甜品?”

    赵广心大,没有看到关姬的小动作,冯永却是看到了,甚至他还看到了关姬尽量掩藏起来的咬痕,心头一动,问了一句。

    关姬脸上微微一红,却是大方点头承认:“小妹自小便喜食带甜味的吃食。”

    冯永“啧”了一声,心想这个爱好在后世当真不算什么,满大街的甜品。

    可是在这种年代,当真是难以从这个方面攻略好感度。

    “可惜了。”冯永叹了一声,“这甘蔗,其实不仅仅是在交州可种,虽然在汉中种不成,不过在蜀中还是可以种的,越往南就……”

    说到这里,脑子突然一阵灵光闪过。

    再往南,就是南中。

    南中种粮食不划算,可是种甘蔗……

    南中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就是一块鸡肋,不管他吧,他又蹦得太欢,一个搞不好还会威胁到锦城平原这块心腹之地。

    管他吧,又实是浪费人力物力,不毛之地,要来有毛用?

    “兄长却是说笑了。蜀中大好的田地,种粮食都来不及,谁敢拿来种甘蔗?”

    关姬路上没人时,也曾偷偷啃过甘蔗,觉得虽然好吃,可是一听冯永竟然想拿蜀中之地来种甘蔗,只觉得兄长是异想天开,这种想法,太过于荒谬了。

    “蜀中自然是不行,不过南中嘛,却是可以一试。”

    冯永这个念头一起来,当真是觉得再也忍不住,“三娘有所不知,这甘蔗,在北方,是种不成的,反而越是往南,种得越好。”

    市场经济和经济作物跟古人说了也不懂,不过说利益却是可以的。

    “南中尽早是要平定的,可是平定之后呢?如何安抚,这是个大问题。我觉得种甘蔗倒是不错。”

    关姬只觉得越听越糊涂,“听闻南中平地少山地多,要是拿来种了甘蔗,没了粮食吃,那不是逼着南中再反?再说了,种了甘蔗,又有什么用?总不能光吃甘蔗不吃粮食?”

    “甘蔗用处大了。”冯永嘿嘿一笑,“拿甘蔗换粮食啊,再说了,南中多雨,就是山坡上,也可以种甘蔗。”

    “和谁换?”

    “当然是我。”

    冯永指了指自己,心道这甘蔗好像当真有搞头啊,拿粮食换甘蔗,再拿甘蔗榨蔗糖,蔗糖比那粮食贵多少倍了?

    有搞头,当真是有搞头!

    “且不论丞相允不允兄长这般胡闹,就算是为了稳定南中大局允了吧。可是兄长又能有多少粮食换甘蔗,就是收上来又有什么用?”

    关姬关心的眼神看向冯永,当真是觉得他有些不太正常了。

    “甘蔗用处可大了。”冯永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至少做出来的蔗糖,可以让三娘吃个够。”只是此人说着说着,嘴里又开始溜边。

    听出来了,这个兄长就是正经两句就没正形,关姬暗恼,脚在下面又踢了冯永一下。

    这一回可是用了不小的力道,让冯永疼得咧了咧嘴。

    “咳,小弟想起屋中还有此行物件没有收拾好,这就先去收拾。”

    赵广心里暗自佩服兄长竟然如此大胆的同时,又感叹这个谁也不服的虎女阿姊,好像终于要被人降服了。兄长这般举止言行,阿姊竟是一点生气的迹象也没有,反而有了少见的女儿像。

    当下觉得自己再呆在这里不合适,便借口离开。

    出了屋子,心下还得意了一下,自己当真是有眼色。

    “兄长,怎的当着二郎面说胡话?”

    关姬看到赵广离开,没了他人,脸上却又是有了红晕,当下站起来,“若是无事,小妹就先回屋了。”

    “怎么是胡话?我说的可都是正事。”冯永一本正经说道,“这可算得上是家国大事呢,三娘且先坐下来,听我细细道来。”

    关姬眼露怀疑的眼神,看来冯永的信用在她那里暂时被过度消耗完了。

    听到冯永这个话,却是摇了摇头,“兄长所说的,既然是家国大事,就应该去与二郎他们商量,甚至是写信与丞相,也是可以。此时却跟小妹一介女流说这个,不合适。”

    说着,又是狡黠一笑,“小妹这些时日,日夜走路,有些累了,想先回去休息。”

    冯永一日之内连续两次看到关姬这难得的小女儿笑意,只觉得她突然是变了一个人,当真是明眸善睐,极是可人。

    看着关姬说完提起自己的包裹就要出门,当下拿起案上的一根甘蔗,说了一声:“三娘不把这根甘蔗带走么?要不等会让我吃了?”

    关姬转过头看到冯永手个拿着的,正是自己路上偷偷啃过的那一根,再看看眼前这个人那似笑非笑的样子,脸上一下子红了,闪电般地抢过来,夺门而去。

    冯永拿起刚才没有啃完的甘蔗,又咬下一口,同时心里叹了一口气,刚才我可不是开玩笑,拿甘蔗换粮食,此事要是操作好了,说不得当真做的。

    怎么你们都不了解我呢?当真是人生寂寞如雪。

    大汉现在缺粮吗?

    只能说是暂时缺。

    可是诸葛老妖仅仅是把都江堰搞好了,就已经有了南征的资本。

    在原本历史上,汉中一直是荒芜之地,就是这样,诸葛老妖光靠锦城那片地方,东拼西凑攒了几年,也能攒出北伐的资本。没道理自己帮着开发出汉中这片汉家宝地,粮食反而不够了吧?

    所以说,等汉中过上两三年,当真产出了粮食,那时南中也平定了,弄点粮食去换甘蔗,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北伐可是要费钱粮的,有了粮,如果再能搞到钱,想必诸葛老不会不同意。

    至于换过来的甘蔗,怎么搞出蔗糖,那还不是闭着眼就能搞定的事?

    石蜜算个卵!这玩意又涩又渣,竟然还能成为贡品?

    而且竟然还是液体的,连运输都不方便,注定是要被淘汰的产品。

    到时候老子搞个砖头似的红糖出来,哪个不服气,就砸到他服气为止。

    板砖红糖就问你怕不怕?

    蔗糖就算是在后世,也算是大宗商品呢。

    凡是大宗商品,那都是贼特么的赚钱的玩意。

    嗯,这事得好好想想,不行,得先拿小本本记下来,以免得以后忘记了。

第0168 皇后真大气() 
送走赵广后,冯永又开始回忆后世是如何种甘蔗,以及如何把甘蔗榨成蔗糖。

    写写画画两天,把所有流程都写下来后,冯永拿着图纸直叹气。

    确认了大汉境内如今适合种甘蔗,又是唯一能种甘蔗的地方是南中后,继茶叶事件后,冯永再一次对南中之乱发出了牢骚。

    没事你们吃撑的乱个毛线?又成不了气候,唉,当真是不让人安生。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没有。

    诸葛乔在上一次来过之后,过了一段日子,直接就派人送了不老少秸杆过来。

    虽然来人没有告诉冯永,但冯永猜也能猜得出来,估计这些秸杆,都是从南郑周围那些没有入籍的流民手里收上来的。

    看来诸葛乔在汉中也不是光顾着分配粮草,平日里也掌握了不少地方情况。

    至于是如何收上来的,还有那些流民的没有了秸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冯永也懒得关心——反正又不是他亲自下手去抢的,和他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在汉中种地,从来没有让你们上交过一粒粮食,也就是现在,拿你们点秸杆,怎么啦?怎么啦?

    不服气,去上户籍啊,去交粮纳税啊,这样的话你们就是大汉子民,按诸葛老妖那等脾性,诸葛乔估计也不敢下手去抢。

    既然怕交粮纳税,不想上户籍,那出了问题,谁会管你们的死活?

    反正冯永是不管,至少现在是不管,因为想管也管不上。

    秋末的太阳有些暖和,吕老卒半躺在路口的小土堆上,眯着眼在那里晒太阳。

    最近这些日子,营寨周围开始不断有人在徘徊。

    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跟着送秸杆的车子过来的,又不敢靠近营寨,只敢远远地窥探。

    他们的衣着很破烂,有很多甚至是披着茅草编成的蓑衣,可以看出,都是流浪世间苟延残喘的野民。

    “都是可怜人啊。”吕老卒喃喃地说了一句。

    “世上有多少人不可怜?”躺在吕老卒身边的老瘸腿接过一句,“咱们若不是遇上了主家,只怕跟着他们强不了多少。”

    “兴许能强点,好歹也是沙场上打滚下来的。逼得急了,拿起刀也能做些无本买卖。”

    吕老卒打了个哈欠,似乎很是享受这个秋日里的太阳。

    “那他们就是没被逼到绝路。”老瘸腿看向远处隐隐露出的几个身影,“你说,他们还能忍多久?”

    “估摸着还能挺一个来月吧。听说汉中冬日不比南中,要冷上不少,也不知能不能冻死人。”

    “冻死人的时候就怕晚了。你说他们怎么就没一个明白人,非得这般受罪?”

    “未必没有明白人,只是自在惯了,没被逼到最后,谁不想一直占着便宜?再说了,上了户籍,就要被人管了,谁知道踏不踏实?就如当初决定要跟着主家,咱们不也是心虚么?”

    两人正说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就看到有一行人从南郑方向沿着大路过来了。

    “敢问老者,前面可是汉中典农校尉丞所治?”

    来人有七八个,打头的是一个骑马的少年郎,看到路口站着两个老者,连忙下了马,拱手问礼。

    吕老卒和老瘸腿侧了侧身,以示不敢受礼,陪着一张笑脸:“正是。敢问郎君何人?”

    这路口下去,只通向营寨,这行人走到这里,基本可以确定目的地。

    “劳烦长者传个话给冯郎君,就说汉中冶监令霍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