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遗没有回答,反是走上前来,压低了声音,问了一句:“兄长觉得,朝廷三年之内能平定南中?”

    “你来多久了,听了多少?”

    冯永头上微微冒冷汗,一样的不答反问。

    叫自家小侍女盘头发,却又不让她侍寝这种事情,关姬知道了没啥,她能猜到原因,可是要是还有别人知道,那就不是一般的丢人了。

    没准眼前这个李遗此时心里就在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或者难言之隐之类的?

    微软?松下?联想?

    真要如此,自己又如何解释?

    根本就没办法解释啊!

    “小弟在外奔波了好些日子,方才刚刚沐浴了一番,心头有些事情放不下,若不与兄长说,实是觉得不安心,故这才过来找兄长,”李遗有些歉然,“兄长,非是小弟要故意偷听,只是过来时,恰逢兄长在安慰阿梅娘子,怕惊扰了兄长,这才没现身。”

    跟在冯永身边这么久,对于冯永不但要自己平日里干干净净,就是身边的人也要让他们经常注意干净,李遗也是习惯了。

    冯永狐疑地看了看李遗,你的意思是,阿梅刚哭的那个时候来的?见他身上确实像是刚洗完澡,换了衣服,这才放下心来,看来他应该没有听到前面的话。

    “兄长觉得,南中三年之内能平定吧?”

    李遗又重复问了一遍,看得出他很关心这个问题。

    “三年自然能平定。”冯永的语气就如同在说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那样轻松。

    “兄长,如何能这般肯定?”李遗对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一般地执着。

    因为历史早就证明了啊。

    冯永想了想,问了一句:“文轩觉得,若是要平定南中,得需要多少兵力?”

    “少则三万,多则五万。若是少于三万,则难以平定。”

    李遗看起来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张口就回答。

    “我们到屋里说话。”冯永拍了拍李遗的肩膀。

    三万到五万,这个数字比后世估计的要多。后世估计诸葛老妖平定南中用了两万到两万五之间的兵力。

    不过冯永更相信李遗的估算,毕竟他家就是那里的,他手里掌握着南中的第一手资料。而他老爹又是南中都督,说不定这个数字还是李恢估算出来的。

    “若是用三万兵力,文轩觉得,多久能平定?”

    进了冯永的屋子,亲自给李遗倒了一碗水,两人分开坐下后,冯永开口问了一句。

    “长则两年,短则一年。”

    而事实上诸葛老妖只用了大半年。

    “那文轩觉得,平定南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行路不便,人心难服。”

    冯永听了,轻轻摇头,笑了笑,“南中汉蛮向来有矛盾,只不过此次闹得大了些。若是平定,大军开过去就是,收人心的事,那是后面地方官吏要操心的,咱们且不去议论。”

    “至于说行路不便,确实是个难题。只不过我也与府中那些沙场上退下来的老卒谈过,听他们说,南中那些叛军,多是蛮僚,悍勇确是悍勇,不过鲜有铁器,一般都是拿竹子木头当兵器,不知对否?”

    李遗点点头,“那蛮僚,多是悍不畏死,幸好愚昧无知,不知如何制作攻城器械,难以攻城,更不消说制铁,否则大人凭手上的兵力,如何能守得住城池?”

    “这南中之路虽说难走,但只要小心前行,想来还是没问题的,不然当年伏波将军如何南平交趾?平定南中最大的困难,在我看来,是如何抽调足够的兵力,以及如何筹措支撑大军的粮草。”

    为什么说汉朝最牛逼的时候,一个汉兵能打五个胡兵?原因就在于技术的先进性,一个是手上拿着各种各样锋利的杀人利器,身上披着各种铁甲皮甲,一个是只会挥舞着木棒兽骨,嗷嗷冲锋,完全是后世山姆大叔拿各种导弹殴打世界各地小朋友的即视感。

    南中平定战除了诸葛老妖带着一群官二代将二代外,剩下几个有点名气的,都是以后要用来镇守南中的人物。

    而蜀汉有名的大将们却都没有参加,除了要考虑到得有人帮阿斗镇场子外,南中也不值得那些大佬们全部出动,那样就太看得起那些各自为战,连统一组织都没有的叛军。

    冯永点了点东边,继续说道,“平定南中,还要考虑到东边。毕竟南中那些叛军,可是得了东吴的支持,如今大汉与东吴正在重新交好,待此事完成,东边再无压力,介时大军开进南中,则那些叛军就是待宰的豚犬,不足为虑。”

    听完冯永的分析,李遗长舒了一口气,眼带钦佩地看着冯永,说道:“兄长之言,与大人所说的竟是不谋而合,小弟实是佩服。”

    这有什么好佩服的?汉军和叛军无论是从兵器,还是指挥,亦或者组织性上,都不在一个层次,代差过大,比当年老美和傻大木的代差还要大几倍,只要后勤能跟上,平推根本不是个事。

    李遗看着冯永一脸平淡的模样,仿佛只是说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心下更是折服。

    南中之乱,本就是地方大族带头所起。

    李家作为南中的大族之一,却坚决站到了大族的对立面,除了不愿意背叛朝廷以外,其实更大的原因就是自家大人根本不看好这一次的叛乱。

    南中叛乱虽是起于先帝崩殂之时,可先前却是早有苗头。先帝崩殂后,大汉危如累卵,南中之乱更是如同火上浇油一般,让危势越发不可收拾。

    叛军也不是没派人过来劝说,甚至还带上了东吴说客,但是大人不但没有听从,反而为了表忠心,直接杀了来人,送往锦城,以示与叛军势不两立。

    事实证明,大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东吴没有趁机杀进来,北边的曹贼也被挡在了汉中之外,如今局势越发明朗,南中的叛军,已然是没了出路,等丞相腾出手来的那一日,就是他们覆灭之时。

    大人估计三到五年之内,南中必定。

    没曾想这冯明文更是大胆,直言三年之内,竟是比大人还要有底气。

第0188章 真假难辨() 
“若单单就大军而言,只要东吴与大汉交好,那自然是可以抽调得出来。可是兄长觉得,这三年之内,能筹措得如此多的粮草么?”

    “文轩可知,在蜀中,我最佩服的先古贤人是哪位?”

    “小弟如何得知?”李遗不知道冯永为什么突然问起这种问题,想了一会,拊掌笑道,“小弟想起来了,兄长过剑山时,曾作雄文‘蜀道难’,其中有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莫不成便是那两位蜀中之主?”

    冯永摇摇头,“蚕丛及鱼凫,皆是一代雄主,自是值得佩服的,但却不是我最敬佩的。”

    “那小弟便不知了。”

    “便是那建了都江堰的李冰。”

    “竟然是他,”李遗恍然,点头赞同,“小弟竟是一时没有想起,李太守确是值得敬佩。”

    不是敬佩,根本就差点崇拜上了。

    在冯永看来,李冰就是蜀中的水神,不但在蜀中,就算是拿到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都算得上是最牛的人物之一。

    在李冰没有建都江堰之前,蜀中有“泽国”“赤盘”之称,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蜀中盆地,年年洪涝,根本就是一个大水盆。

    就是因为有了都江堰,川蜀才从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

    在那个工具极其简陋的先秦时代,李冰竟然能靠着人力,生生建成了一个设计完备,功能多样,造福后世几千年的伟大工程,直接改变了一个蜀中这个地区的命运,简直就如同开了挂一般牛逼。

    不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就算是到了冯永那个后世,一国之主也要为李冰题字,可想而知其影响之深远。

    冯永说到这里,李遗这才明白过来,“兄长的意思是,那都江堰……”

    “文轩莫要忘了,丞相今年可是专门派人重修了都江堰,还派了护堤官,征了民夫前去看守。”

    冯永说到这里,李遗终于醒悟过来,叹道:“小弟不如兄长多矣!”

    这个兄长,不仅仅是能深谋,就连大局都亦了然于胸,不得不让人服气。

    虽然心头很是舒爽,可是冯土鳖仍是假惺惺地自谦一句:“此乃显而易见之事,只要文轩稍加注意,也是可以想得到的。”

    我已经很注意了,要不是大人给我提点,我怎么可能会想得到这么多?更何况那都江堰离南中如此遥远,谁又会想到两者竟然能有如此联系?

    当时丞相说了要闭关息民,谁都以为不会再折腾什么大动作了,就连派人修护都江堰,人人也只以为是为了防涝,谁又想得到丞相竟然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想那都江堰,本就是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只因年久失修,附近许多田地或因水涝,或因无水源缺乏而不得不被迫荒废。

    丞相派人修护,想来那些荒废的田地只要稍加耕作,也能马上重新加以利用起来,明年怕不是就能筹得一批粮食?

    再加上蜀中收缴上来的粮税,这般积累上两年,到了第三年,说要支撑起十万八万的大军那是不可能,但供个三五万南征,想来已经是颇有富余。

    他却是不知道,历史上的丞相,却是第三年就已经南征了。

    “对了,文轩不是说要有事与我说?究竟是何事?”

    李遗此时心头满是被一个土鳖打败的挫折感,听到问话,这才想自己原来是有事情这才过来的。

    “小弟几忘矣!”李遗晃晃脑袋,暂且按下心思,“兄长答应了魏将军,这羊毛布一旦做出来,就先行供给汉中府。这魏将军知道这羊毛布是好东西,所以拿来给那汉中府的将士用,马将军想来也定是知晓,若是来问,那当如何?厚此薄彼,终是不太好吧?”

    冯永垂下眼眸,手中轻轻地拨动案上的水碗,尽量不让李遗看到他眼中的明悟之色。

    他可从来没有忘记,李遗是以天使的身份过来的,说白了,是奉了诸葛老妖之命跟着自己到汉中的。

    李遗的这个问话,究竟是担心自己一碗水端不平,而让汉中的两个大佬会有意见?还是在隐晦地告诉自己,不要过于偏向魏延?

    但是不管怎么说,马岱看来就是诸葛老妖放在汉中的底牌了。

    “文轩放心吧,”冯永想到这里,抬起头,笑了笑,“马将军好歹是牧场中有份额的,我怎么可能会忽略此事?”

    “可是……”李遗凑了过来,声音放低了,“那魏将军却是把魏文思放在这里,只要兄长织出布,就立刻收到太守府,如何有多余的?”

    这家伙,疑心很重,看来不大愿意相信魏昌。

    “把答应给魏将军的东西给齐了,剩下的不就可以给马将军了?魏将军,总不能再来抢一次吧?”

    冯永脸上虽然是淡然的笑容,心里却是升起一股怨气,这魏老东西,也不知道他和诸葛老妖之间出了什么问题,非要把自己拉进这个是非漩涡里面。

    唉,希望黄月英看在自己一直孝敬她老人家的份上,能给点提示。

    “兄长说得轻巧,这羊毛布又不是从羊身上剪下羊毛就成,一时间如何能织得这三百匹布?”李遗脸上有些担忧,看来确实是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