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想知道?”

    李遗眼睛淡淡地扫了一眼黄郎君。

    兄长在汉中要用到大量粮食的事情,以后肯定是瞒不住的,但瞒不住并不是就说明可以随意泄露出去。

    蜀中的余粮,大多是控制在大族手里,而蜀中的大族,对兄长倒未必有多待见。

    不但不待见,反而是有不少芥蒂。

    反正李遗觉得,兄长这种得罪世家大族的本事,别人一般是学不来的。

    所以此事,最好是先趁着蜀中大族正在为去年的囤粮发愁的时候,先大肆收一批粮食上来,能收多少是多少。

    要是等他们反应过来自己背后是兄长,估计粮价又得涨一次。

    “小弟不想知道。只是若是兄长当真是想要粮食,小弟手里倒是有一批,如果不够,小弟还可以出面,替兄长再筹备上一些。”

    听了这话,李遗心头一动。

第0246章 黄崇() 
这黄郎君,本就是蜀中大户。若是由他出面,肯定是要比自己出面好得多。

    虽然自己大人投靠丞相的行为,算得上是李家的一种生存之道,但这并不代表着那些不服大汉的大族会认可自己。

    但这黄郎君就不一样了。

    黄郎君本名叫黄崇,是黄权之子。

    而黄权,算得上是当初本地世家投靠先帝的代表人物。

    先帝执意伐吴,黄权也是劝谏过的。

    后来看到先帝不听从后,他又自请为先驱,让先帝坐镇后方。

    若是先帝听了黄权之言,夷陵即使大败,也不至于这般惨败。

    只是先帝不但要亲临前方,还把黄权派往江北防范曹贼,以致于后来大败之后,黄权被截断退路,只得降了曹贼。

    所以留在蜀中的黄家就显得很尴尬。

    虽然先帝说了“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的话,但如今黄权在曹贼那边也算是身处高位,黄家又怎么敢因为先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敢把这话当了真?

    所以平日里处事无不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来大祸。

    以黄家如今这般情况,出面去向大族收些粮食,估摸着当真没人会怀疑。

    只是,为何他们这般好心?

    “为何?”

    李遗不相信黄家不知道这背后的风险。

    虽然他们如今的处境不算太好,但有先帝那一句话,相信也不会有人故意去找他们麻烦。

    但如果再掺和这个事情,他们就算是真正地得罪了这蜀中大族——投靠了朝廷不要紧,但如果是还要反过来坏了别人的好事,这黄家就算是自绝了后路。

    得罪了世家,又不受朝廷待见,黄家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只想请兄长帮个忙。”

    黄崇有些低声下气地说道。

    “什么忙?”

    “请兄长帮忙引见一下汉中的冯郎君。”

    “冯郎君?”

    李遗终于笑了,他靠在椅背上,拍了拍这椅子,没想到才过了这几个月,连食肆里都有了这玩意。

    “此事说容易,也容易,说为难,我也为难。因为你口中所说的冯郎君,我是要叫一声兄长的。”

    李遗倒也不怕说出这个话,反正此事也没什么丢人的。

    “引见容易,但你总得给我透个底子。”

    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自己开了口,兄长定然会给自己这个面子,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要格外小心谨慎一些。

    不然出了什么漏子,丢人的是自己。

    黄崇看来是早做了功课,当下听到李遗这话,倒也不吃惊。

    只见他沉吟一下,这才说道:“不说那些大族里不愿出来的,就单单说是如今大汉所能看到的少年郎,冯郎君算是个领头的,此话不知李大兄认否?”

    “那是自然。”

    李遗点头,就算那关张二子,也就是顶了个传下来的爵位,要说功劳和本事,李遗还真就认冯永要比他们强。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不愿意放出来的所谓才俊,李遗就更看不上眼了。

    兄长可是连丞相都拿捏不住,但又不得不迁就的人物呢,而那些世家大族们,在丞相的手里,还不是敢怒不敢言?

    才俊?有多才?

    “听说李大兄的族弟,也是因为冯郎君的举荐,这才当了南乡县的县令?”

    “不错。”

    “汉中本就是荒凉之地,如今朝廷虽是大举屯垦,但那南乡县地处偏远,只怕一年半载也起不来。小弟不才,愿往此地,做个小吏。”

    李遗这回终于听明白了,他看向黄崇,坐直了身子,好一会这才缓缓说道:“你要我兄长举荐你去南乡?”

    “还请李大兄成全。”

    “是谁给你的主意?”

    李遗沉声说道。

    南乡县荒凉吗?

    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谁来了,李遗都会这么说。

    地处汉中偏远之处,大部都是山陵,再顺汉水而下,就是叛贼孟达所在之地。

    这么个破地方,谁愿意去?

    所以族弟才能当了这么个县令,不然换了锦城周边的县试试?能当个县主簿就不错了。

    就因为是破地方,所以丞相得了兄长的提议,直接就允了,连属官都没派,只说了以后若是有合适的人再另行选派。

    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属官人选,无论是兄长,还是族弟,都可以自己推举,到了丞相那里,基本也就是走个流程。

    但是自家事自家知,兄长说了不出两三年,南乡肯定就是一片繁华之地,想要官声也好,功劳也罢,那就是躺着也能捞着。

    李遗相信那就是事实。

    不说别的,就说那纺织工坊,兄长已经开始把人迁往南乡县了,光光这个,就不知会增加多少人口?

    这根本就是自家几个兄弟的自留地,怎么可能让他人插足进来?

    被人伸手摘桃子这种事情,谁不讨厌?敢伸手进来,就要有被剁了的准备。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李遗都必须要问清楚。

    “李大兄看看黄家如今这模样,人憎鬼厌的,丞相要是不开口,谁敢拉一把?若是丞相愿意,小弟还用得着求李大兄?”

    黄崇自嘲一笑,颇有些不胜感慨的意味,把案几上的汤饮当成酒,猛地灌了下去。

    李遗懂了,黄家这是不甘心啊。

    陛下尚未亲政,丞相那里又没门路,但前面又投靠了先帝,蜀中的世家也未必待见,黄家要不想这般下去,就只有努力博一把。

    “你们黄家,知道这粮食是谁要的?”

    “黄家本家就在巴西郡,汉中的消息,自然要比锦城灵通一些。”

    黄崇看起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信。

    李遗确定了最后一点,问道:“此处说话方便?”

    黄崇眼睛一亮,一改颓废的模样,“方便,小弟可以确定,周围无人能听到。”

    “倒也不用这般谨慎。”李遗笑笑,“只是莫要弄得路人皆知就成。”

    “既然黄郎君这般坦诚,那我也不瞒你。若是黄家能弄来粮食,这价钱好说。至于引见之事,我只能说是跟兄长提一句,至于兄长是怎么想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样就行,这样就行。”

    黄崇喜不自禁,连忙起身行礼,“小弟谢过李大兄的援手之恩。”

    “不必谢我,只是看在黄家粮食的份上而已。”

    李遗拒绝了黄崇的谢意,起身走向门口,最后才回头说了一句,“以黄家如今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有个决断了。”

    黄崇默然,看着李遗的身影,深深地施了一礼。

第0247章 运输效率() 
春耕完毕,夏粮未收,对于黔首们来说,其实已经开始要数着米粒下锅,随时做好吃糠粮的准备,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青黄不接。

    冯永其实也不想在全年里粮价最高的时候买粮,可是诸葛老妖留给他的时候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他能怎么办?

    所以也只能咬咬牙吐点利润出去。

    在这一年里,权贵们忙着垦荒,诸葛老妖忙着收羊毛。

    谁都没时间和足够的准备把羊毛纺成布,所以冯永就是钻了这么一个空当,干的就是独门生意。

    这玩意这么赚钱,朝廷的日子过得这么紧巴,诸葛老妖怎么可能放过?

    冯永不趁着这个机会把纺织工坊做大,难道等着诸葛老妖腾出手来抢生意?

    工坊要做大,要的人就多。

    人多了,粮食消耗就大。

    诸葛老妖已经答应了在南中他能收一千人的妇人,另外再卖给他二千的胡人精壮。

    加上原来的人,未来南乡县就平白多出近三千人。

    这个时候就冯永就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赵广和王训跑去各地勘察耕种,路上遇到一些不长眼的胡人,顺手抓来,你总不能让我上交给国家吧?

    权贵都能私下里抓胡人僚人当苦力,凭啥我就不能?

    所以把顺手抓来的胡人送到南乡当苦力,那不是很自然的事情?

    黄舞蝶虽然是汉中首富,但汉中这地方,再富能富到哪去?就凭她那些家底,也扛不住几千张嘴的饭食啊。

    换个锦城的中等世家来还差不多。

    冯永盘算了一下,觉得自己还真只能去锦城那里收粮食。

    还好去年入冬前收了一批羊毛,虽然织出来的布与汉中府五五分,但好歹还有一半给自己。

    再加上何忘虽然是条疯狗,随时想着要咬自家的宗房一口,但对能帮他报仇的人,他还是很讲义气的。

    再说了,冯永也是送了一个黄皓的人头给他刷官声的,所以沮县那里在整个冬日里,时不时地还送过来一些羊毛。

    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的,可是整个冬日积累起来,也不算少了。

    反正那个时候朝廷又没说不能私人收羊毛,作为新一代的强项令,为朝廷来年出台收羊毛政策探探路,积累经验,有什么错?

    你好我好大家好,多爽?

    哪像那马谡,一开口就是三七分,我呸!

    那么喜欢三七,怎么不去南中?

    南中那里三七多的是,还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多好?

    “兄长这是在做甚?”

    如今的冯永身边,除了关姬就只有李球。

    关姬这几日很少出现,但李球却是天天跟在冯永屁股后面转悠。

    要说李球这个县令,当得可真是悠闲,一天到晚没球事。

    就知道往县里的支柱企业纺织工坊跑。

    “轮子磨得圆一些,别到时候让人推不动。”

    冯永对着工匠吆喝了一声,这才转过头来回答道:“手推车。”

    “手推车?”

    李球颇感兴趣地凑上去,仔细地看了看,说道:“样子倒是别致,看起来与鹿车有些相似。”

    “就是改进的鹿车。”

    冯永大方地承认道。

    鹿车很早就有了,可以看作是手推车的前身,但因为设计的原因,承载量不是很大,一般只能承载一到两个人的重量。

    而冯永所正在准备做的这种手推车,正是后世用了一千多年后最成熟的模样,至少可以承载六个人的重量。

    如果再改大一些,前方再加个拉车的玩意,让人前拉后推,承载量还可以再加大。

    用牲畜拉的两轮车子好是好,可是一般只能在路况较好的情况下行驶。

    哪像这种手推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