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永看着李遗,想起自己明知道他是诸葛老妖派过来看着自己的人,最后却和他成了兄弟,实是一个魅力值不低的人。

    心道这文轩看起来倒像是适合搞情报工作的。

    后世电视上不是经常演得么,搞地下情报工作的全是俊男帅哥,光靠魅力颜值就能避开七八成祸事。

    李遗本就是世家子,如今又久不在南中,皮肤日渐变白,虽然没有赵广那样的绝世容颜,但却是标准的公子哥。

    “对了兄长,义文和子实回锦城的这半年,不少人托了话,想要通过他们见兄长一面。哪知兄长这才回来,义文和子实又马不停蹄地要南下,故义文把这事转给了小弟。小弟想问问,兄长要不要见上他们一面?”

    “都是些什么人?”

    冯永随口问了一句。

    对这种情况,他心里早有准备。

    前年立下了功劳,却被下放去汉中那种荒凉之地,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冯永是不被大汉丞相看好。

    哪知土鳖翻身只用了一年。

    随着汉中变化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明白了当初丞相的安排有多么的苦心积虑,这哪是不看好?

    明明是青眼有加啊!

    手里握着官帽,怀里塞满钱帛,又受到大汉丞相所重,名气也不小,简直是大汉年青才俊的样板人物。

    所以张家四娘子想要取字的这个事情一传出来,再听到这只土鳖竟然又与张家小娘子有往来,后面冯永成了众矢之的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眼红病又不分古今中外。

    大汉核心人物的家里不参与张家四娘子取字的事,除了二流权贵子弟勉强能与冯土鳖争一争外,三流直到末流的家世根本没一点底气,除了先齐心协力把他搞出局,还能怎么办?

    甚至有人看到土鳖府上好像还缺个管家的娘子,别说是蜀中的外来权贵,就是上年投靠了先帝的本地世家,只要家里有合适小娘子的,也有人考虑是不是给土鳖塞个暖榻的女人。

    然后……关姬回锦城,直接就穿着女装进了冯庄,冯庄闭庄一年多,她可是第一个进入庄子的外人,甚至还能作了庄上的主!

    一番操作下来,让那些有心给冯土鳖塞小娘子的人家差点吐了血!

    这关张两家……特么的眼光简直绝了!

    关羽张飞押中了先帝也就罢了,到了第二代,竟然还能提前押中冯土鳖!

    还让不让人玩了?

    不知道吃独食会撑死吗?

    诅咒归诅咒,但自家没眼光提前烧冷灶,又没办法让自家女郎去给土鳖暖榻,只好想门路打交情牌了。

第0362章 述职?() 
赵家二郎现在当然是个好郎君啦,可是当年没出息的时候,还不是时常跟一帮狐朋狗友胡混?

    如今混出头了,总不能就忘了当年的小伙伴吧?

    于是就有不少人拐弯抹角地找上门来,想要与冯土鳖搭上关系——要是从冯土鳖手里拿到羊毛布,吃个满嘴流油那还不是闭眼就能做到的事?

    看看现在的黄家?

    看看现在的李家六房?

    更不用说提前塞了关家三娘子给土鳖的关家,两年前府门口的柱子掉了漆都没钱收拾。

    现在呢?

    一水油光闪亮的大红柱子,日头照下来就差点亮瞎了眼!

    赵二郎是个讲义气的,只说了等兄长回锦城定会跟兄长提一声,但同时也说了不保证兄长会答应。

    “二郎只要答应说一声就成,答不答应兄长自有计较。”

    来人连冯土鳖的面都没见上,就已经亲热地叫上了一声兄长。

    冯永听了李遗这么一说,这才知道原来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就有了这么多人愿意喊他兄长。

    当下有些感慨,心想钱当真是个好东西,怪不得后世有个马爸爸。

    同时又问向李遗,“文轩你看我应不应该见上一见?”

    李遗显然对此事早有计较,“小弟觉得兄长还是见一见为好。义文答应下来的人,都是挑过的。”

    “要么是家中只有个空名头,实际上家境已经没落了的,要么干脆就是家中长辈已经去了,只能由自己小小年纪就要出来打拼的。算起来,都是我们几个能压得住的。”

    “单单这南乡之事,我们兄弟几个就已经有了力不从心之感。兄长回锦城前,拿了两三百条人命去祭炉,这人手越发的不足。要是得了那些人的助力,这补充起劳力,那也方便。毕竟就算是他们家里没落了,但门路总是不会全断了。”

    “文轩能考虑到这些不出奇,没想到义文自个儿在锦城也能考虑这个。”冯永心里有些欣慰,既然李遗说出这些话,那自然是和赵广商量过的。

    “既如此,那就找个时间见上一见。不过近日恐怕没空,待过些时日吧。”

    “小弟明白,回去后就去给他们回个话。”

    没空见别人,自然是因为要先去见大汉丞相。

    送完了赵广,丞相府很快就派人过来传话,要冯永第二日进府述职。

    很正式的传话,但会见时却一点也不正式。

    地点是在丞相府的后院厢房里,不是在丞相处理政务的书房。

    诸葛亮随意地坐在上头,旁边还有他的媳妇,黄月英。

    旁边的案几甚至还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看到冯永到来,还对着他咧嘴一笑。

    此人姓蒲,名元,字……不知道。

    “见过丞相,见过夫人,见过这位蒲先生。”

    没办法,礼不可废。

    当晚辈就是这样麻烦了,见到谁都要行礼。

    诸葛亮刚要说话,黄月英就满脸堆着笑抢先说道,“到这这府上,还这么拘礼做什么?随意点就是了,快坐下。”

    大汉丞相抽抽嘴角,微张的嘴没闭上,只能先拿起碗喝了一口水。

    本以为这次来,是要正正经经地述职,冯永还特意准备了好久,没曾想却是个拉家常的。

    而且看这局面,黄月英果然不愧是站在大汉丞相背后的那个女人。

    冯土鳖果断抛弃了诸葛老妖,直接抱黄月英大腿,“永遵夫人命。”

    “这位薄先生,你也是见过的。也不瞒你,我是要叫一声师兄的。所以在座的,都是自己人,你也不用拘束。”

    听了黄月英的话,冯永心里吃了一惊,这蒲元的来头这么大?

    “这次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是怎么说那个南乡县的。他人嘴里说出来,总觉得隔了一层雾,听得不真切。”

    黄月英看到冯永坐下后,这才继续开口道,“你是不知道,如今这个南乡县,什么样的传言都有。说是妖魔横行的,说是神仙降临的,说是不守规矩的……”

    “真是让我越听越好奇,前几日在你庄子上没机会问你,今日正好你过来,好好与我们说一说。”

    冯永瞄了一眼诸葛老妖,只见他虽然没有说话,但却是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

    明白了,看来这是诸葛老妖拉不下脸面问出口的话,让黄月英出面问了。

    “夫人想听什么?”

    “什么都听。要不先说说那条用一整块石头铺成的路?”

    “夫人,那不是用石头铺成的,那叫水泥路……”

    ……

    虽然是说给诸葛亮听的,但黄月英同样是兴致勃勃,直问了不少的问题。

    连每生一个孩子就送一条狗都问为什么,还问要是生了好几个,下人家里能不能养得活那么多狗。

    丝毫没有觉得她问的话里有歧义。

    “回夫人,南乡有牧场,看管牛羊是要用到不少犬的,工坊场占地也大,光靠护工队是不行的。用犬就方便很多,而且到了晚上犬比人灵醒。”

    冯永说得有些嘴干,舔了舔嘴,拿起碗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说道,“那些下人的家里,若是能养出一条好犬来,可以拿来换一年的口粮呢。”

    “就是养不出来,长得大一些,拿去换粮食也是可以的。有些家里粮食够吃的,冬日里拿来当口粮,那也正常。”

    汉代养狗之风极盛,用途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拿来吃。

    没错,汉代的吃狗肉就和后世吃猪肉一样平常。

    但冯永让下边的人养这么多狗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手里有牧场,需要牧羊犬。

    工坊也要看门狗,再加上山里的矿场也需要看场子的狗,实际上如今南乡养出来能派上用场的合格的狗,根本是远远不够的。

    只要那些下人的家里养出一条好狗来,上边都会回收,而且价格不低,若是被木兀哲看中了,一条好狗换一年的口粮不在话下。

    木兀哲就是最开始被半迫着投靠冯永的那个羌人首领,如今已经是牧场里的狗管事。

    注意,这个狗管事是真狗管事,不是骂人的话。

    胡人有好些人会相狗,还会训狗。

    这应该是他们在长期的放牧中培养出来的本领。

    听说木兀哲的部族就是靠着自己养的狗躲过不少灾祸。

    于是冯永就把重新他这个前首领拉出来,直接委命了他一个狗管事。

    经那些胡人看中的,并训练出来的狗,极具灵性,还能听懂简单的命令,已经有了后世警犬的雏形。

    “养个狗还有这么多门道?”

    黄月英瞪大了眼,极有兴趣地问道,“当真能用犬牧牛羊?那不和人一样了?”

    不怪她这般问,因为农耕和游牧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且她又是南方人,没见过游牧民族,自然不知道放牧还有这么多门道。

    就算在北方,这点手艺在贵人眼里,也上不得台面,只配拿来一笑了之的事。

    而汉人的狗,除了看家,就是当储备口粮,哪会想到养狗还有这么多门道?而且也不需要这么多门道。

    但在冯土鳖眼里,那就是价值不菲。

    “也不是全部的犬都能用来干这个,只有少数的犬能胜任。而且体格要好,还要精心挑选,最后再加以训练,这才能有这等本事。”

    “此事应该不假。”

    诸葛亮在旁边听了半天,此时终于开口道,“以前大汉军中也有养犬,只是后来么,粮食都不够吃,犬自然就养不下去了。”

    冯永听到这里,心头一动。

第0363章 活到菜犬身上了() 
看到黄月英还要问,旁边的蒲元连忙插了一句,“别忙,待我问一句。”

    “先生请问。”

    冯永恭敬地说了一声。

    这是个国家级技师,放眼全大汉估计也没几个能比得过他。

    按后世的规矩,他那双手是要交保险费的。

    “我问你,那日我见你拿出的兵器护具,皆是用精铁打造,你哪里寻得这般多的精铁?”

    “我叫汉中冶的人冶出来的。”

    “不可能!汉中冶,那不是在汉中?”

    蒲元不可置信地拔高了声线,“他们是用哪里的水冶出来的?”

    “什么哪里的水?”

    冯永茫然地重复了一遍。

    “我是问你这样的精铁是用哪条江河之水冶出来的?”

    蒲元有些抓狂地问道,看着冯永这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模样,他心里不由地在怀疑,这精铁,当真是此子叫汉中冶的人冶出来的?

    “冶铁的地方有一条汉水的支流,算是汉水吧。”

    冯永在回答的同时,心里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