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急公好义是什么?

    大批大批的劳力,一次性地从南中押送回来,终于让锦城彻底变成了一座狂欢之城。

    之所以说是兴汉会的人最先挑起的狂欢,就是因为只要是与兴汉会有联系的各家,都是最优先分到劳力的。

    这一番事情下来,兴汉会的名声直接就是大噪。

    这一次的劳力大收获,皆是因为冯郎君从中牵头,大伙得了好处,此时无论是谁,提起冯郎君,皆是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急公好义冯郎君”。

    但对于冯土鳖来说,急不急公啥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所有人都不知觉的情况下,自己的信用体系又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这一场狂欢盛宴的唯一例外是刘家,两手空空,眼睁睁地看着好大的一次机会从眼前溜走了。

    刘良暴跳如雷,当场就把南中的民团管事抽得差点断了气。

    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更要命的是,自己最终还是错过了一次积攒功劳的机会。

    想要升官晋爵,最快的方法就是遇到新帝登基。

    新帝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总是要给大伙封官晋爵一回的。

    但如今天子年未弱冠,身体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所以就目前看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种情况估计在二三十年之内,基本是遇不到了。

    所以剩下的最后一种情况就是积攒功劳。

    要么是政绩,要么是军功。

    如今大汉是丞相当家,以丞相公平处事的性子,若是没有政绩功劳,即便刘良自己是君侯之后,那也肯定没机会得以升迁。

    如今兴汉会人人是穷鬼,但他们穷得光荣啊,多少人想花钱还没门路呢。

    手上有那么多钱财,有什么用?能换来功劳么?

    即便是自己的大人亲自出马,都没让宫里的那两位同意自己入那兴汉会,这如何不让他又恼又恨?

    想到这里,刘良只能是哆嗦着跑去找自己的大人。

    “大人,孩儿错了!”

    刘良看到刘琰,当场就跪下了。

    他很了解自己的大人,性子急躁,又好面子。

    此番自己不但让刘家错失良机,成了各家中的唯一例外,必然会有人背后议论讥笑,大人若是觉得丢了脸面,只怕也要把他打个半死。

    刘琰脸色阴沉,他这回对自己这个儿子确实不满到了极点。

    他连老脸都不要了,跑去宫里跟皇帝皇后求个人情,没想到最后竟然还是没能所愿。

    让你操持府中事务,你操持成什么狗屁玩意?

    只是自己从豫州就开始跟随先帝,数十年历经无数挫折磨难,其妻妾所生的子女,唯有这个儿子活了下来。

    再说了,这刘府迟早还是要交到他手里的,自己不为他打算,还能为谁打算?

    可惜的是那个皇帝侄儿,却是比先帝少了一份仁厚之心,自己可是他的叔父呢,连这等小事都不愿意答应,真是不当人子!

    刘琰也不让刘琰起来,就这么让他跪着。

    只是声音沉沉地说道,“我听闻宫里准备在南中开置一个南中冶,如今正在挑选监令监丞,我再想法子去求求皇帝。到时若是你能担任其一,那也不错。”

    刘良一愣,“大人,那内府各监令监丞,皆属内宫。孩儿去做这个,只怕是有所不妥吧?”

    进内府给宫中办事,未免让人觉得是幸进。

    他堂堂一个侯府之子,却要和那阉人一般去呵皇帝的卵蛋……难道大人不觉得丢人吗?

    更何况如今的陛下,连个权利都无,呵了又有何用?

    “愚蠢之极!

    刘琰一听这话,当下差点就按捺不住火气,大骂了一声。

    虽然儿子没有明说出来,但他自然明白儿子心里所想。

    可是你也不看看乃翁?

    难道我还不是因为与先帝亲近,才得了这么一个高位?

    “若是你得了这两个位置之一,也算是步入朝堂。又是给皇帝办事,安心做上几年,等皇帝亲政,他自不会忘了你的情分。”

    先帝未定大业时,自己用数十年与先帝结下了情分。

    如今皇帝尚未亲政,正是需要人手,培养心腹之时,若是自己这个儿子能在这种时候主动投靠,以后还怕皇帝不会记着他的好?

    再说了,自己好歹也算是皇家宗室,假假也是一家人呢!

    自家人的产业,不用自家人,难道还用外人?

    “再说了,如此一来,若是种那甘蔗有利可图,你就算是不进那什么兴汉会,我们府上也可以借皇帝之势,分一杯羹。”

    

第0454章 为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几年呢?() 
兴汉会组团开刷南中这张新地图,究竟是有利可图还是吃力不讨好,这个问题如今再没多少人会怀疑。

    因为冯永的金字招牌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挺。

    仅仅是劳力和运菉豆这两件事,就让兴汉会的人既捞了好处,又捞了功劳,让锦城多少人眼红不已?

    如今许多人对此趋之若鹜,要么是想着法子加入兴汉会,要么就是等着跟在兴汉会后面,看看能不能如法炮制一番。

    今年南征已经落下尘埃,看来是赶不上这一趟了。

    但明年呢?后年呢?

    兴汉会不要自己,难道自己就不能找人组一个社团?

    忠义社不行么?

    南中团不行么?

    左右不过是抱团取暖。

    刘琰打的也是类似的主意,不过他的打算更深一些。

    兴汉会与宫里是扯不干净了,自己儿子进不了兴汉会,难道还不能进内府?

    只是刘良一听到南中这个词,心里就是一阵发慌。

    有一件事,他根本没敢告诉刘琰。

    那就是民团管事回到锦城后,还带回来了一句话,冯永曾放言,不许刘家沾染南中甘蔗产业。

    而且话放得还很绝:伸手剁手,伸脚砍脚。

    他原本是当了一个笑话看的——去南中种甘蔗,那算是什么玩意?那也算是产业?

    被人吹捧了一阵,就当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你这是多没见过世面?

    种甘蔗制饴糖这种事情,以前从来没人见过,听起来就很玄乎,这也怪不得刘良不相信。

    但冯癫子他妖啊!

    明明没影的事,如今经过锦城的狂欢盛宴之后,谁都对此事突然充满信心起来。

    刘良本是打算咬着牙,死活不肯相信的,可是如今再听到自家大人这么一说,他顿觉得喉咙发紧。

    大人的消息可比自己灵通多了,南中种甘蔗,难道当真有赚头?

    这般想着,他有些心虚地抬起头来,看到自己的大人正冷冷地盯着自己,心里不由地一打突,只能顺着大人意思说道,“是,孩儿遵大人之命。”

    刘琰这才略为点头,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我看皇帝,对我未必有多亲近。倒是你的阿母,与皇太后亲密一些。这内府之事,皆是后宫主事,说不得,要让你的阿母帮忙。”

    “大人的意思,是让孩儿去求阿母?”

    “不是你去求,难道是我去吗?”

    刘琰又骂了一声。

    刘琰喜养美婢,单单府上的歌姬就有上百之多。

    就算是刘胡氏貌美,又如何比得过那些十五六岁的年少女郎有滋味?所以刘琰平日里也不见得对刘胡氏有多上心。

    如今出了这事,真要刘琰去求刘胡氏,他又怎么可能拉得下脸面?

    刘良无奈,只得应下。

    辞别了大人出来,刘良转入后院,令人前去禀报刘胡氏。

    不一会儿,刘胡氏就迎了出来。

    刘良咬了咬牙,直接又是跪了下去:“阿母,救救孩儿吧!”

    他这一做法,当场就把还没开口的刘胡氏吓了一大跳。

    她不是刘良的亲生阿母,她嫁入刘家时,刘良已经十来岁了。

    这种情况在大汉很常见,毕竟先帝颠沛流离数十载,跟随先帝的老臣们的那些妻妾,能挺过来的基本没几个。

    很多人都是到了蜀中安定下来以后才又重新娶了妻室。

    刘良与刘胡氏说亲也不亲,说不亲,但也算得上是平时礼数不缺。

    但平日里哪有过这般的大礼?

    刘胡氏连忙让身边的婢女扶起刘良,“大郎何事如此慌乱?”

    如何不慌?

    刘良一想起南中的事,想起冯永的放话,心里就莫名地心慌。

    要是在南中种甘蔗没什么好处还好说,此事最后真要是出乎自己的意料的话,事发后虽然大人不至于打死自己,但打个皮开肉绽那是一定的。

    冯永有能力阻止自家进入南中种甘蔗吗?

    这根本就是个废话。

    甘蔗种得再多,要是没法子制作出饴糖来,难道让自己啃着吃吗?

    如今敢放话在南中种甘蔗而获利的人,唯有冯癫子一人。

    “阿母,孩儿一时糊涂,让一个不知所谓的役夫带了府上的民团去南中,那丧了良心的家伙坏了事,不但没能办成府里的事,而且还得罪了人。若是被大人知晓,定要罚我,求阿母救救我。”

    刘良实在是觉得憋屈,自己明明是君侯之子,对方明明只是一个土鳖,难道不应该是自己全方位碾压对方么?

    怎么感觉情况是反过来呢?

    越想到此,刘良就越是声泪俱下,表情生动。

    刘胡氏自认是刘良的阿母,如今看到他这副模样,如何会置之不理?

    只是她一想起刘琰,心里却也没把握,迟疑地说了一句,“你大人平日里一向不喜我多嘴,我就是帮你去求情,只怕他亦未必愿意听我的,反而会坏了事。”

    “阿母,大人要责怪我,皆是因为我办事不力,故孩儿想要弥补一下。如今正好有一事,能让孩儿表现得争气些,只是此事,却是唯有阿母能帮得上忙。”

    刘良连忙说道。

    “什么事?你且说来听听。”

    刘良听到刘胡氏这么一说,心头一喜,立马就把准备好的说辞一一道来。

    刘胡氏听完后,看了看眼前可怜兮兮的刘良,心头一软,终是答应了下来。

    “一,二,三,四……”

    对南中冶监令监丞有决定权的大汉皇后张星彩,自然不知道这个时候,竟然会有勋贵子弟主动表示投靠。

    此时的她,正两眼放光地盯着手里的一叠毛布票子,仔细而小心地数着,一张,两张,三张……

    每一张票子的价值都是一百匹好布,没有一张是小额的。

    张星彩每数一张,脸上的笑容就越多一分。

    没办法,如今汉中出产的毛布票子简直比官府铸出来的铜钱还要受世人欢迎。

    毕竟直百钱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然而这不是一个比好的年代,而是一个比烂的年代。

    东吴那边,竟然用铁铸五百钱,简直是丧心病狂。

    然后再看看北边的曹魏,妈的竟然连钱币都取消了!

    于是大伙回过头,发现大汉居然是最讲良心的——毕竟还混用一部分五铢钱呢。

    所以毛布票子的出现,简直就是黑夜中的萤火虫,辣么地闪亮,辣么地耀眼。

    冯郎君,他是好人呐!

    这种票子虽然最开始只在特定的人群范围内流通,但止不住它是好东西,因为它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