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我辛辛苦苦才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

    只见诸葛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声音越发地和蔼起来,“这票子,你最长能让它开出多久的期限?”

    “丞相,这期限不是随意定的。”

    冯永着急地说道。

    票子定下期限,除了防盗的需求,还有杠杆的传递时间,以及毛布的实际供应期限。

    真要胡搞,迟早有一天要搞死自己。

    看到诸葛老妖露出这样的神情,然后再问出这种话来,见过后世金融杠杆疯狂模样的冯永用脚后跟都能想到他要做什么。

    妈的老子只是在南中小小地玩了一把杠杆,就是李遗等人都没看出有什么异常,没想到诸葛老妖竟然这么敏锐。

    “南郑不是还有一个工坊?你怕什么?”

    诸葛亮不满地说道。

    凭你那个连胡人都不要的烂毛布?别逗了!

    看看后世的房地产就应该明白,杠杆这东西是会上瘾的,而且一个不好就会脱离控制,头也不回地拖着国民经济往深渊的方向狂奔。

    当然,那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果是放在这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因为经济活动的活跃性极低,所以产生的波动会小得多,但那是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的。

    对于冯永来说,如果搞不好,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毛布信用体系肯定会直接崩塌。

    到时候身败名裂,冯府门口被人泼大粪那倒是小事。

    有多少人想要把他碎尸万段,与他同归于尽那才是大事。

    估计得从冯庄一直排到锦城的丞相府门口。

    由不得他不害怕。

    “丞相究竟意欲何为,能否告知永一声?说不定永还能帮忙出个主意。”

    冯土鳖只觉得自己浑身冒汗。

    热,这牢房实在是太热了。

    “哦?看来这事还当真挺严重,竟然死都不愿意松口?”

    诸葛亮有些意外地看了冯永一眼,“还是因为不想让别人沾染你的票子?”

    说着,又皱了皱眉头,“这票子如今比朝廷的铜钱还好使,这印票子不啻于铸币,你总不会想着一直捏在自己手里吧?”

    “当然不是。”

    冯永摇头。

    毛布票子这种东西,就如诸葛老妖所说的,相当于小范围内的铸币权。

    这种权利不管大小,实际上都应该由国家管控。

    但目前的情况又有些特别,它是以汉中的牧场和工坊为基础,再以冯永自己的名誉作为保证,才得以建立的信用体系。

    就这么交出去,先不说甘不甘心,只说朝廷真要搞这种杠杆上了瘾,万一玩脱了,惹得天怨人怒,直接拿冯永出去血祭,安抚众人,那都是政治本能。

    不是不相信诸葛老妖,而是不相信政治人物。

    “丞相要用这种票子,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以南乡县工坊,还有我的名义去用。我可以把印票子的匠人都交给朝廷,朝廷以自己的名义去用。”

    “到时,票子就与南乡无关,与我无关,而且南乡再不会印一张票子。”

    我要的就是你这种票子,朝廷的票子,谁认?

    诸葛亮极是不满地看了一眼冯永,再次重复问了一遍,“你怕什么?”

    “怕死。”

    冯永老老实实地回答。

    诸葛亮皱眉:“哪来这般严重?有我在,谁敢动你?”

    冯永瞟了一眼诸葛亮,没说话。

    反正我就是不相信政治生物。

    “如何印这些票子,肯定不能一直放在你手里。你今日能多印三倍,以后就敢多印三十倍,出了问题,你能担得起?”

    让有着超强控制欲的大汉丞相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已经能动摇大汉赋税的票子游离在自己的控制之外,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冯永少有的坚决态度,让诸葛亮也是有些无从下手。

    冯永倔强地梗着脖子:这个话也是我想对你说的。

    今天我偷偷摸摸地多印了三倍的票子,明天你们就敢明目张胆地多印三十倍的票子。

    与其提心吊胆地年复一年地等刀釜加身的那一日到来,还不如今天就咬紧牙关不让步。

    一老一小的两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看着。

    “你待如何?”

    诸葛亮揉揉额头,最后还是让步了,毕竟他有求于对方。

    万一把这小子逼急了,直接取消票子,那就当真是得不偿失。

    恢复大汉的民生需要钱,整顿军备需要钱,北伐更需要钱。

    一直在精打细算的大汉丞相在去年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手头开始宽裕了一些。

    今年南征完毕后,发现财政不但没有紧缺下去,反而多了一笔卖劳力的外快。

    然后在顺藤摸瓜之下又发现某个混帐小子竟然通过某种不知道的手段,竟然能平空变出大汉将近一年的赋税!

    简直了!

    别说你已经不是孩子了,就算是孩子,我也不会放过你!

    “这样吧丞相,我们各退一步。票子还是由我们印,朝廷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提出来,只要能满足的,我们尽量满足,如果不能满足的,我会给出解释。”

    “但最后究竟印多少,由我们来决定,朝廷不能强迫。”

    后世的官府都管不住自己的手,拼了命想多印呢,冯永自然不可能相信这个时候的官府。

    疯狂印票一时爽,一直印着一直爽,但爽着爽着老百姓就会不爽了。

    “不行!若是任由你们来印,谁知道你们会印多少出来?南中那一次是幸运,万一下一次支应不过来,最后造成蜀中动荡,砍了你的头都不解恨。”

    看看,这还没开始呢,就想着砍我的头。

    冯永撇撇嘴,“朝廷可以专门派人过来看着。我们每年印多少,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计划。”

    “除非是有突发情况需要临时加印,我们才会根据能支应的多少,向朝廷提出建议,请求加印。如果朝廷不允许,我们就会作罢。”

    朝廷的监管,实际上这个信用体系也多了朝廷的背书,会坚挺不少。

    有些权力,必然要让出去,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铸币权原本是朝廷才有的权利,只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自己因为机缘巧合之下,才占了便宜。

    “你又想要多印?”诸葛亮听懂了冯永话里的含义。

    “南中啊,垦殖南中,用钱的地方多了去。”

    冯永解释道。

第0470章 搞个先例() 
“垦殖南中?”

    听到这话,诸葛亮心头就是一动。

    他的目光看向冯永,但眼中却没有任何焦距,手里下意识地把弄着棋子,“南中的堂郎县地处荒凉,里头的铜矿至少也要三年才能有产出。”

    “若是想要开采沪水边上哑泉那里,少说也要五年,因为还要在山上开出一条栈道。这期间所要耗费的钱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冯永闻言而知雅意,连忙挪了挪位置,凑了过去,开始发动冯郎君特技:巧言令色。

    “丞相,如今用毛布做抵押,是因为大伙都认这个。毕竟毛布是个好东西,而且目前除了我们,还没人有办法能织出来,所以稀少,这才值钱。”

    “但以后总是会有人学会织毛布的,到时候这票子只怕就没人认了,所以若是想要让这票子一直值钱下去,最后还是得让朝廷拿铜来做抵押才行。”

    等与凉州的羊毛交易常态化,南郑的工坊正常化,毛布的产量必然会不断增长。

    毛布增长到一定程度,它的稀缺性就会渐渐消失,然后毛布票子肯定就会遇到危机。

    所以恢复以贵金属为本位制才是正常的货币形态。

    而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前,如果能建立起纸币的国家级信用体系,那就是最好不过——毕竟纸币它方便啊。

    不但方便日常携带使用,也方便朝廷收上来更多的铸币税。

    纸币的成本可要比铜币低多了。

    “如今我们可以趁着毛布值钱,再想法子筹些钱粮,趁早把堂郎县的铜开出来,这样的话以后就不怕票子没人认。”

    诸葛亮一听,怦然心动,“如何筹?”

    冯土鳖一看,这是有戏啊?连忙挪了挪屁股,又坐近了些。

    “丞相,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请丞相为我斟酌斟酌。”

    “说。”

    诸葛亮看着冯土鳖一脸谄媚的模样,心想你这幸进之臣的模样是跟谁学的?

    若是换了别人敢在他面前露出这般模样,他早就斥责开来了。只是也不知怎么的,他对这小子的忍耐总是比别人多一些。

    “咳,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朝廷准备在堂郎县开采铜矿的消息传开,然后再以汉中那两个工坊产出的毛布作为担保,向蜀中的大户人家筹措钱粮。约定好几分利,等采出了铜,再还给他们……”

    “不成!如此一来,朝廷的面子往哪搁?朝廷向百姓借债,自古以来就没这规矩!”

    诸葛亮断然拒绝道。

    大汉都没了,还哪来的面子?

    冯永“啧”了一声,“丞相,请且先听我说完。”

    “你且说说,我且听听,我倒要看看你说出个什么道理来?”

    “丞相,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曹贼如今占天下八分之地,剩下二分,才是大汉与东吴。若是以大汉这不到一分西南之地,如何能灭贼兴汉?”

    “故,若要兴复汉室,行事则断不可循规蹈矩,得另辟蹊径才行。”

    “又,丞相若要北伐,则需大汉上下齐心。然,益州大族,多有心存不轨,或另有打算,或欲图安一方。”

    “而北方曹贼,自曹丕立九品官人法以来,世家大族日渐忘室汉而拥曹贼。若以不齐心的半分天下去伐齐心的八分天下,何其难也?”

    “所以我们想法子改变益州世家大族的态度,让他们主动为兴复汉室而出力。”

    冯永滔滔不绝说了一大段,感觉有些口干舌燥,再加上刚才连出几次大汗,只觉得口渴极了,拿起碗来咕咚几下就把茶喝完,犹觉得不解渴,又想伸出手去拿水壶倒水。

    哪知诸葛亮竟然先行伸手,提起水壶,起身帮冯永倒了一碗水。

    冯永一下子感觉到受宠若惊,连忙就要起身。

    诸葛亮却是按住他的肩膀,温声道,“你继续说。”

    “是,是。”

    然后冯土鳖心里“唉呀”一声,妈呀丞相亲自给我倒水,这份殊荣,也不知大汉有几个能得到?

    阿斗也没得到过吧?

    我这岂不是比皇帝的待遇还要高?

    土鳖心里正美着呢,只听得对面丞相突然敲了敲桌子,“继续说啊!”

    “哦,好好,继续。”

    冯永想了想,憋了好一会,却是卡住了。

    完了,光顾激动了,忘记要说什么了。

    “丞相,呃,刚才……说到哪了?”

    冯永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只得扭扭捏捏地问道。

    “蜀中世家大族。”

    大汉丞相此时的脾气却是出奇的好。

    “哦,对,蜀中世家大族。丞相,我是这样想的,在堂郎县的铜矿上,我们向蜀中的大户人家筹些钱粮,许诺给他们些利钱,让他们吃到甜头。”

    “世人趋利,再加上又有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