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蜀汉之庄稼汉-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汉如今有三个都督,冯永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李严,他的副手是以忠勇著称的陈到。

    汉中都督魏延,他的副手,或者说汉中第二人应该就是诸葛乔,当然以前有可能是马岱。

    不过马岱名义上虽然也归魏延管,但实际上应该是独自领兵镇守阳安关。

    想到这里,冯永终于有些明悟,所谓的副手,应该就是后手吧?

    原来刘备当年就已经安排好了,毕竟是以眼光毒辣著称的昭烈帝啊!

    想到这里,冯永突然又想起了马岱杀魏延一事,这特么的……细思极恐啊!

    至于南中的李恢,也不知道是有还是没有副手,反正冯永是记不得,或者他从未听说过。

    想到这里,冯土鳖的嘴角抽了抽,心想老子这不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给诸葛老妖拍了一次马屁?竟然在信中推荐了王平去南中……

    也不知道李恢知道后会不会把自己给记到小本本上?

    不过想来李都督那么大的一个人物,不至于这么小气吧?

    再说了,蜀汉三大都督,惟有李恢得善终。

    李严日后会有异心,魏延则是私心过重,都没有好下场。所以说,李恢这人品,应该还是比较坚挺的。

    “兄长的意思是,想给汉中驻军找些军资?”

    “明文是不知,兄长来汉中之时,恰逢先帝幸巡永安。当时这汉中,一日数惊,魏将军日夜在那各个路口派了探哨,就怕那曹贼前来。为兄当时真是怕,皆因手中实是没有多少钱粮,万一那曹贼来犯,也不知能挺住多少日。”

    说着,诸葛乔又拿起碗喝了一口水,似乎平稳了一下情绪,这才继续说道,“从那以后,为兄也是明白了,这手中还是要有些钱粮,这才能有底气。”

    冯永心想这诸葛老妖真是够狠心的,刘备兵败夷陵,四方震动,汉中几乎就成了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他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派了过来。

    “兄长要找些军资,倒也不是不可以。”

    冯永沉吟了一下,心里感叹这刘大耳坑儿子的同时,还坑了一把诸葛老妖。看看现在,中央财政困难到要地方驻军自己收集军资的地步,造孽啊!

    汉中荒废自不必说,南中就算是不叛乱,基本也算得上是蛮荒之地,这种地方自主性过强的恶劣后果显示不出来。

    但是看看李严就知道了,同是都督,后期野心却是日益膨胀,劝说诸葛老妖封王,为了能做土皇帝,不但不愿意去汉中,竟然还公然要求分出一个巴州,让他做巴州刺史,最后又演变成了公然伸手要官。

    诸葛乔自是不知冯永心里在想什么,听到这个话后,脸上大喜:“哦,明文此话当真?”

    “自是当真。只是此事只能图个暂时之计,做不得长久。”

    “暂时就够了,暂时之计就是好计。只是留些许军资以备不急之需,要不了许多。”

    诸葛乔心里当真觉得是意外之喜,当初屡次给大人送去书信,说这汉中看似稳固,实则内有钱粮不足之患。

    大人却只是让朝廷发了一个诏令过来,说汉中可自行收集军资。可这汉中举目四望,皆是荒废之地,如何收集?

    最后还是阿母前些日子来了书信,说这冯明文胸中常有奇策,现今来到汉中,如有机会,不如问问。自己还想着他这般年纪,能有如今这般成就,已是令人称奇。

    至于对他能解决如今这汉中之窘境,自己却是不抱希望的,没曾想竟然还得到这么一个肯定回答。

    “不过此事说起来,日后可能是要有人担责的,却不知兄长敢是不敢?”

    诸葛乔听了,不禁皱起眉头:“听明文之意,莫不是违背法度之事?这却是万万不可行。”

    “兄长过虑了。这汉中的情况,兄长又不是不明白,就是小弟想违背法度,那也得有地方违背才行。”

    冯永笑了笑,心想这诸葛乔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中规中矩,只要不出现意外,不会犯下大错,但也不会做出太大的成就。

    “那为何又要担责?”

    “担责之说,只是预防万一的说法。此事换了别人,基本不会有事,但换了小弟来做……”冯永嘿了一声,却是不再说下去。

    同时在心里想道,老子这段时间,可是一直在试探你那个名义上的大人的容忍底线,万一这件事刺激到诸葛老妖那敏感的神经,超出了红线怎么办?

    “还有这等说法?”诸葛乔看起来却是丝毫不知道冯永与诸葛亮之间的微妙关系。

    想想一开始见面时诸葛乔那份开口叫冯永阿弟的热情就知道了,黄月英的来信里,叫他照顾一下冯永,诸葛乔当然就会误会,觉得冯永与自家的关系应该是真的好,却委实不知冯土鳖其实是与诸葛亮相爱相杀的事实。

    “莫不成明文是得罪了什么人?”

    说到这里,诸葛乔猛然想起来了什么,自认为明白地点点头,“为兄知道了。是因为今年那粮价之事吧?”

    冯永脸色一黑,心想这“巧言令色冯郎君”的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有人记得呢?

    “如此说来,明文确实要小心谨慎。”诸葛乔觉得自己想通了关节,大气道,“明文只管说出来,且看此事如何做,要是做得,为兄就是担了这份责又如何?”

    李遗脸色古怪,张了张嘴,想要提醒,但看了看冯永,却又重新闭上。

    同时心里有些犹豫,万一这冯明文说出来的办法,不是自己所想的怎么办?

    又有些矛盾,如果真是如自己所想,那应不应该提醒一下伯松?

第0150章 粮食换羊毛计划() 
“老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汉中如今北靠曹贼,西靠羌胡,当然是从他们身上找了。”

    诸葛乔听了此话,脸色当场一变,若不是有阿母的来信,只怕他当场就要拍案而起,直接怀疑此人要通贼了。

    “此话如何讲?”

    诸葛乔忍下心头的冲动,开口问道。

    “兄长应该知道前些时日小弟用羊毛做出羊毛布之事?”

    “此事文轩已经和为兄讲过了。说起来,如若不亲眼所见,为兄竟也是不敢相信,连那羌胡之人都弃之如敝履的羊毛,明文竟然能用它织出好布来。”

    说到这个事情,诸葛乔也不禁称赞了一句。

    “既然兄长都说了,那羊毛在那胡人看来,是弃之如敝履,如若我们用东西与他们交换,那他们肯定是欣喜不已,拥簇而来,而且所费估计也不算太大。介时再用羊毛织成布匹卖出去,一进一出,所得之利,恐怕堪比盐铁。”

    这年头,盐铁是国家专卖,利润恐怖,但是如果按成本与利润的比例来说,羊毛只怕比盐铁还要高出许多。不过冯永也不敢说得太满,毕竟盐铁之利已经是大汉最好的买卖之一。

    诸葛乔眼睛一亮,继而略一沉吟,又摇摇头拒绝:“不妥。羊毛之事,事关重大,非我等所能染指。”

    看了看冯永,又有些疑惑道:“听文轩所言,那羊毛布出来时,明文还是第一个说出此事只能由朝廷作主,怎么如今又要改变初衷?”

    冯永早料到诸葛乔会问这个,当下笑了笑:“所以小弟才说此事只能做一时,解燃眉之急。兄长可知,那羊身上的毛,一年可剪几次?”

    “为兄如何得知?”诸葛乔笑了,“就是明文用羊毛做出布匹前,就是胡人,谁又会去关心那等无用之物?”

    “两次。”冯永伸出两个指头,“春末一次,秋末一次。”

    诸葛乔皱眉,心想这何时剪羊毛与此事又有什么干系?

    李遗听了,却是眼睛一亮。

    “兄长之意,此时正是剪羊毛的时机?”

    “不错!”冯永点点头,赞赏地看了一眼李遗,又看向诸葛乔说道,“兄长应该也知晓,那羌胡之人,此时正要将牛羊赶往别处过冬。错过此时,只怕想收羊毛也收不上来。兄长觉得,这羊毛之事,朝廷能否在入冬前做出章程?”

    诸葛乔立即摇头,“这不可能,时间太过于仓促了。此事定下来,只怕也要一个半月后。”

    汉中与锦城,一来一回,就得一个月,期间还得议定章程,一个半月算是最快的时间。

    “那时已经入冬了,介时何处还能寻得羊毛?”

    冯永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再说了,那羌胡之人,整个冬日里,那牛羊可是要当作口粮吃掉不少。过了冬日,能收上来的羊毛只怕连此时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说如果不能在冬日前收一次羊毛,那就是白白糟蹋了?”李遗脸上露出关心的神情。

    看到冯永点头,李遗又看向诸葛乔,说道:“伯松,你看如何?”

    诸葛乔的脸色有些挣扎,看了看冯永,又看了看李遗,喃喃道:“若真是如此,那就可惜了。”

    “何止可惜!”李遗接口道,“伯松,兄长又不是说要长久做此事,只是在朝廷定下章程前,不让这羊毛白白糟蹋而已。若是伯松应了此事,既可为汉中备些军资,又不致违背朝廷法令,何故如此犹豫?”

    “所谓万事开关难,朝廷就算是明年开始收集羊毛,只怕也会因无经验而出错。若是兄长先试行一番,也算是为朝廷明年做此事做些准备。”

    冯永在一旁添加了一把火。

    诸葛乔咬咬牙,终于答应道:“两位贤弟说得没错。此事为兄就应下了,到时自会写信与大人解释。”

    同时心里想道,说起来,此事也算是为公而做,又不是为私利而为,大人应该不会责怪我。

    “可是就算是羊毛不值多少钱财,但要与那羌胡之人交换,那胡人也不会就这般白白给我们吧?”诸葛乔下了决心,却又想起一事,“那我等又该拿什么东西与他们交换?”

    冯永要在此事上做一个奸商,自然是做好了准备:“敢问兄长,冬日里胡人最缺什么?”

    “自然是御寒之衣和裹腹之食。”

    “那就对了。这两物皆是他们所急需,只要用这两物与他们交换,何愁换不来羊毛?”

    “这两物汉中亦是需要,更无剩余,怎能给他们?不妥不妥!”诸葛乔大惊,连连拒绝。

    “只是说汉中大军没有罢了,他人未必没有。”

    粮食对羌胡之人来说,是冬日里最珍贵的东西。用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去换他们最垃圾的羊毛,一石粮食不换个几百斤羊毛,“巧言令色冯郎君”的匪号是白叫的?

    拿出个百来石,基本也就够用了。

    毕竟这是第一次交换,时间又紧迫,胡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赶着牛羊找地方过冬了。消息肯定传不了多远,能赶过来交换的基本也就是这附近的羌胡。

    “谁?”

    “兄长又忘了?方才不是说了黄娘子正是汉中最富有之人么?”

    “可是此事是为汉中筹备军资,又如何扯上黄娘子?”

    “不牵扯黄娘子,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汉中府出些粮食,也不需多,只要百多来石便可,兄长可能拿得出来?”

    冯永毫不客气地问道。

    没有本钱,还想空手套白狼?钓鱼还得出鱼饵呢!

    胡人就是再蠢,难道你说想收些羊毛,他就会眼巴巴地送过来?要是马超健在还差不多,吼两嗓子,可能还会有些羌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