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浒铁血英雄传-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晁冲见扈三娘不再纠缠,便把长刀插回了背后,抬头看了看树梢,向后一伸手道:“弓来!”

    时迁将马上的弓箭取来,递给晁冲。

    晁冲拿起弓箭,冲树上瞄了瞄道:“有酒岂能无肉,待我射一支飞鸟,烤来下酒!”

    但是晁冲却久久未射。原因自然是他的射术一般,这样仰头射,还真未必能射的准。

    最后,晁冲长叹一声道:“原本还雄心万丈,可遇到祝兄,便自惭形秽起来,在祝兄面前,连弓箭都不敢耍弄了!”

    祝彪大笑道:“郝兄何必如此客气,稍待,看我给你射一只飞鸟来下酒!”

    于是祝彪信心满满的拉弓搭箭,一箭射出,嗖呼入林,却没见一个鸟毛掉下。

    祝彪射空了!!!

    一时间让祝彪脸红如血,尴尬至极。

    “嗖”又是一箭,一只飞鸟落地,那个少女扈三娘放下了手中的弓箭道:“如此本领也敢弄,真不知你这傲气从何而来?”

    祝彪更是满脸通红,低头似在寻找地缝钻入。

    晁冲长叹一声道:“这位姑娘射术自然精湛,却没有明白我和祝兄的良苦用心,真是让人感叹!”

    祝彪像是落水的人一下抓住了救命绳,抬眼看向晁冲道:“郝兄说的对,给她讲讲我们是如何用心良苦!”

    扈三娘看向晁冲,神色不善道:“我可不是那无知小儿,你还是省省吧,你说的话,我一句都不信!”

    晁冲毫不在意,笑道:“我与祝兄,皆是锦衣玉食长大,家有钱财万贯,什么东西没吃过,什么事情没见过,对吧祝兄?”

    祝彪急忙点头道:“不错!”

    晁冲又道:“我们岂是贪图口舌之欲的人?当然不是!刚才不过是一个测试罢了。我想要测试祝兄的品德,而祝兄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故意射偏了那一箭!无非就是想饶那飞鸟一命罢了,如此仁德,让郝某佩服,果然不愧是和我一样的人中龙凤啊!”

    祝彪喜道:“不错!我就是故意射偏的!”

    “你们?真是一对不要脸的人!”扈三娘气的冷哼一声,上了自己的青鬃马,赌气就要走。

    晁冲喊道:“且慢!”

    扈三娘骑在马上,气鼓鼓的看着晁冲道:“你想怎样?”

    晁冲将那只被射落的飞鸟和弓箭一起递给她道:“请把此物拿走,不要污了我和祝兄的眼!”

    扈三娘劈手夺过去,随手丢进了树林,挑衅般的看了晁冲一眼,冷哼一声,拨马便走。

    扈三娘走了,晁冲便可以展开忽悠**,将祝彪忽悠的口无遮拦起来,将祝家庄内的虚实探听了个七七八八。

    一旁的时迁一边用心的默记,一边感叹,主公就是主公,连忽悠人的本领都是这么厉害。不过回头一想,自己和武松、东方、杨志、鲁达他们好像也都是被主公这样忽悠到身边的。

    一番酒肉之后,祝彪和晁冲都大呼相逢恨晚,并约定将来互相拜访,这才依依惜别。

    回到家之后的祝彪很兴奋的向自己的父兄讲起今日的遭遇,将晁冲夸成了少有的天才-----与自己并列。祝朝奉也道:“若真有如此本领,倒也值得拉拢!”

    祝龙和祝虎关注的重点则是,江湖上关于他们兄弟的外号不知是怎样的?

    唯有教师栾廷玉听出了问题,打断滔滔不绝的祝彪道:“你说那郝公子背后有七尺长刀?”

    祝彪兴头被打断,有些不满,可面对栾廷玉他不敢表现出来,说道:“不错,还很锋利呢,一刀就砍断了一颗脸盆粗的榆树!”

    栾廷玉道:“他身边的随从可是一个脸似黑炭,其丑无比的莽汉?”

    祝彪摇头道:“不是,是一个尖嘴猴腮的瘦子和一个相貌堂堂的汉子。”

    栾廷玉忧虑道:“虽然随从不对,但是我觉得他很像一人!”

    祝朝奉也从栾廷玉的话中感觉出了不对劲道:“他像何人?”

    栾廷玉道:“梁山泊少主,晁冲!此人彪悍异常,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有狡猾如狐的心智。他的特征便是背后的七尺长刀,和贴身随从丑汉李逵。虽然随从对不上,但一刀断木的本领,绝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就算是我,也仅是勉强而已!”

    祝朝奉也有点紧张道:“若真是梁山少主晁冲,他来窥探我祝家庄所为何事?”

    栾廷玉道:“据我推测,这晁冲故意不带特征太明显的李逵,就是要探测我祝家庄虚实,那晁冲身为梁山上掌握军队的大头领,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来我庄上窥探,必然是想要来我庄上借粮。可惜的是,他已经窥测了地形,又跟三公子攀谈良久,怕许多事都已经被听去了!”

    祝朝奉怒目而视祝彪道:“老三,你都跟他说了什么?”

    祝彪这才感觉出事情的不对劲,仔细一想,惊出一声冷汗,喏喏道:“该说的,都说了”

    祝朝奉气的抡起拐杖就要打,被祝龙和祝虎劝住。

    栾廷玉为祝彪解围道:“这还只是猜测,未必是真。但为了预防万一,我建议今日起庄内加强戒备,随时应对梁山来攻!”

    祝朝奉缓了一口道:“全凭教师做主!一定要挡住那梁山贼人才好!”

    。

    晁冲和时迁、黄信一行过了祝家庄继续向东,准备前往李家庄去看看。

    时迁道:“主公,你不怕自己的行藏被祝家人识破吗?”

    晁冲轻笑道:“我故意砍出那一刀,就是要留出破绽让他们看穿的。若是连这个都看不穿,那祝家庄更是不值一提了。”

    时迁道:“若是看穿了该怎么办?”

    晁冲笑道:“那就在独龙岗传播流言,说我晁冲窥探祝家庄地形,准备在秋收期间前来借粮。”

    黄信在一旁不解道:“这岂不是让他们有了防备?”

    晁冲哈哈笑道:“让他们惊慌失措,时刻防备,这才真正称得上打草惊蛇啊!”

    。

第八十三章:引蛇出洞(上)() 
,。

    晁冲、时迁、黄信三人去查看了一番东边李家庄的情况,下山而去。

    查探了一天,下山之后,天色已晚,看见前面一所靠溪客店,前临官道,后傍大溪。数百株垂柳当门,一两树梅花傍屋。

    晁冲三人进入客店,小二看见赶忙过来搭腔道:“三位客官可是要住店?”

    黄信出面道:“天色已晚,自然是要住下,你们这里可有单间?”

    小二笑道:“乡村夜店,哪里比得了城中客栈,没有单间,只有一大间通铺,可容纳十五六人,倒也便宜,一晚三十文钱。”

    黄信看向晁冲,晁冲点头道:“走了一天,人困马乏,就这里吧。”

    小二赶紧将三人的马匹牵到后院马棚,上好草料。再回到客厅时,

    黄信掏出一贯钱,对小二道:“我们三人住下,剩下的钱去弄些饭菜来,若有多余,便是赏你的。”

    小二大喜,道:“客官果然是阔绰人物!我们店中灶火已熄灭,小的这就去生火做饭,炒几个青菜来。店中有自家酿的酒,也给客官搬一坛来。”

    黄信点头道:“如此甚好。”

    店内有几张粗犷的木桌,一些结实的木凳。三人挑了一桌坐下,小二先搬来一坛酒,三个大海碗,端上一盘熟菜,三人边喝边闲谈。

    宋时的酒种类繁多,在东京汴梁,各大酒肆,有名的酒有剑南春、女儿红、竹叶青、杏花村、玫瑰露、玉冰烧、绍兴花雕等等。

    除了那些大酒坊做的名酒,还有各地乡村野店自家酿的散酒,更是数不胜数。

    而以原料来区分的话,又可分为谷酒、米酒、药酒和果酒四大类。

    谷酒,是中国发明时间最早的一种酒,相传是黄帝时代发明的,主要原料是五谷杂粮,其中尤以谷、高粱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杏花村。

    谷子碾成小米,小米与高粱一起酿出的酒,颜色发黄,所以一般被称为黄酒。由于酒醪中酒精浓度达到20%以后,酵母菌就不再发酵,因此酿造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8%左右。到了后来二次蒸馏技术传入中国,酒的度数才逐渐提高到了20%以上,酒的颜色才变成了白色,后世常用白酒来代指二次蒸馏的酒。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人喝酒都喜欢用大碗的原因,与喝啤酒对瓶吹是一个道理。

    米酒,顾名思义,就是用大米做原料而成的酒。典型的代表就是绍兴花雕。酒香浓郁,颜色分为绿色、黄色、琥珀色、红色。

    米酒颜色变绿的原因是酿酒时未能保证酒曲的纯净,以至制曲及酿造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其他微生物,导致酒色变绿。所以绿色的米酒质量最差,但却是最普遍的,古代成语:灯红酒绿,指的就是米酒的颜色。

    到了宋代,制酒技术提高,刚发酵出来的酒液,称为生酒,为了进一步除菌,人们发明了生酒加热处理技术,以控制酒中微生物的继续反应,给生酒加热处理有“煮”和“烧”两种方法,煮酒法采用高温沸点灭菌,烧酒法采用低温微火加热。

    宋人把经过“烧”法加热处理的酒称为“烧酒”,这种“烧酒”并不是后世的蒸馏白酒。二次蒸馏技术要到南宋朝后期才从西域流传入中国。

    米酒的颜色,黄色胜于绿色,琥珀色胜于黄色。至于红色,那是因为酿酒时加了红色酒曲,其实味道未必胜过琥珀色,典型的代表就是女儿红。

    药酒,其实是一种配制酒,在没有二流蒸馏技术之前,宋代的酒工艺已经达到了顶峰,既然酒精度数无法提高,那就在一些味道和功用上,出现了许多奇思妙想。药酒大多以谷酒和米酒为酒基,加入动植物药材或香料,采用浸泡、掺兑、蒸煮等方法而成。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供人们节日饮用的屠苏酒、椒柏酒、菖蒲酒、雄黄酒、菊花酒、茱萸酒等节令酒和滋补养生酒两大类。

    果酒,虽然叫酒,但其是是一种饮料。酒精度低,味道以甘甜为主。主要供给上层社会的女眷饮用。以各种果品和野生果实为原料,经发酵酿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主流是葡萄酒,山西太原一带自唐代开始便是内地葡萄酒的主产区。除葡萄酒外,果酒还有荔枝酒、椰子酒、黄柑酒、梨酒、蜜酒等。

    晁冲等人现在喝的,就是乡村野店自家酿的散酒,质量更是远远不及大酒坊和官酿。

    晁冲以前也曾想过用二次蒸馏技术造白酒赚钱,可只是在梁山上造了几瓮之后,就停止了。原因很简单,不出去。

    在原本酒的基础上再次蒸馏,十斤只能留下五斤,甚至更少,成本等于提高了一倍多。要想赚钱,你的价也必然要是普通酒的两倍以上。

    那么这种高烈度的蒸馏酒,在宋代真的有竞争力么?

    蒸馏酒技术从南宋后期,由金人传入中国,元朝时普遍推广。可这种高烈度酒一直走的就是底层路线,像狗肉一样,好吃,但上不了大雅之堂。

    而且蒸馏酒度数高,甘而酽,容易醉人,一直到几百年后的明朝,身体孱弱的文人士大夫也并不喜欢它。如今的宋人的文人士大夫会喜欢吗?

    如果要走底层路线,那就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如果价格高了,普通百姓喝不起;价格低了你的成本是普通酒的两倍以上,不赚钱!

    更何况,现在梁山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