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韩炜思索,又有消息送达。

    “启禀凉公,豫州军报。曹操之父曹嵩欲投青州,随行辎重百余辆。徐州牧陶谦派都尉张辏柿炝桨倨锉に汀2涣险抨'在泰山郡华、费二县之交界间杀害了曹嵩,抢去财物,逃亡淮南袁术处。”

    董昭听后,急忙说道:“凉公,曹操早有吞并徐州之心,今陶谦杀其父,正是给了其发兵的理由。曹操若得徐州,定生不良呐!”

    韩炜叹了一气,说道:“唉,天意,此乃天意啊!”

    众文武面面相觑,不知韩炜此话何意。

    历史的轨迹依然在运转,韩炜虽然可以引起“蝴蝶效应”,但蝴蝶就是蝴蝶,能有多大能量?对于大方向的发展,根本无可奈何。

    董昭接着说道:“凉公,徐州绝不能落入曹操之手,还请凉公发兵相援,待击退曹操,凉公可重任徐州牧,以掌握徐州。”

    韩炜也思索了半天,就是考虑由谁带兵去徐州。虽然眼下的重点是刘备,但也不能坐视曹操发展不管。韩炜很清楚,曹操武将如云,谋士如雨,钱粮兵马充沛,比刘备的威胁要大很多倍,徐州绝不能落入曹操之手。

    想到这里,韩炜起身说道:“孤欲亲往徐州,以击曹孟德!”

第287章 武曲殿试(一)() 
    韩炜想要亲征曹操,殿中文武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显然,大家不想让作为主心骨的韩炜离开长安,毕竟血诏盟事件刚刚平复,人心惶惶的。

    董昭见韩炜坚决,即刻说道:“凉公,兹事体大,还是询问郭相之后,在做定夺。”

    韩炜听后,点了点头说到:“也好,公仁与孤同去见奉孝。诸公,今日暂且散帐。”

    众文武纷纷退出殿外,韩炜二人来见郭嘉,说明了来意。

    郭嘉听后,说道:“曹孟德固然要除,但并非今日。眼下徐州陶谦又不曾上表求援,公贸然出兵恐怕不妥。何况,公麾下大将尽数派出,只剩王双将军,独木难支。难道公还要亲自上阵搏杀不成?”

    韩炜想了想,说道:“孤尚能驰骋疆场,有何不可?”

    董昭接着说道:“并非不让明公亲征。然则,眼下明公兵少将寡,曹操锋芒正盛,成不可与其争锋。”

    郭嘉又说道:“公仁言之有理。并非臣等怯战,而是要谋定而动。招贤馆武曲殿试即将开幕,公可挑选可造之将才追随左右,再征伐曹阿瞒不迟。”

    董昭也是拱手附和:“正是,正是。明公可等武曲殿试之后,再做打算。”

    韩炜见二人全力阻止,只好说道:“既如此,孤就等殿试之后,再做他图。”

    最近几年的招贤馆大考,并没有出众的人才。加上郭嘉浪荡,时常疏于管理,如今又卧病在床,招贤馆应募之人,质量下降明显。

    韩炜心知肚明,虽然典韦监理武曲殿,但也只是个荣誉称号,实则他才懒得去管呢!有功夫不是跟吕布比武,就是拉着王双喝酒。落得个悠哉悠哉。

    每年的殿试都是韩炜亲自考校,近些年,他却不甚满意。这些人充其量,武可统御百人,文能治理一县,都是些普通的人才。

    这一年殿试,韩炜开出了优厚的奖励。应试成功者,文可进入凉公府任职,武可拜为行军司马,无论文武皆可跟随韩炜征伐曹操。

    文曲、武曲两殿的应募之人,只要过了锋芒初试,便可获得“郎”的称谓,也就是文曲郎跟武曲郎。

    跟议郎的郎区别在于并不是官职,只是作为韩炜门下的一个尊称。要知道,进了招贤馆,便是武成公韩炜的门生弟子了。

    两殿儿郎都很兴奋,期待着与韩炜会晤,一时间议论纷纷。

    “今年正逢战事,可谓吾辈大展拳脚之时。”一个武曲郎对另一个说道。

    “对啊,当年我爹可是凉州营的屯将,曾经为武成公牵过马,这是何等的造化!他临终遗言便是让我来武曲殿,务必要为武成公继续效力。”

    说话的武曲郎,名叫韩德,是地道的凉州人,他爹就属于韩炜的嫡系部队,归庞德统率,是庞德部下老卒。因为仰慕庞德,所以便给儿子取名一个“德”字。

    在武曲殿,凉州人好像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正是这种优越感让他们屡屡遭受排挤。

    武曲前三甲分别是两个青州人跟凉州韩德,故而青州人跟凉州人势如水火,相互较劲。

    加之韩炜要征曹操,别说文、武曲两殿,几乎整个招贤馆都在排斥青、兖二州的儿郎。

    谁让曹操是青州牧呢?

    锋芒初试的前二甲还落到两个青州人手里,大伙儿更是阵阵惋惜,所以局面一边倒,几乎全数的武曲郎对韩德是马首是瞻。

    这伯甲的头衔,落在了青州北海郡东莱太史慈的头上;仲甲乃为青州山阳郡巨野李典;季甲才是韩德。

    相比武曲殿,文曲殿就显得人才凋敝,到现在检校官都未选出三甲。只因这些文曲郎都是被排挤的太学生,优秀的全都被调派到了长安书院了。

    殿试如期而至,大校场点将台之上,韩炜特地披甲执锐,一副英姿飒爽的武将打扮,毕竟是去武曲殿试,穿着打扮也要应景。

    阎行随后肃立,威严魁梧,手持韩炜镇军之器,乾坤重英矛。董昭、王双一文一武,分列左右两厢。一百虎翼卫分散四周,严密警戒。

    武曲郎们列队站好,齐声拜道:“吾等参见武成公!”

    声音响彻云霄,何等的气势?

    韩炜起身肃声言道:“儿郎们,请起。”

    “谢武成公!”

    韩炜俯视而下,很是满意,朗声说道:“孤与诸君素未谋面,但却依依相惟,心心相惜。今正逢战事,乃是诸君一展身手的好契机,那青徐战场将会是诸君之用武之地。故而,孤希望诸君务必同心戮力,同仇敌忾。如此,才能展现我大汉雄师之风姿!”

    “大汉雄风,大汉雄风!”

    呐喊声再一次飘扬在天地之间。

    王双拿过名册,念道:“武曲殿季甲韩德。”

    韩德面容粗犷,虎背狼腰,一身黑衣,乃凉州营内衬战袍,扛着一柄大斧,昂首阔步来在最前列。

    韩炜怎会不认识他?

    三国中,七十岁的老赵云枪挑韩氏五虎,这五虎便是韩德的儿子们。韩德为子报仇,力战赵云不敌身死。

    不过这件事情,恐怕是不会发生了。

    韩炜笑了笑,颇为自豪的说道:“哈哈,此乃孤的西凉健儿,好,好啊!子全,试之。”

    王双顺手扯过身旁虎翼卫手中长刀,跳下了点将台,对韩德说道:“小子,进招吧!能与本校尉走十招,便可过关。”

    韩德很兴奋,同是西凉人,王双巨灵神将之名,他可是如雷贯耳。作为一名武者,都想与高手过招。

    正所谓,遇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

    韩德大斧一横,咧嘴一笑,说道:“王将军,韩某得罪了!”

    “呜呜呜”大斧挥动旋转带着罡风,直逼王双。

    王双微微一笑,举刀便架,刀往上一递,只觉得一股压迫感袭来,顺着双手往上涌动。

    而此时,韩德空门大开,王双一脚蹬出,直奔韩德腹部,韩德无奈,只好后撤躲闪。

    又战几个回合,韩德使出浑身解数,力敌王双。

    王双抓住韩德一个破绽,趁势出刀,刀光夺目,连连不绝,韩德封挡招架,躲闪腾挪,瞬间便被笼罩在王双刀光之中。

    韩德可算知道厉害了,额头、背后都见了冷汗。他明白王双的实力,王双擅长刀斧,想必自己的招式已然被王双摸清。

    心中挂念之余,分神了。

    王双抓住机会,刀柄往前一捅,直击韩德胸口,韩德吃痛,后退几步,瘫坐在地,一脸懊恼。

    王双单手持刀背于身后,高声喊道:“二十三招,西凉韩德过关!”

    而后,走到近前,伸手拉起韩德,说道:“小子,不错啊!”

第288章 武曲殿试(二)() 
    随着韩德过关,众人纷纷喝彩,表示庆祝。败给王双,并不丢人,很多人想跟王双交手,恐怕还不够资格。当然,王双也并未展现全部实力。

    韩炜笑了笑,说道:“哈哈,好一个韩德。孤意,此次出征,你随孤左右,暂为旗令斥候。”

    “谢武成公提携。”韩德兴奋不已,单膝跪地谢过。

    别看是个传令兵,职务虽低,但却可以接触各营的将领,军情的传达都会经手,对于韩德这样的新兵,可谓受益良多。

    董昭接着打开名册,念诵道:“武曲仲甲,青州李典!”

    “在!”李典出列,恭敬施礼。

    韩炜没想到李典也在此处,即刻向董昭要过李典名册,即刻端详起来,从籍贯、履历都一丝不苟的看了一遍。看过之后,确认了这个李典正是本人,并非同名同姓之人。这才抬头打量李典相貌仪容。

    但见李典相貌儒雅,五官端正,身长不足七尺,体形也不魁梧。外罩鱼鳞扎甲,内衬黑色制式军衣,腰间佩剑,手持一柄长戈,立如苍松,表情肃穆。而后,朝韩炜等人纷纷施礼,步履稳健的来在点将台前。若李典不穿戎装,定会将其当作一个意气风发的儒生。

    韩炜见到名将,心中大喜,点点头说道:“嗯,曼成果然儒将之风。子全,试之!”

    王双插手应命,从武器架上也拿出一柄长戈,对阵李典。

    李典看到王双如此赴宴,心中不满,说道:“校尉,还请您用趁手的兵刃。”

    “哈,你从前是否读书?”王双问道。

    李典疑惑,遂答道:“校尉怎知典之过往,在下不才,少年时喜读左传。不料黄巾乱起,这才弃文从武。”

    王双依旧是鄙夷的口气:“啧啧,这就是了,本校尉岂能对你这么一个儒生公子痛下杀手?”

    听到二人对话,韩炜乐了,转身对身后的阎行说道:“姐夫,你看这李典武艺如何?!”

    “子全轻敌,恐怕要吃暗亏。这李曼成武艺不俗,且冷静稳健,战平子全也不为过。”阎行也是丹成境界,对战局分析的准确度,也能有个七八成。

    董昭也是颇为诧异,对韩炜说道:“明公,这李典竟有此实力?!”

    韩炜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临阵轻敌,乃兵者大忌。今日,且看王子全出丑。”

    点将台上说话的间隙,校场之上李典与王双已然打在一处,不可开交。

    王双一出手,便觉得李典有些手段。即刻发起猛攻,想要先发制人,速战速决击败李典。

    李典生性沉着,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他要看看王双的长戈造诣到底是什么火候?

    不知不觉,二人已经走了三十多个回合。按照惯例,李典已经过关了。可王双根本没有察觉,继续进攻。

    李典呢,一直不出手。就是躲闪、招架,以王双手中长戈招式,想要伤到李典,万难。因为王双在敷衍,不认真,他并不尊重李典。

    而李典考虑颇多,其一,王双兵刃不趁手;其二,王双轻敌,并未尽全力,胜之不武;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王双毕竟是上司,若自己过于强势,日后从军恐有芥蒂。

    王双此时已经是恼羞成怒,心中暗道:岂能败给一个儒生?日后如何统军?不行,一定要战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