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烽烟万里-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被瞒过去了。”荀攸说道。

    韩炜驻足之后,眉头一皱,言道:“哦竟有此事这个荀彧……”刚走两步,韩炜再次停下脚步,摇头言道:“哼,若无荀彧首肯,天子使者岂会来到寿春这天子使团怕来兴师问罪的吧?”

    荀攸接着说道:“怕不是口蜜腹剑之策明里赐下王位的恩典,暗中观察明公举动,若是明公应下,那天子只需一道讨贼檄文,后果不堪设想。曹操出青兖二州攻徐、刘表上可攻豫州,荆襄水师又可进取淮南、孙策跨江而击背后,扬州危矣,如此一来,诸路敌军并进,致使明公首尾不能相顾……”

    韩炜听后一身冷汗,打断荀攸道:“孤知道了,且先去看看天子使者是何人吧!”

    寿春皇宫大成殿前,天子使者携羽林郎十人站定,只等韩炜到来。殿上皆为韩炜麾下大将,充满敌视的看着天子使团。

    韩炜匆匆而来,人未至,声先到,老远就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天使久候多时,乃孤之过也!”

    诸葛亮、徐庶连忙出了大殿,来到韩炜身边见礼,韩炜一摆手示意免礼。

    诸葛亮轻声细语道:“天子使者颇为跋扈,擅自离开馆驿直奔皇宫,亮与元直阻拦不得,还望公恕罪。”

    徐庶又补充道:“那为首的便是天子使者,新任的羽林中郎将。庶无意中见到他手指,皆布满了老茧,那是自幼习剑所致,此人年纪不大,这剑术怕是不凡。武成公还请留心,以免此子图谋不轨。”

    韩炜看了看这十一人,不屑一笑,说道:“孔明与元直尽力了,孤已尽知。待孤去会会他,瞧瞧他是何方神圣?”

    话音刚落,韩炜脚步陡然加快,已然来至殿中,拱手笑道:“中郎将,孤告罪啦!”

    为首的羽林中郎将转身之后,卓尔不群的英姿映入眼帘,他身材健硕,肤色古铜,五官轮廓分明,剑眉斜飞似入鬓,英目有神泛精光,面无表情仿佛雕塑一般。

    韩炜与其对视,发现那幽暗深邃的眸子,流露出几分狂野不拘。

    旋即暗道:此子年纪与凉儿相仿,可气场竟如此不凡。他那眼神与气息绝不是等闲之辈,应该是受过高人自幼指点。

    这羽林中郎将与韩炜对视之后,发现气场弱于韩炜,最终率先妥协,拱手施礼道:“末将刘民刘由之,见过武成公!天子节钺在身,不能全礼。还请武成公见谅!”

    韩炜单眉轻轻一挑,暗道:好小子,见面就是下马威!

    不等韩炜思量,刘民再次发难:“武成公韩炜听诏!”

    此话一出,殿上众人纷纷嗔怒起来,阵阵讨伐之声骤起。谁都知道,这种口吻是让韩炜跪下听天子诏命。

    其中典韦瓮声瓮气呵斥:“放肆!武成公面君不拜,这是当今陛下的恩典,小小一个中郎将,竟然如此无礼”

    马超也是义愤填膺,玉具宝剑绝不惯着他,剑指刘民,厉声道:“难道中郎将竟然藐视天威吗?让武成公跪你不成”

    韩炜笑而不语将双手揣在袖子里,而后笑眯眯的看着刘民如何应对。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第385章 汉室宗亲刘皇侄()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刘民并没有被吓住,反而淡淡说道:“两位将军将威滔天,着实吓坏了末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武成公,您的意思呢?”

    不卑不亢的态度,让韩炜发自内心的反感,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一个箭步跃出探手成爪直奔天子诏书抓来。

    这就是韩炜的意思!

    刘民果然颇有些手段,往后一撤步,意欲躲闪。

    可惜他的身法不如韩炜,飞龙探云般的一爪,抓住了天子诏书,刘民见状,急忙抬手搭在了韩炜胳膊上,想要拽开他。

    韩炜嘴角浮现微笑,另一只手化掌成指,猛然戳了刘民的肘关节,而后抻出腿往刘民腹部踢去。

    刘民连输两成,败势已定,若再挨上一脚,得不偿失。旋即松开手,连退几步,避开韩炜这一脚。

    “嘿嘿,中郎将武学造诣不浅,堪称年少有为呐!”韩炜单手背负身后,另一手拿着天子诏书在刘民眼前晃了晃,有意炫耀。

    刘民毕竟年轻,有些沉不住气了,怒道:“武成公之威,果然厉害!末将自会禀明陛下公今日之行径。既然武成公已然接下天子诏书,末将就此别过,告辞啦!”

    “走!”刘民重重的一挥手,周身甲叶子哗哗作响,带着十名羽林郎便离开了大成殿。

    韩炜眯缝着眼,杀心骤起,急忙对韩凉说道:“凉儿,传孤令,着闇月司彻查这个刘民的底细,要细致,细致到祖宗八辈。”

    “喏!儿,这就去办。”韩凉匆匆而走。

    韩炜连看都不看天子诏书,一把塞到荀攸怀里,说道:“哼,孤若猜的不错,这其中内容怕是诏孤回长安,商议封王一事。”

    荀攸立即打开阅览,一目十行,而后言道:“果然不出明公所料,臣以为公当回长安了,刘民突然的出现,且瞒过了叔父,此事太过蹊跷。”

    “嗯,公达所言极是,是时候回长安了!”韩炜深以为然。

    “明公、明公啊!”荀攸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韩炜猛然转身,发现荀攸惊愕无比的表情,即刻问道:“公达,你想到了什么?!”

    “刘民……刘民他恐怕是……”荀攸环视左右之后,接着说道:“明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韩炜点点头,与荀攸进了偏殿。

    “刘民是谁?!”韩炜竟然有些紧张了,他隐隐觉得这个刘民一定跟汉室有关系。否则如何突然便成为了羽林中郎将?!还恰巧姓刘呢?!

    荀攸叹了一口气,说道:“臣当年为议郎时,曾见过少帝,哦,也就是弘农王。刚才在大成殿上,臣就觉得刘民此子像极了一个人,太像了。”

    “难不成……”韩炜双目圆睁,盯着荀攸。

    荀攸肯定的点点头,言辞确凿的说道:“绝不会错,就是如此!”

    “他是刘辩之子?!”韩炜毫不含蓄的说破了。

    荀攸沉声说道:“然也!当年,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后被李儒鸩杀,时年十五岁。而在弘农王十四岁时,弘农王妃唐氏便诞下一子,后来此子下落不明。如今看来,正是这个刘民啦!”

    韩炜抬头看着雕梁画栋的殿顶,而后悠悠念叨:“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

    这是弘农王刘辩与王妃唐氏生离死别时唱和之歌赋,后被好事者编为琴谱,一直流传于坊间,不少烟花女子时常与风流客们竞相演奏唱和,以表生死相依之情。

    荀攸自然知道此赋,也听出了悲怆之感,可也听出了韩炜内中深意,即刻说道:“公之意,欲寻弘农王妃?”

    “嗯,公达知孤。可有什么对策?!”韩炜问道。

    荀攸不假思索的说道:“弘农王妃系出颍川唐氏,唐家在颍川虽不算什么望族,但唐瑁唐会稽之官声还是颇具口碑的。公若遣人往颍川打探,定会查出一些端倪。”

    “如此,就从颍川下手!刘民身手不凡,又是堂堂正正的汉室宗亲,此人不除,日后必为大患!”韩炜确定道。

    荀攸点点头,接着又说道:“明公,这刘民暂留其性命,不可轻动!!”

    “为何?!难道再养虎为患,让他成为‘第二刘玄德’?!”韩炜有些不解,问道。

    荀攸摇摇头,说道:“公以为,刘民的出现岂会是眼前如此浅薄?显然,此事定然有幕后主使者,其目的便是将刘民,这个天子之皇侄推到天子面前。事先找到刘民,而后安插在羽林郎之内,伺机让天子提拔。这个在暗中推波助澜之人,竟然还看出明公攻入扬州之后将陷入三面受敌的境地,此人谋略、决断、远见绝不在攸之下。若明公杀了刘民,便会打草惊蛇,这个暗中操持者一定会隐藏更深,而后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刘民’!”

    韩炜眼前一亮,言道:“然也!”旋即又失落道:“唉,现如今正是如此,孤怕是要放弃淮扬之地了!便宜了刘表、孙策了,孤若一走,他二人还不瓜分淮扬之地?”

    “明公,臣以为将淮扬弃之,也并非一件坏事。”荀攸说道。

    “哦?还请公达速速道来。”韩炜顿时起了兴趣。

    荀攸言道:“此人之谋在臣之上,他定然会助刘表、孙策其中一人取得淮扬之地,而刘表定然是他选中之人,同是汉室宗亲,何乐而不为呢?!若公意欲强据扬州,不但三面受敌,而且这个人永远都在暗处。弃淮扬而不顾,则此人定会辅佐刘表与孙策争雄,孙策麾下文武皆备,周瑜、张昭、张纮等辈绝非等闲,到时此人还能韬光养晦的在暗中作祟?不拿出真才实学,怕是难敌孙策。如此,一旦崭露头角,此人便从暗中站在了人前。”

    “公达高见!着实的高见!真乃一箭双雕之策,既能缓解当前的窘迫,又可看出这暗中作祟之人。既如此,孤便班师回长安,而后坐山观虎斗!”韩炜连挑大指,频频称赞道。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第386章 班师()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韩炜班师,主意已定。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先把百姓迁走,当然愿意走的领钱领粮,不走的也不勉强。因为去的是并州,还是有绝大部分百姓心生抵触的。又将扬州精锐悉数挑选,留下的皆是老弱病残。管你刘表还是孙策或者别的谁,休想在扬州获得利益最大化。

    韩凉带着诸葛亮站在城头给百姓们作动员,百姓们对韩凉的印象还是极好的,不少百姓愿意离开扬州。

    远处韩治暗中观察,对身边徐庶说道:“先生,兄长能做的,我却做不来。”

    徐庶笑而不语,远远望去,只见韩凉抱着一个孩童,逗得哈哈笑。诸葛亮在一旁还给这孩子扇着凉风,一时间场面其乐融融。

    “爱民如子,不过如此。”韩治接着说道。

    徐庶笑了笑,言道:“公子呐,你以为大公子是真心爱民吗?”

    “难道不是么?”韩治不明白徐庶为何如此问。

    “试想,两位公子自幼养尊处优,任谁也不会接触到这些最底层的百姓。他们不通礼数且污浊不堪,二公子不愿接触他们,难道大公子就愿意吗?”徐庶对韩治说道。

    韩治毕竟耿直,没什么心机,听到徐庶如此说,才恍然大悟道:“兄长竟然可以屈尊如此,我确实不如他。”

    “呵呵,公子也不要妄自菲薄!当知大公子,自幼师从荀丞相,这治世济民,岂不是融会贯通而公子有的,大公子却没有。”徐庶开解道。

    韩治想了想,又问:“我有,兄长无何也”

    “武成公对公子的宠爱。”徐庶小声说道。

    韩治突然觉得确实如此,小时候母亲云贵霜下狠手,总是父亲韩炜的出现一次又一次是化解危机。韩凉不想或不愿做的事,韩炜会逼他做完。而韩治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