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枭将-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现在敌寇未退,我大赵之耻辱尚未雪,在现在对卿等进行封赏不合时宜。”宋宇仁继续说道,“等到曼虏退去的那一天,到那时一应封赏,朕决不食言,还望卿等再立奇功。”

    宋宇仁说了一番客套的话,他现在不能够对单福田三人进行封赏的原因出来他所说的这些客套话之外,当然,中枢财政的匮乏则是客观原因。

    既然是赏赐也不能太吝啬,有失朝廷的颜面。也不能只封赏将官而不封赏底层的士卒。

    最终进入京师城的勤王军不包括已经阵亡的,人数还有五万人左右,五万多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再者,这次作战伤亡的勤王军,朝廷多多少少也要出一点抚恤金。这些钱加起来,也是个天文数字。

    宋宇仁需要一些时间缓冲筹到这笔钱。

    “为国效力,不敢言功。”单福田说道。

    宋宇仁沉吟片刻,屏退了左右。等到在左右伺候的太监宫女尽数退去之后。

    偌大的养心殿内只剩下了宋宇仁、赵泽、单福田、贺腾骁以及张雨阳五人。

    单福田三人不明所以,不知道宋宇仁为什么这个时候将他们三个人留下。

    宋宇仁让赵泽给三人上茶,贺腾骁大大咧咧地结果赵泽端上来的茶水,单福田和张雨阳两人则是表现的很紧张。赵泽是何等人物,让赵泽给他们三个人上茶,实在是让单福田和张雨阳感到紧张。

    在外界看来,赵泽是权力很大的大太监,而在宋宇仁眼里,赵泽则是一个家仆罢了。

    赵泽上了茶,单福田和张雨阳惶恐的接过茶,写过赵泽,象征性的喝了泯了几口茶。

    而贺腾骁则是一股脑地将茶盏里的茶全部灌进肚子里,喝完茶之后,贺腾骁在单福田和张雨阳惊愕的眼神之中没心没肺地摸着嘴巴。啧声赞道宫里的贡茶就是不一样,和外面的茶叶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大伴儿。”宋宇仁唤赵泽道。

    赵泽听到了宋宇仁的使唤之后吗,收起茶盏,小碎步走到了宋宇仁面前听候宋宇仁的差遣。

    “拿两斤贡茶不二十斤给这位爱卿。”宋宇仁很慷慨,一口气开口送二十斤贡茶给贺腾骁,宋宇仁不知道贺腾骁的名字,索性先以这位爱卿相称。

    宋宇仁钱没有,很缺钱,但是宫中的贡品还是不缺的。

    “谢皇上。”贺腾骁毫不客气,谢过宋宇仁,直接手下了宋宇仁的茶叶。

    “知道朕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见你们嘛。”闲话过后,宋宇仁切入了正题。

    单福田三人当然不知道宋宇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们,并将他们单独留下。单福田首先摇头,很干脆地承认道:“臣不知。”

    宋宇仁面无表情地说道:“就在你们进来的前一刻,朕收到了一个消息。”

    说到这里宋宇仁顿住了,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像是在等单福田他们猜。

    单福田沉吟有顷,小心翼翼地问道:“臣斗胆问一句,不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单福田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宋宇仁要说些什么,单福田外放到金陵城做金陵兵部尚书,远离中枢已经有一段时日,对宋宇仁,现在单福田不是很了解,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陌生。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和君王相处常常要如履薄冰战战赫赫。这也是当初单福田在前程似锦的情况下,放弃留在中枢的机会而选择了去千里之外,有帝国官员的养老院之称的金陵城。

    “坏消息。”宋宇仁直言道。

    单福田惊愕的不知该如何回答宋宇仁。

    单福田不敢回答宋宇仁的问题,张雨阳更是不敢答话了。

    贺腾骁比较放的开,大大咧咧地说道:“眼下在皇上面前能够称的上坏消息的恐怕只有辽军入关的事情了。”

    贺腾骁在宋宇仁面前谈笑自如,宋宇仁感到有些惊讶,寻常的将官在第一次面见宋宇仁的时候都会感到很紧张。因为紧张而出现的种种的失态,宋宇仁屡见不鲜但是,第一次见皇帝不仅不紧张,反而谈笑自若的武将宋宇仁还是第一次见。

    “的确是关于辽军的坏消息。”宋宇仁微微颔首,不过宋宇仁并没有很惊讶,他猜想贺腾骁以为他所指的坏消息还是辽军包围京师城。

    “你倒是说说是辽军哪里的坏消息。”宋宇让贺腾骁继续说下去。

    贺腾骁笑了笑,镇定自若的道:“京师城外围的辽军包围京师城已经有些时日,皇上所指的坏消息,虽说的关于伪辽的军队,但肯定是新近关于辽军的消息,而不是关于京师城外辽军的消息。”

    贺腾骁猜想既然是宋宇仁刚刚得到的消息,又是坏消息,肯定是和曼舒辽军有关。而且肯定是京师城意外的曼舒辽军的坏消息。

    莫非这次辽军这次入关不是只有一路直冲京师城而来,还有另外一路的辽军?贺腾骁猜想道。

    宋宇仁见贺腾骁有点说到点子上了,有些意外,故作沉稳地说道:“接着说下去。”(。)

第三百零二章:暗流(二十八)() 
第三百零二章:暗流(二十八)

    宋宇仁让贺腾骁说下去,贺腾骁倒是一点也不矫情做作,直接接着说下去:“莫非是辽军分兵入关?”

    贺腾骁猜测道,辽军入关所要考虑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大赵朝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勤王军的问题。而关内所有的军队中,辽军最忌惮的莫过于是陕西的秦军和甘州镇军。

    以完颜圣聪的深思熟虑,既然要入关,不可能不将这个问题考虑在内。

    “的确是有另一支辽军破边入关。”宋宇仁很干脆地承认贺腾骁猜对了,贺腾骁能够猜对是另一支辽军入关。而这支辽军目标不是京师城和北直隶,是为了保障辽军的主力能够顺利地在京师城和北直隶展开军事行动,将赵国的勤王军对辽军的威胁降至最低。

    “只是,这支辽军的目的何在,卿可知晓?”

    宋宇仁对贺腾骁的回答很满意,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贺腾骁想了想,简洁明了的吐出了一个地名:“大同!”

    大同两个字一从贺腾骁的口中吐出,宋宇仁浑身一颤,贺腾骁猜的未免也太准了些。竟然能够一次就猜出是在大同。

    “说说罢,为什么会是大同。”宋宇仁站了起来,走到贺腾骁面前问贺腾骁道,宋宇仁很好奇贺腾骁是怎么猜出是大同出了问题。不,或许用推测可能要来的更恰当一些。

    “微臣也只是胡乱猜测。”贺腾骁解释道,这一次贺腾骁倒是开始谦虚了起来。

    “就算是猜也总有些范头。”宋宇仁似乎心情还不错,“你是怎么猜的?”

    宋宇仁距离贺腾骁很近,眼睛直逼视贺腾骁,盯的贺腾骁很不自在。

    “我只是在想,如果我是完颜圣聪的话,我会怎么做。”贺腾骁直言道,站在完颜圣聪的角度考虑问题,是贺腾骁一直以来揣测辽军的方式。

    单福田替贺腾骁捏了一把冷汗,这个贺腾骁还真是口不择言。完颜圣聪好歹是一国之君王(虽然这个国是蛮夷之国)但是这至少也是一个国。贺腾骁说自己站在君王的角度上想问题,这是何等的居心叵测!

    这个贺腾骁,仗着自己立了些功劳便狂妄自大,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了罢?到底是年轻人啊,不知道天高地厚。单福田如是想着。

    “大同是京师城西面的屏藩,而且在大同城以西地区还有留守的秦军以及甘州镇军。这两支镇军是对辽军威胁最大的两支镇军,也是公认的除了驻防辽东的秦军之外,最有战斗力的两支镇军,完颜圣聪不会忽略他们的存在。”贺腾骁说道。

    山西,雁门关。

    雁门关的建筑被白雪所覆盖,冬天,帝国的北方下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人们早已经司空见惯,今年也不例外,在入冬以后,北方地区飘起了鹅毛大雪。

    雁门关附近,举目望去原本是白茫茫的一片,很纯净。

    但现在,雁门关附近和谐的白色已经被破坏。在白茫茫的雪野之间,倒闭的辽军军尸体随处可见,尸体上流出的殷红血液点缀着天地间单调的白色。

    雁门关,参将骆腾达在雁门关的望楼上注视着关城之下辽军的一举一动。骆腾达的手上依旧仅仅握着一把已经砍缺了的朴刀,没有松开朴刀,手臂上的鲜血已经凝固在将他的手和朴刀的刀柄粘在了一起。

    想要将骆腾达的手和朴刀的刀柄分开的话,恐怕只有一个办法了:用开水泡。

    雁门关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大战,这场大战是骆腾达担任雁门关参将以来,除了剿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之外,所打的第一场大战。

    战争的几句还算是尽人意,雁门关挡住了辽军的第一波进攻,辽军被雁门关的守军打退,滞留在雁门之外,没有办法向前进军。

    雁门关是大同镇(也就是山西行都司)唯一一条通往山西的大路,这条路,辽军向要绕开是不可能的。辽军肯定还会进行新一轮的攻击。

    这一仗骆腾达打的不算轻松,但也不是很吃力。辽军的战斗力在骆腾达的预想之内,算是中规中矩。

    不过辽军的格斗水平可真不赖,不仅是在马上辽军骑射具佳,是很难缠的对手。辽军就算是下了马之后,还是有着相当打的战斗力。

    骆腾达自信自己的雁门关守军是数一数二的精锐,至少在山西是排的上号的。在山西,他骆腾达的雁门关守军敢称第二,恐怕没有哪一支不开眼的镇军敢称第一。

    纵然是如此,骆腾达也不得不承认,辽军的近身格斗水平真不赖,骆腾达最后是凭借着数量的优势以及投入所有的优势兵力才勉强将辽军赶了下去。

    这次辽军攻打雁门关关塞失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辽军的大意。辽军会大意一次两次,但是想要让辽军继续大意第二次,第三次的可能性极小。辽军也是人,是人都会长些记性。

    在一个地方跌倒了,想要在同样的地方继续跌倒第二次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何况城外雁门关外辽军的数量众多,骆腾达猜测下去,辽军至少有近十万的兵马。这么多的兵马不是他一座雁门关可以吃的消的。由于雁门关地处内地,是山西内部的一道关隘,朝廷在雁门关部署的兵力远不如边塞的关隘雄厚。

    雁门关原有的驻军,在短期之内坚守住雁门关问题不大,但想要长期守住雁门关,实在是危难骆腾达和雁门关的守军了。

    “求援信发出去了没有?”骆腾达问身旁的一个亲卫道。

    亲卫点点头:“全部都已经发出去了,只等各地的援军到来。”

    “大同丢的真窝囊。”骆腾达愤愤不平道,“大同镇号称有十万雄兵,果然是雄兵,不到一个月就把大同丢的个干净。”

    骆腾达的哥哥骆腾发,雁门关的一个千户,掌管着骆腾达手底下的家丁。这一个千户的家丁是骆腾达手中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千户队。

    养家丁在大赵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常见。(。)

第三百零三章:暗流(二十九)() 
第三百零三章:暗流(二十九)

    骆腾达的哥哥骆腾发,是雁门关的千户。由于弟弟是雁门关参将的缘故,骆腾达虽说只是一个千户。但是他的这个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