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五代梦-第4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逐渐熟悉了起来,自然亲近了许多,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萧乘会是什么大人物。

    这个时候看到陈诲的神色,便隐隐感觉到萧乘不会那么简单。

    尤其武宣幼时便听过陈诲的大名,陈诲在闽地名声大噪的时机,武宣也逐渐成年,自然对这个大人物的名气如雷贯耳。这个时候看到他对萧乘这么在意,心里的吃惊自然可想而知了。

    就是一旁的陈炫,那也是更有着几分惊奇。他和萧乘看起来年纪相仿,所以平时话语也有着亲近。虽然认识的时日尚短,但是两个人也大有知己的感觉。这个时候看到陈诲这种大人物都这么在意萧乘,便知道自己还是不了解这个朋友。

    “晚辈确实当时因为机缘巧合,有幸得见边前辈坐化!”萧乘神色恭谨,因为作为一个晚辈,可以有幸见识到一个长辈坐化,在江湖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如果按照一般大的门派衣钵传承的说法看来,萧乘这个简直可以算是最亲近的子弟了。这点不用明说,这些都属于江湖上的人出身,大家显然都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当时盛元寺前辈诸多,晚辈也不敢造次,如今想来依旧有着太多遗憾。不过边前辈乃是大智之人,其一身高深的造诣和佛门尊者的感悟,晚辈却很难意会其中的精髓,如今思来尚感觉到惭愧!”面对着铁将陈诲,萧乘虽然没有刻意隐瞒他的意思,但是言语也有些含糊的淡化了自己的遭遇!。

    “这是你的机缘,这种造化百年难得一遇啊!”任是陈诲一生传奇,听到这个有着生佛边菩萨称号的挚友,临死之前的景象,心中似乎多了几分感悟。

    尤其是面前这个少年,居然有着这番奇缘,想来和边镐的缘分不止于此。沉吟着看着萧乘,陈诲斟酌着说道:“边镐一身修为造诣超绝,最后的顿悟超脱自不必说!想来最后他对禅意的领悟,却也早呈罗汉如意境界,不然怎么会刻意去盛元寺?你能在他坐化之时,身临其境的得见他的领悟,这已经是莫大的机缘造化了!”

    大家听到陈诲的声音淡淡的,可是言语间的那种感触之意明显,不由都相当惊讶!

    看着陈诲静静的看着萧乘,依旧似乎想看透萧乘一样,自然更是心中揣测不一。

    要说这陈诲心中的感触,自然不是常人可以理解。因为他在萧乘身上看到了边镐的影子,可是这种奇怪真实的感受,却真的令人很难接受,但是它偏偏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了!看到萧乘那浑身萦绕的气机时,居然惊讶的发现自己无法看透这个少年。

    就在大家停顿的片刻,忽然听到屏风外面有声音传来,然后有人传声进来:“请问里面可是燕敬权燕将军在?”

    声音有些陌生,但是却令人惊讶!大家都看向了燕敬权。看到燕敬权没有吱声,连陈诲都没有出声,似笑非笑的看着燕敬权不语!

    “外面何人?正是燕某在此!”燕敬权没有多想,毕竟这里可是金陵城,所以端坐在那里,对着外面淡淡的回应!

    随后便见到几个人在一个小二的带领下走进来,看着这几个人的装束,却让人有种熟悉的陌生感。但是听到她们说话和行礼之后,让人恍然便明白了过来,这些人应该是来自于海的那边!

第三百九十三章 藤原() 
看着进来的几个人恭敬,虽然其中有人装束和唐人不像,却依旧在那个小二的带领下,显得十分有着礼数,燕敬权倒没有太多的意外。

    不过领着这些人进来的,其中倒是还有两个唐人同在。

    容得那个小二退开,他们先看到燕敬权的时候,其中一个正想张嘴说话,不意却看到了一旁还有端坐的陈诲。

    这下似乎吓了他一跳,赶忙拉了身边那个唐人一下,两个人一起再次恭敬的朝这边抱拳施礼:“不知道陈将军亦在,某游侍郎门下游骅舍,某礼部主客主事张洎,见过燕将军、陈将军!”

    听到这两个男子,一个自称是中书侍郎游简言的门下,一个自称是礼部主客,燕敬权和陈诲都不由看了他们一下。毕竟游简言那是同朝同事,礼部更是朝中最主要的部门。

    这个叫游骅舍的男子不过三十出头,却看着颇有几分眼力,而且双眼带着几分真诚,让人看来应是老于世故。显然刚刚出声的就是他,虽然恭敬却也有着几分自信。那个叫张洎的不过二十来岁年纪,虽然职位也不高,但是却自有几分气宇轩昂。

    “你既是游侍郎门下,当知梅某在朝中已经没有任何职务,平时梅某和游侍郎交往亦少,却不知道寻某家何事?”率先说话的是燕敬权,他虽然听到游骅舍提到游简言,但是对方显然不是因为游简言的事情。

    何况游简言可是唐国开国的大臣之一,虽然一直在朝中不显山不露水,却也算是老牌的人物了。自己这种被皇帝猜忌的大将,像游简言这种老人,应该不会和自己凑近才对。游骅舍提到游简言,显然不过是借名找自己而已。现在有陈诲在这里,燕敬权自然不想到时候留下口舌。

    和着张洎也算是同朝为官,但是这张洎不过是个六品下的小官,加上年纪尚轻,所以他还是先朝着这游骅舍说话。既然胆敢直接找自己,想必是有些别的端倪。

    按说以张洎和游骅舍两个人的身份,在燕敬权和陈诲身前,自然是要有着足够的尊敬。毕竟面前这两个人名气在,不管如今有没有实际的职务,那可都是朝中当初赫赫有名的大将。一个是朝着主要的大将之一,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归朝砥柱,那都不是一般官员可以凑近乎的。

    再看他们领着的另外五个人,都是一身类似前唐时的服饰。虽然有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过看着那严谨的样子,却也应该是前朝服饰的精粹。燕敬权和陈诲两个人在唐国那都是有名人物,平时见识和交际岂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知道这些人和中原的人有些不同,那当是来自于东海外的扶桑国。

    因为他们在隋唐时便和中原有着接触,而且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在前唐时曾经派遣过许多遣唐使过来中原学习。盛唐时更是有着许多扶桑人在中原居住为官,留下过许多有名的佳话。而中原朝廷也多次的派遣人前往扶桑,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的行为,双方都有着极深的文化交往。

    而且从前唐时期开始,扶桑人因为仰慕中原,只要在海上不出意外,顺利来到中原的时候,登陆的地点大部分就是如今唐国的江阴。所以这里附近不但成为双方交流的桥头堡,而且有着很深的交流文化。

    江阴离着金陵极近,这些年更是扶桑人入中原最喜爱到地方。

    不过从唐末中原式微以来,扶桑朝廷官方虽然派来的人变少,但是许多仰慕中原文化的扶桑人,却依旧成群结队的前来。听说如今的扶桑人不但完全模仿着唐人,甚至已经逐渐在形成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化!

    虽然可能这种风气还不能称之为一种文化,却无疑显示出了这个民族的善于学习。何况燕敬权和陈诲都知道,虽然大海茫茫凶险万分,但是为了见识学习中原文化,有些人或者想移居到中原来,还是引得无数人不惧风险,拉帮结派的包船前来。

    而中原南方自杨吴以来,长江入海口和大海入江口的位置,这里自始至终便是扶桑人最羡慕的落脚点。

    此时的唐国,实际上完全秉承杨吴天下。所以对于这个海上文化交流一途,却有着更甚的渊源。虽然吴越国如今霸占了大多数的海上资源,和漫长的海岸等路线,但是因为进入中原还得是唐国陆路为主,所以历来江阴是扶桑人的天堂。

    这两年唐国失去了江北广大的地盘,使得朝廷少了许多对外交流的机会。扶桑人进入中原的途径,自然也相对于少了许多。

    “好叫燕将军知晓,小的仰仗着游侍郎,原在江阴谋了一个出身,充任江阴城的县尉。因为怕给大人丢了颜面,所以平时也算兢兢业业。前段时间忽然接到海口有扶桑大船搁浅,率人前去查探的时候,才知道居然是遭遇了海盗。船匆匆逃进海口想进河道,没有想到船也因此坏了!”这时那个游骅舍恭恭敬敬的说着缘由,一边指着这五个扶桑人过来介绍。

    听他娓娓道来说道:“他们也算是扶桑有着身份的人物,出身藤原公卿世家。这位乃是小野宫殿的女儿,他们人称之为藤原芳子。因为有事前来朝拜皇帝陛下,不想因为海盗,损失了一些重要的物事,如今也不敢前去朝拜陛下,只求找个门道可以寻回失物才算!”

    燕、陈这两个人都算是朝中重臣,自然认识一些和扶桑相关的人事。听到这人居然是扶桑国重臣的家眷,虽然没有格外的惊讶,但是看到这几个人的谨慎,他们还是心里有些计较。

    因为这个小野宫殿乃是当代天皇村上的关白,原是出身藤原北家,大名叫做藤原实赖,相当于中原一等公的身份。而且作为历代最有名的外戚之一,藤原家族甚至比天皇还有实权,真正的是一国大家!

第三百九十四章 武士() 
两个人对望一眼,似乎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疑问,然后再次一起看向了这几个人。

    毕竟在中原这个地方成长起来的人,更加明白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何况两个人都是权利的好手,虽然如今结局不一,但是几十年来的风浪,注定让两个人比别人多一些想法。

    因为这事如果是扶桑国国事的话,这边的接触就是朝廷对朝廷之间的事情!

    虽然中原从来就没有看得起过扶桑国,甚至中原割据分裂之后,都对扶桑这个小国不屑一顾。

    但是其实这个时候,正是扶桑国国内平安时代开始。这在扶桑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不过中原人固有的思维,认为扶桑人太过野蛮,没有开化的地方,不值得太去关注而已。

    这种固有的高位思维,就是在中原境内的不同割据势力,也是有着相同的想法。如同中原地区看不起岭南和大理,这些偏远地区的政权一样。这种害死人的看法,人人无法改变而已。

    燕敬权和陈诲两个人虽然是大佬,也没有了解那么多。不过对于这权谋之间的道道,他们亲身的经历看来,可是真有体会。

    如今游骅舍和张洎两个人,不去找朝廷解决事情,却过来这逸群楼找人,却显得有些突兀了!难道只是意外的遇见,或者是临时间的起意?

    陈诲如今的境遇,倒还好理解一些。毕竟归降来到唐国以后,曾经掌握着唐国最强的百胜军。

    可以说陈诲在闽地和唐境,简直就是一个异数。当初不管是闽地归降的君臣,还是楚地归降的君臣,居然没有一人能有如陈诲一般都是一生风光。

    因为陈诲自己一直得到重用,就是子弟如今还是朝廷重员。自己又聪明的在辉煌的时刻退下来,百胜军还掌握在陈家子弟手里。陈家自陈诲乃至陈家子弟,虽然在朝中没有达到最高爵位和职务,但是光这份信任和依赖,如今朝廷罕有人能够比拟。

    而燕敬权这一生的际遇,可以说开始一直顺利。但是到了周国南征江边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

    虽然算是南唐从龙开国的老人,可是因为江北战事被俘,即使被周国送回了唐国,可是因为唐国的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