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莽传记-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那些不愿王莽称帝的人一听这话,立马哭诉了起来,然后一个个怒目而视王莽,“王大人,你倒是开口说个话才是。你难道真的要做那个千古逆臣吗?”

    “逆臣?”王莽暗哼一声,淡淡说道:“此事乃是诸位大臣商议之结果,我岂好贸然掺和?当然了,既然你们要我表个态,那我也不好继续沉默。称尊天子之事我个人是没有这个意愿的,我只求能够继续为百姓效力就行。”

第748章 新旧交替,改朝换代(上)() 
“王大人真不愧是当世圣人,如此之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卫宫寒道:“陛下德不配位,倘若继续掌控九州实乃大为不妥。王大人你既然有心匡扶天下,扶佑黎民百姓渡过灾劫,那么你更应该要这时候站出来才是。我想以王大人你的治世能力必定可以快速使得天下繁荣昌盛,如此也符合百姓之所求。”

    “这事以后再谈吧!”王莽摇头道:“现在天灾还未平息,我们当以讨论天灾之事为主才好。”

    王莽一说这话,众人倒也不好继续争吵下去。特别是那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他们更是巴不得王莽闭口不谈登基称帝。

    当下有一位大臣说道:“王大人,现在天灾已经渐渐平息,黎民百姓也在重建家园。因此以我看我们现在不应该把目光继续放在天灾一事上,免得过多浪费精力。”

    这个开口说话的大臣是梁州的豪霸,与梁州诸葛家都不相上下,名叫杨介雄,曾多次和天汉营大统领作对,暗中破坏了王莽对梁州的许多安排。并且他也是否定王莽称帝的重要人物。

    对于王莽通过天汉营的势力插手梁州之事,杨介雄十分恼怒。他虽然不敢明面上和王莽争斗,但暗地里却也联合了不少有野心的人,企图推翻王莽统治。

    “天灾已经渐渐平息了?这是真的吗?”王莽哼道:“如果真如你所言,那我们的确不要继续浪费精力。这样吧,我先把安排在你管控区域赈灾的将士抽调回来,然后你继续好生治理你所管辖的区域就行了。”

    “什么?”杨介雄惊道:“莫非王大人您是说天灾还未平息?”

    “当然!”王莽道:“我对天象变化也有一些了解,据我所知,天灾还未彻底平息,时间大概还有一年左右。我先前所囤积的大量五谷已经几乎消耗殆尽,只剩一百万旦。这么点粮食不足以供应九州。因此我们当速速另想法他谋求粮食,以免百姓饿死街头才是正理。”

    说完,他对着公孙策暗暗使了一个眼色。

    公孙策了然于胸,冷冷一笑,对着汉平帝刘衎道:“启奏陛下,王大人素来高瞻远瞩,他既然断言天灾还未平息,依旧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延续,那么就说明这事应该是真的。既然是真的,那我们不得不防。

    这次王大人大力赈灾九州,所耗精力颇多。但王大人终究是个凡人,精力有限,无法管控整个九州情况,没办法面面俱到。根据情报探查以及诸多百姓反应,臣发现有许多地方官吏曾暗中避开王大人监查,克扣赈灾粮食。

    此事乃大罪过,不得不严肃处理,否则必定会民心大变引发混乱。臣这里收到了几份检举,是百姓和世家状告地方官吏贪污受贿不作为的文书。还请陛下过目。”说着之间,他从绣袍里取出了一些竹简递到了内侍公公手里。

    内侍公公接过竹简又递给了汉平帝刘衎,刘衎逐一进行翻阅。

    当翻阅完毕后,他心中有数,沉声问道:“竹简所记载之事可为真?”

    “此乃千真万确,绝无戏言。”公孙策道。

    “混账!”刘衎怒道:“王大人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不曾想居然在这个九州面临巨大浩劫的时候还有人贪污百姓救命粮食,此乃罪不可赦。”

    公孙策道:“是啊陛下,这些官吏若是在平常时期贪污也就罢了,但他们却偏偏还要在这个国难当头的关口贪污,克扣百姓赈灾粮食,无视王大人之救世苦心,其行为可见是何等无耻卑劣。

    王大人为了百姓劳心劳力,还请陛下速速降旨查办,莫要令得百姓寒心,莫要令得王大人一番苦工付诸东流。”

    “这事的确要严加惩办!”刘衎道:“卫家主,你乃御史大夫,你必须要把这事处理妥当,要给百姓一个交代,给王爱卿一个交代。”

    卫宫寒接过竹简瞄了一眼,心中冷汗直流,点头应道:“是,陛下!”

    这些竹简所举报指责的官吏全部都是反对王莽登基称帝的人,并且这些人还都是反对声十分响亮,身家底蕴十分丰厚的人。刚刚发表言语的杨介雄正在其中。

    王莽没有足够的人才替换所有官吏,但是他却在赈灾的时候查清楚了整个九州官吏情况。现在他让公孙策把这些事捅出来,指责几个典型人物,他目的就是要打压不服从自己的人,给予其他那些官吏震慑。

    当然,这些被指责的官吏本身就有问题,否则王莽也不会让公孙策站出来指责。他对于那些本身没有问题,但却依旧指责反对他登基称帝的官吏并没有恶心,不曾去理会。

    卫宫寒一瞧竹简便明白了王莽的意思,暗道王莽狠辣,为了达到目的居然开始使用一些以前不曾用的手段。

    他已经知道,王莽对于登基称帝之事势在必得,谁来挡路就要灭谁。在这条路上,王莽不介意挥动屠刀大举清洗反对派官吏。

    “御林军何在?”卫宫寒对着门口大吼道:“来人啊,给我速速将杨介雄、李阳风、赵思明、诸葛耀、陈志、刘明。。。压入死牢,严禁外人探监,等本官彻底查办清楚之后再来与他们问罪处置。”

    卫宫寒一口气报出了十多个名号,这些人一听自己的名字,立马被吓得魂飞魄散,胆寒万分。

    至于其他的官吏,他们议论纷纷,猜测着是不是王莽弄权,故意诬陷忠良,借机铲除敌对势力。

    当下就有一位官吏站了出来,他对着公孙策问道:“公孙大人,你所说之事可为真?诸位大人真的克扣了赈灾粮食?”

    “此事乃千真万确。”公孙策道:“我入朝为官虽然没有几年,但想必诸位也都清楚我的为人,我办事一向是以公为任,从未有过徇私偏袒。被点了名的这些官吏仗着自己势大,胡作非为。倘若大人不信,可以随卫御史一起监督查办,想来卫御史和陛下也不会反对。”

    这个官吏一听这话,立马哑然,心中也已经明了,知道这是王莽开始对一些人动刀了,并且被动刀的这些人的的确确犯了事,被王莽抓住了把柄用来杀鸡儆猴。

    “难道我大汉皇朝两百多年的基业真的要断送了吗?”此人心里暗想道:“王莽是有才华,也得民心。现在他封天称帝基本上没有任何阻碍。若是我依旧和他为敌,真的合适吗?他称帝后天下会真的走向太平吗?”

第749章 新旧交替,改朝换代(2)() 
门外的禁军听到卫宫寒高喝,立马冲进来十多个,把卫宫寒点了名的官吏围了起来。

    这些官吏面如土色,一起跪倒在地哀求。

    他们自己做了什么事自己清楚,料定经不起调查,于是对着王莽和天子呼道;“陛下,罪臣知罪,恳请陛下开恩。王大人,我等知错了,恳求王大人高高抬贵手放过我等一命。”

    汉平帝刘衎闭口不言,只露出一脸怒色。

    王莽却是说道:“情是情,法是法。有些错可以犯,但有些错绝对不能犯。眼下并非是我要治你的罪,而是百姓要治你的罪。倘若我存心要为难你们,你们还能活到现在?这事你们求我也没用。”

    “王莽你无耻!”

    有一个被抓的官吏看到王莽不出手解救自己,他料定死局已定,于是破声大骂道:“你故意设局坑害忠良,企图铲除反对你称帝的人。你如此之险恶用心,日后必将遭到天谴。

    陛下,恳请陛下明察,这王莽卖弄权术,欺君罔上,还请陛下速速下旨查办,将逆臣王莽诛杀,以正法度。还有,王莽的夫人王静烟、史秀英更是多次拉帮结派威胁权贵,蛊惑民心,挖掘大汉根基,此乃罪不可赦。甚至王莽这逆臣不顾廉耻和其嫂上官凝萱私通苟合,无视礼仪,败坏贞德。

    臣从未愧对过陛下,也没有愧对过百姓,臣清清白白。。。。”

    “扑哧。。。。”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王莽就眼神一寒,抽出佩剑捅向了他的心窝,将他格杀当场。

    “知错不改,诬告忠良,辱我妻女家小,死不足惜。”王莽冷冷道:“给我把这些罪臣压下去严加查办。还有,这个死了的刘明更要严查。倘若他真的是忠良,没有做过对不起百姓和陛下的事,是被诬告。那等事情查清楚之后我一命换一命,自绝未央宫。

    倘若查实了他的贪污受贿克扣赈灾粮食之事,那么可将他三族除了老弱妇幼之外的人全部处以极刑,以正法度。”

    “是,王大人!”禁军看到王莽居然在未央宫动剑杀人,心里一寒,料定王莽动了真怒,于是一个个急忙将这些罪臣押了下去。

    在未央宫天子面前动剑杀人,这乃是大汉皇朝开辟以来头一遭。

    其余众臣在胆寒的同时更加的警惕,生怕说错了话,同时他们也知道绝对不能辱骂王莽的妻女,不能触碰王莽的逆鳞,否则王莽就要翻脸不认人,干些狠辣之事。

    霍江海见状,冷冷一笑,暗自嘀咕道:“你们还真以为王莽仁慈好说话?他狠辣起来比谁都厉害。现在别说你们本来就犯了事,哪怕是你们没犯事,但只要辱骂了他的妻女,他都要想办法弄死你们。”

    王莽当着百官的面和天子的面在未央宫杀了一位大臣,作为王莽旧识的霍江海并不觉得意外,反而觉得很正常。

    他深深知道,要是王莽现在没有绝对的权威和实力,那么王莽肯定不会当朝杀人,而是会暗地里找人报复。现在王莽有了绝对的权威,那他肯定要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决不搞隔夜仇之事。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王莽来说根本没用,王莽从来不理会这句话。

    我行我素,在大是大非面前王莽保持立场,在繁文缛节规矩面前王莽向来是放荡不羁。

    钦天监宋平之暗暗一喜,料定这时候再提王莽登基称帝之事应该没有什么人敢开口阻拦。

    于是他再次对着天子道:“启奏陛下,正所谓群龙无首必将天下大乱。刚刚王大人也说了,天灾必将还要持续一年,甚至更久。而陛下您虽然没有犯下大错,但也没有大功,这乃公论。若是您继续端坐九五至尊宝座,德不配位,承为不妥。

    因此臣建议陛下还是早做打算,退位让贤,举行大礼祷告上天,请王大人入主未央宫,率领文武百官助百姓渡过天灾,助九州恢复繁荣。”

    “此言大善!”

    站在王莽这一派的官吏纷纷附和,点头称赞,认为这事的确要加快进程,不能够再拖延下去。

    其他那些原本反对的官吏看着这个情况,他们先是情不自禁打了一个寒颤,随后他们也都纷纷符合,不再反对,生怕王莽来查办自己先前的过错,也怕王莽对自己下狠手。

    一时间,他们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都开口表态了,完全达成了一致看法,全都赞成王莽称帝。

    “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