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望族-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样的渊源;为何要掩下?
孙氏生前虽有贤名;可日子过的并不舒心;也受了四房母子不少的气。之所以默默忍了;不过是娘家后继无人的缘故。有二房这样的靠山;又什么可遮掩的?
郭氏觉得很不对;鸿大老爷也察觉出不寻常来;问道:“孙家与二房一直交好?没有交恶的时候
沈琦摇头道:“这个倒是不曾听闻;当年孙家太爷是死在外头;家中管事扶灵进京的;福地与伯祖父在一块;当年是在寺里操办的丧事。因是沧大伯与大伯娘充做孝子孝妇;引得不少人议论纷纷;才有人记得当年这段旧事……”
郭氏与丈夫对视一眼;极为震惊。
看来二房三太爷当年与孙家太爷真不是一般交情;让长子、长媳充孝子孝妇;不是一般人能做出的。
既然是这样的交情;对于孙氏这个孙太爷独女;三太爷怎么不将其嫁到京中;而是远嫁到松江来
郭氏到底心细;问道:“除了这些;可还打听到过旁的?二房二老爷是哪一年成的亲?岳家是什么人家?”
沈琦惊讶地看着郭氏道:“娘也想到此处了?我与大哥私下里也说来着;以伯祖父与孙太爷的交情;为了照顾当年的源大婶子;最妥当的法子;就是结为姻亲;两家成了一家……当年沧大伯已经娶妻;润三叔还是稚龄;倒是洲二叔年纪只比源大婶子年长一岁;正是青梅竹马。”
郭氏皱眉道:“听说二房二太太与二老爷是亲上加亲;如此一来;倒是也不难猜。即便三太爷当年有心照顾老友之女;可孙家是商贾之门;听说三老太太是高门之女;定是瞧不上孙家;另作亲事了
沈琦想了想道:“说不定让娘猜了个正着;大哥那同年还曾提及一事;那就是洲二叔当年成亲成的很仓促;成亲后就被分了出去……一直到伯祖父去世;伯祖母病倒;他们夫妻才搬回老宅侍疾;后来就没有再搬出去……”
郭氏冷哼道:“怪不得你源大伯娘掩下此事;以她的心性;要不是有瑞哥在;怕就是死了也不会去求二房……”
鸿大老爷向来脾气好;见妻子生气;忙劝道:“不管当年生什么事;如今源大嫂子已经走了几年;气也是白气。这事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好揭开来说。”
郭氏长吁了口气道:“要是当年旧事真的如此;那瑞哥以后也有为难的时候倒是庆幸二房二老爷已经与大老爷分家;虽住在一起;到底是两家人了……”
虽说过去三十年;可当年生的事情总是有迹可循。二房二老爷还不知道;他才踏到松江;五房一家三口;就已经拼凑出当年旧事。
鸿大老爷夫妻亲近孙氏;对于二房二老爷自然心里就有了成见。
不过收到宗房的邀约;晓得当晚宗房设宴给沈洲接风洗尘;夫妻两个还是去了……
沈举人明日就是成亲正日;这一日喜棚已经搭起来。
待见了从京城回来的管家与郝妈妈;晓得沈瑞被选为二房小长房嗣子;沈举人脑子里只闪过一个词“双喜临门”。
他之前不赞成张老安人的功利;觉得嫡子出继有损自家颜面;可沈瑞不在这几个月;他也偶尔会想象一下沈瑞要是出嗣二房会如何如何。
二房小长房;大老爷是侍郎;徐氏是宰相之女;除非沈瑞蠢笨如珠;否则以后前程定是飞黄腾达
他是本生父;沈瑾是沈瑞的本生兄长;似乎四房眼前也出现一条直入青云的平坦大道。
或许有人会因此讥讽他;可那又如何?
瞧着二房大太太去年回京;各房都心甘情愿地送了嫡子嫡孙过去;就晓得大家都是惦记二房嗣子之位的。
只是沈瑞毕竟是他元嫡之子;沈举人不能表现的太欢喜;否则落到旁人眼中;倒显得他这个当爹的不慈。
同他的欢喜相比;张老安人则是恼了。
“什么?竟然是小长房嗣子?”张老安人听了郝妈妈的“报喜”;丝毫不觉得欢喜;反而气得面色白:“不是有沈珏在?小长房怎么会择了沈瑞?”
郝妈妈显然被张老安人的反应惊的愣住;这老太太糊涂了?之前她不是盼着将嫡孙出继出去么;眼下怎么又改了主意似的?
“年前腊月二十八大家才抵达京中;次日宗房大少爷就接了瑞少爷过去;五房大少爷接了全少爷;状元公也想要接二哥过去;二房大老爷、大太太却没让……自打二哥过去;那边大老爷与大太太就颇为看重二哥……”郝妈妈斟酌着;回道。
“那边大老爷、大太太怎会如此哩?让沈瑞做小宗宗子;他们怎么敢?”张老安人自言自语道:“难道他们不晓得孙家的身份?”
郝妈妈听着这话有深意;耳朵忙支愣起来。
同沈瑞相处这几个月;她瞧出来沈瑞待下是真的仁厚;并不是刻意收服那个。
四房张老安人已经老糊涂了;沈举人也越来越荒唐;她倒是宁愿“身在曹营心在汉”;为沈瑞在松江做耳目。
张老安人却只念叨了这一句;就不再说了;只是神情甚是纠结;似乎有什么事情想不明白……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双喜临门(三)()
宗房中厅;当晚各房头嫡系齐聚;为沈洲接风洗尘。
同年前徐氏那次一样;在正式宴饮前;沈洲先见过众族亲。九房头嫡系水字辈兄弟之中;只有宗房大老爷、二老爷年长与沈洲;其他人都是族弟。
沈洲同大家多是初见;并不相熟;不过是彼此见礼;疏离得狠。
不过三房、八房、九房有三位族老在;沈洲相见时;少不得要恭敬地请安问好。
三房老太爷犹自心虚;看着二老爷;只有温煦的;丝毫不摆架子;八房老太爷则是对二房心存感激;态度亦是亲近;九房太爷虽因进京的沈氏七子中;只有自家次孙回来;心中甚是恼火;对于二房不无埋怨之意;可想着管家带回来的二房回礼;还有沈琳那一份礼物;恼火就化作殷勤。
三位族老如此亲切;那些水字辈的老爷们;对于沈洲只有客气的。
等到了玉字辈族侄们;见沈洲时便越恭敬。
沈洲一个房头一个房头的见下去;面上挂着笑;心中却隐隐作痛。
同松江各房相比;二房人丁太委实太单薄。
待见到四房沈举人与沈瑾父子时;沈洲未免多看了几眼。
沈举人这几年沉迷**;最近又忙着迎娶之事;双眼下乌青一片;透着几分气血亏虚的模样;沈瑾则是落落大方;在玉字辈族侄中人才亦是十分出色。
沈洲压下对沈举人的厌恶;与他淡淡寒暄两句;就看向沈瑾;道:“听说你如今是府学廪生;那今年科考自不在话下;考了几等?”
沈瑾躬身道:“侄儿侥幸;考了一等。”
沈洲笑道:“松江这些年文风鼎盛;你在一府之地能考一等;今年乡试或许可期。府学里教授怎么说?”
沈瑾道:“教授说侄儿年轻;勿要太计较得失;等到下场时;按照素日挥就好。即便不中;也能为下科积攒经验。”
他不卑不亢;又仪表堂堂;相貌俊秀不亚于沈瑞;沈洲即便对他的出身有些膈应;也无法对他产生恶感。可也晓得越是这样挑不出错处的沈瑾;之前对沈瑞的威胁越厉害。
孙氏将一半嫁妆留给庶长子;顺手推舟地将他记名;多半是无可奈何。
想到这里;沈洲面上笑容淡了下来;没有了同沈瑾说话的兴致。
等沈洲与其他几个房头的老爷都见过;众人便上了席面。
正席上;除了族长太爷与三位族老;还有沈洲这个远客;宗房大老爷、沈举人、鸿大老爷、七房渫二老爷;六房沈琪。其他沈湖、沈流、沈璐等人与宗房二老爷、三房三老爷、三房四老爷等人则坐了次席;另有玉子辈中年长少年;也坐了两席。
沈举人心中带了几分急切;可偏生沈洲与众族老闲话家常;并不提及嗣子之事。
宗房大老爷坐在沈举人旁边;想着明日是沈举人续娶正日;低声问道:“你明日大喜;可邀了洲二老爷明日吃酒?”
沈举人闻言;才想起此事;摇头道:“还没来得及提这个一会儿我亲自请二房族兄……”
想到从郝妈妈那里得来的消息;沈举人只觉得底气又足了几分。
都说宗房与二房关系最亲密;那又如何?二房以后的当家人出自四房;难道还能远了四房;同别的房头亲近去?
就是宗房沈珏;素来被族长太爷宠溺的无法无天;如今还不是让沈瑞一步。
年前进京的沈氏七子中;其他人都是嫡次子、嫡三子;独有沈瑞不同。
沈瑞是四房元嫡之子;唯一的真嫡子;二房想要张张嘴就将其过继出去却是不能;总要有能说得过去的说辞……还有就是他这个本生父的点头……
否则的话;只要自己咬牙不肯;即便是宗法族规也没有强逼着人出继儿子的道理。
这样想着;沈举人就对沈洲生出几分不满;觉得他对自己太过冷淡;不够亲近。
说到底不过是欲壑难填;心有所期罢了。凭着二房给各房预备的回礼;就能晓得二房日子鼎盛;不亚于松江各房;沈举人心中自然有所盘算。
同样觉得二房是大肥肉;吃了一口叫人还想在吃一口的;还有九房太爷。
旁人都能沉得住气;即便关心嗣子之事;也没有人主动开口详询。
二房择沈瑞与沈珏;不管是从血脉远近;还是从几个房间的渊源亲疏上;都说不得去;轮不到旁人有异议。结果已定;早提此事与晚提此事;没有什么不同。
九房太爷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二房不能让各房白折腾一把;对于没选上的房头应该给予补偿。少年们千里迢迢地进京;耽搁了小半年的学习也不容易。
因此;九房太爷就迫不及待地提及嗣子之事;道:“二房择嗣;到底如何?琳哥回来也说得含糊;说是择了宗房珏哥与四房瑞哥;又留了七房琴哥与八房宝哥;这是甚个意思?是三族孙那里还没拿定主意;还是觉得你们那一房人丁凋零想要两个全都留下……”
九房太爷一口气问了这许多;屋子里一下子都静了下来。
如今消息灵通的;自是晓得二房择了两个嗣子出来;对于沈琴与沈宝留京之事;除了七房、八房之外;其他房头知晓的并不多。
沈洲笑了笑道:“让老太爷费心了;择瑞哥、珏哥为嗣;是家兄之意;除了论序当从二房、四房择嗣之外;瑞哥、珏哥人品上佳;家兄与孙儿都极喜欢;就想要择这二人为大哥与我的嗣子。至于琴哥、宝哥;是入了我家老三的眼;琴哥做了我家老三的弟子;宝哥如今也随着我家老三读书。至于我家老三那里;不像家兄与族孙;已经是年到半百;他正值壮年;我那弟妹也年轻;倒是还不到提及嗣子的时候……”
这些情况;不用沈洲说;九房太爷也从沈琳那里听了个七七八八。
之所以当众问;不过是为了下一句;九房太爷皱眉道:“二房择亲也好;择爱也罢;都是你们二房的事;只是几个孩子随二房大太太进京;委实也辛苦……待几个孩子上;可不好太过偏颇……”
沈洲闻言;却是一愣。
这是怎么话说?
即便他不怎么过问家事;可也晓得徐氏预备礼物的事。沈琳回乡;不是空手回来的;徐氏给他预备的文房四宝、衣服布料、金银锞子;加上起足足装了几口箱子。
难道这些东西;还平不了沈琳进京之事?
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徐氏是主动邀请各房族侄进京不假;可除了沈瑞、沈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