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湖西抗战走廊-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遍地开花的各个八路军小队,个个特色,人人特点,因而如同撒到湖水里的鱼苗,可着劲儿的显出自己的本事来,将诺大的湖西,搞得四处冒火,狼烟四起,鬼子看傻了,不知道怎么应对了。

    湖西抗战专署的这一小队对小股的决策,在湖西使用,实在是太对了。

    ——目标明确,专打鬼子,直对高桥!

    这四处游荡的饿狼,总能碰上送上门的肉来的。

    石楞子就是运气好,今儿早上,他们转悠到了成武县的葛家集,他熟门熟土的地界儿。

    这会儿,石楞子正沉着脸的满脸的不高兴,脸上挂着冷霜哩。

    昨儿晚上,石楞子可是整整一个晚上的没睡着。

    这可不是他石楞子的风格,小子虽然愣怔,但有一样好,从来了公安队,心里从来不搁事儿,脑袋瓜儿往枕头上一放,转过身子的功夫,就能呼上了。

    昨晚儿,在炕上,翻一夜“烧饼”的原因,在萧易,石楞子是吃了醋的节奏,他对萧易满心里羡慕嫉妒恨。

    萧易昨晚上回队里,那个眉飞色舞,那个欢实,那个蹦跳。要不是屋顶是三层子稻草苫成的,要不是有“不损坏老百姓一草一木”的纪律压着,他准能一头将房顶撞个窟窿。

    不就是用智谋,消灭了六加七等于十三个鬼子嘛,不就是缴获了十几辆自行车,缴获了一个鬼子汽艇嘛,至于?你这一吞了耗子药的张狂,叫我们一同出来混的各个小队,咋个张开脸,抬起头,甩开胳膊走起路?

    关键是彭队长的表扬,彭队长兴奋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把个萧易夸得,满身都是花儿。虽然,他石楞子也经常地被彭琦辉夸得浑身长满花儿,但是,昨儿个,他没被夸,被长花儿,而更令石楞子受不了的是,彭队长,竟然要他,在萧易缴获的长枪里选好枪,装配给自己的小队里。

    这个瘪,可是吃大啦。

    石楞子昨儿可是有志气,就是没给萧易那张得意洋洋的脸,硬硬的没拿萧易缴获的一枪和一弹。

    他有志气,今儿儿,一定也要缴获,也要杀鬼子,并且,他从昨晚上就咬着牙,暗暗发大誓,杀鬼子的数儿,一定超过十三个,一定要缴获汽车,汽车才能超过自行车,还要缴获汽艇,总之,一定要比过萧易,一定让萧易挑自己的战利品,一定要让队长的眼睛乐成一条缝。

    石楞子一边咬牙一边往葛家集村子里走。

    在湖西大平原,村庄的名字,一般也有规律的:叫“庄”的,一般的,前后左右是平原地界;带个“洼”字的,一般的,在湖边,河边,都邻着水;而后面是“集”的,就基本上处在路口,是集市了,处在过往城镇的要道口上。

    葛家集,就是这样,处在北去成武县城,南到金乡城里的十字路口上。

    处在这样位置上的村子,南来北往的车,自然的多,人呢,自然的也多,这样一来,葛家集自然地就重要了,不仅是道路交通的要道口,也成了一个周围村庄较为大些的集市。

    湖西的集市,约到俗成,一般是每月的逢五逢十。

    石楞子的家,离葛家集不远,小时候,没少跟着奶奶和娘来这儿赶了集,跟着爷爷和爹在这里卖打的兔子和皮货。

    石楞子对这里,可是亲和,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到这里赶大集。

    逢五逢十的葛家集市,可是热闹,卖什么的都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到天黑不叫稀。

    石楞子跟着奶奶和娘来,总少不了买几串糖葫芦,那个糖葫芦,那叫做一个甜,总是舍不得一口气儿吃完,小心地舔,会心地品,走到家里,坐到院子里的石碾子上,还不会吃完;而跟着爷爷和爹呢,卖完野味,总会被领到羊杂汤锅前,来一大土碗羊杂汤,爷儿俩分着喝,他是全家的宝贝,自然的,羊杂碎,基本上都是他来吃,羊血的筋道,羊肉的松软,羊肝的咯牙,羊蹄筋儿的嚼头儿,到现在,一想起来,都他淌口水。尤其是羊杂汤,掰下干饼子到碗里,泡一会儿,用筷子,捞到嘴里,辣椒的辣,花椒的麻,羊肉的香,等等等等,全烩到汤里面,干饼子吸饱了汤,变得酥软,成了佳肴,捞在嘴里,嚼着,那才叫一个好!

    尤其是葛世源家的羊汤锅,才叫好。就是因为石楞子的馋,两家子的厚道,实诚,才成了万年交,两家好。

    每到这时候,石楞子就蹲在羊汤锅前面,不吃个肚儿圆溜溜,他是绝对的拉不开腿的。

    就这样,蹲在羊汤锅前,一边泡着,一边吃着,那时候,喝羊汤,汤是随时的加,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往家走,一直到晚上,肚子都不饿,嘴里还有香,晚上做梦,又去喝羊汤。

    而现在?!

    只剩下他一人了。

    每想到这些,石楞子的眼,总会一下子红,泪扑扑地落,牙咬得吱吱响,有时候,想奶奶爷爷,爹和娘,想得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到没人的地方,一个人,抱着头,嗷嗷地嚎,嗷嗷地嚎,嗷嗷地嚎着大哭一场,一直到,把心里的思念,把肚子里的憋屈,把对被鬼子残杀而死的亲人的期盼,全倒出来,轻省了,才哑着嗓子,回队上。

    队上,才是他唯一的家;战友,才是他唯一的亲人。

    鬼子的凶残,造就了一个一个石楞子这样的孤苦伶仃的孩儿,也造就了一个一个石楞子这样的战士,鬼子的凶残,只能给自己挖掘葬身的坟墓。

    时间长了,队里的同志们,就都知道了石楞子的这个秘密,每每见石楞子发呆,沉闷,脾气暴躁的时候,就知道他极其极其的想念他的冤屈、惨死的亲人们了,就都躲闪开,让他在自我的漩涡中,咀嚼发自心底的哀伤,在感情的宣泄中,重回到冷静和平静的现实。

    有些伤口,只能在孤僻的悬崖下,在料峭的寒风里,在奔流的河边上,自己舔。

    其实,那时候的八路军战士,哪个不都是一肚子苦水?哪个不都是满腔的仇恨?

    也都与石楞子一样,实在想家了,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苦独尝,痛苦宣泄。

    我们的苦难深重的前辈子!

    我们的多灾多难的民族呀!

    你们的背负,太沉,太重了!

    你们,才是我们伟大民族屹立东方的坚强基石,才是推动国家强盛的永久动力,才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崇拜的榜样。

    我们有何理由?不作出百倍的努力?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我们要以千般的优势,万般的坚强,屹立在东方,再也不受磨难,再也不被欺凌,再也不被蔑视!

    更让我们的后代们,永远永世,享受着灿烂的阳光,享受着当家作主人的崇高和自豪!

    所以,我们要再加倍的努力!

    所以,我们理解石楞子,他们上辈子人的凄惨的心境,知道他们为什么一见鬼子就眼红,就变成恶狼、饿狼,扑上去,不管环境的恶劣,不论生死的几何,义无反顾,将这些兽兵,吞进,咬光,把恶毒、恶魔,一扫而光,给后人,给我们,打下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

第一节 满怀妒嫉的石楞子来到葛家集() 
1、满怀妒嫉的石楞子来到葛家集

    石楞子带着他的长枪队,化装成卖苇子的小贩儿,来到葛家集,几个人,挑着担子,一边吆喝着卖苇子,一边左右的警惕地看,见没有啥疑处,就乘着没人,没啥子情况,一头钻进了葛世源的家里头。

    刚才说了,他家和他家,因为石楞子爱喝羊杂汤,而成了世交。

    他石楞子从小就叫葛世源大哥。

    葛世源就是葛家羊杂汤老掌柜的儿子,也是对鬼子,一肚子的深仇大恨。

    鬼子来到葛家集,屠尽了赶集的人,憨厚实在的老掌柜的,也没幸免,还连着小孙子、儿媳妇,全家,全被鬼子杀啦,羊汤锅也被砸了。

    葛世源是到另个村里买羊去,没回来,才免遭劫难。

    回来后,葛世源见到满村满街的那个惨,那个惨景,人,一下子,就气晕过去。

    半天醒来,再看,满街的尸首,满街的破烂,满鼻孔的糊焦,街道两侧的商铺全被烧个净。

    爬到自己家的羊杂锅边上,看见,老实一辈子,没给人红过脸的爹,被烧得面目全非,善良的媳妇,被扒光衣裳,大太阳底下,被开膛,那……那……那个样的躺着,宝贝儿子,身子和头两半,小脑袋瓜儿,扔在了被砸烂的羊汤锅里……就又昏死过去。

    最后还是公安队、八路军赶了来,救醒了葛世源,帮着他,埋葬了全家,料理了后事。

    葛世源迷瞪了多半年才算好,才算好的葛世源才算好的原因,是加入了八路军,当上了村里的民兵队长,从那以后,整天琢磨的,都是怎么捕捉落单的鬼子,怎样报这血海深仇。

    只是,他再也不做羊汤了,也绝不敢再沾“羊汤”的一个字,太惨了,惨到了骨头里了。

    谁要是在他面前,不经意地提一下他家的羊汤做得好,葛世源准犯病,他现在,即使做梦,也绝不敢梦见爹、娘、媳妇和宝贝儿子,他们,死得实在太惨了,太太惨了,耳朵里,时不时的幻听,幻听见儿子、爹娘,一家人的悲惨的哭声,眼前面,也时不时地看见,爹娘妻儿,弓着腰,艰难地行走……

    他现在,活着的唯一目的,唯一动力,就是杀鬼子,为他们报血仇,雪大恨。

    一个人的恨,要是恨到了骨髓里,那,他的仇家,就乖乖地洗干净脖子,在家里等着挨宰吧。再也不会有另一种选择了,再也不会有回暖的可能了。

    那样,大家都省事。

    石楞子进到葛世源的家,没用葛世源怎么的问,就熟门熟地的摸上了干粮篮子,然后,把篮子里的干粮分给几个人,每人一个玉米面的干饼子,低着头的嚼。

    他们走了一路子,太饿了。

    葛世源也没说什么,每人给他们端来一碗开水。

    一直等他们填饱肚子,他们都没说什么。

    石楞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儿,把碗里的开水喝完,摸摸肚子,觉得有些饱,身上有了劲儿,这才问葛世源,“哥,这几天,街上咋样?”

    葛世源当然知道石楞子问的啥,摇摇头,“不咋样,前一阵子,鬼子有点胆战心惊,扎堆而来扎堆而走。这阵子,见咱八路军没啥动作,没啥害怕的,胆儿又开始肥起来了,从金乡到成武,和从成武到金乡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在前,他们还前头和后头的警戒,还端着机枪,押运的鬼子兵,个个像当贼。现在,松懈多了,来去的车上,也就有几个押车的鬼子,看出来了,鬼子不光是松懈,他们的兵力还是真的减不少了,他们快完蛋了。”

    石楞子点点头,“是的,这阵子,咱八路军,都分成小队了,在咱湖西,整天游荡着,见着落单的,或者势单的,再或者地界偏的,就都给捂啦,远离公路和县城的地方,少见了鬼子了,咱这里是大道,离县城近,咱八路军一时没顾过来,鬼子才这么大胆的,”石楞子说着说着,眼睛亮起来, “大哥,咱要不,干他一票?”

    石楞子最见不得鬼子嚣张。

    葛世源何尝不是这样?只是他的村民兵,人手太少了,家伙儿潮点,所以,只好眼红着,嘴馋着,没敢多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