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湖西抗战走廊-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夸奖完,李连璧再往下坡路上撵,还是巴巴地笑眯眯,“太君,您圣明,您一定不会生气地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咱金乡,城外面,已经是八路的天下了,那八路军,能让咱皇军得到好?所以,眼下,重点,是尽快地给皇军找好引路的,找好抓八路的向导。”

    高桥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这一点,他岂能不知道?前阵子,他也用了汉奸和保长带路,来实施他的“三六九”,只是,那些花大钱买来的汉奸和保长,揣上钱,接着变了心,把皇军往死路上领,才坏了他的大好计策。

    现在想起来,好很是恼火哩。

    但是,怎么能找到这样好的向导呢?

    他们中国人,包括这个正给自己出点子,当高参的老弯腰,心里和嘴上,可是的不一致,说不定,老小子,现在正老鼠揣着打猫的心,坑害自己的坏点子,正要冒泡,正要拱头流脓呢。

    高桥想的没错,李连璧,现在,可是把好了高桥的脉儿,他现在的心里想什么,自然的门儿清。

    见高桥这样的无奈和无助,心里那个高兴,于是,李连璧赶紧地拿出来自己的,绝对的,公平、公正,绝对的不坑皇军的主意来。

    “太君,我有一个办法,你别先急着表态,先想想,觉得行不行。”

    高桥看着老弯腰的眼睛,那绿的光,倏地冒出来,接着的目光炯炯的闪,像是野狗,看见了乱坟岗子扔的死孩子。

    高桥心里一悸,老小子这样的谦虚,不像过去,那样私塾里的掰蛤蟆嘴的口气,马上在心里思量,他的计策,是坑他还是讹他。

    “李县长,你的说。”高桥已经上了老弯腰的好多次的当,要是再被同一个石头再绊倒地九九八十一回,连他,也觉得自己太笨太憨太该捏着鼻子跳井了,所以,连“李县长”也用上了,足足见他的小心加谨慎。

    李连璧知道高桥的门缝关的严,但是,凭你小黑孩儿的本事和心机,只要能透亮,就保准的“笑你齿缺曰:狗洞大开。

    反正,你小子,山穷水尽,这会儿,只有我,还算是一个依靠,我要再退一步,让你敞敞亮亮地钻进我这个套子里,“太君,现在,就有一个法子,你先看看行不行,”李连璧移移身子,再伸伸他那老弯腰,“太君,我知道,要想完成今年秋粮征收的任务,就要有皇军,到湖西各地,亲自催要的干活,而,皇军自个的亲自去,从这一阵子的情形来看,确实,有不少的不放方便。”

    老小子一边的下着钩,一边的看着高桥的脸上的反应,一边的小心翼翼地斟词酌句,“要是让各地的保长们带路,通过这阵子看,效果也不是多理想,他们毕竟与皇军不熟悉,不熟悉,自然的就不会多贴心,就可能的有些言差语错,就可能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觉得,我说的,对不?”

    李连璧就像一个高明的歌手,自己在台上唱,少了观众的互动,观众的情绪就挑动不起来,那样,观众就不会多上当了,就不会掏冤枉钱,听他的狼嚎和狗叫。

    高桥毕竟心眼儿不够数,无意识间,点了头,也无意识间,跟上了他的思维,随着他的路子走了。

    李连璧一见高桥点头,顿时知道,小子已经咬钩了,于是赶紧地再晃晃鱼钩子,“但是,不管怎么样,要完成今年的秋粮任务,就得用湖西的中国人给皇军带路,这是事实,是唯一的路子,太君,您说,对不对,除此之外,咱还有另外的路子走?没有吧?显然没有。”

    高桥只能点头和摇头。

    “老先生,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除此之外,高桥,确实没有另一条道儿走。

    要不是实在没有了路可走,还会和他,这个在心里,早杀了一百次的老弯腰,这样的干爹,咬了钩子?“先生,你说,咱咋办?”

第八节、果然又从高桥的嘴里抠来了财() 
第八节、果然又从高桥的嘴里抠来了财

    冲口而出高桥,一下子吞进嘴里了李连璧的钓鱼的钩。

    李连璧,等得就是这一刻,等的就是这样的一问!

    马上,行动!

    李连璧,把他的弯腰,倏地,挺得笔直,高声朗朗,“有个办法,让金乡城里的皇协军,还有那些县衙门里的,整天围着皇军转的湖西人,让他们带路!”

    说着,老弯腰,倏地瞪圆他的秫秸眯缝的眼珠子,显得那样的庄重、神圣,大大的忠心的耿耿。

    “啊?他们,知道路?!”

    高桥显然的意外,迷茫和猪脑子的一时转不过弯来。

    李连璧怕高桥怀疑眼前的馅饼有砒霜,马上的把所有的缝儿全堵严实,“咱身边的这些人,他们知道路,他们来自湖西的各个乡各个村,知道湖西的角角落落,即使没到过的,也一定的走过,听说过,他们带路,一定能起到马到成功的作用,起用这帮子人,省事,省力,放心,还一定能征收今年的秋粮,一定能消灭那些抵抗皇军的一切的人,毕竟,他们,也熟悉、知道,听说过,谁谁是八路,通八路。”

    高桥一下子张开了嘴巴子,他那愚笨的脑瓜儿,有点儿进光了,“那,他们不坑咱?”

    高桥,笨到猪圈里去了,对他,真的无语了。

    这时候了,竟然还想着怕挨坑?看来,上次,确实把他给坑的不轻,到现在,仍然怕的成这样。

    李连璧是谁?李连璧要的就是高桥进猪圈。

    马上的信誓旦旦,“太君放心,他们整天的在金乡城,整天的沐浴皇恩,对皇军,充满着感激之情,就像三国里的诸葛亮,感激涕零,欲报之陛下矣,再说,他们,不就是给皇军带个路,抓几个八路?他们一定的愿意干,也一定的能干好,放心放心。”

    李连璧一面的海誓山盟,愿与皇军山可烂,海可枯,共枕一个枕头,一个被窝的不分手,一面的端起茶碗来,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了,对着自己的小老婆,敞亮着架势,慢慢地喝上一大口,还吸出来好大的声响儿。

    在李连璧的意识里,高桥,已经是咙骗到被窝里的那个黄毛小丫头了,该露出原型了,所以,放松。

    好像刚从李连璧被窝里爬出来的高桥,已经激动了,这老先生,真是卧龙岗,真是诸葛亮,关键时候,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给自己一个好枕头。

    心里面感激不已的高桥,正想满口答应,突然地,看见李连璧喝茶的龌龊,还有行为的放荡,倏地一个惊悸,马上想起来了,他,高桥,以前,上的好多次的,这个老弯腰的当。

    那些次数的当,也一件件的像今天,都是懵懂着,被李连璧哄进被窝里去,然后的,满心里喜欢,没了头魂,叫东的不上西,打狗的不骂鸡,就像吸了一鼻子的迷魂香。

    可是,转过头来,被他坑的寻死觅活,上吊,找不到绳,喝药,找不到瓶。

    而他,这个负心郎,这个没心肝的,装满了腰包,肥了自己,充足了大能。

    尤其可恨的,得了大便宜的他,还明打明地骂自己是蠢猪、笨蛋,王八的孙子。

    高桥想到这里,赶紧地,紧紧地,闭上他那老娘们的破裤裆的嘴,怕那些美好的字眼,从自己的猪嘴巴子里冒出来。

    李连璧正想听高桥的满口答应,抬头见,高桥脸色一沉,嘴巴子,就像吞了猪粪,怕猪粪儿的味儿,跑出来的,浪费,那样地紧紧地闭,知道,刚才的,高桥咬钩,高兴地有点沉不住气,狗吃猪屎的兴奋的过了头。

    那个后悔呀。

    李连璧借着蚊子咬自己的腮帮子的机会,朝着自己的老脸,狠狠地,就是一巴掌,那响声,就像高桥办公室里的墙上,挂的那个自鸣钟,“啪”的声,掉在地上,摔个稀烂。

    ——你他娘的,破嘴!

    ——要是高桥脱了钩子,我把你,这个破嘴巴子,用刀,非剁碎了不可!

    扇自己嘴巴子的带来的瞬间的疼,促进了他的脑袋瓜的超长速度的转悠。

    紧接着的,李连璧亡羊补牢,“太君放心,让他们带路,对他们来说,这是多么的好的巴结太君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义不容辞,死而后已,已报皇恩。”

    他先承上的奉承,然后,在启下的说出来用上来的妙计,“再说?嗯——”

    老小子,故意的拖出来唱腔,显然他在认真的思考,实际上,他在观察高桥的反应。

    高桥这会儿,在心理上,还是处在劣势的位置上,毕竟,他在求助于这个老弯腰,老坏种。

    高桥,一听见李连璧所拉的唱腔,无意识地朝前弯下腰,伸长脖子,想听听他的计策好还是坏。

    高桥,一见这个家伙儿,又游回来了,又要用嘴唇儿碰鱼钩了,“马上的义正辞严,“太君,凡是,预则立,不易则废,为了保证,这个城里的皇协军,为皇军贴身服务的,不出任何岔子,我认为,还要给他们扎上一个紧箍咒,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本事再大,一有闪失,懈怠或者违抗命令,皇军就学唐僧,念紧箍咒,保准的,把他们弄的服服的,那样,皇军,完成今年的秋粮征收,就双保险了。”

    高桥喜出望外,他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双保险,“你说你说,怎么的双保险。”

    李连璧像是胸有成竹了,干脆利索,“这些中国人的家眷,全在城里,这样,让他们下去前,把他们的家眷全关到县衙里面,当人质,完成任务,进来城,再让他们领回去;即使个把没家眷的就许给他们奖金,还是完成任务,皇军满意了,才给,这样子,他们还敢生出来非分的想法?”

    “啊?啊!哈哈哈!”

    高桥,这才真的认为这是好办法了。

    马上的站起来,上前,拍拍李连璧的肩膀,连声的“腰细腰细”。

    在高桥身边久了,李连璧知道,高桥的“腰细”,不是楚王的好细腰,不是赞成他的身材好,而是夸他的好,夸他会办事,现在,已经,同意了他的这一美好、美丽的设想了。

    李连璧顿时大喜,赶忙地躬身,向高桥鞠躬,谢恩。

    同样的,高桥知道,他的腰弯,这样子,已经算深度的鞠躬了,算是对他这个鬼子,最大的礼数了。

    于是,高桥,全心眼里,接受了他的建议,当场向他下令,“有李县长的,全权的办理,让金乡城里的中国人,到湖西的各县、各乡、各村,充镇长、保长和甲长,一律的,为扫荡的皇军带路,抓八路。”

第九节、李连璧这回没多收礼钱() 
第九节、李连璧这回没多收礼钱

    看来,高桥就是个二五眼,这个时候了,还把把李连璧当成失街亭前的马谡了。

    他就不回过头来,用脚后跟想想,这老小子,除了一张把稻草变黄金的嘴,什么时候能成事儿?

    不过,从老龟孙的角度说,李连璧确实是一个能人,大能人,身子这么老了,心眼儿一点儿也没老,就像转轴似的,一圈一圈的,转的忒快。

    就说这,刚才的,把给皇军下乡征收秋粮的带路的汉奸来说吧,把他们的家属、家人,关押到县衙里面,就是一个大伏笔。

    这事儿,这决定,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在高桥正兴奋的当口,他是想也没有想,就随口地答应了。

    所以,高桥别管脑袋里怎么想着当大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