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生逢大明乱世-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藩王有过失,即责问长史!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能够道明一切。

    当然了,如果是藩王谋反,这样的罪名就不是王府长史所能够代劳的了。

    按理说,倘若周王是在装病,这等欺君的罪名,王府长史应该不会出来背黑锅的。相反,还可能率先向朝廷告发才对。

    朱由检不疑有他,却又不愿轻易放走这几位王子。

    在斟酌了一番过后,便决定只放世子朱绍烨,U看书(。uush)以及周王最疼爱的小郡主朱怀玉两人回去,其余诸子,则留在京城。

    如此一来,依然能够钳制住周王。

    朱由检觉得,自己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已经是十分仁慈,十分厚道的了。他不知道的是,这样的结果,全在朱绍烨和李修文的算计之中。

    不漫天讨价一番,朱由检如何能够轻易答应,放朱恭枵一子一女回去?

    而那王府长史,早已经成朱绍烨的人。李修文给他提出了这样的计策,他立即采用王府长史上了这样的一道奏疏。

    或许直到现在,周王还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其中内情呢。

    朱绍烨倒也谨慎,并不是随口胡扯周王病重的。朱恭枵确实是病了,只是病情还没有朱由检想象中的那般严重罢了。

    朱由检本就对周王府生了疑心,李修文自然不会奢望,周王的八个儿子能够尽数回到开封。

    这位帝王会不会派人下去查证,李修文不知道。往后的日子,只要多加留心着厂卫的动向就是了。就算朝廷真的派人下去查证,也不一定就能查到什么猫腻,人家周王确实是病了呀!

    朱绍烨得到准许后,立即打点行装,带上妹妹朱怀玉启程了。

    要谋逆的人是自己和李修文,只要自己能够回去主持大局,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几位弟弟,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反正只要事情还没有败露,就不需要担心他们的生命安全。

    也就是在朱绍烨离京的这一天,李修文在军营里收到家里的消息,得知杨雨璇已经生了,给自己生了个大胖小子。

    李家,总算是有后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以死报国() 
卢象升,天启二年进士,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却也是一位难得的儒将。

    崇祯二年,清军入塞,在京畿一带进行劫掠,时任大名知府的卢象升,竟招募了一万多人,进京协助防卫,立下了一个小小的功劳。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这些年来,在剿除叛乱中身先士卒,极其勇猛,先后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无数战功。

    这样的人才,确实也受到了朱由检的重用。

    如今,他已经是宣府、大同、山西三地的总督,贵为朝廷的兵部尚书。现在清军入塞,又得赐天子剑,令其总督天下援兵,地位可谓是贵不可言。

    当然了,在这个时候,这督师可不是什么好官职,打不赢清军,是要出来背黑锅的。

    卢象升赶到京城不久,就得到了朱由检的召见。在禁宫门口时,碰到了一位刚刚出来的同僚。结果那位大臣见他没有穿戴官服,而是一身孝服,脚上还穿着草鞋。

    就这身行头进宫,见到了当今圣上,跪下磕头的话,到底跪的是死人还是活人?

    那人打量了他好一会,摇了摇头道:“建斗啊,难不成你就打算这么去见驾?”

    “有何不妥?”

    卢象升有些发愣,顺口问出了这句话后,仔细一想,自己这样的仪容进宫去面见天子,确实是有些不妥,忙向那位同僚道过了谢,而后便回家换官袍去了。

    穿戴得整整齐齐后,才重新往禁宫赶去。

    卢象升来到武英殿门口,向小黄门报上了身份后,便站在门口耐心地等候着小黄门进去传报。

    不多时,便见到一位年轻的男子跟在小黄门身后出来。这人面相清秀,身着一袭蟒袍,好不威武。

    卢象升皱了皱眉头,隐约记起了这么一个人。虽然他长期在外征战,对京城的事情了解的不是很多,可这人近几年来风头太盛,想不知道都难。

    若说当今天下,除了皇族中人外,弱冠之年便能得赐蟒袍的,非李修文莫属。

    来人确实是李修文,今日是奉召进宫,向朱由检汇报神机营的军务之事的。

    李修文向他拱手行了一礼,笑道:“早闻卢大人威名,今日能够得蒙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这话倒是比较真诚的,卢象升的威名,前世他就有所耳闻,不过也仅限于知道他打仗厉害而已。至于更深入的了解,则是这段时间刚刚打听来的一些信息。

    知道卢象升是进士出身后,李修文惊讶不已,文官打仗都能这么勇猛,也难怪人家能够青史留名了。

    而且,李修文也想不到他会如此年轻,看上去不过三十多岁的模样。这和那些五六十岁的六部尚书们,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锦衣卫的人,卢象升其实不太感冒。可人家态度客气,他也不能失了礼数,只好回了一礼道:“李大人客气了,你的事迹我也有所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还有事要面圣,就此别过。”

    李修文浅笑着点了点头,便举步离开了。他看得出来,卢象升不大待见自己,也没必要拿着热脸去贴人家的冷。

    此时的武英殿里,除了朱由检外,还有两个人,分别是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

    卢象升行过了礼后,朱由检便问道:“如今建虏袭掠京畿,卢爱卿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他目光扫了一眼旁边的俩人,知道这俩人是主和派。

    “臣主战!”

    卢象升这话一说完,朱由检脸色瞬间一沉,很快又换上了一副笑脸。

    没办法,满清的铁骑都打到京畿来了,现在说战还是和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最的,首先是要有人出来领军应战。

    对于杨嗣昌的主和建议,朱由检其实是赞同的,只是满朝的大臣都在反对,才没有议和成功罢了。这会还要哄着卢象升作战呢,只好推脱道:“和谈一事纯属谣传,爱卿回去好生准备,迎战敌军即可。”

    “臣遵旨。”

    卢象升又如何会不知道,和谈的事情,当时是召集了许多官员进行讨论的?到了现在,整个京城的官员差不多都知道了,这样的谎言实在很没水平。

    不过,谁让人家是天子呢?

    从天子口中说出来的话,还能有假?

    接下来的两天里,朱由检赐了卢象升四万两军费,用来犒劳将士。另外,还赐了一千多匹马,五百条银铁鞭。

    要说这些东西,还真值不了几个钱,若是赐给李修文,人家还不稀罕呢。

    可卢象升却很感动,只回了自己的君父一句话:“臣定当以死报国!”

    就这样,卢象升赶赴了前线。

    ————

    ————

    “人家在前线打仗,咱们的精锐只能在后边拍苍蝇,(。o)唉……”

    李修文独自一人坐在中军大帐里,不满地发着牢骚。他当然知道,朱由检更在意的是什么,京城,那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提督大人,末将有事求见!”帐外传来李东中气十足的声音。

    “进来吧。”

    李修文话落,便见李东应声而入,还煞有其事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身上的甲胄哗啦啦直响。他不由得笑道:“成了成了,这又没有外人,还跟我来这一套?”

    李东笑着起身,问道:“少爷,这回咱们有仗可打吗?”

    “唔……应该是没有的。”

    李修文如实回答,见他脸色一黯,便笑着问道:“怎么?纸上谈兵练好了,就这么想上战场?”

    神机营的将士们没有经历过战阵,平时的训练,确实可以算得上是纸上谈兵,李修文倒也没说错。

    李东瞪起了清秀的眼睛,嚷嚷道:“纸上谈兵?咱们这神机营,如今军备,还怕了建虏的骑兵不成?我麾下那两千多名铁骑,那也不是白练的,真要碰上了建虏的骑兵,铁定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李修文愣住了,这还是李东吗?怎么现在说话跟个大老粗似的?

    见他直直地注视着自己,李东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不对,连忙低下了头,小声道:“少爷,我……我这是跟那些混蛋待在一块儿久了,才染上的这习惯。”

    李修文摇了摇头,笑道:“我觉得挺好的,看来我当初的决定没错,你的确适合军伍,前些日子我还真没看出来,哈哈……”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孙名文的声音:“大人,卑职有事求见!”(。)

第二百六十章 夜袭敌营() 
卢象升身为督师,按理来说,属于前敌总指挥,权柄不可谓不大。☆☆☆☆可他的这个督师,却要处处受制于人。因为,大明朝的军队是有监军的,这监军之人是皇帝派来的太监,其权力,往往凌驾于主将之上。

    清军一路高歌猛进,短短十来天的功夫,就连下数座州县,已经逼近了通州。

    通州,在京城的东面,离京城只有四十多里,清军到达这里,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京师。卢象升作为督师,哪能不出兵抗敌?

    可现在他手上只有三万多人,相当于敌军的一半,这仗要怎么打?

    大明朝战力最强的军队有三支,分别是关宁铁骑、秦军,以及由卢象升率领的天雄军。可即便是这样的军队,对上了清军的铁骑,也很难做到以一敌二。就算是同等战力之下,都不一定有胜算。

    考虑到了这一点,卢象升的决定是——夜袭。

    此次的监军是高起潜,卢象升定下夜袭敌营的策略时,高起潜自然也在场。

    中军大帐里,高起潜笑了笑,扯着个公鸭嗓子说道:“卢督师此计倒是甚妙,只是这路途遥远,怕是很难成功呀!”

    卢象升摇了摇头,坚持道:“高公公多虑了,此计可行!”

    见卢象升坚持,高起潜也没有再去多说。

    自此,方案算是定下来了,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得了命令,便回去召集麾下兵马了。

    是夜,卢象升全副披挂,身后是持着符节和尚方宝剑的两名亲兵。算上这次,朱由检已经是第三次赐予他尚方宝剑了。

    面对着手下的三万多名将士,卢象升下达了出发前的指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

    一声令下,三万多人出动,朝着通州方向进发。

    卢象升率领着麾下骑兵,率先赶到敌营前方,在耐心地了片刻之后,便收到消息,后军已经跟上,不出一刻钟的功夫,就能赶到这里。

    一刻钟,时间足够了!

    卢象升缓缓举起自己手中的镔铁大刀,指向了前方的敌营,喝令道:“杀——”

    话落,他已经身先士卒,策马冲向了敌营,麾下将士纷纷打马跟上,趁着夜色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杀——”

    “杀——”

    “杀——”

    “敌袭、敌袭、速速回去禀报将军——”

    寂静的夜里,突然杀声四起,清军果然没有防备,巡夜的士兵才刚刚反应过来,便已经被无情地收割了生命。

    卢象升一马当先,冲如敌人的营地,手中大刀左劈右砍,片刻功夫,便已经斩杀了十余人。身后的骑兵们同样也不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