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技师-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不再问,停顿了一瞬,又问道:“袁天罡到哪里了?”

    “回陛下,约莫明日差不多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吩咐下去,袁天罡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来见朕。朕有很多事情交代他去做,耽误不得了。”

    “诺。”

    高公公应了声。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又道:“高干,你去一趟长乐门。吃食用度等,捡宫里有的,挑好的拿去一些。还有,到李牧的铺子买几套他那个豪华礼包,也一并送过去。再替朕问问,还缺不缺什么,仔细记了,回来告诉朕。”

    “诺。”

    李世民疲惫地摆了摆手,高公公躬身后退几步,转身离开办事去了。

第480章 两头挖坑() 
刘神威的药果然是管用,今日早晚鞠智盛又用了两次药,后股竟有一丝清凉的感觉,几乎没有痛感了。鞠智盛小睡了一个时辰,起来时只觉得神清气爽,午后阳光自带一丝暖意,他便想要出去走走,就从床上下来了。

    等他穿上了鞋,敢恍然发现,自己可以行动了。后股虽有一丝异样感觉,却已经没有痛感了。

    鞠智盛大喜,伤处好了,他就可以继续他的计划,不至于耽误事情。鞠智盛从后宅出来,在庭院里闲逛。他到了逐鹿侯府,就没有出过厢房,对李牧居住的地方,也抱有非常大的好奇心。

    丫鬟下人看见了他,也没人阻拦他,微微行了个礼,算是打了招呼。

    就在鞠智盛想找人问问李牧在哪的时候,忽然,一个尖细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朵。顺着声音的来处,鞠智盛找到了大堂的侧门,偷偷往里面一瞧,竟然是传旨的太监。

    李牧躬身聆听圣谕,传旨太监正在朗读圣旨。

    “逐鹿侯李牧者,人品贵重,才干卓越,深得朕心。今设内务府,敕令逐鹿侯李牧为从三品总管大臣,掌内帑及宫廷、皇产事务。特许便宜行事,内务府六品以下官员任命,无需通报吏部。望尽心竭力,为朕分忧,勿令朕失望”

    鞠智盛听着这圣旨的内容,心下骇然。

    他知道李牧是大唐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却没有想到,大唐皇帝对他宠信到了这般境地。

    十七岁的军侯,十七岁的从三品大员,还特许他可以任命六品以下官员。这与开府有何区别了?

    当年大唐皇帝被封为天策上将时,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吧。虽然李牧的内务府,与天策府比拟不了,但其性质确是差不多。

    得宠信到了何种程度,才会把任命官员的权力都下放给他啊。虽说只是六品以下,但也足够令人咋舌了。

    昨日听李牧说起,朝野都觉得他是李世民的私生子。鞠智盛还只当是一个笑话听,如今听到这个圣旨,他也有点要信了。就算是太子,大唐皇帝也未必会如此纵容吧。

    “臣谢主隆恩!”

    李牧的声音,打断了鞠智盛的遐想。他忙退后了两步,免得被人看见他在这里。

    却还是没有走,竖起耳朵听着。

    只听传旨太监朗读完了圣旨,立刻换上了一副谄媚到了极点的声音:“恭喜侯爷,贺喜侯爷。以后殿中监归了内务府,还请侯爷多多照拂一二。”

    李牧呵呵笑道:“哪有什么照拂不照拂的,大伙都是为陛下效力,只要忠心又肯付出辛苦,自然少不了好处。殿中监虽并入内务府,但宫中的事情,还是有高公公来掌舵。他这个总管大太监,与我可是平起平坐的。”

    “是是是,高公公是咱家的干爹,咱家自当孝敬着。但侯爷这边,咱家也得多亲近些才是。”

    李牧哈哈一笑,道:“我当是谁手底下的太监,如此会说话,原来都不是外人。那就没有必要太客气了,我问你件事,你来给我传旨的时候,中书省可有其他旨意发出?”

    “有。”太监老实答道:“还有一道圣旨是给御史大夫魏征的,不过,内容咱家就不知了。”

    “这样”李牧心中有数了,笑了笑,道:“行了,谢你告知。今日时候不早,你也要赶回去复旨,这点小钱你拿着,不能让你白跑一趟。”

    说罢,一条小金鱼儿便递了过去。

    传旨太监却说什么也不敢要,再三推辞,实在推辞不过,逃也似地跑了。

    李牧无奈摇了摇头,把金条收回了袖子里,对旁边的独孤九道:“小九,完啦,又失去一项乐趣了。”

    独孤九不明白,道:“大哥,什么乐趣?”

    “你大哥我,就喜欢看别人领了赏钱高兴的样子。但是现在你看着没,这些太监都不敢要我的赏钱了。你说我的名声就这么臭了?我给他钱,他都不敢要,他怕什么呢?”

    独孤九想了想,道:“大哥现在做了内务府的总管大臣,以后能管着他们了。他们怕,也是正常的。”

    “也是。”李牧笑笑,道:“好吧,也省钱了。”

    李牧转过身,瞧见了鞠智盛,顿时笑逐颜开。把手里的圣旨交给独孤九拿着,快步迎了上去,拉住他的手道:“世子已经能下床了?当真是可喜可贺!我就说刘大夫的药管用吧,现在世子觉得如何?”

    鞠智盛忙道:“似乎已经无碍了,多谢侯爷关心。”他瞄了眼李牧的神色,小心道:“小王刚走到这儿,似乎看见了有一位公公离去,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他不敢说自己偷听到了,李牧的脾气喜怒无常,他实在是怕李牧发飙。

    “哦,小事。”李牧笑了笑,伸手接过圣旨,展开给鞠智盛看,道:“这不是么,我本来想在家休息一段时日,准备明年的春闱。谁曾想,陛下不让我闲着呀。又下了道旨意,让我做什么内务府总管大臣,啧啧烦呐!”

    鞠智盛低头躬身,示意不敢冒犯,忙道:“侯爷还请把圣旨收起来,小王不敢看。”

    “这有什么,圣旨而已,我府中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了,都堆在库房,你要是喜欢,拿走收藏。一张圣旨一万贯,你要多少有多少。”

    “”鞠智盛的表情僵在脸上,这种话题,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聊。

    李牧哈哈大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世子,本侯与你说笑呢,怎么,不好笑?”

    “啊!”鞠智盛一脸恍然,道:“好笑,十分的好笑,侯爷真是太会说笑了。”

    “好笑就好,本侯十分讨厌开不起玩笑的人。要是给我遇到那种人,我就算不揍他,也绝不与他交往。”李牧丢下这句话,又把圣旨丢给独孤九,道:“扔到库房去,再吩咐厨子,为了庆贺世子痊愈,今天多做一锅世子喜欢的窝头,配上菜汤,我要与世子一醉方休。”

    鞠智盛听到‘窝头’二字,条件反射地觉得嗓子眼噎得慌。这两日他的饭食,一直是窝头,吃得他都要吐出来了。此时听到窝头,想都来不及想,脱口而出道:“千万别做!”

    “嗯?”李牧皱眉看向鞠智盛,道:“世子不给本侯面子?”

    “不、不是这个意思。”鞠智盛急得都结巴了,急中生智,道:“侯爷,小王怎敢不给侯爷面子。小王是想起了昨日侯爷的话,小王行动不便时,在府上叨扰实属无奈。现在小王既然能下地了,当尽快离开侯府才是。免得在侯爷高升之际,给侯爷带来麻烦。”

    见李牧面色稍霁,鞠智盛赶忙又道:“因此小王想,趁着坊门还没关,去侯爷说的慈恩寺落脚,侯爷以为如何?”

    “唔”李牧沉思了会儿,道:“也好,只是招待不周,本侯觉得过意不去啊。”

    “过意的去,过意的去!”鞠智盛生怕李牧不答应,急忙道:“侯爷对小王,实在周到极了,不但救了小王的性命,还找大夫帮小王治伤,为给小王指点迷津。还、还给小王做了最爱吃的窝头若如此还不周到,什么算周到呢,侯爷千万不必自谦。”

    “好吧,既然你坚持,那我就遂你心愿。你说的那个客栈,我已经让人去过了,你的包袱都在,已经取了回来。待会儿你拿上,我找一辆马车送你去。厨房还有剩下的半锅窝头,你也都带上。”

    李牧握住鞠智盛的手,语重心长:“你是不知啊,慈恩寺的香火鼎盛,那群秃驴都吃馒头,不吃窝头。你若是去了,恐怕吃不到这一口了,你先带上这半锅,若是不够时,捎句话来,我再让人给你做。”

    鞠智盛本以为,李牧故意让他吃窝头,是作弄与他。但现在看李牧眼中含泪的样子,却也不似是假话,又矛盾了起来。鼻头微微发酸,竟有些哽咽了。

    “多谢侯爷,侯爷的恩情,小王铭记在心。只是小王的事情,还请侯爷——”

    “放心!”李牧打断鞠智盛的话,道:“你我一见如故,你的事情,我怎么会不看重呢?我已经为你找了门路了。”

    “门路?”鞠智盛万没想到,李牧还真帮他办事了,感动之余又非常好奇,道:“不知是何门路?”

    “国舅爷的门路如何?”

    “您说的是赵国公”鞠智盛不敢说出长孙无忌的全名,但看到李牧点头,顿时心花怒放。在他的心里,李牧再受宠信,也比不得大权在握,又与李世民一起长大的长孙无忌来的直接啊。据闻,李世民登基之后,封赏功臣。曾直言,长孙无忌功劳第一。在来长安之前,鞠氏父子盘算如何行事的时候,也是把长孙无忌列为拉拢对象的首位。

    鞠智盛急切道:“多谢侯爷帮衬,小王该如何做,还请侯爷指点!”

    “好说!”李牧凑近鞠智盛耳边,道:“赵国公世子,跟我关系不错,我介绍你们认识,若是你走通了他的关系,还愁国舅那里不帮忙么?你是高昌世子,他是赵国公世子,也算是相当。年轻人的喜好么,我就不必说得太明白了,怎么做,你懂的。”

    鞠智盛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多谢侯爷,小王懂了!”

第481章 有问题找李牧() 
长乐门是宫城的东门,紧挨着东宫,不能算是一座殿,不过是有几座房屋罢了。

    现在住在这里的人,从前是东宫的女主人,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后,她就搬到了这里,独自抚养幼女,她与她的孩子,五年不曾出过长乐门半步。

    她的丈夫叫做李建成,而她姓郑,叫做郑观音。相传她的父亲郑继伯笃信佛教,与高僧智越深有交往,因此给她取观音为名。最终她嫁给了同样笃信佛教的李建成为妻,也算得上是天作之合了。

    在遇到郑观音之前,李建成是一个流连花丛的浪子。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知多少大家闺秀祸害在他手中,但他却始终不曾给过谁正式的名分。直到遇到郑观音,那一年,李建成二十六岁,郑观音十六岁。四年之后,大唐立国,李建成被敕封为太子,郑观音理所当然成为太子妃,彼时郑观音正当青春之年,贵盛无比,与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近在咫尺。

    却不想八年之后,祸起萧墙,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伙同李元吉,设必死之局欲杀李世民,没成想李世民技高一筹,反杀二人。一日之间,郑氏遭逢巨变,夫死子亡,几将灭门。

    李建成死后,郑氏本欲殉夫而去。奈何担忧幼女无人抚养,丈夫和儿子死于李世民手,她怎敢再把幼女托付于他?于是她找到李世民,表示了愿意自我圈禁之意。同样,李世民也不放心放她出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