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技师-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

    众人呼喊起来,李牧冲李孝恭眨了眨眼,也没多说什么,把李泰拉出了人群,长孙冲等人也赶紧跟了过去。

    到了僻静处,李牧的脸撂了下来,训斥道:“李泰,你让我非常失望。你应该知道,我不喜欢胖子。当初收你为徒的时候,我是念你有心于学问,不想让你的天赋被埋没,才收下你这个胖子。可是你呢?长孙冲都瘦了,你又胖了!你有下苦功么?”

    “我”

    “别解释!”李牧大手一挥,打断了李泰的话,道:“前几天我看到你给陛下画的那张图了,那也叫地图么?什么玩意儿那是?这就是你做的学问?”

    李泰急得脸红脖子粗,道:“大师父,您说我别的我都认,可是那幅地图,是我的心血之作啊。父皇看了都夸我,说是没见过这么细致的地图,古往今来也是独一份的,您怎么能说它不好呢?”

    “不服气是吧?”李牧早有心画出一幅他前世的地图出来,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他初中的地理课,一直都是满分,还当过两年的课代表,靠的就是一手“徒手粉笔画地图”的本事。他在黑板上画地图,手艺一点也不弱于他当时的地理老师。

    “明天你把你的破图拿来,我亲自给你绘制一幅,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地图!”

    众学生听到这话,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在这个年代,能绘制地图的人,凤毛麟角。而能绘制出李泰献给李世民的那种疆域图,且还标注那么详细的。确实没有第二个人,所以李泰的自负绝对不是狂妄。

    谁也没想到,李牧竟然对李泰的地图嗤之以鼻。众人不禁好奇,他到底能画个什么样的地图出来。

第609章 地圆说() 
地图不难画,李牧随时随地都能画出来。而且他不止能画普通的地域轮廓图,还能画出来主要的山脉河流图,等高线图等等。因为初中那会儿,他对地理非常感兴趣。

    画图不是难事,难点在于怎么把概念准确、不突兀地表达出来。怎么解释,这么精准的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自打有了绘制地图这个念头之后,李牧就开始收集信息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让唐人接受他画出来的地图,首先他得知道,唐人是如何画出地图的。

    通过虞部郎中吕文奉,李牧对古人的地图绘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古人绘制地图,与李牧前世有非常大的区别。李牧前世的时候,科技已经十分发达,绘制地图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高分卫星,即可非常精确地做到。诸如‘北斗’,‘gps’之类的由数十颗卫星组成的系统,甚至能够精确定位一米之内的物体,更不要说地貌特征了。

    但古人,没有卫星,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首先,要选定一个坐标系。什么样的坐标系合适,在人的视野中,莫过于山川河流了。于是,有了“山海经”,以山川为坐标,以河流为脉络。由山而始,由海而终,故名山海经,山海经作为一部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上面就记载了大量的山川河流以及距离,两座山相隔多少里,都有大致记载。虽然很多人觉得山海经掺杂着神话传说不可信,但其中关于地理方面的叙述,碍于当时的人能够达到的视野,还是有一些可信的。

    但是,山海经这样的地理书籍,毕竟是非常笼统,完全谈不上精确,实用性不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地图的要求也愈发的精确了。这个时候,便诞生了新的绘制方法。

    从“坐标系”转变到精确测量,如何精确测量呢?靠双腿自然不行,一来是地域何止千里,走路根本走不起。再者说,每个人的“步”都是不一样的长度,还是达不到精确。因此,自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之后,规定出了‘里’的概念。此时便诞生了一个新的测量方法,用马车来测。

    地图在古代又叫做“地舆图”,这个“舆”便指的是车。这套设备叫“记里鼓车”。记里鼓车的出现在秦朝,到汉时已经相当完善,它的运行方式非常巧妙,以至于到了唐朝,仍然是绘制地图的主要方法。

    准备好一辆马车,在车上放置一面鼓,一面锣,分上下两层,有两个木头人,车上装有指南针,车子每行驶一里路,木头人就会打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会敲一下锣。

    绘制地图和测距,只需要拉着“记里鼓车”全国各地跑就行了,记录河道,地域边沿,只需要在记录拐弯的里数就可以绘制出疆域的外围轮廓了。

    利用记里鼓车得到的数据,还不是结束。重要的是要画出图来,记录数据谁都能做,但是绘制成图这个步骤,一般人就做不到了。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对古人来说,相对比较深的知识,比例尺,古人称之为“计里画方”。

    计里画方首先是把图纸上画满相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设定一个尺数,比如一尺等于多少里。这样画出来的图,在一个限定的小范围里,已经是非常精确的了。但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古人不知地球是个球,因此没有经纬的概念。在一个小的区域,比如说一个城池,甚至春秋战国时候的一个小国的范围,地图能够做到相对精确。但放眼整个疆域,靠中间的地方,尚能保证一定精度,越靠两头,由于地球是个球,曲度的关系,就越偏离。

    李泰绘制的地图,就是这个问题。他绘制的是一幅“前无古人”的大唐疆域图,包含了大唐目前所有的疆域。而在他的这张地图之前,是没有这么大范围的地图的。地方上主要使用的地图,是‘府道县’范围的小区域地图。也就是用计里画方和记里鼓车画出来的相对准确的地图。

    而李泰,把这些地图归拢在一起,绘制了大唐整个疆域的地图。他的想法不能说错,但却没有考虑经纬,以至于让地图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偏差。

    当然在李世民的眼中,由于他没见过李牧前世看到过的精准地图,李泰的地图对他来说已经是叹为观止了。可是在李牧的眼中,李泰的地图,却拙劣的不能再拙劣了,根本就看不下去。

    但是如果想让李泰接受他的地图,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得让李泰能够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

    怎么证明呢?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脚下的大地,是圆的。”

    李牧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感受到了来自于所有人投来的满满的质疑。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了当的方法了。因为他根本想不到如何解释地球是圆的这件事,即便在他的前世,在没有卫星的时候,对于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亦或是个弧形平面,也争论了上千年。直到麦哲伦大航海回到原点,世人才接受了地球是个圆的这个事实。

    而在大唐这个时期,跨越海峡的航海,都是一件出生入死的事情,环球航海,即便李牧身怀系统也不可能做得到。所以他就是没法证明,但他还必须得说,所以就只能像是所有先行者一样,你觉得我是疯子吧,我就这么想,这么说了!

    李泰瞪圆了小眼睛,道:“大恩师,大地如何能是圆的呢?”

    “唔、”李牧清了下嗓子,道:“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这么认为。”李牧举了一个有点无赖的例子,道:“若不是圆的,我且问你,滚滚长江向东流,那么长江水为何不竭尽,而千百年一直向东流呢?如果地面不是圆的,那么必然会有流尽的一日,没有流尽,说明肯定是圆的,从西向东流,然后绕了个圈,又回到了源头,这样方可解释,为何一直流不尽。”

    李泰的大脑有点跟不上,他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是碍于时代所限制,他不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凝结,什么叫大气循环,所以无法反驳李牧的观点,虽然保持怀疑,却也明智的没有说话。

    长孙冲等人在旁边看着,他们更是挑不出毛病。他们连画地图都不会,压根就是外行,如何能懂是啥意思?不过就是凑热闹,想看看李牧画的地图是什么样儿而已。

    李牧知道自己的说法站不住脚,也不给李泰多思考的空间,直接把连夜画出来的地图拿了出来。一副大唐疆域图,与李泰的地图名字一样,但他是用兽炭削的碳笔画出来的,有一种素描的感觉,比李泰用细毛笔画的地图,看起来就好精准很多。

    这幅地图,是李牧根据他前世看到的地图,加以‘本土化’完成的。其中的地名,和区域划分,都是他参考了现有的大唐区划重新画出来的,与他前世地理课上的有很大的区别。

    他前世的地图,主要省份的划分,其实追究历史,是在元朝的时候定下来的。元朝由于是外族政权,为了避免地方上的百姓过于团结,所以强硬地把本来属于同一宗族地域,强硬区分开来,无天险可守,这样哪怕一个地方反叛了,也无法固守,方便维护统治。唐朝的地域划分,与此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如果直接拿出来,李泰更看不懂了。

    李泰虽然年幼,但在地图的造诣上,当世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大师了。外行看热闹,内行才看门道,李泰看到这张地图的第一眼,便知道李牧的地图,要比他的地图精确很多。虽然他不知道好在哪,但是优劣,还是能分得出的。

    李牧又拿出一张图,这是他画得长安城图。采用了比例尺的设定,详细地画出了长安城的108坊占地区域。这张图要比刚刚那一张地图来得早,因为这张图是他决定修葺长安巷道的时候,画的一张施工图,此时拿出来,不过是给李泰见识一下而已。

    “觉得如何?可服气啊?”

    “服服服!”李泰猛点其头,摸着地图,像是抚摸着心爱女子的手,眼巴巴地看着李牧,道:“恩师,能否把这张图赐予徒儿,我想拿回去好好研究。”

    “送你也行,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以后且记住,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别搞个什么东西出来,就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了,画个破地图,给你嘚瑟的。我这么优秀,我显摆过么?男人,低调一点,以后再想炫耀的时候,先想想,我想炫耀的地方,有没有超越我的恩师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炫耀,免得让人耻笑。”

    李牧说着瞅了长孙冲一眼,道:“你也是,记住没?以后想要炫耀的时候,多想一想。”

    长孙冲赶紧道:“恩师,我早已经没有炫耀的心了,跟随恩师时候越久,便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哪里还敢炫耀呢?”

    “明白就好。”李牧指了指地图,对李泰道:“收起来吧,没事就多努力,早点做出一番事业,让我脸上有光。省得外人听说你是我的弟子,我都不敢承认,怕遭人耻笑。”

    李泰唯唯诺诺应声,没办法,李牧已经用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了实力,不服气也得服气。

    “还有一个事。”李牧忽然出声,道:“你不能减减肥么?你过了年才十一岁,现在得有二百斤了吧?”

    “师父”李泰委屈道:“我、我现在才一百七十斤。”

    “十一岁一百七十斤,你还嫌少啊?”李牧没好气道:“长孙冲,越王就交给你了,你怎么瘦下来的,你就怎么操练他。上元节的时候,我要看到他瘦到你现在的程度。”

    长孙冲太知道自己是怎么瘦下来的了,李泰毕竟是李世民儿子,他哪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