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靖悠悠道:“若国公打算坚守大散关,现有的兵力足够了,甚至有多余;
倘若国公打算主动出击,前往大散关,就意味着要在渭水畔的平地上与金贼的骑兵正面交锋。”
不用再多说什么,徐还已经明白是什么意思!
自己麾下的兵马从荆湖而来,适应山地平原野战还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缺少骑兵,是硬伤。
大宋自从立国以来,因为失去了燕云和西北牧马之地,骑兵一直就是短板,从而在对辽、夏的战事中始终处于下风。
而今对金军作战也是如此,关中平原之上,如果野战,以骑兵见长的金军无疑占有很大优势。
张浚、牛皋、吴玠联手干掉翰鲁古只是偶然,是先设伏,后利用对方的轻敌骄纵引入其入彀。
能够成功,本就有侥幸,而今前车之鉴在那,金军肯定不会再上第二次当。
单纯以步兵对抗金军的骑兵,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徐还很早就料到了这一点,着急建军火作坊,生产火器也正是这个原因。
没有对等的骑兵前,唯有火器才能有效克制金军骑兵。
可一切刚刚开始,尚需实验、生产、运输、装备,这个过程需要不少时间。
而且,徐还不想过早暴露这个大杀器。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发挥最大价值才好,若是让金贼提前察觉,有了防备,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毫无疑问,这是徐还现如今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而且显然不止这一个。
“国公此番北上,要对付的不止是金贼。”
司马靖续道:“且不说关中周遭还有党项、羌人虎视眈眈,只说西北宋军,恐怕也未必会对国公心服口服。”
徐还深以为然,这是个不可否认的问题。
自己虽有身份,也有几分薄名,但主要限于东南。西北兵将素来彪悍,未必知晓,更未必轻易服气,乖乖听命行事。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自古以来便是个道理,军中尤其是如此。
徐还之所以先派牛皋前去,目的就是为了与西北兵将接触,提前了解沟通,如果能打成一片最好不过。
牛皋也算不辱使命,一到大散关便与张浚、吴玠联手打了场胜仗,算是开了个好头。
不过司马靖似乎并不以为然“伯远是将,与兵将并肩作战,那是袍泽之情。国公是帅,需以上御下,统率全军,是上下之分。
要使三军信服,除了赏罚分明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威望,让兵将看得见,心服口服的威望。
就好比黄天荡、楚州那般,两战之后,东南之地,朝野上下再未有人质疑国公。而今在西北,也需要这么一个手。”
徐还点点头:“明白了,先生是让我先给西北将士先放个炮仗?”
司马靖笑道:“是呢,先声夺人,先夺人心。如此国公方能在西北彻底立足,做到上下一心,令行禁止,往后才有可能”
不必在说下去,徐还心里明白:“如此说来,我不能立即前往大散关,更不能空着手去喽。”
司马靖点头道:“嗯,最好带点东西,让西北兵将见识一下国公的手段与风采。”
徐还深以为然,司马靖提到的这两个问题,无疑正好说到了点子上,是极重要的关键之处。
“先生能提出问题,想必胸中早有谋划,已有对策了吧?”
谋主的存在是为了拾遗补缺,更是为料敌预先,出谋划策,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呵呵,得国公器重日久,尚无所建树,靖心中有愧啊!”
司马靖笑道:“此番有个想法,国公或可考虑。”
“请先生教我!”
“韩信故计。”
徐还凝眉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没错,依样画葫芦。”
第三八一章被遗忘的古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华夏自古以来耳熟能详的典故。
昔年鸿门宴后,项羽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僻居于汉中、巴蜀之地。
为了使项羽放心,刘邦入蜀之时烧毁了栈道,从而表示自己无心再入关中,好让项羽安心。
待项羽东归之后,刘邦在蜀中日渐壮大,欲出北上关中。
被拜为大将的韩信,明面上重修栈道,麻痹关中的雍王章邯,暗地里通过陈仓小道北上,出其不意,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靖提出效仿韩信故计,显然不是修栈道,亦非走陈仓小道,那条路早就暴露,没什么秘密可言。
司马靖铺开一张地图,指道:“国公瞧这里。”
“和尚原?”徐还顺着指向瞧过去,目光落到一个关键之处。
“不错,和尚原和大散关一样,乃是入汉中的要冲之地,如果被完全突破,大散关守与不守,其实差别不大。”
司马靖道:“张浚先败于富平,后败于和尚原,此间已经被完颜娄室控制,之所以尚未酿成大祸,全耐仙人关坚守。”
徐还凝神细看地图,仙人关紧靠和尚原,或许可以算是和尚原的一部分,是要冲中的要冲,乃真正的咽喉之地。
如果金军一旦突破,秦岭天险等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后果不堪设想。
很庆幸,仙人关有吴磷坐镇,始终牢不可破。
“吴氏昆仲乃是少有的骁勇战将,吴磷固然坚韧,然倘若金贼不断增兵,先围困,后强攻,仙人关能一直坚守吗?”
司马靖反问一句,忧心忡忡道:“看此前情形,金贼似更想夺取大散关,把秦州一带的大宋兵马全部清剿,待后顾无忧,直接南下。
但翰鲁古被设伏斩杀之后,金贼极有可能改变策略,调转方向,完颜娄室迟迟不见动静,兴许就是蓄势待发,对仙人关发起致命一击。”
徐还沉吟片刻,脑海中整理各种相关信息,还别说,确实有这个迹象。
因此,相比之下,如果真要增兵,首先需要支援的也应该是仙人关,而非大散关。
但司马靖已经说得很清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肯定不会是直接增兵,而是
“另辟道路,换个方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为守关,一心复土。”
秦岭横亘在关中与汉中之间,蜀道难于上青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而来。
不过高山有谷,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人们逐渐在山间发现了不少可以穿行的山谷,加以整修后成为往来南北的通道。
傥骆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连云栈道
路径有很多,方便民间往来的同时,也在军事上提供了更多可能。
昔年不起眼的陈仓小道,可以帮助韩信大破章邯,从而为刘邦奠定天下霸业。
而今,司马靖也为徐还谋划起了相同的故事。
按照计划,大军从兴州开拔,向西经陇南之地前往秦州(天水),然后沿渭水东下大散关。
既定路线,大军照常上路,依旧旗帜飘扬,车辚辚,马萧萧。但实际上,人数只有原本的一半。
另外七千人,则由徐还亲自率领、杨再兴为前锋,悄悄来到了兴元府腹地。
文川!
汉水不起眼的一条小支流,在兴元府城以东约三十里的地方汇入汉江。
徐还率领一万兵马从河口出发,沿着文川向北前行,进入了山峦起伏的秦岭深处。
文川道!
这条道路由来已久,也是贯通关中与汉中的一条山间小道。
最早可以追溯到楚汉争霸时期,萧何留守汉中,派人探访山间道路,向北运送物资,文川道便是其中之一,南口的山岭也因此得名的通关山。
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是由乐城(汉中城固)北上,沿文川道至西江口,转入斜谷道,进驻五丈原。
那个时候,文川道只是褒斜道南段的一个岔路口,一条分支而已。
直到唐宣宗大中三年,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涯、凤翔节度使李玭,利用褒斜道北段,由西江口向东南,正式另辟文川道。
从而节省数百里路程,从而加强唐王朝对西南地区的联系与控制。
在唐末几次纷乱,长安城破,天子避入蜀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因为道路艰难,且通向的是西北方向较为偏僻的眉县。故而大部分商旅更愿意走金牛道、傥骆道出山更近长安的道路。
文川道渐渐被大多数人弃用,甚至被遗忘。
一条被遗忘的古道,在军事上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那些战争史上从天而降般的奇袭,大都是这么来的。
搞清楚这些之后,徐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率部前向文川道进发。
被遗忘的道路并非完全废弃,哪怕年久失修,但基础犹在,即便难走一些,多费点力气便是。
一想到出了文川道就是距离和尚原不远的眉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突然出现在完颜娄室身旁。
徐还和麾下将校便激动不已,全都心劲十足,迈着双脚行走在河边、山间。
主动能动性很高,但客观困难也确实存在。
寒冬腊月,秦岭高山间十分寒冷,道路两边的山崖上经常可以瞧见长长的冰棱。不知何时飘落,淹没脚背的积雪,恐怕要对来年春天才能完全融化。
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行军绝对是一件苦差事。
尽管来之前,每个人已经穿上了加厚的冬衣,还上了厚实的皮靴,仍经不住手脚冰冷。
两天下来,很多人的脸蛋、耳朵一片通红,晚上扎营休息尽量选在背风处,还必须点着篝火,否则根本熬不过去。
毫无疑问,此举有些冒险。
既是偷袭,自然轻装简行,一旦失败,或者在山中耗得太久,将会面临危险,甚至没有退路可言。
但权衡利弊,徐还觉得值得一搏。
道路本来就隐蔽,天气越是恶劣,金军就越是容易麻痹疏忽,就越是能够出其不意。
只要得手,战果超乎想象。
第三八二章风雪夜袭()
秦岭巍峨,山间道路崎岖。
不似后世那般有隧道、有高速公路,大多数地方是羊肠小道,全靠两条腿走过。
春夏季节,天朗气清,行走都颇为不易,更别提如今这寒冬腊月了。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天气不错,冬日里雨雪不算多,山上积雪基本只是没过脚背,最多也只是到小腿。
如果遇到没过膝盖,甚至齐腰深的积雪,那就完蛋了。天空若是飘起雪花,也不好受。
徐还记得,前世曾经看到有人穿越秦岭鳌太线,遇到风雪遇难的报道。
那还是五月份,登山户外装备精良,通讯发达,救援及时的情况下,放在古代,简直不敢想象。
这是一段苦难的行军。
五百多里路程,大军整整走了快半个月。
一路上有数十名将士因为探路、意外、或是疾病亡故,手脚生疮,染上风寒的更不再少数。
将士们难免疲惫,甚至有畏缩情绪,但见贵为驸马的秦国公徐还当先而行,与所有将士同甘共苦,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晚上扎营休息的时候,徐还会提当初与柔福帝姬南逃时的经历,在北方冰天雪地中如何生存,在金兵眼皮子底下求生逃亡。
士兵们听闻之后,颇受感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