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些天黄牛埔的战况便是教训,死伤太过惨重,宋军在这方面是短板,短期内难有提升。
金军这般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宋军的防守难度很大。
麾下将领们倒是有建议,坚守不出,与金军对峙相抗。
但金军能在渭滨连营,摆明了是要打持久战,这样相互对峙下去,吃亏的是宋军。
徐还很清楚,长久相持拼的不是交战胜负,而是粮草与后勤补给。
宋军粮草均是从蜀中运送北上,蜀道艰难,粮草运送的成本可想而知。
而金军则是关中以战养战,肆意劫掠,从平原上运输而来,甚至可以借助渭河水运,相当便捷。
优劣之势,显而易见。
虽说成都路转运使赵开一直保证大军粮草供给,但长此以往,即便赵开不说什么,下面的人员就会叫苦。
粮草若无保证,前线何谈从容开战?
至多半年时间,川陕一带,进入夏秋之后,雨水连绵,蜀道将会更加艰难,粮草运送压力会成倍增加。
若前线宋军迟迟不能一定程度自给,压力无疑会更大。
这一点上,与岳飞所在的荆襄不同。
岳飞有汉水之利,便于粮草供应,可以坚守,但自己却没有那么多时间。
若长时间无所建树,粮草军饷靡费,对军心不利,朝野上下指不定也会有风言风语。
到时候对自己的指责、质疑无疑会增加,焉知赵构会不会动摇,甚至有所猜疑。
事到如今,徐还已然不敢再奢望赵构对自己深信不疑。
将在外,手握大军,猜忌是必然的。
毫无疑问,眼前的局面对自己很不利。
箭筈关、黄牛埔虽然战败,但银术可到底经验老道,敏锐发现了宋军的劣势,自己的为难之处。
转攻为守,联营对峙,顷刻间便像是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徐还难免心情沉重,如此情势下,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主动出击。
第四〇〇章金军的弱点()
主动出击,无疑是冒险之举,但别无选择。
中军大帐里,当徐还提议之后,众将或有疑虑,但都不曾反对。
局势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
这一遭,只能与金军正面交锋。
风险与压力固然存在,但总要去尝试挑战,岂可未战先惧?
若能大获全胜,不仅收复关中在望,将士心态也会大有改观。
某种程度上,对于宋金双方而言,这都是一场信心之战。
既是主动出击,首先要有所试探。
徐还派出了吴玠与牛皋,兵分两路,袭扰金军渭滨大营。
目的只在试探虚实,故而徐还严令,不可冒进,不可贪功,见势不对,立即掉头返回。
两人领命而去,当日既返,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牛皋这边倒没什么,吴玠一路兵马却折损了数百人,并有一员战将生死不明。
原来他们在渭水边与一股金军遭遇,交手之战斩获不少,余下金军仓皇逃窜。
吴玠麾下有一将领杨政,求胜心切,意图全歼金军,先声夺人,给金军一个下马威。
且不说想法如何,行为已然违背命令。
即便全歼敌军,带回金军首级,多半也无功有罪。
可惜他连论功过的机会都没有,杨政的运气实在不算好,追击途中遭遇了金国援军,反而落入重围。
一开始吴玠没能及时阻止,待发现时情形已然不妙,也曾试图解救。
但金将折合率援军及时赶到,人马众多,为了大局和自身安全,吴玠无奈,只得率部匆匆返回。
初战便违背帅令,损兵折将。
虽说是麾下将领自作主张,但如今杨政已经生死不明,无法问责。
作为率军出击的将领,吴玠的责任怎么也绕不过去。
故而一回到中军大帐,自知之明的吴玠便立即向徐还请罪。
罪责当然有,不过徐还只是笑了笑:“晋卿,御下不严,此乃你之过,但究其原因是杨政自作主张,乃他之罪。
你,罚俸半年,戴罪立功。
至于杨政,无论生死,他都没有活路了,算是给三军将士一个教训。”
“遵命!”
吴玠知道,秦国公这是给自己面子。
至于杨政,即便将来能活着回到宋营,等待他的也是军法从事。
“此去试探,有何收获?”
牛皋道:“金营防守严密,难以奇袭劫营。”
“晋卿,你怎么看?”
“金营也有其缺陷。”
“哦,怎么讲?”徐还顿时来了兴趣。
“此段渭水谷地相对狭长,两岸多山、塬,金军无法纵向扩大营地,故东西连营十余里。
首尾相隔甚远,若能拦腰斩断,或从两侧共同发起进攻,或有奇效。”
这点徐还明白,后世的宝鸡就是沿着渭水的狭长城市,金军扎营难免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不过完颜宗辅与银术可既然敢这么做,自有凭恃,东西两端肯定都有精锐驻扎。
北边是渭水,南边是高差数百里的山、塬,大队人马难以行进,根本无法偷袭。
吴玠摇头道:“虽有弱点,却无法利用,所以金营亦可谓是固若金汤,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等到夏秋之时,渭水暴涨,大洪水。”
水淹倒是古代战争常用手法,但对天时地利的依赖太大。
关中雨季要等到夏秋,数月之后焉知局势如何,完颜宗辅与银术可怎么可能给自己留时间?
即便熬到夏秋,雨势难料,截断渭水修堤拦洪决口放水倒是一计,但工程太大,也容易被发现。
金营只需移驻高地,一切白搭。
不过金军连营的弱点摆在那里,若不利用,着实可惜。
史书兵策都有成功先例,当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那可是千载佳话。
徐还眉头一动,问道:“今日是何风向?风势如何?”
渭滨金营,金军正在小庆功。
今日成功击退了宋军两路偷袭,斩杀数百宋军,还擒获了一名将领。
最重要的是,从这名宋将口中探听到一些宋军动向。
宋国将领,包括徐还在内,都焦略非常。
黄牛埔鏖战宋军死伤惨重,寻常兵卒都对金军十分畏惧,宋军现在束手无策。
听到这个消息,金军上下都十分高兴。
蜀道难,他们早有耳闻,宋军的粮草供应艰难是弱点,银术可看的很准确。
无法断其粮道,但两军对峙,持久拖延,只要到了时间,足以使宋军崩溃。
当然了,徐还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今日的试探便是明证。
可又能怎样呢?
两路人马均无进展,损兵折将。
在这河谷平原上,想要突破金军连营与铁骑,无疑是痴人说梦。
银术可松了口气,在付出惨痛代价,甚至险些英名尽毁的情况下,总算找到了宋军的弱点,扼住了七寸。
虽说多耗费点时间,只要最终能够获胜,倒也值得。
完颜宗辅亦面带喜色,他要得也只是胜利,至于时间,久一些又何妨?甚至可以说正中下怀。
完颜娄室一死,关中成为真空地带,不属于金国任何一个派系。
如此这般送到嘴边的肥肉,三太子岂能放过?
多花点时间,将宋国陕西路彻底吃下来,且不说得陇望蜀,就单单是秦陇之地,也足以让自己力量壮大。
从而在朝堂上与粘罕、挞懒等人分庭抗礼。
与弟弟兀术联手,连皇帝吴乞买亦可全然不惧,金国储君人选与权力分配,自可占据优势。
唯一“郁闷”的大概只有完颜希尹,他的建议被搁置了。
联合西夏,引为奥援,本来三太子已经有所意动,但一见战况局势好转,加之心中噼啪作响的小算盘,顿时改了主意。
金军战略是拿下秦陇之后,威慑西夏。如果此时提出联合,岂非在党项人面前露怯,不利后续方略。
三太子的理由很充分,完颜希尹碍于身份,也不好多说什么,心中却有些许不安。
眼下宋金交战,局势只是略微好转而已,那徐还素来诡计多端,岂会坐以待毙?
指不定正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呢!
三太子与银术可,似乎太乐观了。
希尹暗叹一声,准备返回营帐就寝,既如此,还是尽早启程北归吧!
然而就在他进帐的一瞬间,眼角余光略过,天空似乎闪过一丝异样光亮
第四〇一章神火飞鸦()
不止是完颜希尹,巡逻的的金军兵卒也看到了,天空有异样光亮闪过。
由远及近,仿佛是一只鸟从天空飞过,但鸟尾处拖着一团光亮。
火光!
当鸟飞到近处时,终于看清楚,一只宛如飞鸦的鸟,拖着火尾而来,一头扎进了金军营地。
落地之时,火光飞溅,更有仿若雷霆的声响传出。
完颜宗辅与银术可闻声而惊,仓皇赶出来查看,但见天空有成群的“飞鸦”拖着火尾,从远处不断飞来。
落入金营时,发出雷霆之声,近处的兵卒直接死伤,或面无全非,或四肢不全。
火尾触及营帐、粮草等可燃物,顿时燃起火苗,在西北风的吹拂下,迅速蔓延。
金军震惊不已,飞鸟衔火而来,见鬼了不成?
还是完颜希尹率先反应过来,匆匆跑来,大声疾呼道:“三太子,是火器,有宋军来袭。”
作为读书汉家典籍,对南朝最为了解的女真人,完颜希尹对火器也有了解。
最初看到火光时,他也很震惊,不明所以。但看到爆炸和引火之后,完颜希尹便立即联想到在典籍上看到过的记载。
火器!
完颜希尹很确信,却也处在深深的震惊中,能像鸟一样飞行的火器,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武经总要等书籍中所载,宋军火器主要是燃烧,释放毒烟等。
而今“火鸦”落地之后不仅会燃烧,还会炸裂,宛如惊雷,开山裂石一般,直接将人畜掀翻在地,骤然间人事不省,尸骨不全。
宋军的火器已经厉害到这个地步?这便是徐还倚仗的神器?
完颜希尹很震惊,但万幸有他在场,至少清楚是怎么回事。
否则完颜宗辅与银术可多半是一头雾水,饶是如此,他们依旧震惊无比。
“营地之外,定有宋军出没,还请三太子立即派兵绞杀。”
希尹瞧的清楚,天空中的火鸦似都是从营地之外不远处腾空而起,必定是宋军人为发射。
“折合!”
完颜宗辅吩咐一声,折合便立即带着亲兵,朝黑暗中疾驰而去。
虽说发现还算及时,从源头上去绞杀装神弄鬼的宋军,但需求时间。
在这个过程里,有不少火鸦坠落在金营之中,春日天干物燥,皮革帐篷、粮秣干草等物本就易燃,见到火苗后顿时有熊熊之火燃起。
兀术立即命令兵马浇水灭火,营地就在渭河边上,打水十分方便。
可是哪怕近水,也仍旧扑救不急。
野外火起,最怕的便是风助火势。
春季秦陇之地经常刮西北风,后世关中春天常出现扬沙天气就是这个缘故。
风从西北的塬上而来,沿着渭水谷地向东,大风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