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将士们用生命堆出来的战果,一旦撤离,对军心士气都是极大打击。
失去了颍昌府,再想夺回来,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北伐进程也会大大延缓。
这是他,也是朝廷不希望看到的。
故而岳飞决定,坚守颍昌府,并迅速召集兵马,试图站稳脚跟。
可不等后续兵马粮草到达,斥候便有紧急军报送来——金军主力正向郾城集结。
第五二一章秦桧的噩耗与喜讯()
张俊、王德从亳州、宿州撤军自然是秦桧在背后捣鬼。
自从兀术南征开始,就给他下达了任务,想尽办法配合,阻挠宋军,为金军南征提供便利。
秦桧自己也乐见其成,徐还和岳飞的壮大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徐还远在西北,他鞭长莫及,但襄汉、淮西的岳飞,以及其他各路兵马却在眼皮子底下,完全受他影响。
调动节制兵马要经过枢密院,吕颐浩和赵鼎等人态度坚决,哪怕有皇帝赵构为后盾,秦桧也轻易难有作为。
如今的大宋朝,他秦桧虽然是宰相,但远远没有达到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地步,与原本历史上的情况有很大差距。
无法明着调动兵马,但可以有很多种影响方式。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身为宰相,管理政务,把控三司和各路转运使并非难事。
只需要稍微动点手脚,亳州和宿州兵马的粮草供应就跟不上了。
无可奈何,只得暂时撤军。
加之早年间那次江南兵祸,让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都吓怕了,江南没有重兵镇守,他们总是惶惶不安。
是以只需略施小计,稍有风吹草动,便能借力打力,这些人在朝野各个部司衙门都担任要职,稍微拖拉延误,对前线的影响便不言而喻。
如果前线将领坚持,枢密院或许还能出面。但张俊和秦桧关系匪浅,得了暗示,自然很愿意配合秦相公演双簧。
淮西兵变时,王德虽然没有谋反,但遭到牵连,好不容易起复,哪里多嘴得罪秦相公和炙手可热的张俊。
秦桧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拖延岳飞的进军速度,最好是让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一遭的效果便非常好,张俊和王德撤军之后,岳飞在颍昌府陷入了孤军深入的局面,要么撤军,否则就只能
兀术的大军已经在向郾城集结,岳飞手上那些人马,能是对手吗?
战败多半必死,即便是逃出来,朝廷也少不得兴师问罪。
倘若岳飞撤退,那前半年的战果就烟消云散,牺牲了那么多兵卒,花费了朝廷大量钱粮。
没有成果,败退而归,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到时候,少不了要兴师问罪,岳飞绝对逃不掉。
可惜了,徐还那里,他迫切想要染指,却始终鞭长莫及。
西北秦陇两地都不说了,已经完全是徐还的私人领地,外人根本没机会插手其中。
甚至连蜀中,成都府路的官员们似乎都心向徐还,对他这个宰相不冷不热,对朝廷的态度似乎也好感有限。
本来打算在秦陇后花园好好做做文章,影响并控制蜀中,从而影响徐还的粮道,做到杀人于无形。
可蜀中官场却自成一体,好似一个铁桶一般,即便他身为宰相,也轻易无法插不进手。
再度领略徐还的厉害,秦桧少不得多有无奈。
对徐还恨的咬牙切齿,却么有丝毫办法,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徐还在西北犯错。
不负所望,徐还似乎真的犯错了。
接到徐还从西平府撤军,亲率五千兵马驰援云内州的消息时,秦桧曾忍不住窃喜。
主帅擅离职守已经是个跑不掉的大罪过,但当此之时,枢密院以没搞清楚状况,战事紧急为理由,反对立即惩处。
对此秦桧并没有着急催促,不顾大局这种名声,他是不愿意承担的。
早几日晚几日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徐还的错误已经犯下,是怎么也抹杀不掉的。
再者,秦桧最希望的还是徐还轻敌冒进,进入云内州后倒在金军手下。
五千兵马真的不多,哪怕都是精锐骑兵。
可真要说到骑兵,宋军哪里能与马背上长大,称雄北方的女真人相比?
尤其是在兵马数量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取胜完全是痴人说梦。
秦桧甚至已经做好了听闻徐还阵亡“喜讯”的准备。
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报丧噩耗,反倒接到了银术可的死讯。
徐还安然无恙,大破银术可,全歼其麾下金军,甚至还调动兵马前去收复河东。
一连串的结果让秦桧无言以对,到底是徐还能耐太大?
还是老天爷保佑,给了他这么好的运气?
朝野的官员向来都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哪怕徐还中途之举匪夷所思,非常冒险,也都可以美其名曰运筹帷幄,妙计无双。
更可恨的是,每每徐还有胜利,士林与民间就开始各种吹捧,徐还的名声和威望越来越高。
至于轻敌冒进,擅离职守,恐怕是很难问罪了,徐还那边肯定已经编好了滴水不漏的应对说辞。
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便是攻伐河东不顺利,或者西平府战败或失利。
任有一个由头便可借题发挥,秦桧相信官家赵构也会乐见其成,甚至也盼望着这样一个契机。
至于攻伐党项,收复西夏这等不世奇功,赵构或许还有些纠结奢望,秦桧却全无兴趣,一门心思只惦记着徐还的威胁。
之所以各种办法配合协助兀术,就是希望他能尽快击败岳飞,能够回师救援河东,绝不能任由徐还收复太原府。
哪怕有契丹人帮忙拿下城池,只要兀术抢在徐还大军从西线回撤之前反攻,还是大有希望。
若是迟了,回天乏术。
西平府那边,想必李乾顺已经听闻消息,但愿党项人不要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否则他们就是活该。
鞭长莫及,只能暗暗祈祷徐还兵败如山倒。
一连串的“噩耗”,却也是有好消息的,宫中孟太后重病卧床。
官家赵构衣不解带侍候疾患,柔福帝姬也每日进宫请安侍疾,但药石之效与皇帝、公主的孝心似乎并无多大作用。
孟太后沉疴日重,如今已经起不来榻,照此估计,说不定熬不过这个冬天。
太后一旦薨了,那可就是国丧,宗亲朝臣们还不得奔丧吊唁,徐还这个“女婿”又岂能例外?
孝道!
这可是比收复河山更要紧的事情,也是天下人与百姓最看重的一座大山,徐还若敢有违
哼哼!
再者,宫中失去了这座靠山,徐还与柔福帝姬的腰杆还能这么硬?还能这么从容吗?
第五二二章疲倦的公主()
柔福帝姬从宫里出来时天色已经很晚,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心里仍旧空落落的,忐忑不安。
孟太后的病已经好几个月了,自打入秋以来,病势越来越沉重,初时没有太在意,渐渐竟然有沉珂难起的趋势。
虽然没有敢明说,但所有人心里都已经做好了太后崩逝的心理准备。
听闻内府已经悄悄问过吴皇后,要不要提前准备丧葬物品,以及提前探勘陵寝之地。
大宋皇陵还在黄河岸边的永安县,如今还在金军占领之下,孟太后自然无法与哲宗合葬。
礼部、司天监、宗正寺在商量,在江南寻风水吉穴,作为皇族陵寝。
御医们每天都战战兢兢,每次问起都回答说什么太后年事已高,见效慢,等到开春天气转暖就回见好云云。
可实际情况摆在那里,孟太后的病情越来越重,恐怕很难熬过这个冬天。
最近这些天,孟太后总是喜欢回忆,回忆小时候在祖父孟元膝下成长,回忆初进宫在太皇太后身边,以及邓国公主没有夭折时的样子。
有人说这是人在油尽灯枯之前,总有回忆的习惯,这是人之将死,回光返照的征兆。
孟太后似乎也明白自己身体状况,每日里絮絮叨叨,各种叮咛,显然是在准备后事。
柔福帝姬总是含笑开解劝慰,尽可能不能露出悲伤之情,只有在出宫回家的路上,才会偷偷流泪。
几年下来,孟太后将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看待,多有关照,感情笃深。“失去”父母的柔福帝姬也确确实实在心底里将孟太后视作亲娘,一直以来孝顺依恋。
如今老人家重病卧床,可能随时撒手人寰,岂能不唏嘘悲伤?
悲伤归悲伤,也需要足够的理智。
毕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他的妻子,肩负责任。
柔福帝姬很清楚,孟太后一旦有个三场两短,公主府和整个徐家面临的局面。
每天在皇宫里与兄嫂见面,赵构为了在孟太后面前表现兄妹和睦,少不得做做样子,后妃们可就冷淡多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足以说明问题。
丈夫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多,威胁也越来越大,皇家和驸马的关系很微妙,也很紧张,作为公主夹在其中自然不易。
不过柔福帝姬没有任何纠结和犹豫,内心之中是完全站在丈夫这一边的,那就必须得承受来自于兄长的压力。
西北的动静很大,朝廷接到了奏报,柔福帝姬却知道的更为详细。
徐还的家书时常送来,对她从不隐瞒,自然也提到了萧秋荻和明月母女。
柔福帝姬知道萧秋荻和徐还有一夕之缘,惊讶明月的存在。
一夜情缘有孩子不奇怪,这么多年萧秋荻竟也没说一声,这有些
不过换位思考,也能理解。
如此也好,徐还一直盼望有个女儿,想来见到明月十分开心。萧秋荻也是美人,生出的女儿应该楚楚动人,乖巧可爱。
分别数年,总算是能够父女团聚,倒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作为大妇,对丈夫身边另外的女人与孩子,她并不介意,反倒心心念念有机会和萧秋荻好好叙叙旧。
毕竟当年在北地,她们也曾有来往,关系也算不错。
柔福帝姬唯一有些小吃醋的是徐还千里营救,虽说与大局有关,但怎么看都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意味。
他肯为了她如此冒险,如此奔波,多少让人有些羡慕,有些小小的吃味。
但仔细想想,当年徐还为自己也做过不少有性命之忧的事情,光是从北地数千里护送而归,便是无与伦比的情分。
还好,千里驰远最终得胜,成功救人,大破金军,还守住了云内州,听说如今大军已经向太原府进军了。
都是好兆头,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就没什么能指责丈夫的理由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萧秋荻母女的事情,她自然不会透露半个字,旁人也抓不到小辫子。
如今丈夫已经返回西平府,只要那边战事顺利,便无大碍。
真正忧心的还是宫中,一旦孟太后崩逝,到时候丈夫必然会被要求回来奔丧。
临安就是一座牢笼,好不容挣脱逃出去,岂能再度回来束手就擒?
无论是赵构还是秦桧,都不会给丈夫第二次机会。
可如果不回来,肯定要面临不孝的指责,到时候
柔福帝姬忧心不已,却不曾料到,此事背后还有更大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夫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