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自从收复灵夏二州开始,再到斩杀银术可,击败粘罕,到如今攻克河东,朝廷一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延缓封赏。
朝野上下已经有很多人提及此事,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御史台,都表示过异议,认为朝廷应该赏罚分明,不能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之前还可以说,等战事告一段落之后,一并封赏。现如今既然要和谈,自然是要终结战事,论功行赏自然也就刻不容缓。
功劳多,封赏自然也就足。
徐还麾下的将领们现如今都兼着地方知州、团练使、防御使,品级都已经不低,许多人甚至有爵位在身。
这些都好说,无非多给几个虚名而已,反正这些人在西北已经称雄一方,实权在握。
要紧的是徐还,该如何封赏?
秦国公,辅国大将军,川陕宣抚使,兼枢密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又是皇家驸马。
到了这份上,下一步该怎么封?
兼任河东路宣抚使?这是必然的。
升任枢密使?这不行。
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枢密使,赵构也不愿意在程序上,或者名义上将调兵权交给徐还。
平章事,宰相衔是必然要有的,这毋庸置疑。
至于辅国大将军,往上也有上升空间,但显然不足以表彰徐还的功劳,也不能满足徐还的胃口。
因为徐还在奏疏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臣虽久在西北,然忙于战事,不得回归故里,祭扫祖先坟茔。
如今战事告一段落,请朝廷恩准休沐,暂许归长安祖祠,祭扫守孝,恳请官家为徐家祖祠赐匾。
徐还的祖籍在长安,祭出孝道这杆大旗,是个很不错的借口。
赵构和秦桧推敲了半天,这是徐还变相同意和谈的说辞,但有所舍,就要有所得。
换句话说,徐还是在讲条件。
说是求一道匾额,实际上是在求封赏,不必说的很明白,明白人心里都清楚。
按照惯例,有贡献的大臣父母都会得到追封,母亲封诰命,父亲封官爵。
那么该给徐还的父亲追封什么呢?
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这个爵位已然该由徐还承袭,只能高不能低。徐还现在已经是国公,再往上似乎只能是王爵了
第五五三章高阳郡王()
封王!
异姓王!
自打汉朝刘邦说出那句“非刘氏不得称王”的祖训开始,历朝历代,这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
称王的曹操父子篡汉自立,彻底断绝了大汉国祚,成了前车之鉴,后世历代君主都引以为鉴。
大宋尤其是如此,宗室皇亲能够称王的尚且不多,有许多宗亲一辈子也只是公爵,侯爵,亲王,郡王都是非皇室至亲,不到一定年龄根本当不上王爷。
现如今,徐还要封王,驸马封王。
亲王赵构是决计不会同意,大宋从未有过异姓亲王,仅有的几个郡王也身份比较特殊。
比如开国时立下大功的曹彬,以及后来几位皇后的父亲,皇帝的老丈人,曾有这个殊荣,而且大都是追封。
活着的异姓郡王,凤毛麟角,几乎不存在。
现如今,徐还要打破这个传统了。
以其功劳,封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大宋半壁江山是他力挽狂澜,当年若非有他和韩世忠在黄天荡击败兀术,恐怕江南已经沦陷。
后来动摇大宋在南方统治根基的洞庭湖叛乱,也是徐还主导,与岳飞一手平定,收复秦陇晋三地就更不用说了。
这份功劳,绝对当得起封王。
以前徐还不提,赵构也故意装傻,现如今则是心照不宣地讲条件。
赵构内心肯定是不乐意的,封王之后,徐还将会更加位高权重,难以节制,更容易生出事端。
但他清楚,这是安抚徐还,争取其支持和谈的唯一办法。秦桧已经或明或暗提出,和谈之后能够联手金人对付徐还。
一时间,赵构颇为心动,他有心赌一把。
挣扎了两天之后,赵构终于下诏,册封徐还为高阳郡王。
高阳是古地名,地点大概在离燕云不远的水沼附近,一句话,徐还这个王爵有名无实,还是没有封地。
不过没有关系,徐还要的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封地无所谓,反正地盘大的是。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临安城里没有一个人反对,徐还这个王爷当那是名正言顺。有人甚至觉得,朝廷有些吝啬赏赐,徐驸马完全可以直接封亲王的。
“郡王,已经很好了。”
公主府里,柔福帝姬哈哈笑道:“若真成了亲王,岂非与我平起平坐了?”
“殿下真会说笑。”
柔福帝姬轻笑道:“嗨说到底,不过是劳什子的虚名而已。”
前来道贺的梁红玉笑道:“差别还是很大的,往后平安郎出门,就不再是绍兴县男,而是高阳郡王世子了。”
“世子?”
柔福帝姬远远看了一眼在院子里撒欢的两个孩子,心情有些复杂。
丈夫已经来了书信,提到一句话——最危险的时候已经到了。
虽然不确定具体情况,但丈夫能这么说,必定十分严峻,柔福帝姬不免颇为担心。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但作为一个母亲,两个孩子的安危至关重要,不能有一丁点闪失。
徐还虽然一再强调已经有所安排,会安然送他们母子离开,但是临安现在对他们而言却是一座华丽的牢笼。
这些天傅选已经有所察觉,公主府和西湖别院之外,都能见到不少眼线身影。外出之时,也有尾巴跟随,甚至公主府的内宅之中,说不定已经被人渗透。
此等情势下,难保万无一失,担心完全在情理之中。
毕竟柔福帝姬比大多数人清楚,赵构册封丈夫这个郡王是多不情愿。自己和几个孩子是他手中最大的筹码,焉能让自己轻易离开临安。
如果难以顺利,或许只有
柔福帝姬看着两个儿子,久久出神,默默不语。
梁红玉是心思通透之人,虽不明真相,但隐约能猜到柔福帝姬的一些顾虑。
“别担心,一切会迎刃而解的。”
“姐姐说笑了,我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是”
柔福帝姬勉强一笑:“平安郎素日顽皮,往后要是闯了什么祸,你这个义母可要多照应教导才是。”
“那是自然。”梁红玉听出了弦外之音,欣然答应,沉吟片刻后,笑道:“还有一事”
“我们不是外人,红玉姐姐尽管直言便是。”
“我呀”
梁红玉笑道:“我适才瞧见明珠了,小丫头虽然尚在襁褓之中,但容貌随她娘,清秀可人,是个美人坯子。
将来必定是大宋俊彦争相高攀的王府千金,我啊既然近水楼台,想先冒昧帮我家小崽子定下来。”
柔福帝姬尚未有反应,陪在下首的宋五娘先是一惊:“韩夫人是说,给明珠定娃娃亲?”
虽说这个年代娃娃亲,甚至指腹为婚都十分常见,但宋五娘还是有些惊讶,毕竟女儿还那么小就开始商讨婚事。
没经历过大场面的宋五娘立即转头看向柔福帝姬,目光里满含疑问与求助。
短暂的错愕之后,柔福帝姬笑道:“红玉姐姐当真想与我家结亲?”
“当真。”
“此事韩将军知晓吗?”
“他一直赞成的,我也不怕五娘妹妹介意,就直说了,最早听说你家明月的时候,我们便有此意,算起来明月与我家小崽子年岁倒是相当。”
梁红玉笑道:“不过后来想想,明月长在西北,母族又是契丹贵胄,兴许高阳郡王另有打算,就没敢冒昧。
恰好五娘妹妹诞下明珠,是我看着长大的,虽说与我家小崽子差几岁,但男女婚事年岁相差,其实倒也无妨,不知长公主与五娘妹妹意下如何?”
宋五娘想了想,女儿若是嫁给韩世忠大将军和护国夫人之子,倒也算门当户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此等大事,即便她是明珠生母,也不能随便做主。王侯之家,子女婚事只有父亲和嫡母能做主。
“此事,都听姐姐的。”
柔福帝姬沉吟道:“韩将军与红玉姐姐垂青我家明珠,是她的荣幸,只是当时有此意,如今仍旧有此意吗?
还请姐姐考虑清楚,毕竟,今时不同往日。”
梁红玉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道:“没什么可考虑的,我可担心,今日错过了,明天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第五五四章兹事体大()
梁红玉走了。
柔福帝姬目送她离开,独自久久沉默。
宋五娘站在一旁,心中满是不解与疑问。
梁红玉的提亲,柔福帝姬算是答应了,却附带了一个略微奇怪的条件。
可以让明珠和韩家公子定娃娃亲,但必须等到明珠周岁之时。
王侯贵族之家有这样的讲究?还是江南的风俗习惯?或者是因为明珠太小,担心孩子长不大?宋五娘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好在韩夫人对此并未反对,欣然达成约定,等明珠周岁之时,夫妇亲自登门求亲。
“姐姐,为何要等半年之后有什么讲究吗?”宋五娘终究没能按捺住内心的疑惑。
柔福帝姬笑道:“没什么,兹事体大,总要让徐郎知晓点头才是,哪能立即答允?”
“那夫君会同意吗?”
“明珠周岁之时,徐郎会答应的。”
柔福帝姬淡淡回应,有些话她没有多说,以免吓到宋五娘。
这哪里只是一桩娃娃亲,而是确确实实兹事体大,梁红玉能在此时提亲,足可见其一片热忱心意。
她原本只是希望,在危急之时,梁红玉能看在素日情分上关照一下孩子们。万万没想到,她竟如此仗义,做出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太“明智”的承诺。
柔福帝姬自然是领情的,所以她没有拒绝,却也不能立即答应。以免让韩世忠夫妇陷入不利,而且一旦消息走漏,对公主府上下也没什么好处。
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叮嘱宋五娘照看孩子们后,柔福帝姬匆匆前去寻找裴元衍,商量对策,并修书告知远在西北的徐还。
梁红玉回到家中,立即将此事告知了丈夫韩世忠。
“你真提亲了?”
“是,夫君会怪我吗?”
“若是昨日,或许会觉得你略微冲动,但今日决无责怪,夫人做的很好。”
“哦?为何呢?”
“我刚刚得到消息,金国使臣已经过了淮水,前来临安和谈。”
“和谈?”梁红玉不由吃了一惊。
“没错!”
韩世忠叹道:“朝廷已经有风声,要与金贼和谈,我说呢难怪会如此。”
“夫君是说高阳郡王?”
“不错,朝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韩世忠眉头紧皱,作为忧国忧民的大将,他十分失望。
北伐节节胜利,一片大好势头,朝廷却突然要与金贼媾和,实在让人失望,甚至让人愤怒。
“没想到”
梁红玉低声道:“难怪长公主话里话外,有让我照拂平安郎的意思,看样子情势比想象的危急。可是她却延缓了我的提亲之议。”
“延缓也好,如此对我们两家都有好处,长公主是明白人,也是一片诚恳,不愿轻易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