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入南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卖花灯的摊主,也是忙不迭跑过去,抢了两张纸过来,嘿嘿笑道:“这是发财纸啊。公子要不要也来一张?”

    李伯言笑道:“不错,这就是发财纸。我有,我有。”说着从怀里掏出几张,朝摊主晃了晃。

    整个永州城,凡是人多热闹之地,都有李家庄子上的人分发传单,这个不仅仅是传单,更是李伯言上市的股票纸,东风物流,能不能乘风而起,就看这一回了。

    楚礼芳父子,同样在柳子街收到了这样的单子。

    “明哲,这大郎又在搞什么鬼,前些日子弄了个永州商盟,这次又来一百文当他李氏的东家?这是演哪一出?”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句当东家是戏言,之后所说的一百文换两百文,才是噱头。

    楚明哲扯了扯嘴角,笑道:“爹啊,您可别被大郎骗了,我可不相信,这疯子会有亏本买卖,天上人间,当初咱们买了多少东西,您看看,如今永州城的琉璃,一跌再跌,真是赔到姥姥家了。”

    楚礼芳好歹也经手了十几年的贩盐买卖,笑道:“咱们顺带着卖到临安的琉璃瓶,换了多少银钱?所以啊,别说大郎黑心,只不过是双赢的买卖罢了。”

    “那您也要投这个一百文试试?”

    楚礼芳将传单折起来,塞入怀中,笑道:“咱们家要是跟他做买卖,那就不是一百文两百文的小买卖了。”

    不单单是楚家,永州城所有的有钱土豪,几乎都收到了这个消息。李伯言挑得时间真是太好了,上元佳节,这样全城出游的欢庆日子里,谁还会收不到?更何况事情太过火爆,别说没拿到李家分发的传单,就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全城上下,几万人都有所耳闻了。

    在通讯时代不发达的大宋,能有这样的宣传效应,靠得还是人力,没办法,除了这个法子,要让李伯言挨家挨户去宣传,更加是费时费力。

    猜灯谜已经不重要了,赏花灯同样成了无聊的活动,大家都在抢着李家发出来的传单,有些没抢到的,仿佛像是自己丢了钱一样的难受。

    那些永州的大户们,有些搞不懂了,一百文换两百文,真的假的?不过他们都是出于观望状态,不敢贸然出手。

    淘宝大卖场之外,早已经围满了人,不过如今店门紧闭。大半夜的,开鬼个门。

    李伯言笑道:“该来的人,差不多也快来了。”

    永州商盟,自从成立以来,还没有正是会晤或者生意往来。

    年末都忙着清仓,自然不可能有商家在李伯言这里进货。天上人间的二楼阁楼之中,也有不少商盟之人得到了李伯言的这个爆炸消息。

    一百文换两百文?这特么还开什么店,做什么生意,直接给李大郎当牛做马算了。

    李伯言赏灯的兴致也散了,便问仇巾眉是否回去,只是仇姐姐似乎很不待见,直说要在看会儿,李伯言只好让七斤、芳儿跟着她,独自游玩总是无聊的,自己折返天上人间,准备庆元四年的第一波收割。

    “诸位,我们天上人间的玫瑰豆沙汤团,滋味如何?”

    “诶呦,李会长,可把您给等来了,我这正想跟您商量,进二十匹苏娟呢,这您再不来,我店里可就要卖断货了。”

    李伯言笑道:“好说好说。”方才吃了些零嘴,现在肚子正饱,李伯言也不再吃汤团了,坐在座子上,等着大鱼上钩。

    看着李伯言优哉游哉的样子,终于是有人忍不住问道:“会长啊,方才我听下人说,这一百文变两百文的事儿,真的假的?”

    “假的我敢这么发?”

    一群人立马就来了兴致,笑道:“怎么个变法,咱们商盟之中的人,是不是也能参与?”

    李伯言嘿嘿一笑,说道:“一百文变两百文嘛,咱们永州商盟的货船不是跑遍五湖四海么,如今这三条船,有些少了,怎么的也得三十条,你们说是不是?”

    “三十条?!”这些人吓得一哆嗦,心想你永州败家三世祖也真够是奢侈的,三十条千料大船,你这是要闹哪样?

    李伯言笑道:“没错,到时候咱们永州商盟旗下的东风物流,就不仅仅是服务于永州,各地都会有商盟,货物流通,便是我李氏东风物流的生意,所以,现在想跟着赚钱的,赶紧啊,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那要是赔了呢?”

    李伯言笑道:“赔了就一块儿赔呗。不过也有稳赚不赔的,不知道诸位想不想?”

    “想啊,想啊。”

    李伯言笑道:“一百文,一年变一百零五文。”一百文变两百文,那叫投资入股,至于一百文变一百零五文,那就叫做贷款了。年利率百分之五,说实话,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那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但是在大宋朝,钱庄都还没有,所谓储钱,那是有钱的土豪放在自己家中,一百文过了一年依旧是一百文,跟现在的储蓄是两回事。

    吃着汤团的永州商盟中人,各有心思,都在考虑着李伯言这话中的真假利害。

    吉庆杂货的楼掌柜放下了手中的汤碗,问道:“李公子,万一这一百文,我中途有急用,又想拿回来,能拿得回来吗?”

    对头!

    当中不少人有些赞赏地看了楼掌柜一眼,这倒是问道节骨眼上了。他们当然不是缺这一百文,真要参与到其中来,必然都是几百几千贯的来。

    李伯言笑道:“放心,楼掌柜。哪怕就是存一天,都不成问题。”

    “那这个多的五文钱……”

    到底都是商人,谁心里不想赚个盆满钵满的,李伯言便道:“一天也有,只是若是存这样的随拿随取,一年十贯钱可得三百六十五文,也就是说十贯钱来算,一天一文钱的利润,若是少于一文,只能说给您计账上,就取不出来了,称之为活期。”

    “明白了,那要是存三年呢?”

    李伯言笑道:“三年,每年可盈利七文。若是差一日取出,都将视为活期来结算。”

    没错,李伯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上市入股这么简单了,更是将李家的产业,拓宽到了一个在大宋还没有的新兴产业——钱庄。

    大宋的钱为何会造成钱荒,就是因为短缺的假象所致。那么钱庄能用来干什么?当然是通过加息跟降息,来调节消费。更能将那些大户们的储钱都调动起来,今后再通过放贷,这钱不就流通起来了?

    “李会长,那入股的话,我等怎知道你这一年赚了几何,万一您坑咱们钱,该如何?”

    李伯言笑道:“今夜,全城都有我李氏的股票传单,试问一州之人,我李伯言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明日之后,不管有多少入股之人,我李氏一年盈亏,都会每月公布一次,所持股票也可交易买卖,至于说信誉跟保障,我李氏在永州的六千亩田产,想来还是不值得让李某人卷钱跑路的。”

    “不知道李会长所指的盈亏,是指李家所有作坊的盈亏,还是仅仅是物流一项上的?假若李会长左手套右手,据在下所知,这几月,从李氏作坊运出去的货物,可不在少数啊。”

    李伯言轻笑道:“自然是物流一项上的。”李伯言也不傻,琉璃、味精、果酒上的利润,自然不可能跟这些人一块吃这块大蛋糕,什么最赚钱,自然是垄断!

    除了这些,东风物流想要做大做强,只能靠资金杠杆的撬动来迅速崛起。李家的地,李伯言想了想,与其真卖,不如卖它所存在的名声来得划算。

    PS:小小纠正,有读者注意到了,上一章误把上元佳节写成了中元鬼节。。。。。

0128章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求推荐票!)() 
上元佳节,这一夜,无人入眠。不仅仅是在欢享着年味最后的高潮,更加是因为李家的传单,让所有人都蠢蠢欲动起来。

    有钱的,没钱的,都想赚一笔。

    正月十六晨儿,熬了一夜的永州百姓们,打着哈欠,攥着钱,塞满了整条柳子街。

    淘宝大卖场今日不营业,然而二十家商号,来自各地一百八十余掌柜,夹着算盘,刮着笔肚之中的墨水,这场的宏大场面,还是被所有人给震惊到了。

    试问天下,哪里有一家商号,可以雇佣得起一百八十多位掌柜的?

    刘丘山苦笑不已,这家伙,真是不作死人不偿命。刘记的十个掌柜,都被李伯言给借来了,起初以为是李伯言良心发现,又要给他分钱了,乐呵呵屁颠颠地带着十个掌柜跑来,直到昨日深夜赶到永州,刘丘山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这李伯言,摆明了就是让他过来打白工的!

    办理业务已经开始。为了不让这些个掌柜嗓子出毛病,一旁都有人替他们说话。大抵就是一句话。

    “要想发,就入股;要想稳,就存储。”

    其实对于李伯言来说,更希望散户选择储蓄。这就意味着他能够用低价贷到更多的钱款。当然,要吸引那些大户,还是入股来得诱人。跟一百贯一年获利五贯相比,如何将一百贯变为两百贯,才是他们这些人所想要做的。

    柳子街的业务办理已经开始了。

    成千上万人,直接是将柳子街围个水泄不通,好在其他商户正月十六还没开业做生意。一般都是要在正月二十之后,才陆续营业。

    这些人之所以被吸引过来,那是因为一百文在他们手中攥着,一年后也就是一百文,与其这样,还不如给李伯言,多少能赚些不是?

    李伯言这一回,其实雇佣了二百个掌柜,之所以在柳子街只留下一百八十余位,那是还有些大户,在天上人间办理着更加重大的事宜。

    经过一夜商讨,永州商盟之中的十几个富贾,都多多少少入了股。两千贯、三千贯的,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个二三万贯,不过这两三万贯,拢共合起来,也就吃了李伯言百分之一多点的股份。

    虽然李伯言的味精、果酒以及琉璃作坊不参与上市,但是完全可以作为股份抵押,加上六千亩的良田,如今李氏的资产,二百万贯,不算过分吧。

    李伯言这是赌上身家性命上市了,但是这些永州商盟的商贾可不这样想,他们可不敢把身家性命砸在这上边。能掏出两千贯的,是已经赌上很大的一笔了。试问永州能有多少人,可立马掏出两千贯的?

    几乎是少之又少。

    楚礼芳笑着跨入天上人间,四处寻摸了一番,在伙计的指引下,上了二楼,见到不少永州商盟之人,正商谈入股事宜,便笑着说道:“伯言啊,你这找人合伙,也不找你楚叔,这就有些不厚道了啊。”

    李伯言暗笑,终于还是来了吗?

    李伯言等的,就是楚礼芳这个盐商大户。

    盐课,自古以来就是赋税重头。盐本身并不值钱,但是正因为是必需品,历朝历代,都是收为官营,就是朝廷低价从盐户手中购盐,加之盐税,再卖给商户,这样的方式,被称为是官营官买,官买,又涉及官运官销,官盐的运输,陆运要征民差,船运则损耗大,加以运辅官吏从中舞弊,窃盐加杂,质次价高,私贩充斥,官课转高。

    所以仁宗年间改制,变为类似酒榷的钞法。即盐商交钱买钞,凭钞领盐,再有商人自由贩卖。荆湖之地的盐价高,主要是因为此地没有太大的盐场,除了荆湖北路有井盐产出外,大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