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皇纪-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大夏明白,这是朱厚照口头准了他的提议,他顿时放轻松了许多,之前的一些怨气也全都消了,这才感觉到龙辇之内居然有一股他说不上来的香气,四处查看了一番,才见到旁侧一个格子内,燃着一根蚊香,当然了,他并不知道这东西就是蚊香。
朱厚照顺着刘大夏的目光看去,随后笑道:“这东西宫里还有许多,晚会儿朕命太监给你送去一些。”
刘大夏忙跪下道:“臣不过只是好奇多看两眼,并不是想要皇上赏赐。”
朱厚照起身踩着跪在地上的小黄门的肩膀走了下去,然后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刘大夏说道:“这东西,命唤蚊香,是驱蚊用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刘大夏闻听是驱蚊用的,更是不敢要了,据说驱蚊用的东西,都是西域进贡的,许多皇亲国戚都得不到,他又怎么敢要?
朱厚照倒是一句话说死了:“朕给你,你就拿好,朕说这东西不值钱,不是诓你,是真不值钱,走,咱们去校场上看看情况,看看许进点名点的怎么样了?”
朱厚照最后那一句话自然是为了转移话题,刘大夏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跟着朱厚照又回到了校场上。
不过一个个时辰,许进就将在场的人全都点完了名,京营三大营在场的共有八万余人,而花名册上实际记录人数有十七万之多,到场的仅有一半多人。
许进与刘大夏都心中忐忑,他们害怕皇上会因此暴怒,但是实际上,朱厚照心中也只是微有生气,但是绝对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不高兴。
在朱厚照看来,这正是整顿军纪的时候,他考虑了一下,就先从大臣许进开始吧。
(本章完)
第198章 整顿京营()
“许进,我大明朝自今日起,不得再私养亲兵家丁,无论是何官职,今后都不得再养着一大批的练武之人了,今后你们的安全,交由朝廷负责,明白了吗?”
刘大夏刚刚已经猜到了这一点,他觉得皇帝肯定要对这些亲兵家丁做些什么,私养亲兵家丁,是许多武臣的传统,许进虽不算武臣,但是作为兵部左侍郎,也在家中养了一大批家丁。
刘大夏虽然能猜到朱厚照心中在想些什么,但是他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这么做。
朱厚照这样做自然是有深意的,各地藩王能够起兵造反,就是因为手中有兵,而有些武官之所以心怀二心,除了他们手握兵权之外,还因为在朝廷的管制之下,他们府上还养着许多亲兵。
现在朱厚照选择去除武将府上所养的亲兵,改由朝廷负责他们的安全,这样既能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又能防止后世那些拥兵自重的军阀出现,比如李成梁与吴三桂等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特别是李成梁,虽然他的功绩很高,可谓是不世之功臣,但是因为他的“故意”疏忽,导致了后金,也就是后世的大清崛起,所以他更是万世之罪首。
但是当时的大明朝廷,却离不了李成梁,不仅是因为李成梁会打仗,能打仗,更因为在关外,只有李成梁的亲兵才能打的赢敌军,连朝廷派过去的人都不行,这自是因为李成梁的那些家丁大都是亲族,血脉相承,唇齿相依,临战时较易有同仇敌忾之气,故战斗力很强。这也是李成梁能够为患东北,在东北成了一个真正的土皇帝的缘由之一!
朱厚照此举,虽然是阻止了李成梁,吴三桂这等人的出现,但是也阻断了戚继光这等忠臣能臣的崛起,因为戚家军,说白了,其实也基本上都算是戚继光的亲兵,不过朱厚照也不后悔,那时戚继光等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正是因为皇帝的不作为,现在则不然,朱厚照不仅要有作为,而且还要有大作为!
许进年纪已大,自然不在乎什么亲兵家丁之类的,刘大夏虽然担心会有武将抵制皇帝的政令,但是他想到自己刚刚请求皇帝削减侍奉武臣,他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其实除了要限制这些武将的家丁数量之外,朱厚照还准备继续削藩,藩王自成祖之后,不对,是在成祖之前,朱允炆之时,就不受待见,但是朱允炆没有能力削藩,所以才被成祖给打败了。
成祖登基之后,自然是要继续削藩了,经过了这么多年,朱厚照发现,现在藩王居然有想要抬头的时候了,这怎么能行,厉王之事就在眼前,朱厚照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而且在朱厚照的记忆中,除了厉王之外,大明随后还会有宁王叛乱,所以削藩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到时候宁王手里没兵,看他还怎么反叛?
不过这话在此地说出来也没什么用,朱厚照想着等回了宫里之后,再做定夺。
随后朱厚照任命张永与汪茂才负责神机营的训练,任命魏彬与许进一道负责其余团营的训练,由于此时神机营不在校场,刘大夏负责将朱厚照的旨意通告给张永与汪茂才。
除了人事调动之外,朱厚照自然也再次重申了他所制定的那些奖惩措施,而且也宣布了今后的薪银肯定会按时发放这一消息。
之前,由于武将权大,再加上贪污问题,许多小兵都领不到薪银,现在皇帝陛下亲自发话了,最兴奋的莫过于场下的那些地位不高的小兵了。
朱厚照明白,自己这个皇帝身份虽然尊贵无比,这些士兵也都对自己十分的敬畏,但是由于他们对自己不熟悉,只当自己是他们的皇帝罢了,真到了危急时刻,朱厚照还真不敢确定这些士兵会不会为了自己献出生命,所以他才既惩处了那些不听命令之人,又宣布了奖惩处罚条例,这正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他,朱厚照,是大明的主人,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但是他,朱厚照,绝对不是一个暴君,而是一个为了大明社稷,为了大明臣民的皇帝!
一切整顿妥当之后,朱厚照就命许进在此监督操练,随后带着刘大夏回到了龙辇之上。
“刘尚书,明日,你再来此一趟,除了要再按照名册查一遍人员之外,将十六岁以下的和四十五岁以上的遣退。”
朱厚照说着脱掉了身上的长袍,由于他是来此视察京营的,虽然他并没有穿龙袍,但是穿着也是比较正式的,此时却是出了汗了。
刘大夏点头道:“臣谨记!”
朱厚照继续道:“当然了,遣散之后的士兵,要按照惯例,给予他们一定的遣散银两,对于武将,则按照大明法令执行。”
刘大夏心中一惊,按照大明法令,那这些被遣散的武将可就被革职了!但是既然朱厚照已经开口了,刘大夏也只好听令!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疑问:“皇上,这遣散的士兵可不少,到时候这银两怎么出?”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大事,现在户部没钱,饥荒将至,刘大夏虽不愿意大明窘迫难堪,但是他也确实想知道,皇上要从何处出这些银两。
朱厚照笑道:“这钱你先从户部去领,等过几日,朕自会从内帑之中给补上这笔亏空的。”
如此一来,朱厚照巡查一次京畿戍卫部队,不但没有扩充兵马,反而裁撤了大部分军队而且还花掉了几十万两的银子!
不过朱厚照并不担心钱的问题,虽然现在户部没钱,但是云渊有钱啊,云渊的家产,现在大部分已经被查封了,这是云渊咎由自取的结果,朱厚照此前还不知道云渊到底有多少钱,直到康回将锦衣卫抄家清点之后的账册,交到朱厚照手里之后,他才发现,这江南富庶之地的称呼果真是名不虚传。
云渊被查封的家财至少有一千万两,这还不算隐匿在他处、或者是由于云渊做生意还未收到的款项。
(本章完)
第199章 宫里乱了()
正是因为云渊的这些家财即将送抵京城,朱厚照说话才敢这么硬气!若是没钱,他又怎么敢给刘大夏打包票呢!
回到乾清宫之后,朱厚照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沐浴盥洗,还没来得及停歇,内阁就将今日各地送上来的文书、奏折,拟好票之后递交到了西苑那里,朱厚照暗叹一声,只好又去了西苑华东宫那里。
西苑这里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由于这里是朱厚照钦定的办公地点,所以刘瑾自是不敢怠慢,除了要户部出银子建造华东宫之外,刘瑾自己也没少拿钱补贴(这是之前,自从刘健上书要朱厚照除掉“八虎”之后,刘瑾就没敢再贪墨银子,所以也就没钱再补贴华东宫的建造了),这里的建筑和整个皇宫的气质融为一体,依旧是显得十分的大气磅礴。
站在朱厚照身侧为其扇风的是由刘瑾亲自挑选的几个宫女,之前他所安排的那个刘谷,朱厚照十分不喜,现如今刘瑾可不敢再自作主张了,于是就挑选了几个年轻貌美的宫女丫鬟来此伺候朱厚照。
摆在所有文书最上面的,就是北方各省告急的文书,由于此前朱厚照已经批复内阁首辅刘健,所以内阁也都是按照朱厚照的意思去票拟的,除此之外,由于山贼和流贼激增,前去查看各省受灾情况的官员除了巡按御史之外,兵部与刑部也派人一同前去了这些省份。
对于这一点,朱厚照觉得内阁做的是对的,对于山贼和流寇,朱厚照心知绝不能对其心慈手软,这些人除了抢劫之外,还少不得要杀人越货,做些其它见不得人的勾当。
第二件事,则是洪钟上的折子,他在奏折上向朝廷如实禀报了晋商们要借助漕运来将粮食送到北方来售卖的事情,他还在奏折中写道,经过他的调查,发现这不过是晋商们的一个计策,由于北方大旱,颗粒无收,江南那里也早已是传言满天飞,甚至有人传言,北方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但是朝廷却迟迟没有向江南征粮派粮的打算,这些晋商们也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正是要借此向朝廷暗示自己手中有粮。
在奏折的最后,洪钟提醒朝廷要警惕晋商的这一行径,因为根据他的了解,晋商们此前已经收购了江南近九成的余粮。
朱厚照看到这里,有些想笑,根据锦衣卫和东厂探子探知的消息,朱厚照早已知道这些晋商们早就商量好了,就等着朝廷开始在江南收购粮食以便坐地起价了,其实这也确实是一个最好的也最简单的方法,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对大明越为不利。
但是这些晋商们没有想到的是,朱厚照居然免除了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的所有赋税,这样一来,那些大旱地区,非但没有出现太大的混乱,反倒都对大明朝廷充满了信心。
再加上当地官员已经遵照朱厚照的旨意,开始开仓赈济灾民了,晋商们怎能不急,他们可不愿意这些花高价收购的粮草砸在自己的手里啊。
朱厚照自然是在洪钟的折子上批复,让他暂时开放漕运,这些晋商们想运多少粮食到北方都可以,但是有一点就是,粮食在交接之时,必须有朝廷代为收押,其价格,也绝对不能超过江南市价。
当然了,朱厚照并不是因为他对晋商们手中的粮草不动心,而是他另有其它安排。
不过,朱厚照在看到洪钟的折子之后,就突然想到了刘瑾,因为在回京之前,朱厚照在安排江南火器制造局局长一职时,曾想着让洪钟来就任局长,但是在询问过谷大用之后,朱厚照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当时谷大用所说的是:“据内厂探知,司礼监秉笔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