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皇纪-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人之常情。

    依靠东厂和锦衣卫当然能够查到许多问题,但是朱厚照真要是这样做的话,那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可是有些太大了,这又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

    (本章完)

第299章 工部、军械局和教育部的总结() 
朱厚照想要做的就是改掉那些所谓的人之常情,这既需要提高官员自身的道德素质,也需要大明做好法典约束和检举约束的规定,不过现在他的这个想法还不能说出来,在法典没有完善之前,朱厚照就是说再多也都是废话!

    此时整个朝堂似是回到了弘治朝时期,大臣们公忠体国,作为皇帝,朱厚照也给他们应有的面子,一时令李东阳有些恍惚不敢相信,在他想来,如果他的两个老搭档刘健和谢迁没有选择致仕的话,看到弘治皇帝的继任者正德皇帝如此英察,恐怕早已喜极而泣了吧!

    工部尚书曾鉴年岁已高,再加上军械局的设立以及工部军器局现在在工部已经名存实亡,基本上已经可以归入到军械局去了,所以工部的奏报重点是在各地府衙的建设、西苑华东宫的建设以及各地河堤桥梁的维护和建设问题上了,除此之外,由于北方兴修水利,朱厚照又在正德元年末下旨增加北方灌溉设施的推广和维护等问题,实际上工部这一年来花的银子也不少,而且其花销还将持续下去。

    工部管着全国工程,因而很好捞钱,朱厚照提醒了几句工部官员当洁身自好后也没再多说什么,毕竟皇帝陛下明白,仅仅依靠自己这三言两语,就能令那些贪污的官员悔过自新实属做梦,若不然还要都察院、锦衣卫和东厂作甚?

    终于到了军械局了,杨廷和轻咳一声,站了出来:“陛下,军械局自设立至今,已生产新式火枪九千余支,三眼神铳五万余支,火绳枪两万余支,现在神机营全营配备新式火枪,禁卫军营可用于训练的新式火枪八千余支,全营配备了火铳,同时,新式火炮共计生产了五十九门,虎蹲炮六十五门,新式四轮马车共计生产一百五十二辆,望远镜由于用途有限,生产起来方便,所以军械局只是生产了一百余副望远镜以供禁卫军和神机营训练之用,如有必要,军械局一天即可生产三十余副。”

    说到这里,杨廷和看了一眼在场众位官员的反应,震惊者有之,担忧者有之,欣喜者有之,反正是各式各样的表情,不过杨廷和可不会因为别人有什么反应就有所忧惧和收敛,他继续道:“陛下,京师制造学堂现已培养技术学员一百五十三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十三人,军械局内包括高炉等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今后随着京师制造学堂学员的学成和毕业,军械局的制造和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扩大!”

    朱厚照听完,对军械局的情况比较满意,这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军械局就已经发展的如此壮大了,实在是有些出乎朱厚照的意料。

    李东阳隐隐有些担心,毕竟军械局的生产所需要的可不是几两银子就能解决的,他作为内阁首辅,对此情况了解颇深,他很清楚,军械局耗费的银两,堪比九边重镇的这半年来的军饷了。

    不过朱厚照可不管军械局会耗费多少银子,因为军械局的生产一旦上了规模,今后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变大明的军队素质,这可比花更多的钱去培养一些废物来的更为有用。

    “好!好!好!军械局做的不错,杨廷和这个军械局局长做的也不错,东阁大学士杨廷和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赐蟒服!”朱厚照连称三声好,并赐给杨廷蟒服,这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杨廷和顿时激动的老泪纵横,他忙跪下谢恩道:“多谢陛下恩典,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辱陛下使命,继续为陛下解忧解难!”

    一时间,杨廷和的声望直逼李东阳,不过李东阳倒不是那般小心眼之辈,他对杨廷和能获此殊荣也有些意外,但是他也仅仅只是感到有些意外罢了,还没有到嫉妒的地步。

    赏赐过之后,杨廷和还有事情要在朝堂之上奏报,那就是教育部的事情,教育部不属于中央六部中的任一部门,但是其地位却是也不低于六部重大任一部门,因为现在教育部直属于内阁管理,说白了,也就是归他杨廷和管理。

    “陛下,教育部现已颁布各项法令十五项,均由《大明日报》全文刊登,据臣所知,现在京师附近的学堂已经建立完善,陛下所言的适龄儿童也有部分已经入学,不过实际人数并不多,这和新式学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关,由于新式学堂内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转而以算术,思想教育和地理美术等内容为主,使得许多达官贵人、富商乡绅不敢将自己的子女放到新式学堂内学习,当然了,这也和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自己可以聘请老师在家中教学有关。”其实教育部的工作已经算是卓有成效了,不过杨廷和不是一个喜欢自夸的人,他所讲的大部分还都是教育部所没有完成的事情,那些已经完成的事情,在杨廷和看来,此时还没必要拿出来讲。

    朱厚照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千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部的职责很重,今后小学学堂的推广要扩大到京师周边,这样才有引导作用,同时,朕在这里明确宣布,今后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告诫各位一句,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大家要学没有问题,八股文大家要做也没有问题,但是今后科举考试制度改变之后,所录取的士子就不只是那些会学程朱理学、会做八股文之辈了。”

    朱厚照并非是对程朱理学怀有偏见,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都知道,如果让天下学子只学习程朱理学,只学习去做八股文的话,那大明的思想将会统一,朱厚照统治起来也更为方便,但是这样显然并不会有利于大明未来的发展,等到朱厚照百年之后,大明的发展也许还会像史书中所记载的一样,思想日益僵化,皇权日益旁落,相权和宦官权力相斗不止,大明仍将落入衰败,直至被野猪皮打败。

    (本章完)

第300章 朝会结束() 
朱厚照刚刚那一番言论,使得许多达官贵人、富商乡绅都开始尝试着去接受新式学堂了,部分思想开放的,也准备将自己的子女放到新式学堂内去学习了,毕竟皇帝陛下都已经说了,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自己再不紧跟皇帝陛下的脚步前进,今后可能就会永远的落下了。

    这样以来很快就形成了示范效应,由当朝官员所引起的示范效应,许多本来对新式学堂还怀有偏见之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子女后代,亲戚的子女等,送到新式学堂去学习。

    至此,时间已经接近正午了,早朝马上就要开成午朝了,好在这朝会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朱厚照最后又发表了几句最终总结,这样开年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朝堂议会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这次早朝虽然结束了,实际上许多事情还并未解决,首先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与巴图蒙克的和议问题了,之前朱厚照与巴图蒙克之间的和议只能算是口头约定,并未涉及到细节问题。

    现在朱厚照则要选派重臣负责对鞑靼部的和议事宜以及对鞑靼部的援助和支持等事宜。

    因两宋软弱,和议之事颇多,而到了现今大明,因有了土木堡之事,便有了宁愿皇帝被活捉也要死守京师,且再立帝王与敌军拼杀一事。

    和议对于刚烈的大明朝而言似乎就是一件难以启齿之事。

    但朱厚照并不想如此偏执,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厚照与鞑靼部的和议之举并未打破大明一直以来的骨气!

    和议只是一种权术,用之并不代表懦弱,不用也并不代表刚硬,宋虽输金帛于辽金,却依旧是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即便是对外战争也能做到常胜而少败,其败亡也非和议所造成。

    更何况朱厚照此次与鞑靼部和议,也不是似两宋之时那般丢脸,更不会似两宋之时那般耗费巨大而收获甚少,皇帝陛下此次的和议之举,乃是为了借助鞑靼部一统蒙古,使得大明朝的北方不再被北元余孽所骚扰,同时也是为了一举解决掉自大明开国以来,就存在的这些边关流患问题。

    根据此次早朝可知,大明内部实际上早已是矛盾重重,行将就木,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军队腐朽不堪,虽还不至于是流寇遍地走,鞑子入关若旅游一般四处劫掠的状况,但不得不承认大明的许多潜在危机正在慢慢的浮出水面,朱厚照要做的就是趁着危机还未完全显现出来,就先将其解决了,此即为防患于未然是也。

    不过此事着实重大,朱厚照还需要审慎考虑之后才能决定负责此事的人选,这可不是一招一招拍板子钉钉那么简单的事情。

    而且此事只是朱厚照一人之举,大臣之中知道此事的也仅仅只是禁卫军中的那一两个指挥使而已,朱厚照选择和议,所考虑的事情很多,他倒是想派几十万大军一举荡平蒙古,可只怕还没出京畿,各地援军就打了退堂鼓,或者即便是去了,整个大明的北方百姓或许又要被兵匪荼毒,到时候只怕北元余孽还没有被消灭,大明的后院就已经起火了。

    宁王朱宸濠对朱厚照所坐的皇帝之位虎视眈眈,这在后世是每一个稍微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清楚的事情,尽管朱厚照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动宁王,毕竟藩王制度延续已久,宁王虽然心怀不轨,现在却没有表现出来,朱厚照自然也不可能先下手为强,给史册留下把柄。

    大明内部还有庞大的士绅集团和寄生虫般的宗室们依旧在把大明王朝往深渊里拖,他们不事生产,只懂得吃喝享乐,生活腐朽每日无所事事却又绝不关心大明百姓的死活,而且大明的小农经济依旧在持续破产,流民数量依旧在增加,大明的军队依旧是腐朽不堪,战斗力低下……

    这一切的问题都使得朱厚照不得不考虑借助和议之法来解决北元余孽的问题,因为唯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大明内部矛盾激化。

    ………………

    禁卫军和神机营自应州回京后便进入了休整期,在没有招募新兵之前,禁卫军这段时间也不会再有其他军事任务。

    此次在宣府大同一带虽然成功击退了鞑靼骑兵,但禁卫军和神机营自身也遭受了一定损失,对于伤亡者的家属,兵部自然是给予了丰厚的抚恤,且朱厚照还命兵部对这些伤亡官兵的家庭进行登记造册,日后这些伤亡军属的子孙考学可优先录取,其家庭徭役蠲免,赋税可免三年,而伤残官兵还能直接领到兵部每月发放的补贴钱粮。

    禁卫军的官兵也没想到陛下居然能给予如此丰厚的福利,一个个都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坚持了下来,不然此刻还是只能靠着在京城吃霸王餐过日子,临到过年时还不得不去将军家里去打短工过活。

    不过,禁卫军虽说是休整,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家休假,休假还得向上面申请才行,大部分禁卫军都得待在军营里进行学习和加强训练,同时还要对此战进行深刻总结。各营军官要写报告,要进行再深造再强化,士兵们则要继续进行文化普及,尤其是要接受京师制造学堂里的那些技术人员的教育。

    谁也想不明白,陛下为何要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